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八一军旗下――人民海军逸闻 -- 潮起潮落

共:💬100 🌺5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八一军旗下――人民海军逸闻 5

            这节揭揭伊万们的短儿,就叫伊万们也不全都是卡拉什尼科夫吧

            苏式武器以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著称。对兵器爱好者们来说,那个昔日的红色帝国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武器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苏霍伊、米高扬……,一大串。我对苏式武器设计也很推崇,尤其是AK-47,用东北话叫“好使”。但什么事儿都有例外,比如我对苏联的鱼雷设计师就很有意见。

            当年曾与鱼雷过从甚密。那时装备的是53-66(后来叫鱼-1了)型蒸汽瓦斯鱼雷,这是一种在苏联叫作53-39鱼雷的仿制品。53-66鱼雷有个“八项检查”,只有经过这“八项检查” 才能装艇。我对苏联鱼雷设计师的意见就是由此而起的,因为与检查鱼雷所需的专用工具实在太多了,一摊一大堆。比方吧:同样是打开旋塞,水仓需要梅花状扳手、滑油仓就得用方头扳手,到了燃油仓可能就需要方孔扳手了……。不仅形状不一样,连规格尺寸也不统一。几乎可以这么说:每打开一个东西,就得需要一种专用工具,纯粹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烦琐哲学。如果说在检修所进行“八项检查”时工具还摊得开的话,那么出海时就要命了,分拣工具成了鱼雷兵的一场噩梦。其实若是把检查孔盖的螺母、锣帽等等的规格、尺寸统一了,只用很少的几把工具就可把鱼雷给查验下来。有时气得我们大骂苏联鱼雷设计师是“苏修”,真想把他们拉到鱼雷检查现场,给这些爱搞修正主义的“反动学术权威”开个现场批斗会。

            都说苏式武器设计简单、实用,其实未必,老大哥的设计师们也不都个个是卡拉什尼科夫。还是那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苏联鱼雷设计师当年的得意大作可以为例。不过说句良心话,53-66鱼雷特皮实,它继承了苏式设计经久耐用的基因,虽历经腐蚀性极强的海水浸泡,但打完了后捞起来照样反复使用,堪称一绝。

            至于我们自己的科技人员,好象在那场触及灵魂的“文革”中还是没被触及灵魂,当年空对空地批了半天“繁琐哲学”、“照搬照抄”,到了还是没批到点儿上,因为“苏修”的那套繁琐哲学我们竟然照搬照抄得一点也没走样。

            好,打住,否则我要担大肆臧否天下之嫌了。当年我们的鱼雷确实有不足之处,这里不过是就事说事罢了,但愿我是班若叵罗密多心经念冒了。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通宝推:雪君,山远空寒,
            • 家园 为啥仿制的时候不修改一下连接件的设计呢?
            • 家园 这有点象计算机的各种插口,都不一样。

              这样设计可以保计不会插错。

                苏联鱼雷这样设计就不容易把水倒进滑油舱,把滑油倒进燃油舱。也许是不为这个,但总有他们的理由,因为用相同的扳手设计上也方便。

                想起苏联各种各样标称口径相近的炮弹,实际上这些不同炮的炮弹就是统一口径也没法通用,用不同的口径后勤不易搞错。

                苏联在这方面的设计是有相当功底的,苏联货运飞船上固定货物的螺栓只要拧半圈就可以上紧或脱离。

            • 家园 俺感觉会不会是为了防止打开错误的仓盖而专门采取的措施啊?

              不同仓工作内容可能不同,如果采用不同工具,起码找工具就是一个提醒过程。

              乱猜的啊~~

            • 家园 【原创】八一军旗下――人民海军逸闻 6

              最后一篇,然后就洗手不干了。太忙。

              另外,我这个挂着“八一军旗下――人民海军逸闻”名头的东西也六篇了,图个六六顺吧,海军都是迷信脑壳:)

              海军有许多禁忌,不过依我看,这些禁忌都是些人造的迷信,十之七八是老兵们用来吓唬新兵蛋子以及摆谱用的,整个儿就是海军版的《第22条军规》。不敢说全部,但总会有些老兵爱一本正经地抓住点滴机会对新兵“谆谆教导”,比如吃鱼时不能给鱼翻身就是一例。据说是因翻身的“翻”字与翻船的“翻”同字,意思也不走样,所以吃鱼时给鱼翻身会触霉头的。碰到善饶舌的老兵,他一准儿会摆出一副过来人的德性,伊伊呀呀地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就象他从大头朝下的军舰里水淋林地爬出来过,由不得你不信。

              我刚上艇时有一次吃鱼,大约是清蒸鲳鱼之类,上边的鱼肉就要被大家风卷残云地吃完时,同桌的一个老兵表情肃穆、煞有介事地对我们这些刚上艇的新兵蛋子发出了严正警告:鱼别翻身!要吃下片的鱼肉用筷子掏着吃!就在我搜索枯肠、心里思忖这究竟是哪家的王法时,一个军士长也不失时机地声援道:翻身不吉利,给鱼翻身出海要翻船的!刚上艇的新同志要记住了,咱海军吃鱼从不(给鱼)翻身。

              靠!这叫TMD啥吃法?为了吃鱼刺下边的肉,就非得把两根筷子比划得象个偷鸡摸狗的偷鸡贼似的?海军吃鱼就这吃法??拢】赏笛鬯南乱豢矗?一块儿刚上艇的几个伙计还真拿着鸡毛当令箭了,他们在老兵严厉目光的注视下,吃鱼时全都小心翼翼、哆里哆嗦地操纵着筷子,生怕死鱼打挺儿、在自己手里闹翻身。其实后来我发现,艇上吃鱼的规矩也没那么邪乎,就是每逢新兵上艇时老兵们才装神弄鬼地借题闹腾一下,有时段性。于是我明白,这就如同新媳妇刚上门,几个资深妯娌一定会合起伙儿来捏鼓她一顿、给她来个下马威并借机摆摆谱,搁北京话,这叫“拔份儿”。

              后来,我与一位朋友吃饭,餐桌上的水煮鱼使他触景生情,说起某年到某海校公干,一帮人在一起搓大饭时,一个英语教员曾煞有介事地在餐桌上搬出了海军的这个禁忌,以示自己跟舰艇部队的关系以及对海军的解读不一般,我听后当时差点笑喷了:一个从来没出过海、顶天儿了就是到曾教过的学生那里蹭过几顿海灶、打打牙祭的“旱鸭子”也敢开牙蒙人了?《茶馆》里庞总管是咋说的?他老人家说:“凭这么个小翻译官就敢在饭桌上耍嘴皮子?这世道可真是变啦!”――这里我演义了啊。

              那位翻译官的行止搁北京话就叫“借份儿”了,较之秉职业关系的“拔份儿”,可就等而下之了,至多,就象一只披着狼皮的羊,撩着狼皮扯开嗓子嚎也就是一声“咩”,还是不脱羊腔羊调。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 家园 吃鱼不翻身是渔民的老禁忌,

                还有禁忌姓陈。

                船上作业,水里求财,最忌讳的是“翻”、“沉”等字眼,如果要说也要换个说法,如“翻”称“转”,“沉”称“浮”,姓陈的称“耳东”。在船上,煎鱼时忌讳翻面,吃鱼时忌讳翻个。

                与“翻”、“沉”一类谐音的字也忌讳讲出。如芹菜,方言中音为“沉材”。渔家忌讳,称芹菜为“浮菜”。干鱼与“赶鱼”谐音,不吉利,要称为“长耳”。韭菜的“韭”与“久”谐音,意为行船太久,耽搁时间,错过捕捞时机,故将韭菜叫“快菜”。

                  吃鱼不翻身也容易,把大刺提掉就行了。

              • 家园 麻烦,做鱼的时候把鱼切了不就够了!

                我记得说的是台湾那边也有这个规矩,但是人家知道,做鱼都切成块先,吃的时候就无所谓反正了。这多痛快,还要小心翼翼的掏,想着就好笑。

                当海军就是好,还有清蒸鲳鱼,打仗拿那么多讲究,怎么快怎么来,都是和平时期时灌的。该改改了!

              • 家园 我老家也有类似的说法

                可能人在水上讨生活会感觉特别无助,所以迷信的说法也比较多一点。温州话里把什么东西放下来叫做顿,但是船搁浅叫顿沙,所以我在我撑船的舅舅家里是不许说把什么东西顿下来的,而只能说把什么东西歇下来。

              • 家园 俺爷爷在南海打了一辈子渔了,有这么一说的!

                俺们那规矩是,可以“翻”过来吃,不过,不能说那个“翻”字。比如,让人家把鱼翻过来,要说 “划” 过来~~呵呵。

              • 家园 去渔村吃鱼也不敢说"翻"

                跟师兄出海,养殖场长招待,满桌海鲜.师兄叮嘱待会吃鱼可不敢说"翻",反忌讳要挨扁的.吃完一面抖掉骨头继续吃下一面,实在不行告个罪,把鱼"正"过来.

              • 家园 不要撤呀,还没看够呢。
              • 家园 哈哈,笑翻。就不会把鱼“转”一“转”

                这个鱼不能“翻”的规矩也并非是专门吓唬新兵蛋子的。海边渔民都有这个说法。只是渔民们实际得多,鱼不让“翻”还能不让“转”么?所以渔民们吃鱼时只要说“把鱼转一转”就可以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 家园 把整条鱼的骨头掰断了不就行乐吗?

                那至于用筷子抠。时不时回来写点啊,这就缺海军弟兄们的文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