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开个主题帖:足够的带宽,足够的计算能力,会带来什么? -- kuafusoft

共:💬34 🌺4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您说的非常有启发性,谢谢

              经过实践和逻辑证明的信噪比是判断这个协议或法律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美英的陪审员制度就是一种抽样迭代算法来确定这种信噪比,而全体社会成员一起制定信噪比就是公民公决了。

              大陆法系的国家是否存在类似的机制去判断协议或法律是否合理?

              文科生玩中国国粹,不用参照物,搞八股组合排列自成系统

              觉得这个是最可怕的,恶意导入的成为通信协议的一部分。

              另外我觉得,老美的路子是封建一大堆公司,每个公司内部是计划经济,消费者用钞票公民公决,适者生存。中国是全国一个系统,“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很粗糙的反馈机制了--只有触角和一步分析,不能看多几步”,中国这个风险很大呀。

    • 家园 怎么跟俺BOSS的兴趣那么一致

      最近做了两个专题的PPT

      1、瘦客户

      2、计算云

      反正总而言之 无论你是用workstation还是ipad2 只要有信号的地方 你能干小机的活路 你的设备反正纯粹只是个显示终端而已

      • 家园 有没有可能拜读下PPT

        不管如何,我想信息的处理节点越来越集中,对信息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个人信息安全性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人成为信息干电池,自觉地提供各种信息,同时也从网上下载各种信息(其实应该主要是从几个大型的中央服务器上获取)。

    • 家园 游戏会有大发展,还有SNS

      体感游戏如wii,kinect变成联网打,就像打CS传奇一样玩,看那家厂家先搞这个,SNS也设计一些类似网上酒馆之类的网游。不过现在带宽还不是最大的问题,瓶颈是人机接口还远远跟不上。键盘鼠标肯定不行,用陀螺仪的手柄和kinect的摄像头感应看起来也非常原始,3D什么也不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出现holographic的全息影像技术啊。脑波接口也一点门都没有。带宽和速度容量的提高就是力气活,投钱进去总能做到的,人机接口还在黑暗中摸索呢。这些革命性的接口说不定将来会成为新的高科技和经济增长点。就像飞机上的头盔瞄准一样。

      • 家园 越来越象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了

        据说现在就有全息投影技术啊。有人说这次天宫和神八的对接电视直播,主持人用的就是这个全息技术,但我看不出来是否合成的,如果真的是全息技术,那也太强了,完全超出我的想象。

    • 家园 未得要领

      近几十年来,IT行业一直是快速降价,快速提高性能的硬件,和慢速提高性能,成本不断上升的软件的矛盾发展。IT行业的瓶颈一直是软件的复用和软件高效开发。

      软件有个问题,当规模增大大时候,其复杂性就几何级数增长。编程能力大大落后。

      云计算并没有按原计划的那样提供云服务,而只是提供了云裸机和云硬盘。只提供云裸机的服务,由于同样受制于编程能力,仍然无法让服务大众化。

      待续。

      在世界的某些地区,韩国,日本,北欧,美国部分城市,已经实现了无线联网高速普及。但也没有出现什么了不得的变化。

      因为科技对社会的渗透,会受到社会原有体制的阻挠。剩下的很多事情除了技术问题,还有很多社会问题。

      比如,很多大公司都一直想搞医疗记录电子化。微软google ibm都异乎寻常的热情,他们想干什么大家都心里雪亮。但遭到了医疗界的一致抵制。

      汽车自动驾驶化,要涉及保险业,汽车工业,法律界,各种重重阻力,这些都比人工智能要困难得多。

      当美国的IT革命进入21世纪时,互联网没有像当年想象的那样改造社会,这主要是各种体制问题,而不是技术困难。

      待续

      • 家园 医疗记录电子化,无人汽车等等似乎都在持续推进中,我估计再

        医疗记录电子化,无人汽车等等似乎都在持续推进中,我估计再有10年时间足够了。

      • 家园 不能希望一步登天

        变化也需要时间,但我觉得这个影响在不断加强,并且渗透范围越来越广。老一代可能感觉还不明显,但下一代恐怕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他们会觉得互联网是自然的需求,是必需品。这就是最大的变化。

        我觉得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社会信息的流通扁平化了,速度还极快。

    • 家园 我们就假定每个人的带宽为100MB吧

      足够是非常含糊的一个描述,我们就假定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至少100MB带宽吧。计算能力,对于一般的应用而言应该不是问题,并且如果带宽可以跟上的话,可以利用超级计算机,所以依然假定为足够或者无限。

      我想可以考虑下哪些东西是可以被数字化的。首先当然是信息,比如图书、计划等;我怀疑人的部分感觉也是可以被数字化的。数字化的东西可以认为成本接近为零。不能数字化的东西成本就不好说了,比如现在网上购物的物流成本,实物的制造成本等,而商品的信息和购买的过程本身都已经被数字化了,这一块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从比较长的时间和规模来看的话)。但是对于数字化的东西,毕竟没有实体来得具体,这样对于虚拟现实技术就会提出比较多的需求,因为一方面依然可以维持是数字化的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感受。

      我想社会总会往总体成本最低的方向走,数字化一定会引起很大的变化,但具体怎么变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

      • 家园 你的这些说法没有太大意义。

        很多问题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正如益者三友所说。

        比如可视电话,现在技术上不存在多大的问题。而实际上没有多少人希望打电话的同时被别人看见,也没有什么意义。

    • 家园 通过物联网直接收集数据

      采集也是无限的,实时的。

    • 家园 发现更大的素数~~~~~~~~~~~
    • 家园 带宽无限意味着存储设备没有太大意义了

      至于计算能力

      现在非研究领域,计算能力应该不是瓶颈。计算速度再快也就是强化些界面,内容上还是靠人来

      不过,经济体系摆在那里,带宽不太可能无限,至少在费用有限的前提下不太可能无限。除非彻底改成社会福利

      • 家园 带宽高并未解决保存问题

        带宽再高,服务器硬盘比你本地的贵不会改变,存储期限依然存在,反而因为带宽大,想存的东西会变多,存储需求会更大。当年没有互联网,谁没事儿买几个外置硬盘啊。

        • 家园 100T服务器硬盘比100T家用硬盘贵不假

          但是真正用户自己创造的数据其实是非常非常少的

          他们在硬盘上保存的9成以上是下载下来的公用数据

          这些东西,在高速网络下,保存一份就够了

          就好比迅雷离线,它给他的用户每人100万G的空间,但事实上并不用准备那么多的硬盘.所有的资源通过哈希或者别的啥算法检验一致性之后,相同的只保留一份.现在它提供了离线内容的在线播放,使得480P和低码率的720P视频下载到本地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如果带宽进一步扩大,1080P也不是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