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占领华尔街 -- 天煞穆珏

共:💬257 🌺1673 🌵2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首先

                      我想说明的是当下的中国和欧美已经不是资本和社会的区别了,中欧美都是一种市场条件条件下的生产和分配。

                      其次你要是觉得大锅饭分配对公平兼顾的好的,我建议你看看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里面有详细的描写。我坚持认为市场条件下的分配是总量增加情况下的分配问题,而大锅饭带来只会是总量不足情况下地相对公平。两者选择,在这个竞争的社会,我宁可选择前者。

                      但是选择市场不代表可以任由资本的盘剥,其实这点客观的说至少在目前为止TG做的还不错。温州也好,山西煤老板也好,这些都是一些分配体制不够健全情况下发生的,索性国家舆论的导向还是正确的。

                      至于免收农税提留,实在地说,我也有过会不会步子跨的太大,走的太急,将来入不敷出的忧虑,不过这些都是肉食者的事情,你我升斗小民,只能让时间和事实来说话吧。

                      通宝推:parishg,
                      • 首先
                        家园 肉食者鄙呀

                        你说现在国内在防止资本盘剥方面做的不错,恐怕与很多人感觉不符吧。

                        你可能不敢相信,中国的不平等程度超过印度、巴基斯坦、印尼还有俄罗斯。

                        市场条件下总量增加,大锅饭总量就不增加了吗。参见河里的“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总量不足那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 家园 真是张嘴就来啊

                          中国的不平等成都超过了印度?除非印度那几亿贱民不存在了

                          • 家园 你听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吗

                            自己功底不够,是不可以随便露怯的啊。

                            世界银行数据,2005年,中国基尼系数41.5,印度36.8,印尼39.4,埃及32.1,俄罗斯联邦37.5,越南39.2。

                            不信的话自己去databank.worldbank.org 查阅。

                            另外,这个世界虽然浮躁,不要以为所有的人都浮躁,更不要以为别人也和你一样浮躁。。。

                            • 家园 统计口径一样吗?

                              您对这个说法怎么看?按照消费算的话,资本家就算比我挣得多10000倍,消费也不一定比我多1000倍

                              1.印度的基尼系数确实是按照消费支出来计算的。而且,NSS没有正式收集过收入数据,所以,也无法有收入数据的基尼系数。

                              2.NCAER做过随机调查,其收入基尼系数为0.535,高于中国(0.387)。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

                                我的数据是从世行直接拿来的,未必保证各国统计口径一致。但是国内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应该是很多人的共识。

                                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国今年基尼系数可能突破0.55,原地址不让复制,给个链接:

                                外链出处

                                另外这里是新华社某研究中心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国的分配不平等程度超过美国 (当然其中认为中国政府收入偏高的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属于故意误导):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丛亚平 李长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2008年,按汇率计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长期积累形成的收入分配四大失衡,导致我国消费开支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内需和消费不振又直接造成我国过分依赖外部市场,降低了我国的经济安全性和长远发展的潜力,甚至已经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四大表现

                                  一、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占比越来越小

                                  按发达国家的理念,政府如果花不了那么多钱就不该收那么多税,百姓把钱交给政府是为了让政府把钱花到为百姓服务上。然而我国各级政府竟然存下了大笔存款,成了食利者;同时地方政府还通过扮演“卖地商”的角色,聚集了大量卖地款,而且还属于缺乏监管的账外资金。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政府存款”项目下的资金额从1999年的1785亿元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16963.84亿元,猛增了9.5倍!20年来在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萎缩的同时,政府储蓄率却在节节攀升,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0.95%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

                                  因此,表面看起来中国的储蓄率很高,但其中真正属于百姓的储蓄占比并不高,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7年我国企业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0年前的12%上升到23%,而家庭储蓄所占比重却一直徘徊在20%左右。医疗及社会保障不到位,百姓的大量储蓄也不敢轻易花掉,从而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受到严重抑制。

                                  二、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工农大众收入偏低

                                  30多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广大职工和基层科技人员为发展我国制造业、扩大对外贸易和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来,财富却越来越多地向企业高管集中,而广大职工却没有相应提高收入和福利。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小时工资水平比较看,中国大约是0.2美元左右 ,欧美国家大体上是25—30美元。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劳动力价格低估和扭曲的问题。全国总工会2010年4月发布的一个调研显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资本所有者和政府占比却大幅提高。从1997年到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中,证券业平均17.21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其他金融业人均8.76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航空业人均7.5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而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

                                  近几年来,大企业特别是金融业领域高管与广大职工的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特别是国企央企管理层自己给自己定的天价薪酬而造就的暴富者群体,已经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据统计,我国现有央企155家,央企管理层年薪动辄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而大多数员工月工资一两千元,差距悬殊。新近发生职工罢工和流血事件的通化钢铁集团,据职工们反映,企业高管年薪上百万,而不少工人每月工资仅300元。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仅严重脱离我国国情和基本收入分配原则,而且有违公平。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三、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而农民消费严重不足

                                  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 .8:1扩大到2007年的3.33:1。

                                  在农村,不仅社保、医保普及面小、福利低,而且长期在城市从事建设和服务业的农民工也是同工而得不到同等的社保和医保。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者达1 .51亿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者占15 .88%,参加医疗保险者占27.5%,参加失业保险者占10.1%,参加工伤保险者也仅占33.5%。按三人之家计算,1.5亿农民工涉及到4.5亿人的负担。由于大多数农民收入低,加上缺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消费能力被极度压抑。

                                  四、权力资本的暴利在扩大而中小企业普通民众的盈利空间被挤压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对权力没有形成有效约束,腐败官员的比例逐年扩大,动则贪污受贿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官员呈增长之势。不少官员或通过审批项目和提拔官员大举敛财,或在各类企业中拥有干股分红,让拥有官股保护的企业获得暴利的同时,却使通过正常渠道办事的普通守法企业步步艰难,使社会的整体运行效率大大降低。这种现象不仅会直接动摇我党根基,加大民众的离心力。

                                  前些年的国有企业贱卖使许多有权者获得了暴利,而大多数工人失业或收入下降。近几年的土地买卖,也在不断上演少数人暴富而大多数农民被严重剥夺的过程。许多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失去今后的生活来源,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此外,股市也成了最大的扩大贫富差距的工具。通过不公平的发行制度,公众投资者比大小非等机构的持股成本高出十几倍,超高市盈率发行使股市在成批制造亿万富豪的同时,却使亿万股民辛苦积蓄一生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样的制度形成对一部分人明显的利益输送,而对上亿股民、基民则构成财富掠夺,使大多数投资者的消费能力受到重创。

                                  另据社科院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此次4万亿刺激计划 ,由于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基础设施行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由于更多资源流入强势企业和部门,对中小企业形成进一步的挤压。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占全国企业总数1%的国企获得全国借贷的91.2%,而民营企业仅获得8.2%。贫富差距巨大会使社会矛盾愈加尖锐

                                  以上四大失衡导致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0.4是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近两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过了0.5,这是十分严重的信号。

                                  中国贫困人口数按照国际标准测算在世界上仍排名第二。我国政府2008年确定的贫困线仅为人均年收入785元,人均每天仅0.3美元,这与世界银行推荐的人均每天1.25美元的贫困线差距极为悬殊。

                                  正是由于收入分配的四大失衡,导致我国内需拉力不足,被迫严重依赖国外的消费和市场。很多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开支逐年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消费开支占GDP的比重达60%至75%。而我国消费开支占GDP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85年的52%下降到2008年的35.3%。

                                  贫富差距巨大不仅带来内需和消费不振,带来经济风险,还会造成普通大众的严重不满和社会秩序的震荡不稳,急需采取措施从根源施治。缓解四大失衡提振内需的十条建议

                                  贫富差距巨大的问题不仅仅从经济结构上扭曲着中国经济,也同样从动力上瓦解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民富才能国强,收入分配公正合理,内需才能拉动,经济复苏才能持久,社会才能稳定。为缩小贫富差距,使我国经济发展从严重依赖外需过渡到主要依靠内需的支撑,我们建议:从“十二五”规划期开始,从制度、体制和政策上,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切实解决财富分配方面的四大失衡,使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制度的天平应向“贫弱”一方倾斜:

                          • 家园 数字游戏

                            任何一个人都为了宣传都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今天纽约时报一个专栏还引用CIA的基尼系数说美国比突尼斯,埃及更不平等,俺过去一看,几个公认动荡的失败国家(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跻身平等典范,和欧盟平均水平差不多,几个大国都只能算中下等,排名印度好于日本好于中国好于俄罗斯好于美国,这几个大国全都不如埃及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rankorder/2172rank.html

                            通宝推:Parsifa,
                            • 家园 这个排名比较逗

                              外链出处

                              禁不住把数字copy/paste过来,排名越靠后,基尼系数越小越好

                              排名 国家 基尼系数 数据年份

                              1 Namibia 70.7 2003

                              2 South Africa 65.0 2005

                              3 Lesotho 63.2 1995

                              4 Botswana 63.0 1993

                              5 Sierra Leone 62.9 1989

                              6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61.3 1993

                              7 Haiti 59.2 2001

                              8 Colombia 58.5 2009

                              9 Bolivia 58.2 2009

                              10 Honduras 57.7 2007

                              11 Guatemala 55.1 2007

                              12 Brazil 53.9 2009

                              13 Thailand 53.6 2009

                              14 Hong Kong 53.3 2007

                              15 Paraguay 53.2 2009

                              16 Chile 52.1 2009

                              17 Mexico 51.7 2008

                              18 Panama 51.0 2010 est.

                              19 Papua New Guinea

                              50.9 1996

                              20 Zambia 50.8 2004

                              21 Swaziland 50.4 2001

                              22 Costa Rica 50.3 2009

                              23 Gambia, The 50.2 1998

                              24 Zimbabwe 50.1 2006

                              25 Dominican Republic

                              48.4 2007

                              26 Peru 48.0 2009

                              27 Singapore 47.8 2009

                              28 Madagascar 47.5 2001

                              29 Nepal 47.2 2008

                              30 El Salvador 46.9 2007

                              31 Ecuador 46.9 June 2010

                              32 Rwanda 46.8 2000

                              33 Malaysia 46.2 2009

                              34 Argentina 45.8 2009

                              35 Philippines 45.8 2006

                              36 Mozambique 45.6 2008

                              37 Jamaica 45.5 2004

                              38 Bulgaria 45.3 2007

                              39 United States 45.0 2007

                              40 Cameroon 44.6 2001

                              41 Iran 44.5 2006

                              42 Cambodia 44.4 2007 est.

                              43 Uganda 44.3 2009

                              44 Macedonia 44.2 2008

                              45 Nigeria 43.7 2003

                              46 Guyana 43.2 1999

                              47 Nicaragua 43.1 2001

                              48 Kenya 42.5 2008 est.

                              49 Burundi 42.4 1998

                              50 Uruguay 42.4 2009

                              51 Russia 42.2 2009

                              52 China 41.5 2007

                              53 Cote d'Ivoire 41.5 2008

                              54 Senegal 41.3 2001

                              55 Venezuela 41.0 2009

                              56 Morocco 40.9 2007 est.

                              57 Turkmenistan 40.8 1998

                              58 Georgia 40.8 2009

                              59 Sri Lanka 40.3 2007

                              60 Mali 40.1 2001

                              61 Tunisia 40.0 2005 est.

                              62 Jordan 39.7 2007

                              63 Turkey 39.7 2008

                              64 Burkina Faso 39.5 2007

                              65 Guinea 39.4 2007

                              66 Ghana 39.4 2005-06

                              67 Israel 39.2 2008

                              68 Mauritius 39.0 2006 est.

                              69 Malawi 39.0 2004

                              70 Mauritania 39.0 2000

                              71 Portugal 38.5 2007

                              72 Moldova 38.0 2008

                              73 Yemen 37.7 2005

                              74 Lithuania 37.6 2008

                              75 Vietnam 37.6 2008

                              76 Japan 37.6 2008

                              77 Tanzania 37.6 2007

                              78 Indonesia 36.8 2009

                              79 Uzbekistan 36.8 2003

                              80 India 36.8 2004

                              81 Laos 36.7 2008

                              82 Mongolia 36.5 2008

                              83 Benin 36.5 2003

                              84 New Zealand 36.2 1997

                              85 Bosnia and Herzegovina

                              36.2 2007

                              86 Latvia 35.7 2008

                              87 Algeria 35.3 1995

                              88 Albania 34.5 2008

                              89 Egypt 34.4 2001

                              90 Poland 34.2 2008

                              91 United Kingdom 34.0 2005

                              92 Niger 34.0 2007

                              93 Azerbaijan 33.7 2008

                              94 Croatia 33.7 2008

                              95 Switzerland 33.7 2008

                              96 Kyrgyzstan 33.4 2007

                              97 Bangladesh 33.2 2005

                              98 Greece 33.0 2005

                              99 France 32.7 2008

                              100 Taiwan 32.6 2000

                              101 Tajikistan 32.6 2006

                              102 Canada 32.1 2005

                              103 Spain 32.0 2005

                              104 Italy 32.0 2006

                              105 Timor-Leste 31.9 2007 est.

                              106 Estonia 31.4 2009

                              107 Korea, South 31.4 2009

                              108 Romania 31.2 2008

                              109 Netherlands 30.9 2007

                              110 Armenia 30.9 2008

                              111 Pakistan 30.6 FY07/08

                              112 Australia 30.5 2006

                              113 European Union 30.4 2009 est.

                              114 Montenegro 30.0 2008

                              115 Ethiopia 30.0 2000

                              116 Kosovo 30.0 FY05/06

                              117 Ireland 29.3 2009

                              118 Cyprus 29.0 2005

                              119 Denmark 29.0 2007

                              120 Slovenia 28.4 2008

                              121 Serbia 28.2 2008

                              122 Belgium 28.0 2005

                              123 Iceland 28.0 2006

                              124 Ukraine 27.5 2008

                              125 Belarus 27.2 2008

                              126 Germany 27.0 2006

                              127 Finland 26.8 2008

                              128 Kazakhstan 26.7 2009

                              129 Austria 26.0 2007

                              130 Slovakia 26.0 2005

                              131 Luxembourg 26.0 2005

                              132 Malta 26.0 2007

                              133 Czech Republic 26.0 2005

                              134 Norway 25.0 2008

                              135 Hungary 24.7 09

                              136 Sweden 23.0 2005

                        • 家园 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要说的是所谓的不平等程度主要指贫富差距吧。

                          我手上没有具体的数据,这个如果有的朋友欢迎添加,不过我觉得可以举几个例子。

                          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方面。胡温上台后先从农业入手,先后减免了农税提留,制定全国性的粮食补贴和退耕还林政策,让农民基本免除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和人头税,还能得到一定的补助,这个补助不多,但是一方面减少上缴,一方面给予补助,应该说在硬性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此外,针对农村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建立了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九年业务教育学费全免的相关政策,新农合过去每人只需交10元(现在好像是30元了),即可涵盖基本的医疗,报销比例应该在30-50%。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免除学费和杂费(杂费不是很确定),每月有适当补贴餐费和住宿,根据学校人数不同,还有针对学校的每人每月的拨款。至于大学,全部有低息贷款,实在不行还有全免学费的师范学校可读,每月数百元补助,只是要定向就业数年,绝对不会出现老美换一辈子学生贷款的概念。

                          二是在职工权利保护上面。08年新劳法实施后,通过大量宣传,基本深入人心,业主不买职工要告,执法部门要介入,舆论部门要监督。而且基本不敢有人在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经查实,基本死的难看。此外,针对90年代以来的下岗职工,失地农民都在推出针对性很强,且相当优惠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优惠到什么程度呢,我母亲09年交款3万余买的养老保险,最迟明年,全部回本。最开始每月领600多,现在每月800多。这个都有据可查。此外,针对特殊贫困家庭还有低保临时救助多种手段,针对原来低保落实情况不好的情况,现在是交通、住建、劳社多个部门联网清查,凡是购买自用或者商用车,买了房子、购买了养老保险的,一律清除低保范围。

                          第三,我觉得现在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成功的社会。机会很多,很多人或者当初一无所有,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真正可以算是冒险家的天堂。当然有时候这些努力不一定完全光明正大,但是却绝对不只以人的背景为标准。

                          至于对于大锅饭的理解,我想我们在判断的标准上有不同,但是我想大多数中国人是不愿意再搞绝对平均主义的。我个人也认为那是一种理想主义。

                          至于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什么的,我想里面有几个问题,大众的权力和需要被保障到什么程度,实际的生活水平怎么样。公权力的使用上面,国内的信访制度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像花街那样几个警察撵着屁民跑的现象在我这里约等于奇迹。原来天涯上有个帖子,各地交流围堵市政府的,那叫一个好玩。而且一旦出现恶性群体事件,上级的问责是非常严厉的,而且各级政府网上的行政一把手和党委一把手的信箱作用是实打实的,执政当局和群众沟通的渠道是畅通的,争执的无法利益分配、法制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机关作为最能守旧的地方,部分人观念转变还比较慢,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还比较陈旧,越是落后的地区越是如此。

                          通宝推:新手爱学习,本嘉明,
                          • 家园 其实阶级矛盾的焦点已经不在农村了

                            中国流动人口:52.0%没社会保险 80后成主角

                            【《财经》综合报道】据浙江在线报道,国家人口计生委10月9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显示,80后渐成流动大军主角。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整体的47.0%。他们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8年;不断向制造业集中,46.3%的新生代农民工是产业工人,比老一代农民工高出10多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发展现状存在新问题。他们平均月收入1660元,仅在社会服务业高于其他农民工群体;家庭月生活消费支出为1441元,仍以基本的生存消费为主;每周工作至少6天,每天工作达10小时,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具有脱离农村社保体系的倾向,又没有被纳入流入地保障体系。

                              《报告》显示,就业的流动人口中,52.0%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特别是在工伤风险较高的采掘、制造、建筑业中,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为58.4%、48.9%和25.1%,远未达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全部参保要求。

                              流动人口房租负担重。3/4的流动人口家庭在流入地租房居住,房租平均每月387元,超过流动人口家庭总支出的1/5。41.5%的流动人口租房者认为目前的住房支出已经达到或超过自己能承受的最高房租。

                              流动人口家庭抗风险能力弱,低收入阶层入不敷出问题严重。4.5%的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收入低于500元,27.0%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20%的最低收入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比为1∶1.12

                            • 家园 报告的内容基本属实的

                              80后的农民工问题应该是说许多企业普遍都遇到的问题,相比与他们的父辈,80后的农民工学历程度更高,对待物质和精神上的要求也更高,他们很多人不希望到城市里打工挣钱然后回去娶媳妇,更愿意在城市里生根落叶。应该说在新一代农民工的问题上,早些年曾经有TG的专家专门的做过研究,而且目前许多企业因为不能够适应农民工的这种变化,还都曾经交过一些学费,企业里的劳资纠纷,管理矛盾都有这些不适应的外在表现。

                              现在有一些试行的办法渐渐尝试在政策上覆盖他们,比如说保险的异地转移问题,户籍政策的改革等等方面,虽然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好在都是TG一个老板,在差异化极大地中国,真的要做是做的下去的。

                              另一个方面,近年来TG不断在新农村建设,通村道路建设、城乡综合试点改革、两化互动等方面大胆试验,在政策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完善,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实质的提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的吸引力。

                              不过作为相对缺乏技能的进城者,难免在物质财富的积累等等方面,落后城市平均水平,同时也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大,城市的竞争更加激烈,也进一步的在实质上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成本。进城还是留守,这对很多人是个选择。不过相对于前几年来了就不想回去的现象,这些年农村最大的生产资料—土地增值吓人,重返农村的也逐渐从无到有了。

                              最后,说到河友的题目,阶级矛盾,我个人认为是不妥当的,我认为这些都是在社会财富的一个分配问题,毕竟机制体制还不完善,有些人有些群体,有些特殊的地域,一时没有照顾到,但是都在逐渐的完善和改进,这些都很正常,不必上纲上线。今日的中国,我觉得除了在网上,很难说有神马阶级矛盾,更多的恐怕只是竞争的矛盾、分配的矛盾。

                              • 家园 分配的矛盾就是阶级矛盾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国民财富分布图

                                中国是怎么样的?如果直激化到解放前的程度才正视的话,那一切都晚了。

                                • 家园 对!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失败了,如此而已

                                  爹妈是城里人,就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家园 我看你反对超国民待遇是假,挑拨工农矛盾是真

                                    毛主席时代的广大城市职工,享受的是超国民待遇吗?

                                    国家搞工业化,不需要建设者吗?这些建设者不就是从农村来的,不就是贫下中农的阶级兄弟姐妹吗?他们在付出了大量血汗、生命,长期先生产后生活以后,国家给与他们就业的保障、医疗教育养老方面的保障,还有一些基本的住房,难道不应该吗?非要把工人阶级都降低到血汗工厂、开胸验肺、黑煤窑的“国民待遇”你们才甘心吗?

                                    (可以看一下电视连续剧奠基者,当时石油工人是在多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解决了咱们国家石油自给的问题)

                                    在毛主席的时代,确实有人有特权。谁有呢?第一,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没有改造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国家要建设,又离不开他们,只好像列宁所说的给资产阶级专家交租纳贡。他们确实是有超国民待遇的。但是,请问各位慷慨激昂反对超国民待遇的人士,你们愿意反对并且放弃给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超国民待遇吗?

                                    如果不愿意,那么,你们反对超国民待遇是假,而挑拨工农矛盾是真!

                                    第二,就是过去的革命者、后来的走资派,是党内的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正是为了打倒他们,毛主席才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搞文化大革命。但是,请问各位慷慨激昂反对超国民待遇的人士,你们赞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吗?

                                    如果不赞成,那么就再次证明了,你们反对超国民待遇是假,而挑拨工农矛盾是真!

                                    至于改开以后,城市工人早就下岗失业,剩下的也沦为纯粹的雇佣劳动者,与农民工本来就是阶级兄弟姐妹。无论城市、农村,都已经两极分化。今天在中国拥有超国民待遇的只有资产阶级以及跨国资本的代理人。但是,请问各位慷慨激昂反对超国民待遇的人士,你们反对资本家、跨国公司代理人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学者”、律师、政客等“精英”拥有超国民待遇吗?

                                    如果不反对,那么就又一次证明了,你们反对超国民待遇是假,而挑拨工农矛盾是真!

                                    通宝推:回旋镖,发了胖的罗密欧,
                                • 家园 不必过于忧国忧民

                                  居庙堂之高,当然要想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不过既然处江湖之远,只能用心做好自己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