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论诋毁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几种常见宣传伎俩(上) -- 李根

共:💬509 🌺9524 🌵1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向e大请教,这种消息即使在小民里扯扯淡,能影响到资产党

          内部的人事安排?能在那个圈子里说得上话的,还需要这些东西骚扰自己的视听,或者作为自己判断事情的依据?

          • 家园 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是中央委员会

            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是中央委员会,(当然对外宣传的时候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那个橡皮图章的全国人大),中央委员会的两百名委员虽然很风光,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参与最高国家重大事务的。

            对中央的常委来说,自然是想开会就开会,随时有机会可以讨论“重大事务”。而政治局委员每个月也可以开一次会,也就是说,政治局委员每个月有一次机会对“重大事务”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中央委员么。。。,一年开一次全会,就是说,每年才有一次机会对“重大事务”表达自己的意见。平时中央委员们对重大事务可未必能说上什么话。而中央委员们也不是人人都在国务院以及部委,或者人人都可以动不动打电话到老胡那里的。甚至对有一些中央委员来说,连交流沟通动向的渠道也其实未必有那么多的。

            不过,虽然一般的中央委员未必能对绝大多数“重大事务”说上什么话,但一些“重大事务”,最后总还是要全会表决通过的。表决在“多数”时候是过场,但总要考虑各种可能性的,而舆论总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比如说当年那个老何的多维不在国内发行,但他发行的一些杂志书籍很大一块其实还是经香港到国内给某些特定人士看的。多维当时挺得最卖力的好像是潘岳,老曾的形象在多维的笔下也一直不错。直到十七大开始,对小习的赞美才开始铺天盖地了,在此之后,凡是与太子党沾边的人物都是多维力捧得对象,当然薄大书记除外。

            后来多维转手给于品海了。这个于品海也很有意思,老江去世的传闻起来的时候,多数媒体的态度虽然是半信半疑,却没有见到那个媒体主动辟谣,甚至官方好像也不愿意多谈。但唯有两家媒体是个例外,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急切地引述“江家友人”的话讲老江只是“发烧住院”而已。至于这两家媒体,一个是于品海的多维,另一个就是于品海的中天电视了。

            • 家园 多维现在是于品海的,中天电视现在只怕不能说是于品海的吧

              去年于品海从何频手上收购多维好像还闹了些不大不小的风波。至于中天电视,于品海当家的时候是叫传讯电视,后来买给台湾辜家才改名叫中天电视的。当然,人脉另说吧。不过说到人脉,继承传讯人脉最多的恐怕还是那个火鸟卫视吧

              说起来于品海何频等人都算得上是华人传媒界身段敏捷的高手了,但华人媒介终究是各有各的家各找各的妈,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那些貌似不动如山的家伙,那些幕后势力的前台人物。现在看来,何频也好,于品海也好,这些媒体风云儿不都是在带艺投师?!

            • 家园 这个于品海是啥背景?

              貌似89之后从金庸手上买下明报的也是他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有才能的媒体商人

                可以这么说,如果他当初背后真有强大势力做支撑,壹周刊的老黎在香港不说出不了头,至少也会碰上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而广东的南方系还不一定是今天这个样子,而火鸟卫视会不会办起来还真不好说。有势力看上了他的才能,但不视之为自己人,只是借其媒体工具一用,用完就丢弃了,所以他的媒体工具基本上是昙花,闪亮一下,但最终归于沉寂。

                其实论跨地域跨媒体经营,这个人的能力不亚于默多克,但是他背后无人,所以很多事情他开了头,却不能结尾,总是碰上不能驾驭的事情。

                • 家园 于品海这么牛?

                  我只知道金大侠当年相当看得起他,把苦心经营的明报卖给他,依稀还有几分虬髯客见李世民的感慨。只是没想到于竟然没多久就把明报转手,让人大跌眼镜。听你这么说,想必也是左右不讨好,驾驭不了大势。只是奇怪以金庸在港浸淫多年,办明报白手兴家,怎么会看不懂其中关窍?莫非其实早已心灰意冷,抽身时才说几句恭维话?

                  于品海究竟遇上了什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同问,好像邓小平去世的消息也是中天最早报道的。
            • 家园 薄大书记到底怎么样了?看着让人心急

              看了薄大书记在10月后,在全球华人媒体人大会上的讲话录像,觉得薄有点儿着急了。

              1)薄自己说,我这个人还是非常重视群众意见,走群众路线的。

              2)薄说,现在很多对重庆有很多误解,我希望通过你们消除这些误解。

              • 家园 薄的最大劣势就是上一次没有按照潜规则来

                薄的最大劣势就是上一次没有按照潜规则来,给人留下了行为容易出人意料的印象,而官僚群体最怕的就是出人意料,万一出人意料地对自己不利怎么办,万一出人意料地来了个乱子怎么办?

                举个简单例子,虽然据说党员都是廉洁守法,刚直不阿的,可大家也都是有亲朋好友的,总不能都去当海瑞那样的孤臣,总还要考虑没法推托的人情的。所以就算是中纪委的书记,要查谁不查谁也是要遵守潜规则的,只要按照潜规则就好办,就算最后不得不查某人,至少大家心里还是有底的。可万一薄进常委后去的是中纪委,那得有多少人担心他会“出人意料”,不按照潜规则来啊。你说这能让人放心吗?

                薄提到老江还有老邓,也是在表达以后愿意遵守潜规则的意愿。但积重难返,上一次可是搞得太大了,这以后就不是一两次讲话可以消除的。而这样的印象也是他最大的劣势。

                不过薄上一次不按照潜规则来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薄如果上次遵守潜规则的话,到了现在就不是在讨论会不会入常的问题,而是一定不会入常的问题了。

                当然,现在汪的一些风头也很有些过头了,也有些给人留下有可能不按照潜规则来的看法。怕是很多人对汪也不是很放心了,如果汪以后到中纪委也整天来个出人意料怎么办?不过,汪的最大优势是年龄,就算这一次不上去也没什么,以后还有不少机会,这一点可是薄没有的。

                • 家园 汪是嘴炮党,没有人真的怕他

                  我觉得他的问题是和南方系媒体走得太近了,虽然有木有实绩需要人抬轿子的客观需求,老爷们都能理解但是他依靠的是这些轿夫们的问题是和外面人勾结,试图推翻朝廷,这恐怕是其他老爷们也不得不考虑的了

            • 家园 这种舆论大概也就是市井里当谈资

              能混到中央委员的,若说自己没有弄到一手消息的渠道,我想,那真是可怕了。而这种舆论能影响到混到中央委员的人的判断,我觉得更可怕了。

              说到老江的死讯,我后来咨询过某位世兄,他虽只是中组部的小卒,但十分肯定的说,绝无此事。

              • 家园 中央委员有两百多个,并不是每个中央委员都是

                中央委员有两百多个,并不是每个中央委员都是李源潮薄熙来, 或者胡春华孙政才的。还有很多中央委员从来都没有被人或者被舆论关注过的。也有的中央委员只不过等到退休的时候可以“安全着陆”,能有部级待遇,能安排好自己的子女,这就算万事大吉了。对他们来说,对江胡可能还注意一下,对习李就未必太关心了,甚至就算是中国的未来发展,跟他们的看法有关系么?表决的时候举手就是了,何必费心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的事情?但反过来,偶尔他们也会作为旁观者关注一下的。

                至于海外舆论,这本来就是党内放风的重要手段。国内媒体是限制的,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自然都有定数,而海外媒体就方便多了。这就是所谓“出口转内销”,大家心理都有数的。而且党内对此一渠道当然也是很在意的。实际上多维当年不就是因为“定向透风”的“预防针”才起来的么?

                另外,海外舆论虽然在决定下任常委的那几个人选方面未必有很大影响。但很多中上层的还要向上更进一步,而且还有一些少壮派太子党要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也还是需要某些海外舆论的。别的不说,潘同志自己不主动的话,他这个希望之星难道靠自身的“王霸之气”就能让海外媒体从茫茫的官海中发现他并力捧他不成?

                通宝推:富华,
                • 家园 中央委员至少得是正部级的官员。

                  如果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的老油条还看不透e大及我等能看懂得东西,看不懂这些表面文章内里是什么东西,没有了解一些事情真实内幕的管道和人脉,那真是有趣的事了。

                  假如这些东西原本就是放风,那它原本就无所谓真或者假,大家自己依照自己的利益格局选择利益取舍站队就是了。至于说这种段子能影响局面,我还是不敢苟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