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复当主贴】美国貌似崇尚个性和特长, -- 侯登科

共:💬125 🌺854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呵呵
                家园 嘿嘿

                首先,我没投草,请你搞清楚。

                不同意你我不会投草。

                回头看看我的文章,感觉可没有你的文章火气大 :)

                个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意见,我坚决反对才艺加分,别小看10几分,学习太差的,没有用,当然,作为一个阶级,会自动淘汰一些次品。但是,整体上,两个阶级间,就是这十几分拉开的档次。

                要加分,那么就应该把诸如种菜,炒菜,养猪,养鸭,这些也作为可加分的才艺才公平。周末加班加点学了钢琴要奖励,那么天天放学帮家里人种地帮厨难道就不该奖励?能分辨贝多芬还是莫扎特的作品,是素质的体现,难道能分辨白菜还是油菜种子,不是更“有用”的素质么?

                事实上,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将一些才艺作为高一等的才艺,某些人群作为高一等的人群来看待。

                • 嘿嘿
                  家园 种菜炒菜养鸡养猪是好,就是不这么容易给分

                  考钢琴已经成了标准化的一个东西,比较好操作。种菜养鸡这些没有一个评价体系,所以难操作。

                  我不否认美国中学里有很多尖子,但是总体上看,他们的知识程度很差。因为大部分人成绩不怎么样,所以要靠其他东西来补。你真要养出来州里最大的猪,好大学一样会来找你。

                  我觉得这个东西说不准,各国有各国的国情。

                • 嘿嘿
                  家园 种菜,炒菜,养猪,养鸭

                  这个我同意,哈哈。起码可以把现在男孩子娘娘腔的毛病治一治了。

      • 家园 又是一个人云亦云

        “美国那边数学这种课程普遍要比国内容易,” 那不叫容易,叫“烂”比较准确。

        “所以去考名校的学生基本上专业课都是满分。” 不明白你说啥,指美国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专业课”指与数学相关专业课?

        “那么学校当然得多考察点别的东西了。” 这叫给“烂”包装比较准确。

        “毕竟这样要比不停给学生挖坑让他们陷入题海要强。” 不应该叫挖坑,应该叫水涨船高精益求精。从前小学毕业就是知识分子,现在大学毕业是民工,社会在发展,知识在进步,学生学习当然得越来越刻苦了不是。

        • 家园 呵呵,你吃枪药了么

          你看看我里边发表过自己的言论么?只是求证一下,你犯不着急着扣一个人云亦云的帽子吧。再说了,就算我对国外不了解,不等于对国内不了解。也不至于连句话都不能说了吧?

          首先,这个海龟在国外好几个投行干过,俩孩子也是好好培养准备送进哈佛耶鲁这种学校的,总不至于连这个都搞不清楚就开始瞎培养了吧?

          其次,要说做题考试,我相信我的水平至少应该不比你差太多。你去问问国内名校出来的,谁会觉着会做个题考个试就了不起了?呵呵!国内的物理生物竞赛我又不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靠搞竞赛混进名校的白痴多得是。

          再次,对那些注定就是要从事简单劳动的人来说,强逼着他们学那么高深的东西,不光搞得他们很痛苦,而且他们将来也用不着。

          最后,现在国内高考题目已经难到没有意义的地步了。昨天还见几个高中生在那里讨论,到底应该是念甲ke虫还是甲qiao虫,当时就觉着出这题的人欠抽。学生一生最美好的岁月就被这种傻逼给毁了。

          你爱觉着国外的教育很差那是你的自由,我只想说国内教育也是一坨屎。这下表述没有问题了吧?

          • 家园 你的观点有问题

            国内的物理生物竞赛我又不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靠搞竞赛混进名校的白痴多得是。

            搞竞赛的初衷是什么?通过竞赛选拔,提前发现有培养潜质的人而已。怎么才能让大家都参与选拔呢?必须利诱才行。考试加分、进名校等,都是利诱。要说白痴,其实陈景润在数学以外的其它地方真的够白痴的,在大学毕业后,连中学数学都教不好,但并不妨碍他站在学术的高峰上。

            再次,对那些注定就是要从事简单劳动的人来说,强逼着他们学那么高深的东西,不光搞得他们很痛苦,而且他们将来也用不着。

            什么叫注定就是要从事简单劳动?你是上帝吗?阿门。

            朱重八注定是一个放牛的。刘邦注定是个小混混。太祖注定只是一个图书管理员,李嘉诚注定只是一个杂货铺的小伙计。傅仪注定是要在龙椅上终老一身。。。。。

            • 家园 你这个有点强词夺理了

              正如你所说,“通过竞赛选拔,提前发现有培养潜质的人”。但是初衷就可以让一切合理化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除了数学竞赛需要点智商,其他的只要多看书做题,保送绝对没任何问题。即便是数学,真正的研究工作中的大部分领域决定你成就的也不是智商。你觉着真正的大师是可以靠利诱培养出来的么?反正我见到的更多是进了大学就什么都不学,最后挂科甚至延期。

              这个注定做什么当然不是由我去界定的,每个人都对自己有预期。有些的预期决定了他们的努力水平和将来的成就。你这番励志的话还是去和那些年纪轻轻就泡妞混社会的孩子说吧,希望你能挽救几个。我替他们谢谢你了。

              • 家园 请仔细看原文

                你觉着真正的大师是可以靠利诱培养出来的么

                从我的上、下方看,很明显我不是说利诱可以出大师,而是通过利诱,将那些“可能有”潜质的人找出来,再一一重点培养,也许就能出一个,但也许什么都没找到,你说的那些挂科的,很明显就是不具备潜质,但通过了最基本的选拔标准。

                • 家园 你这个观点和你自己前面的发言有点矛盾

                  一方面你说希望“通过利诱,将那些“可能有”潜质的人找出来”,潜质就是看谁考的分高;一方面你说“陈景润在数学以外的其它地方真的够白痴的,在大学毕业后,连中学数学都教不好,但并不妨碍他站在学术的高峰上”。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见过不止一个数学博士搞不定初中数学。

                  你知道是什么让你自相矛盾吗?那就是:竞赛,包括高考考的不是你在学术的潜力,而是考试技巧。中学之前的东西只要你愿意专心去研究考试技巧,绝对没有过不了的理由。问题是,考试技巧对以后的研究是没有用的。最后能让你在学术上出色的,只是你对学术的热爱。而搞竞赛的学生90%都是实用主义者,什么能多快好省的赚钱就干什么。多余的我也不想多说了,你自己去调查一下就什么都知道了。

                  • 家园 你有点太极端了

                    不排除有些极端的某方面天才其他白痴的人。

                    但是总体而言,应试能力其实综合体现了一个人在压力之下的快速学习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这些在社会和工作中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我一直都这么看,学校里学了十几年,最终学到的是学习的技巧而不是学到的某个具体的知识。

                    我工作快10年了,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出来的人。说真的,总体而言,专业对口不对口关系不大(例如说我的同事没有一个猜对我的专业),但是不同级别学校出来的,确实能感受到有区别的。

                    当然,如果说top1/top2/top3之间都有明显区别那是扯淡。但是是否211/985之类、大专还是本科之类,还是不难看出来的。

                    • 家园 你没理解我的意思

                      高考是选拔机制而不是培养机制,这是导致你说的现象的原因。不过你觉得用九年的备考来准备一场选拔,对国家和对个人成本都太高了点么?

                      • 家园 晕,高考从来都是选拔机制好不好???!!!

                        老实说我这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把高考看作是培养机制的。。。

                        然后,真要把备考当作第一要务的,一般就只有高三一年。bt一点的学校,满打满算就是高中三年。

                        我也从来没听说谁把初中小学也算作高考备考的。。。

                        如果仅把高三一年当作高考备考,那我觉得很正常。就算是大四,大部分学校的学生要么考研要么找工作,也同样没谁天天课室饭堂宿舍三点一线的。

                        再来说一下这个成本吧。老实说,因为在高考备考中,学到的东西还真的是很多的,而且还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有用:如何有效的安排时间、多个科目之间的平衡和取舍、兴趣爱好和现实之间的落差等等。所以我真的不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既然如此,所以我也觉得那没多少成本,反正步入社会之后,迟早要学的。晚学不如早学,还能少点碰钉子。

                        ps:对比高考的备考,我更觉得大四找工作那段时间才真的是浪费青春。当然,作为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自己面对赤裸裸的社会现实的一堂课。

          • 家园 你既然喜欢听表扬。国内教育一坨屎你却独立成材,你真牛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