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任正非:一江春水向东流 -- 种植园土

共:💬52 🌺79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后悔离开,但仍然喜欢这家公司

            曾经在华为呆了5年,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都贡献给了它,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选择了离开,但内心深处,对这个公司还是喜欢.出来之后去过国企民企外企,再没有那种团结一心想打胜仗的成就感.即便现在,一逢重大项目,人就开始兴奋起来,这就是华为种下的基因.当无数甘于奉献的聪明人朝一个方向去努力的时候,没什么是克服不了的.中国不缺少聪明人,缺少的可能是领导力,结构或者组织.

            尽管如同社会的缩影,公司内部,高层之间,都有内耗的事情发生,包括02年那时候严重的危机,但每一次的危机,反而让这个公司自己更加壮大,这种内在的生命力和意志力,应该如同亮剑一样,是由任总灌输给了这队伍吧.

            也祝愿任总身体健康,华为欣欣向荣.

            通宝推:波波粥,
        • 家园 你的话还真是很极端

          没有加入,就保证加入了会后悔。

        • 家园 我很明白你的意思,我身边就有若干例子

          我离开后下面一个小组四个人集体跳到华为,那边挺优待他们,给领头的长了级还让他们独立成组,结果后来不到两年,四个人中的三个又一起回来了,两年前的组长一下升到经理。留在华为的那个是声望较差的。他们对华为的管理水平意见很大。

          但是,no pain, no gain。如果一切人家都弄得好好的,招你来就是个大零件小零件的位子,日子可以过的舒坦。但是但是,套用我们中学课文保尔-克察金的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脸红地自我膨胀一下,以我的资历和能力,当时若加入华为,觉得可以一定程度上带入些积极成分,改善身边工作软环境。但是一切都讲时机,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现在华为早入正轨,在国际舞台上拳打脚踢威风凛凛,现在的我只有鼓掌叫好祝福的份。

          我最早加入华为的朋友是我上班第一年的室友,部分是工作能力部分是跟上司关系,反正他是干的不顺利才那么早就离开的。两年前有天我在别人cub前等人有空跟我讨论某事,无聊时拿出桌上的行业标准翻看,突然在编委名单里发现我这位舍友,他代表华为。要知道,能进这个编委的要有相当技术水平,相当头衔,还有相当规模的雇主,因为委员会讨论出来的结果全球别的企业都要被迫遵守的,很有实际影响力的东西。

          通宝推:履虎,
          • 家园 感谢你在极端结论前的冷静思考和理解

            我能理解你的那种后悔是一种错过了闯出属于自己一片天地机会的懊悔,但是华为的文化非常aggressive,而且洗脑能力一流,我觉得最优秀的人是不值得加入华为的。

            我之前的极端一句话结论其实是建立在我长期和华为打交道的基础上的,还在读高中时,我就听我爸说他领导的儿子去华为了那还是96年,至今还在里面,应该混得不差了。我读研究生时,实验室老板就完全照搬华为的管理办法,从编程规范到封锁电脑USB,网口等,虽然找工作时过了华为4轮面试并拿到offer,但我还是拒掉了,我只是想验证一下我是否能够加入这家公司,但我从内心里根本就没想过加入,that's funny,一个很吻合华为标准的人却从骨子里不认可他,直到现在华为还隔三岔五打电话去面试。

            华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公司,但未必是一个值得各位加入的公司。

            • 家园 啥是最聪明的人?

              我觉得这里面需要明确一个答案是,什么是最聪明的人?他/她的目标是什么?

              我自己理解,能够团结绝大多数的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就算最聪明的人.换言之,能够组织好大家去打群架,才有这个资格.咱们中国从来不缺个别的天才,但个体对社会或群体的贡献究竟多少?

              真要是最聪明的人,能进入这个平台,能在残酷的竞争中到高位,可以组织一群数以万计的聪明人一起,在各个层面完全平等与各大西方公司来竞争,我相信可以实现的东西,或者自豪感会更多.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极其痛苦,未必是一般的聪明人能够承受的.套用一句很老的华为格言,烧不死的 鸟是凤凰.

              以上纯属个人主观定义,见仁见智哈.

            • 家园 。。

          • 家园 在国外的人,经常说出国是为了有个宽松 干净 平静的生活环

            境 为了孩子什么的。

            说实话,我觉得很虚伪,尽管我自己也曾经这样说过。 确切地说,遇到了这样宽松 干净 平静地生活,也还比较享受但说出国就是为了追求这个,有点虚了。 事业对男人还是很重要的满足感。 越来越多地开始在新浪、央视看到以前的同事或朋友,好坏都有,国外地生活确实比较慵懒和平静。

            • 家园 人与人的距离真的有时比地球到月亮还遥远

              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是个体,会有不同的追求,目标,对人生对世界不同的观念,真的是那么难的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么。

              这还是只是说理解不同的存在,并不是说要去了解并认同那些不同的观念。

              我现在偏向于相信这种态度的背后有生理上的基础而不全是文化或教育导致的了,只是证据还不很充分。

              • 家园 我那还真不是骂人不吐脏字,不过让你受到伤害不是我的本意

                这不是我文中的意思。我在最近与老铁的另一个回帖中也提到这个疑问,怀疑人的某些倾向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的,如此而已。

                不过让你理解成别的意思,甚至骂人不吐脏字,大概与你本人与人交往的经验有关,这是我无能为力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这样去感受世界只能代表你自己的局限,我也只能苦笑了。

              • 家园 没太明白,我的虚伪说伤害您了吗?

                我下边的帖子里,已经承认虚伪说过头,并收回了。我以自己曾经的虚伪,度别人的真心,这个不妥。

                想一想还是坦诚点,写不出来骂人不带脏字的回复,所以

                “装什么丫挺的送给你”,满意了?

            • 家园 也不是完全的虚伪和自我安慰

              对我来说我是真的觉得孩子在这边好,原因就不一一列出。昨天写了这么几句,今天自己在脑子里想过几遍,假设现在真的有国内合适的机会,我会接受么?想来想去答案是No,一个人回去我会思念孩子成疾,一家子同回我觉得百分之百是让孩子们为我牺牲,我觉得太过自私。

              所以眼前平淡的日子就这么一直过下去吧。

              • 家园 人的一个最宝贵的素质是坦诚,献花
              • 家园 这个可能是我的个人观点,我把孩子送回去了,主要还是

                老婆跟我在孩子归属感和文化认同上有私心,接触过一些ABC的同事和老中家的ABC,坦率讲失望,彼此之间的距离比白人还大。三代之后的华裔遇到几个不错的。 在国外成长的孩子,无论父母付出在大,他的母语毕竟是英语,成长的环境毕竟是所在国,文化上的归属感还是很难解决,况且这么做孩子也比较难受,太拧巴。举个极端的例子,譬如钱永健,按照中国移民的标准,他对于他的中国移民家庭背景算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但他对于其父母的祖国--中国的意义为零,他本人在面对凑上来的中文媒体也更刻意强调自己的美国归属。 我们很难接受这样的结果,也许初中的时候,再看看孩子的想法,给孩子保留到国外接受高等教育这个选项。当然这么做亲情的损失是无法避免的,尽力做吧。

                中国处于民族复兴的巨变之中,彻底旁观心中有愧。当然如何做,完全是个人选择,无所谓高下。 虚伪之说,确实有些过头,我收回。

                通宝推:farrish,梦萦奇景,南渝霜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