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谈近期京沪高铁四天三起故障 -- 忘情

共:💬1492 🌺10754 🌵60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哎,你这结论还有个前提

          就是经过“落后的分析方式或意识”才得出错误结论。

          现在谈这事情的都是人云亦云,人家告诉什么就听什么,哪有什么分析?他们的心态我也清楚。

          这样生活最省事,也不操什么大心,网上告诉我的问题去查证,去主动分析探讨?想那么多干吗,累不累?

          就是如此,要不然我说免煮制度要把中国搞好实在没希望呢。

          • 家园 呵呵,这些人才是中国市民阶层的主流

            河里很多海外ID恐怕并不了解这一点,肯动脑子的市民阶层其实是少数,这也是西河仍旧是小众论坛的主因。今天河里的论题,大部分放到现实里讨论,周围的人恐怕都会嗤之以鼻,不是把你当疯子就是根本不高兴听,主流的观点是,什么简单听什么,费脑子的事别来烦我。

            当然,随着菜价越来越贵,生活陷入迷茫,越来越多的人会被迫动脑的,这也是西西河的一个重大契机。

            PS:判断中国社会的平均智力水准,可参考的地方是:微博、开心网和天涯杂谈(八卦)。

      • 家园 舆论导向基本不存在

        平时把各种媒体管得那么紧,到了要用的时候,一点用都没有,不封杀是死,封杀死得更快,这就是无能官僚只懂钳制不懂导向的后果。

        • 家园 微博上的谣言潮也不都是坏事

          这次高铁事件,感觉是官方灰头土脸,只能扮演一个消息发布方的角色,对舆论完全失控。所以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就是汹涌的言论风暴,其中就不乏谣言。

          但我觉得这不完全是坏事,这实际上相当于把将来国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在现阶段演练一遍。中国迟早要走向舆论开放,人民也迟早要学会面对无管制的信息爆炸,如何在信息大潮中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保持自己的鉴别力,是所有人都要学会的技能。在目前还部分受控的情况下经历几次大规模的全民讨论,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很好的练习。

          通宝推:Alarm,
          • 家园 只要枪还在手上

            到现在开始发通知,对言论进行必要的控制,也就是说整个舆论的过程还是可控的,而且应该是试验、学习、测试、掌控等等一系列的,当然,任何一次浪潮,都有人获利、有人称卢瑟,但愿买办不要获利太多了

          • 家园 舆论爆炸也意味着反动派不能操纵舆论

            团结工会之流是出现不了的

          • 家园 我觉得把“舆论开放”换成“无效舆论开放”比较妥帖

            在“舆论开放”的国度,观点繁多、随时出现的个人言论不过是公开舆论的背景噪音,没有实际意义。

          • 家园 有个朋友说过,如果苏联时代有互联网、它不会那么早解体

            这句话越琢磨、越有道理。

            • 家园 I think so too
            • 家园 你是看明白了,你觉得大多数人呢

              不学无术,又乐此不疲的转毫无常识的谣言,自己还以为自己政治正确,这就是现在互联网的作用。

            • 家园 道理在哪了

              1962年,莫斯科美协成立30周年的展览会上。赫鲁晓夫率领党政领导全班人马参观画展,目的就是准备否定不适合当局要求的创作。当赫鲁晓夫看到一些非现实主义作品时,便破口大骂:“驴尾巴甩的玩艺儿也比这些东西强!”有人说,美展中的主要人物是涅伊兹韦斯内。赫鲁晓夫看了他一眼,便骂他是同性恋者。涅伊兹韦斯内当时已是32岁的成年人了。他参加过卫国战争,战后进入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学习,同时又受过正规美术专业教育。他的作品在全苏联青年画家中很有影响。听着赫鲁晓夫不堪入耳的污辱,他没有诺诺称是,他先向站在身旁的苏联文化部长福尔采娃表示歉意,因为她是女人,然后以不敬的口气回敬赫鲁晓夫:“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请您现在给我找一个大姑娘来,我当场向您证实我是怎样一个同性恋者!”

              ==========================================

              老毛子就是生猛

              这哥们的胆子可比惹太上发飙的香港记者大多了

              苏联人的维稳难度比中国大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 家园 苏联这叫狗咬狗,相对来说赫鲁晓夫更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 家园 网络是官僚和人民之间的缓冲

                官僚渐渐学会啥叫谦虚,不会通过想当然来代表民意。人民也对国家实际情形有了更多了解,从而增强抗忽悠能力,实际上减少动乱可能性。

                苏共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共同特点就是脱离人民,结果无论是改革还是政变都无人响应。人民也经不起忽悠,本来支持社会主义的是多数,结果反动文人霸占了宣传渠道,制造了虚假的舆情。最后的合力使叶利钦盖达尔这些反动派当权,苏维埃的一切化为乌有。

                • 家园 对于官僚来说 谦虚不是学会的

                  而是被教会的

                  只要手中有权 他们就不会学会什么叫谦虚

                  除非权利制约的她不得不低头

                  你应该想想为啥那时候有那么多的反动文人站在政府的对立面

                  为啥对立面的虚假的舆情却能够强于政府的大功率宣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