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南半岛遗事 (更新:法军的战斗序列之二) -- 唯有天使生双翼

共:💬281 🌺2779 🌵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以说啊,东溪战斗越共至少装备和地形差距没那么大

                        至于说近两万,真正投入攻击的没那么多

          • 家园 请看这里

            在决死第一纵队三十八团攻击柳树垴的同时,八路军其他各部则向关家垴之敌发起

            了攻击。由于地形过于复杂险要,日军武器又精良,八路军每攻下一个阵地、每前进一

            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日军虽然伤亡不小,但没有撤离逃跑的意思。显然,他们知道

            ,一撤离阵地就必然会遭到数倍于己的八路军的分割包抄而被歼灭,他们要利用关家垴

            的有利地形,困守待援。

            10月30日上午9时左右,关家垴上空飞来了几架日军飞机,并开始对关家垴进行狂轰

            滥炸。关家垴地方小,八路军投入进攻的兵力多,日军飞机的轰炸给八路军以很大的威

            胁,八路军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日军飞机狂轰一番后掉头而去,八路军各部继续向当

            面之敌展开进攻。就在这时,决死第一纵队三十八团与二十五团调整部署时,因战场经

            验不足,遭到日军的猛烈反击,一度被三十八团攻占的柳树垴又被日军夺了回去。战场

            形势的这一变化是彭德怀、左权未曾想到的,也影响了其他部队对关家垴的进攻。接到

            报告后,彭德怀、左权立即命令陈赓组织兵力进行反攻。于是,八路军在进攻关家垴的

            同时,不得不重新组织三个营的兵力反攻柳树垴。然而,连续攻击了四次,其中一个营

            还加攻了三次,并有两次攻上了山头,但由于地形和几支部队协同及火力配合欠佳,虽

            给日军以很大杀伤,却未能夺回失去的主阵地,只好与日军形成对峙。八路军自身伤亡

            也较大。

            战场上的情况是,地形上,敌人居高临下,几挺机枪就能把八路压得抬不起头来,可想而知八路军手上的武器弹药的供应情况有多糟糕。

              次日凌晨4时,我军按原计划向敌发起进攻。我炮兵首先集中所有山炮及迫击炮,猛轰敌前沿阵地,清除了日军在前沿表面阵地设置的地雷和各种障碍物,为步兵冲击开辟了道路。随后,386旅769团从西北、总部特务团从东北、386旅772团从东南、决死1纵队25团由南面一齐扑向关家垴。但战斗一开始就不顺利,日军用数挺机枪和投掷弹封锁了仅有的一条通往垴顶的不足一米宽的窄路,攻击部队遭到严重杀伤。据时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二营教导员的景伯承回忆说,陆星五的特务团第11连连续冲锋十二次,全连164人,伤亡后仅剩15人,他的驳壳枪木壳都被子弹打飞了,副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陆星五也负了轻伤,11连同日军在小路上冲上打下打拉锯战,拼死了20多名日军,一个个尸体滚下坡去。

              到中午12点左右,我军除占领敌前沿个别次要阵地外,其余均无进展,其中担任主攻的772团1营仅剩80余人,其中第1连70多人,只剩下3人,第3连50多人,只剩下指导员和2名伤员,4连68人,只剩下10余人。只好停止进攻。385旅14团和决死1纵队38团对凤垴顶的攻击也同时受阻。祸不单行,此时,敌机开始轰炸我军阵地。由于我军缺乏对空作战的装备与训练,部队既没有及时疏散,又没有组织有效防空火力对空射??颗在密集的人群中爆炸,血肉横飞。烈士们的鲜血逐渐汇成了一条条殷红色的小溪,顺着山崖往下淌。

            有点类似华山一条道的地形,优势兵力无法展开,逐次添油,但火力没有优势,根本就是上去一批死一批。还有敌机助战,我军无有效防空火力。只有用身体去填,惨烈。

            越军的情况,能和八路相比吗?

            • 家园 感觉老彭有时候就是有点250

              百团大战成了消耗战,他要负很大责任,本来土八路弹药就奇缺,这次大战以后更加捉襟见肘了,百团大战消耗的物资远超过缴获的,对以后作战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就拿关家垴一仗来说,有什么必要非要拼上老本也要吃掉日军一个不满员的步兵大队,老彭想以后小日本就不敢以一个大队的兵力深入根据地扫荡了,真是这样吗?

            • 家园 关键是柳树垴在日军反击下丢失了

              即使在你提供的材料里, 也有这样的描述, “我炮兵首先集中所有山炮及迫击炮,猛轰敌前沿阵地,清除了日军在前沿表面阵地设置的地雷和各种障碍物,为步兵冲击开辟了道路。”而在描述日军时使用了” 日军用数挺机枪和投掷弹封锁了仅有的一条通往垴顶的不足一米宽的窄路,”火力孰强孰弱?

              其实关键问题在你提供的材料里也点到了, “决死第一纵队三十八团与二十五团调整部署时,因战场经验不足,遭到日军的猛烈反击,一度被三十八团攻占的柳树垴又被日军夺了回去”。柳树垴标高比关家垴还要高3米, 从柳树垴日军火力可以覆盖进攻关家垴的我军。 因此“彭德怀、左权立即命令陈赓组织兵力进行反攻。于是,八路军在进攻关家垴的同时,不得不重新组织三个营的兵力反攻柳树垴。然而,连续攻击了四次,其中一个营还加攻了三次,并有两次攻上了山头,但由于地形和几支部队协同及火力配合欠佳,虽给日军以很大杀伤,却未能夺回失去的主阵地“

              俺看陈大将是不会那么健忘滴!

              • 家园 关键的几点

                1. 地形不利。刘伯承已经提出了反对意见,说明以八路军的火力,打这一仗不容易。这个冈崎大队,以后等时机有利的时候再收拾他不迟。但彭德怀坚持己见。

                2. 还是地形不利,导致八路的优势兵力无法展开,只得逐次添油。集结兵力过程中还遭到敌机杀伤,无有效防空火力。

                3. 决纵战斗经验不足,导致丢失柳树垴,这是八路方面的过失,我也承认。

                4. 日军增援很快,外围阻援部队打得很艰苦,最终被援军突破,否则,付出再大牺牲,冈崎大队也跑不掉。

                以上四点中,1、2、4各点,和北越军对抗法军的形势有一点点相同吗?

                • 家园 没有两场战斗是完全一样的!

                  没有两场战斗是完全一样的, 与东溪之战相比, 关家垴我军也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兵力对比几乎达到40:1, 远高于东溪之战的20:1, 兵力上的优势是不可否认的, 我军勇于牺牲的精神当然也非东溪之战时的越军可比.

                  八路军总部集中了所有能集中的力量, 包括总部炮兵团对付一个陷入重围的日军不满员大队, 这样的仗不打, 还有什么样的仗能打? 不客气的说, 刘陈在这一点上离彭的境界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连邓政委都能理解这一仗的重要性. 也正是刘陈不能理解到这一点总想打巧仗, 直接影响了战斗的进程, 陈指挥的部队丢掉柳树垴, 刘直接指挥的376旅多次进攻到距离顶峰的陡崖无功而返, 直到彭总震怒后刘靠前指挥, 才想出了掘土挖暗道的战法, 最终攻上关家垴, 如果能早点想出这个办法, 关家垴之战的结果完全有可能改写.

                  一个部队的战斗力是在打硬仗中形成的, 这点对我军是对越军也是, 所以没必要好了伤疤忘了痛!

                  • 家园 同意

                    “一个部队的战斗力是在打硬仗中形成的, 这点对我军是对越军也是, 所以没必要好了伤疤忘了痛!”

                    我军每一支部队的战斗力都是在一场场败仗、硬仗中磨练出来的,看王外马甲的骑兵团就有描述,一个日本电话兵在八路的一阵排枪中冲过,却毫发无损,有次可见当时八路兵员的素质。而吴忠当时带的土八路也是开始战斗力底下,后来经历一场场血战后,才成长为一支主力团队。由此观之,当时越军的表现虽弱,但我们也不应取笑之。

                  • 家园 从东溪那一仗越军士兵表现来看,能算硬仗吗

                    越军在后来越战中(比如打顺化)的几次攻坚战,那才叫硬仗,而伤亡要多得多,但能说后来的越军战斗力不如东溪这次吗。至于说攻坚能力差,越军似乎是一直如此,

                  • 家园 问题恰恰就在兵力上的优势是否管用

                    由于地形的作用,关家垴之战中兵力优势无法体现在战场上。东溪之战,越军难道只是华山一条路?

                    这个差别可大了。

                    • 家园 关家垴也不是华山一条路

                      看左权对后来偷袭攻上关家垴的总部特务团的部署,

                      "左权把特务团的团、营以上军事干部召集到指挥所,交代任务:第二营从侧后摸到关家垴山顶,30日凌晨3时发起攻击,除掉山顶上日军的机枪阵地;第三营从关家垴和柳树垴中间突击,斩断两股日军之间的联系,得手后向西突进,摸黑逐个消灭窑洞里的敌人;其他两个营从西北岭插上"

                      你刚刚引用的是三八六旅七七二团的进攻路线,不止这一路.

                      • 家园 需要指出一点

                        这条路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在七六九团指挥所,刘伯承拿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前面的攻击地形。忽然,连接关

                        家垴陡崖崖顶与壕坎之间的斜坡上隐隐露出的黄土引起了刘伯承的注意。他随即问道:

                        “壕坎上面的斜坡是土质的吗?”七六九团团长郑国仲回答:“是黄土坎。”刘伯承顿

                        时有了主意:“挖暗道,通上去!”郑国仲一听,茅塞顿开。于是,他一面组织火力佯

                        攻,以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一面组织人员从壕坎下面挖通往关家垴山顶的暗道。这样,

                        七六九团终于找到了解决部队无法向关家垴进攻的办法。

                        ...

                        不久,彭德怀和左权接到报告,日军数千名援军离关家垴越来越近了。如果敌人援

                        兵一到,八路军的处境将更加不利。于是,彭德怀下令:必须在16时向敌人发起总攻,

                        务必全歼冈崎大队。同时,彭德怀决定将负责保卫八路军总部首长安全的特务团警卫连

                        也投入战斗。左权则向即将出征的警卫连作了战斗动员:“关家垴战斗已到了最关键的

                        时刻了,不能让敌人死守待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要以勇不可当的精神冲上去

                        ,与兄弟部队一起迅速解决战斗。”警卫连连长唐万成率领全连战士领命而去。

                        16时整,随着彭德怀一声令下,总部炮兵阵地上的迫击炮连续向关家垴轰去。不一

                        会儿,冲锋号响了,八路军参战各部再次向柳树垴和关家垴之敌发起了攻击。此时,七

                        六九团已成功地挖通了通往关家垴山顶的暗道。发起冲锋后,七六九团再次组织火力对

                        日军进行猛攻,同时派出突击部队攀登上陡崖,其中的一部分从暗道里向关家垴山顶爬

                        去,一部分隐蔽在壕坎下面。关家垴山顶的日军以为八路军又要从斜坡往上攻,正全神

                        贯注地盯着前面的斜坡,没想到屁股后面突然冒出了八路军。一阵手榴弹响过之后,关

                        家垴山顶阵地上的日军顿时陷入混乱之中。隐蔽在壕坎下的七六九团突击部队则趁势迅

                        速冲了上去。双方随即在关家垴山顶展开激战。此后,七六九团后续部队不断攻上关家

                        垴山顶,加入战斗,并最终控制了关家垴的制高点。同时,七七二团和决死第一纵队二

                        十五团、三十六团等部也先后攻上关家垴。经过激烈的肉搏,日军大部被歼,残敌则退

                        到了半山腰村子里的窑洞中,负隅顽抗。

                        ...

                        随后,攻上关家垴的八路军各部对据守窑洞的日军继续进行攻击。残敌则依托工事

                        ,拼死抵抗,火力仍然很猛。由于八路军缺少重型武器,围歼残敌的战斗进行得也比较

                        缓慢。直至深夜,仍有数十名日军据守在窑洞中,未被歼灭。柳树垴上也有一小股残余

                        日军未被歼灭。

                        11月1日,日军1500多人的增援部队,在1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逼近关家垴。鉴于关家

                        垴被围之敌已基本被歼灭,来援之敌又过多,不便同日军再战。为保持主动,彭德怀与

                        左权命令部队停止攻击,撤出战斗。残敌60余人则在援敌接应下仓皇逃走。

                        769团的攻击路线(亦即后来总部警卫连的攻击路线)是刘伯承那双有经验的眼睛发现的,一开始想要找到并不容易。

                      • 家园 兄看书很细啊,赞一个。

                        但这也是兵行险招,万不得已了。如果地形有利,本不至于如此。

          • 家园 看文章要认真,好吗?

            从军多年,陈赓早就忘了自己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为了歼灭数百敌人而大伤脑筋,是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可是,即使是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也没有出现过己方兵力,火力优势如此之大还啃不下几百敌人的情况呀

            越军的装备不是不如法军,而是装备、火力大大超过法军。

          • 家园 你尽扯淡

            你说说看,总部炮兵团打了几发炮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