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书人中的一根筋 -- 时光行走

共:💬35 🌺184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误会了。

                      要是从头看,洗心妹妹是对楼主贴吐槽--从沽名钓誉的清流之风开始。东林只是拿来打比方把吴可读归类的划线用的。

                      --然后理性繁荣与小白龙说文人爱名好于爱钱,总有积极的一面。。。于是妹妹就说爱名的也不是好鸟。

                      一般来说这是被踩到痛脚才会扩大战线的交流结果。所以我劝小白龙不要在谈这个话题。

                      没想到把自己饶进来了。抱歉,绝对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我在上文的语气应该不恶劣吧?

                      • 家园 好名到偏执我觉得确实读书人甚至有理想主义的人的大问题

                        不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起从实际出发的态度,而好空名也是一种恶欲

                        • 家园 又回到这个80%和20%的对比上来了

                          对好人求全责备,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人家做了80%的好都要被责备还有20%没有做到完美。

                          而对坏人却多方替他找理由,只有20%的好处也能觉得这人不太坏,甚至到了最后,让人觉得这20%好的人比那80%的人更好,这是社会舆论的扭曲,不好。

    • 家园 中国当代就少了这类人

      五四的风潮在平方后,成为了历史.

      历史上太学生运动,类似失败的好像没有听说过.笑贫的历史评论不会太好.

    • 家园 不识时务啊——

      当今的人可都是与时俱进,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啦

    • 家园 人家鞑子的家事他一汉人跟着掺乎,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就两百年,满洲人屠杀汉人的仇他就全忘光了?或者说从小就被洗脑,根本不知道?真是书越读越白吃啊。他的所谓一根筋不过就是比别的狗更护主,为了主人更不在乎自己的狗命而已,说白了,模范奴才。

    • 家园 原来满清那时候法制已经这么健全了啊。

      原来满清那时候法制已经这么健全了啊。要13个主管官员签字,一个不签就不行。厉害!

    • 家园 文化人有“傲骨”。

      有句话叫,文史不分家,书读的多了,历史知识自然不会少。历史知识多了,看眼前的事情,有些竟然似曾相识。于是文化人自然用历史来做样板,处理眼前的事情。

      一种情况,他们的路线是正确的。这一根筋自然是惊天地,泣鬼神,他们的事迹自然要会被传为佳话。

      另一种情况,他们错误的套用了样板。这一根筋也被人骂做“冥顽不化,腐朽不堪”,有时真让人恨的牙痒。

      文化传承,他们有功。国之积弱,他们有错。他们个性鲜明如虚构故事中的角色,勇往直前似扑火飞蛾。看他们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之外,又平生出几分又爱又恨的错杂感受。

      然而,这爱恨之上,是我对那一身浩然正气的深深膜拜。

      • 家园 要判断一个文人,只看他是否是为百姓请命。
      • 家园 的确,这帮文化人反对洋务也是很积极

        这些人号称清流,以不谈洋务为傲,对电报铁路等持反对态度,并且对外强硬,比如张爱玲的爷爷张佩纶,积极支持对法开战,结果被派去指挥福建海军,纸上谈兵的他看到法国海军在眼前他就傻眼了,法军舰侵入马尾港后不加戒备,最后全军覆没。另外一个著名清流张之洞比较聪明,到地方当大员才知道洋务的重要性,马上180度大拐弯成了洋务运动的中坚人物。

      • 家园 你的评说的太好了。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就是践行者
      • 家园 有些文化人有傲骨。有些没有。不能一概而论。
      • 家园 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何愁天下不太平

        可要是反过来,弄到文官不怕死,武将不爱财,这国家恐怕也就快不行了。

        楼主文中就是一个例子。所谓文官不怕死,是因为政局昏聩,少数有理想的文官对现实失望,报了以死相柬的心,才会有“文官不怕死”的事情发生。

        所谓武将不爱财,则可以用袁世凯做例子,这时候武将人人拥兵自重,已经不是区区钱财就能打动收买得了的了,这时人家想的是“天下”:彼可取而代之,或者至少做个开国功臣什么的。

        所以必须是“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千万不能反过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