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道琼斯指数看中美日经济(一) -- 陈经

共:💬169 🌺1627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道琼斯指数看中美日经济(一)

    (一)道指怎么就这么强?

    20多年来,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和日经指数相比,强得不可思议,差距有20倍。而2008年以后,美国爆出了次贷危机,但道指比起A股上证指数走势要强得多,弄得人们不知道到底谁危机了。本文试图解释这个现象。

    通常人们说的道琼斯指数,是由30只成分股组成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是道琼斯众多指数体系中的一个。

    这个指数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 股指对应的是30支成份股股价的算术平均,而非市值的加权平均。

    这样股本小股价高的股,对指数的影响可能会比市值大的股还大。如IBM股价189美元,占指数权重多达11%。而市值是它近两倍的埃克森美孚,由于股本多,股价只有80美元,占指数权重不到5%。

    另外,象苹果、Google这样股本小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股,股价高达300多、600多美元,如果放入道指中,对权重的影响就太大了。一直没有放进道指成份股里,是有这个技朮性障碍。

    2. 30支成份股调进调出,对指数影响可能很大

    如果两年前把苹果调整进30支成份股里面,现在道指能多出1000点,相比最高点基本不跌了。而一些曾经辉煌的成份股,大跌之后会被调整出去,对指数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例如花旗银行,股价最高时55美元,占指数权重3%,金融危机时最低跌到1美元,98%的市值没有了。但是,中间把它调整出指数了,换上一个过得去的公司,即使后来花旗继续跌,对道指也没影响了。

    长期来说,道指成份股变动非常大,最初的成份股几乎都不存在了。美国钢铁汽车公司曾经市值很大,但总有新的公司成长起来换掉衰弱的老公司。

    以上两个特点,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让道指较容易出现超常规的增长,或者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例如1989年日经指数是38000点,道指2000多点。22年后,有225个成份股的日经指数跌成了8700点,而道指是12000点。这个走势差了有20倍,美日两国的经济基本面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差距。这和指数的计算方式有部分关系,道指差不多总是从最强阵营中选30支股出来,这些股增长好就行了,其它股就算倒闭了也无所谓。

    粗略地来看,财富500强的门槛基本是年年上涨的。美国2011年是133家公司,中港台69家,日本68家比中国还少了。美国从中选出30个全球顶尖的公司很容易,而日本就选不出225个顶尖公司了。1996年日本还有130家公司,现在很多成份股从以前榜单上掉了下来,拉了后腿。如果日经指数也只选30个最强公司,成份股也调整,虽然肯定还是跌,但不会这么惨。

    2000年以后,美国经济其实遇上了大麻烦,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相继破灭,但道指却没有跌多少。这也和成份股的构成有关系,其实受泡沫直接影响的成份股并不多,不行的也调整出去了。网络泡沫,很多公司暴涨之后死球了,坑了股民很多钱。但当中也有真正做大并维持住的股,对道指影响相当于:信息产业暴发成长的影响看得出来,而网络泡沫破灭在它这只是一个回调,几支代表性的大股如微软、思科、英特尔市值撑住了。房地产泡沫弄出次贷危机,一些金融股完蛋了,股民再次血本无归。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受这么大影响,总有30个根底深厚的成份股撑得住。

    2008年以来,中国的上证指数是跌得比较多的一种。因为中石油之类的股权重太大,计算方式不合理,下跌对指数影响过大了,夸大了下跌的幅度,从最高6124点跌到目前2300多点。沪深300指数下跌的幅度就小一些了,从5800跌到2500多点。但不管怎么说,这跌得也是够惨的。

    以前总是不太服气,觉得中国经济再怎么比美国是增长强多了,危机重重的美股应该跌光光才对,中国A股不应该这么惨。但后来A股弱势的年头长了,慢慢也服了,对现实必须服气,A股专治各种不服。要去研究各种细节,这种大而化之的“感觉”是不行的。

    下面具体研究道指30个成份股。

    关键词(Tags): #A股专治各种不服(sukan)通宝推:铁手,唵啊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资金充沛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是每个月进入退休帐号的钱。

      在美国,对大部分人而言,要想保证退休后能够生活的无忧无虑,不用担心收入问题的话,在工作中积累充足的个人退休基金是必须的。这些退休金的大部分通过这样那样的形式进入股市,比如共同基金,ETF,或者直接的股票投资,哪怕是投债券,也有部分变相的支持了股市。这些钱以定期的方式进入股市,规模不小,而且比较长期稳定,对股市的维持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我觉得还要考虑到股市在美国经济中的角色作用。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融资渠道的作用,间接起到推动企业创业发展的作用外,还成为了美国金融体系中的一个巨大的水库,起到缓冲和容纳作用,间接限制了通胀的急剧变化。

      • 家园 现在随着美国婴儿潮世代的退休,从退休帐户里出的钱会超过进

        现在随着美国婴儿潮世代的退休,从退休帐户里出的钱会超过进的钱。我一直觉得投资银行预见到此而开始抛售各类(包括房地产和股票)资产也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幕后原因之一。

    • 家园 道琼斯指数应该这样看,对A股才有意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参考1940年前的道琼斯,A股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现在中国的经济正在一个关键的节点,建立技术创新引领世界消费的模式,中国就可以复制道琼斯.反之就完蛋.央企是A股不崩盘的基础,而股市尖峰的未来在创业板和国际板.参考道琼斯,一切顺利的话,A股下一波大牛市应该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目前,等新股发不出去就有反弹了.

      再说点个人浅见,仅供参考.如果让股市,楼市泡沫自然破灭,中国准备好了接受欧洲的二十四小时百万人大罢工,占领华尔街了吗?政府扛不住大罢工,百姓同样没准备好二十四小时罢工表达意见后就继续工作的素质,这样的只要发生就是不死不休之局.随着经济发展百姓社会参与意识的提高,转型拖得越久,阻力就越大,经济转型成功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境,是否大规模放水,不仅仅是经济起落的问题,是关呼TG的生死.再大放水,TG基本就进ICU了.确定这个,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包括A股的走势没什么悬念.

      • 家园 中国股市跟西方股市设立时候的目标根本不一样

        我上大学第一天,江平就给大家做报告,主要就是谈股市、股份制改革什么的,他说朱镕基听到股市,说了一句“什么狗屁东西”。

        TG一直很土,不喜欢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最害怕刮民党历史重演,天然抵制炒作通胀投机倒把等等,反正就是要东西、要实物、要能吃能用。这样一个ZF,为什么最后还是搞出来股市,根本不是方便股东交易(这是西方股市的来源)、而是为了给企业圈钱让股民掏钱的,“恶劣程度”相当于现在很多人痛恨的三座大山。

    • 家园 (五)央企集团决定中国经济与股市的前景

      本文中列出的大公司,全部是发达国家拥有的。其实全球500强上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公司,但明显可以看出,多半是些石油金融之类的公司。“IT、工业技朮、消费”大公司代表的创新、技朮、品牌实力,发展中国家基本没有。这里面中国情况比较复杂。

      中国的500强公司已经和日本差不多,也有华为联想等少数几个技朮或品牌过得去的公司。但对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还是太少了。甚至再多十个,也不算实质性的突破。以后中国GDP成为全球第一几乎是必然的,如果技朮品牌发展成功,按比例应该有30个以上的IT、工业技朮、消费类全球大公司。我认为这种前景不会出现,中国不会出这么多的全球大公司。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全球大公司本身很难出现,二是中国的发展策略不同。

      我们看全球,和20年前相比,有没有出来哪个新的“IT、工业技术、消费”大公司?日本还是那些听得耳熟的。欧洲那些也是大批的百年老店。韩国出了个三星,搞制造研发的公司,市值上千亿美元,这是一个异数,确实很厉害。其实三星历史也不短。只有美国这种以创新著称的,才出来了google等少数几个全新的大公司。如果看全世界的情况,全球大公司是一种罕见的奇迹。中国其实相对还可以,例如互联网行业,出现了腾讯、阿里巴巴等几个行业全球排名靠前的公司,但还达不到“奇迹”的标准。美国商学院教授跑到中国说,中国品牌还是不行,到是韩国令人印象深刻。

      几年前我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就是中国的500强公司是越来越多,但是“IT、工业技朮、消费”大公司占比极少,老是出不来。各种“中XX集团”,金融、地产、基建、制造业复合体,这些居多。以前我想是不是时间不够,等几年说不定好点。等来等去,慢慢感觉,这事本身是很困难,但不是时间问题,可能和中国的整体发展策略有关。

      中国的央企集团,肯定是自己搞一套,和全球大公司很不一样。本文提到的“央企集团”,并不限于央企名录上的那些企业,很多金融企业其实也是一伙的,应该算进这个集团。甚至象华为中兴这种公司,和央企集团也很近。

      人类历史上从没见过规模这么大的企业集团,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企业与国家体制密不可分,互为依靠,优势极大,在国内市场是无敌的。不是计划经济,而是股份制,象现代企业以市场的形式运作,面向全球市场。但又不以股票市值为目标,而是听从政治集团的指令。这十年也不知道怎么折腾的,发展壮大了一个数量级。中国的主要技朮突破,主要是央企集团实现的。对外的竞争力,如全球领先的基建能力,也是央企集团主导的。

      我认为央企集团的创新、技朮、品牌其实相当强劲,只不过形式很不一样。央企集团的组织运作形式是一种非常大的创新,威力很大。一些人不承认是创新,说无非是大国企靠垄断、国家资本主义,争定义无益,还是要看细节。央企的工业技朮水平进步很大,各种新闻很多,只是人不注意。央企的品牌也不弱,给人的印象是很强大的,人找到好的职位不会觉得比全球大公司差。跑出去谈生意,央企很强势,不是靠国有的地位,而是真能搞定很多事情。

      真正说能和全球大公司摆阵对掐的,还只有中国的央企集团,其它都不行。有些事,谈的都是几百上千亿的钱,这就只剩全球大公司和中国央企了。大兵团作战,成百上千个专家,人力物力政治力,弄起事能吓死人。到一个国家,上天入地全面经济合作,这全球大公司也不行了,也就拉些项目。我感觉TPP之类的协议都是扯蛋,事情还没干先扯一大堆规矩,扯了半天电都没有,效率太低。还是央企集团这样直接整比较痛快,行动计划整出来就一步步推进了。

      央企集团的利润、竞争力都是不错的,技朮在发展,品牌越来越强大,就是看上去很奇怪。不少中国人都说靠的是垄断,不公平,名义是国有的,自己却没有关系混不进去。其实全球大公司也是这样,不太容易混进去,各种不公平。美国人要是能在大公司找到工作日子也不错,找不到好工作才苦得很。但人觉得全球大公司是股份制私有化的,混不进去也没话说,私有制就是公平的。所以有些人主张央企应该分掉私有算了,或者股票送给国民,象全球大公司一样没有单一大股东。因为主要在吵这些道德的东西,所以人们还不太注意央企集团的经济意义。央企集团在国内基本是一统天下了,民企求收购得排队。搞全球扩张怎么玩不好说,手里眼见的好牌都不少,动静一定不会小。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央企集团失败了,那等于是中国失败了,政府肯定会拼到最后一口气。如果央企集团成功了,全球横着走了,那中国也不会混得差。反正就是这么整了。现在的问题是信息太少,上市的只是子公司,扔出个报表也不对谁负责。在折腾啥,怎么折腾的,一般人不清楚,股市上又坑人,越看越邪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一堆堆,但里面找不到中国央企集团这种东西。我觉得值得大力研究,补进教科书里。

      如果混好了,中国央企集团有可能发展成比全球大公司还要厉害的存在。听说中国央企集团来了,西方大公司就收摊走人了。外国人取个中文名,和央企的头目套近乎。国民游行,抗议中国央企收购。国民游行,庆祝拉来央企投资。教科书上花一大章介绍XX经济学产权定律,解释为何股份分散的全球大公司,不如股份集中的中国央企效率高。

      央企通过中国特色的加成,能够大发展成堆混进全球500强。中国的民企没这个条件,没几个进全球500强是正常的。

      后发劣势太大。别人都巨无霸了,都全球了,行业机会过去了。要做到“全球”,就特别麻烦。人生地不熟的,你跑出去“全球”,话都不会说,是找死。别人能全球,那是有历史机遇,有强势文化,顺着推容易。中国不行,很多麻烦事。

      就不说能不能,有没有人把“全球大公司”当目标就是个问题。我看是没几个,胡吹的多,认真的几乎没有。有尝试收购的,盈亏还不好说。中国企业不去折腾这个是对的,真要全世界铺开来按跨国公司的路数搞,可能早破产了。企业都是现实的,事实说明折腾“全球大公司”就是不合适。这不能瞎吹,几百亿、上千亿的事,不能乱来,吹也没用。

      或者说靠创新,特大创新,宁波5年培养1400个乔布斯。这也是胡扯,没有证据说明,中国能靠创新弄出一批全球大公司。比亚迪吹了一下,新能源奔世界最大,也认怂了。想创新出全球500强级别的大公司,那必须是特大创新,全球也不一定多少年出一个。

      可以预测,中国相当长时间内,出不来几个全球大公司,还是央企大集团占大多数。在世界上,如果一个公司能被全球大公司收购,那就是混得不错了。在中国就是混到被央企集团收购算成功,明里暗里表忠心。知道搞不大,搞大了前面就是央企,肯定搞不过的。

      于是,中国股市就很糊涂,经常就全球最差,今年可能又是。可以看出有两种股,央企集团市值占大头,余下的中小股只数多,市值小。中小股可以炒起来,但基本做不大。因为经营者根本就不会有远大的志向,套现是最大愿望。中小股无法成长起来超过或者替代央企集团,炒高了就会跌下去。

      央企集团,和全球大公司目标很不相同。考核指标里会有利润,但不是最优先考虑,而且根本不会有“市值”这种东西。而道指那些大公司,利润市值就是命根子。利润好股价高,高管的工资奖金就高,期权就值大钱,哪怕时暂时的也能捞现的。利润低甚至亏损,股价大跌,投资人怒了董事会随时可以让总经理滚蛋。比如说大裁员,这都是不言而喻的,股价低了立刻就裁员降成本降开支保利润,不是你滚蛋就是我滚蛋。央企股价再低也不会影响招人。国有股是大头,董事会就是政府,那里边的人不在乎股价,那就没办法了。说到底,就是不在乎股市。

      全球经济都有困难,中国也不例外。美国欧洲可能就是失业率高,股市还行,管理层的利益在那。大公司想办法保利润,千方百计,实在不行美联储欧央行印钱保流动性。中国是保就业,防通胀,股市就不要说保市值了,还得作贡献,跌多低也继续集资。中国股民一般就是骂,跳楼的都极少,很好应付,没有为股价斗争的传统,基本不影响社会稳定。

      所以,上证指数看上去比道指走势差多了,表面上令人费解,其本质是中国央企集团与美国大公司的管理目标不同。它也说明了中国的民企尚不具备成长为全球大公司的潜力,竞争力在中低级产业上。中国竞争力的本质提升,要看央企集团的发展。当央企集团的竞争力有重大提升,或者管理层对市值足够重视,上证指数才会出现实质性的上涨。

      本文通过研究道指成份股,分析了大公司对各国经济与股市的作用。本文并不试图解释资本主义贫富分化、透支消费、经济危机、债务危机、货币危机等根本问题,主要还是想解释为啥上证指数比道指走势差,希望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全文完)

      通宝推:山上起风了,夏至欧锦,夜郎国主,牧羊犬,牛栏山二锅头,
      • 家园 有几个问题

        一个就是央企的最终意义,中国的央企,最终目的,他就不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赚取利润而成立的。他们的最终目标只是建设国家。现在当成企业来整,只是发现按市场化效率比较高而已。

        这和那些以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跨国公司根本就是两回事。这样一来,中国的央企跟外企500强,怎么比?央企根本就不在乎市值,利润什么的。股市也不过就是建设国家的工具而已,剪刀差的另外一个版本。这就悲剧了。而且如果政府是大股东,那这个利润怎么算?社会效益算不算?根本算不清啊。

        这样延伸出来,就有个问题。央企到底要不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建立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实际上现在这个问题基本是回避的。央企除了开矿找油之外(这个最终还是服务于国内),很少出国去参与全球竞争。

        如果要参与,那这个公司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赚取利润,那大股东的政府背景就很容易被人抓小辫子(欧洲就一直揪住不肯放)。如果目标不是利润,那立足点又在哪儿?

        很纠结。

      • 家园 这篇比前面的靠谱

        不过对于美国企业“创新”,还是没有说到根子上

        美国有巨大的先发优势,这就是它创新的来源。几千年里中国大多数时间都存在这种优势、也就顺理成章的科技领先好久

        不是说美国的创新不是创新、或者价值不大,而是这个创新领先是有代价的,而代价现在也许还没付出罢了。

        中国距离赶上美国的创新水平那还很远,也没有必要。创新需要太大的消耗,一个苹果身后不定死了多少企业和创意。要照俺的想法,目前来说,大多数行业上中国完全可以山寨为主;创意什么的还是美国人来吧,反正创意也不受法律保护~

      • 家园 技术创新是社会方方面面发展的积累

        至少一代人的时间,中国还不够。

      • 家园 说道韩国三星,一定不要忘了,三星实际上已经是美国人的!

        “美国商学院教授跑到中国说,中国品牌还是不行,到是韩国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商学院教授,肯定是骗饭吃的。

        拿最大的官商勾结体三星做例子,陈大自相矛盾啦。更何况美国资本控股韩国三星已经差不多有60%。

        • 家园 三星集团是上市的家族企业。李健熙有整个公司的控制权。他在

          李健熙在三星里面是神一样的存在。美国人没有控制三星。

          • 家园 三星是披着私企外衣的国企

            其实日韩那些大企业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后发国家只有这种办法,才能快速的成长起来,形成与欧美巨无霸对抗的能力。这其实也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奥秘之一。日韩在大企业没有成气候阶段,从政策到国家对企业的直接给钱,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不同的是,中国仍然是国企,而日韩,就是变成私企了。日韩的做法,说不好听的话,完全是把国家的钱直接给私人了。

          • 家园 代某人发帖回复你:

            对企业控股有间接控股和直接控股两种方式。对于上市企业只可能为间接控股。到2004年根据当时的韩国法律,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只能最多控有三星电子8.8%的股权,而作为家族企业中李健熙极其同盟股权总持有只有17.2%。而当时三星电子外资股东持股总数已经超过三星电子总股本60%。而三星电子产值已经达到三星集团总产值的80%。所以说,三星集团多数股权为外资持有这个说法并没有错误。这里更不要说三星集团一直负债经营,虽然其负债率是韩国大财团里最低的,但是在经济最好年份,三星电子负债率也是150%。而且一半以上是外债。从债务角度说,三星集团的命运控制在外资手里也不是一句空话。

            顺便补充下:在97危机后,韩国银行业一度被外资持有总资本份额的65%,到2008年这个比例是49%。

            感谢老铁感谢葡萄感谢西西河感谢梦回汉唐群让我有这个机会代收花

            通宝推:icedshining,舍也是得,shaoli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