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个世界会好吗? -- 真理

共:💬191 🌺115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只是个政治策略问题,如果KMT再出个常公,或者公子
            • 家园 台湾的悲哀就在于,连老蒋小蒋都出不了

              老蒋小蒋也不是说出就出的,也是长期政治斗争历练出来的,几万里路东跑西颠出来的。

              老蒋晚年,是有胆识认输和老毛谈统一的。小蒋差了一大截,只看到“没有永远的执政党”,没看到“更没有永远的偏安小朝廷”,但至少有全局胸怀kmt不执政的。现在的台湾政治人物,哪个能象老蒋那样输得起?又有哪个能象小蒋那样不在乎自己的政党利益呢?

              • 家园 台湾

                1987年7月解严开党禁,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怎么就让我老联想到港英离港前忽然“民主”呢,是我太狭隘?

                还有香港回归谈判邓小平说了一句话,大意是“50年不变......50年后就更不会变了”,那时我就犯嘀咕,这是不是说大陆体制以后要向香港靠拢而不是香港向大陆靠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但似乎从来没听乌有提过这个话头

                • 台湾
                  家园 当时的人其实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和你差不多

                  老百姓其实也看得明白,不过呢,没经过资本主义不知道资本主义的弊端,所以老百姓在全民向钱看的口号下也顾不得这么多了。遭受教训还得十年以后呢

                • 台湾
                  家园 50年不变这句话,当时是有双重含义的

                  50年不变这句话,当时是有双重含义的。那时候这句话在对信奉社会主义的人群说的时候,强调的是50年后香港可能向大陆的社会主义靠拢;在对信奉资本主义的人群来说的时候,强调的是50年后大陆可能向香港的资本主义靠拢。

                  不过在现实情况中,虽然那一时期基层群众普遍是信奉社会主义的人群,但在邓身边的高层却普遍是信奉资本主义的人群,所以说高层真正的想法,是一目了然的,而“大陆向香港的资本主义靠拢”在若干高层的回忆录里写的也是明明白白的。

                  至于邓本人的态度,我看大概就是“反正我活不了那么久,这件事你们五十年之后头疼好了”。这样的态度,也是符合邓一贯的只有实用没有理想的哲学的。

                  通宝推:换了人间,
                  • 家园 个人觉得,这个安排,正显示了邓作为政治家的长远眼光

                    考虑到人口世代交替的因素,即50年后,殖民时代的人基本都已作古,而97后出生的人也已进入不惑之年,他们完全成长在回归之后,而这个阶段也正是中国逐步崛起的过程,他们从出生起的记忆里就是中国不断走向强大,同时不像老港人没有太多殖民历史记忆,对国家认同度更高,且50年后近不惑之时,人生风雨也已经经历的差不多了,对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的立场也基本定型,另外50年后大陆、香港的经济规模变化也已经翻天覆地,那个时侯再来谈制度改变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基本都具备了。

                    个人觉得这正显示了邓作为政治家的长远眼光。

                  • 家园 你没有看到邓'谦虚谨慎"的态度,这个比什么都好用,都重要

                    这样的态度,也是符合邓一贯的只有实用没有理想的哲学的。

                  • 家园 花最后一句

                    以前我也是觉得,光为了吃饭而生活,不行。仓廪实,而后就该知礼仪了,不谈礼仪继续光顾着吃饭那不成啊

                    • 家园 得宝了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Emyn说的深得我心。
                  • 家园 我当时还小

                    对于 50年不变后面这么多道道不知道,谢谢!不过我当时犯嘀咕的是后面那句话,"50年后就更不会变了",这话后面的逻辑不就是大陆向香港靠拢吗?

                    • 家园 我当时也有这种想法

                      我对邓公这个人大体上是认同他的功绩的.我认为他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玩政治的手段了得.要不是太祖综合素质太高,光玩政治的话,说不定还玩不过他.

                      太祖实际上在政治上,还是过于仁厚,总是想着治病救人.邓公就高招,不给对手留余地,永不录用.

                      好多中国大陆后来的问题,我的看法是邓公生前没有出现,就不能算在他的身上.

                      如果把后来的问题算在邓公身上,那么邓公生时的问题必然是算在太祖身上,如此一来,太祖身上的问题也不是问题,要算在蒋委员长身上了.可是如此一来,恐怕要把责任推托到盘古这位大神身上了.这就成了很荒谬的逻辑.

                      所以当代人承担当代的困厄和机遇才是正常的,理性的思维.

                      说歪了.

                      回复正题,在承认邓公是了不起的政治家的同时,我私底下对他的所做所说是有些腹议的.有些疑惑的.我个人觉得他确实有'打左灯,向右转'的心思.因为他最早是同刘一路,想走资本主义的.但是他这个人呢,可能又被太祖教育了十年,虽然太祖说他是花岗石,但多少还是在他的头脑里被教育了,对社会主义有些心思,而且当时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已经存在,他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推翻重来.所以他对香港人民说'五十年不变,以后更不会变'.可是在面对大陆还相信并以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民的时候,在他的文选里,他又能白纸黑字的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总之说得难听一些,他是在左右忽悠.说得实际些,就是他这个人只顾眼前,不管将来.说得善良些,就是他这个人或许真的没有掌握前进方向的才能,他也不知道大陆和香港五十年后到底走向何处,所以采用他的实用主义,对资本主义说资本主义想听的话,对社会主义说社会主义想听的话.给两边的人都留了点光线,不管以后的人走资还是走社,死后谁都找不着他来算帐.算是为自己计算到了极处.

                      邓公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他的花岗石脑袋,年青时选择了共产党救国救民,就一直跟着大队伍走,没有改变.搞建设时选择资本主义,只怕也是早年出国,见证了法国的资本主义兴盛埋下的根.我个人觉得他这种实用主义者对没有实现过的社会主义不会有多大兴趣.只不过到底在太祖手下浸淫大半生,对太祖追求的社会主义多少有些触动罢了.

                      在我看来,他是真正的'左和右,随我心思用'的政治人物.

                • 台湾
                  家园 这根本就是忽悠对方的话

                  2047年会怎样?邓小平给江泽民他们面授机宜的时候说的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不可战胜的”,这话的真心程度肯定比对外人说“50年后就更不会变了”要高吧。

                  我的想法是,邓小平的意思是,50年后你骨头都打鼓了,你操那个闲心干嘛啊。不过没好意思直说罢了。

                  • 家园 忽悠还是表态,还真难判断:)

                    你怎么看蒋经国开党禁的时机?拖到那么晚,政治人物影响力和健康多少正相关吧。

                    • 家园 小蒋不是开党禁晚,是死得太快太突然

                      小蒋开党禁其实不晚,基本上可以看做确认大陆放弃解放台湾政策后就立即开放了党禁。

                      这件事情你得站在台湾方面看。你不能说大陆1979年就放弃了解放台湾,台湾就该开放党禁。不是这么简单。站在小蒋的立场,第一他要判断大陆的政策调整是不是真的,能不能回头,要是他开了党禁,结果大陆调整回“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那他不杯具了。这个观察判断搞了好几年,等到港商台商在大陆赚到钱了,他才能判断大陆没法回头了。

                      就是判断好了大陆不会回头,小蒋也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比如说,老蒋小蒋当年抓人烈度不比大陆这边“文革”抓特务抓海外关系差,这些人怎么处理?这其实是个政策急转弯。大陆这边是通过“全盘否定文革”来转弯的,小蒋没法这么做啊,他不能否定他老子否定他自己啊。这也需要时间。

                      所以小蒋开放党禁其实是非常快的,快得出乎他的核心幕僚的意料,才会有那么一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