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朝鲜战争系列文摘】中国被迫出兵朝鲜(一):决策过程及其原因 -- 雨夫

共:💬73 🌺4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是我没说清楚

                      我的意思是,即使停了火,双方要坐下来谈了,一旦美国做好了进攻准备,他一定会找借口破坏停火。被对方胖揍一顿,一脚从鸭绿江边踢到37线,就这么忍气吞声的坐下来谈判如何料理后事,这不是美国的风格。

                      • 家园 飞兄,你其实说的很清楚。

                        我理解你的意思:谈判是政治和军事关系的一种Bridge。

                        不过,我们未接受的后果却是背了个“侵略者”的罪名啊?飞兄不认为是个失误吗?

                        美国的停战五步方案确实很滑头,撤军是一定的,但没期限。让我联想起现在对日入常的表态:在联合国完成改革之后,日本一定入常。

          • 家园 北朝打南韩,和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美却跑去协防台。

            连与我们无关的战争都能成为协防台湾的借口,那如果我直接攻台,怎么保证其不协防台。而且以顾问来说,在朝韩有美军顾问,在台也有同样美军顾问。

            美国人的话一向靠不住,现在还时常一天三变,更不要说以前了。

                        • 家园 这个不太好说

                          美国人开价,我们还价,只一个回合,对方就变了脸,也不是那么容易预料到的。

                          至于那个罪名,不过是拿来搞笑罢了,最后停战协定,是朝鲜+志愿军:联合国军,“侵略”又如何,对方不是照样老老实实和“侵略者”谈判、签字、画押。说句笑话,既然朝鲜+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对等,我国岂不是NB大了。

      • 家园 一开始美国没有把中国大陆作为目标,但是

        一开始美国没有把中国大陆作为目标,但是美国发现中国人的战斗力连印地安人都不如,而中国的地方又好,谁能保证美国人的思想不会在半秒钟内变化呢?

        第一个白人登陆美洲大陆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占据整个大陆吧

    • 家园 中国被迫出兵朝鲜(三):毛泽东四次下决心出兵

      三、毛泽东四次下决心出兵

        9 月15日美国果然在仁川登陆,并一举成功,朝鲜局势急转直下,出兵朝鲜问题也做为应急方案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9 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立即派遣一个五人先遣小组赴朝熟悉情况,勘察地形,作战场准备。这一建议本是东北边防军在此前提出的,但周恩来一直压下未批,这时才以增派武官的方式派出先遣小组,随柴成文赶赴平壤。路过沈阳时,高岗给柴成文看了一封毛泽东的来信,信上说,“看来不出兵是不行了,必须抓紧准备”。〖ZW(〗柴成文等前引书,第79页。〖ZW)〗

        由于战场局势恶化,金日成不得不向苏联求救,并且通过苏联请求中国派兵赴朝作战。9 月27日斯大林派往朝鲜的私人军事代表马特维耶夫给斯大林发了一份绝密电报,汇报了朝鲜的严重局势:“人民军损失惨重”,“装备弹药严重供应不足,燃料缺乏,运输差不多已完全瘫痪。兵员与弹药补充的组织工作很差。部队指挥系统从上到下一团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和朴宪永于9 月29日联名给斯大林写信,恳求斯大林给予“特别援助”,即 “直接得到苏联的军事援助”。金日成还要求斯大林:“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请帮助我们建立一支由中国和其他民主国家组成的国际志愿部队。”〖ZW(〗凯瑟琳?威瑟斯比前引文,第448 ~449 、453 ~454 页。〖ZW)〗10月1 日,斯大林给什特科夫和马特维耶夫回电,要他们立即去见金日成,转告他的意见:准备在三八线以北与敌人做长期斗争;迅速组建预备队,并在南方开展游击战;苏联将提供必要的物质援助。至于金日成要求派军队援助的问题,斯大林推到了中国身上:关于“给予武装援助的问题,我们认为更可以接受的援助形式是组织人民志愿部队。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同中国同志商量”。〖ZW(〗凯瑟琳?威瑟斯比前引文,第455 ~ 456 页。〖ZW)〗

        在此之前,斯大林显然已经有所考虑。师哲在回忆录中提到,仁川登陆以后,斯大林曾来电询问中国在沈阳到丹东一线部署的兵力有多少,能否出兵援助朝鲜。〖ZW(〗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92 ~493 页。〖ZW)〗

        在接到金日成的求援电报后,斯大林又给毛泽东发来电报:“中国最终将被卷入战争,同时,由于与中国有互助同盟条约,苏联也将卷入战争。我们对此应该惧怕吗?我的观点是,我们不必惧怕,因为我们联起手来将比美国和英国更强大。”“如果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让它现在就来吧,而不要等数年之后,那时日本军国主义就将恢复起来并成为美国的一个盟国。”

        〖ZW(〗沃尔科格诺夫前引文,第29页。电报的日期没有标明,有材料说该电于10月1 日发出。见郝雨凡和翟志海前引文,第105 页。〖ZW)〗

        还有材料说,在这封电报中斯大林讲明局势严重后,直截了当地要求中国派兵援助。斯大林还说,如果人民解放军打败了,苏联愿意直接介入。〖ZW(〗参见《不确定的伙伴》,第174 、339 页;郝雨凡和翟志海前引文,第 105 页。(编注:笔者后来查阅了有关的俄国档案,斯大林在收到金日成要求直接军事援助的电报后,于10月7 日前总共给毛泽东发过两封要求中国出兵朝鲜的电报,现附于文后,以说明情况。)〖ZW)〗

        斯大林的这番慷慨陈词,显然不仅仅是询问中国的意见,而是鼓动和要求中国卷入这场战争。金日成在要求斯大林替他向中国寻求帮助的同时,也直接派人来北京求援。10月1 日朴宪永携金日成给毛泽东的信抵达北京,直接向毛泽东、周恩来提出请中国出兵赴朝参战。〖ZW(〗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5页。〖ZW)〗

        几天之内形势巨变,情况危急,苏联的鼓动和北朝鲜的请求,加上中国对战局发展前景的担忧,迫使毛泽东当机立断,做出决定。10月2 日凌晨2 时,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给高岗和邓华发电,要高岗立即来京开会,让邓华下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同一天,毛泽东给斯大林发电,通知苏联中国已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还通报说中国预先调至东北的12个师将于10月15日开始出动,在北朝鲜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进行防御战,待苏联武器到达后,配合朝鲜人民军举行反攻。〖ZW(〗《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38 、539 ~540 页。〖ZW)〗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明确表示派兵入朝作战。〖ZW(〗编注:笔者后来经考察确认,毛泽东的这封电报由于以下的原因当时并没有发出,不过,对于毛泽东本人来说,当时确是决心出兵的,只是没有向苏联表明而已。详见后面的论文:《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对中国与俄国材料的比较研究》。〖ZW)〗

        但10月2 日下午中共中央书记处在中南海颐年堂开会商讨此事时,出现了意见分歧。毛泽东认为出兵援朝已是万分火急,拟派林彪率军入朝。但是林彪不赞成出兵,称病推辞。于是决定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再行讨论。中央书记处决定改派彭德怀挂帅,毛泽东要周恩来速派专机去西安接彭德怀来北京参加会议。〖ZW(〗王焰等编著:《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00 页。〖ZW)〗

        10月4 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仍然是意见分歧。会上有很多人不赞成出兵。主张不出兵或暂不出兵的理由主要是:国内战争创伤急待医治;部分地区尚未解放,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无制空权和制海权;经过长期战争,有些干部和战士有和平厌战情绪等等。〖ZW(〗《彭德怀传》,第401 ~402 页;《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21 页。〖ZW)〗关于政治局会议争论的情况,有不同说法。有的文章说,会议延续了几天,讨论是否出兵时,高岗、林彪强烈反对派兵与美国作战。也有文章说,据高岗向苏联人所言,他在会上力主出兵朝鲜,并与反对出兵的周恩来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ZW (〗郝雨凡和翟志海前引文,第105 页;清源前引文,第89页。〖ZW)〗实际情况如何,只有将来中国有关档案公布才能搞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会议的争论肯定十分激烈。在毛泽东已经答应斯大林和金日成出兵之请的情况下,仍然发表出众多反对意见,说明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不赞成出兵或至少是暂时不出兵的倾向是主要的。聂荣臻就回忆说,当时党内的不同意见倾向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ZW(〗《聂荣臻回忆录》,第735 页。〖ZW)〗

        由于气候原因,彭德怀于10月4 日下午才飞抵北京。赶到会场后,彭德怀“发现会议的气氛很不寻常”,分歧意见很大。当天下午,彭德怀没有发言。第二天上午9 时左右,邓小平受毛泽东委托专程到北京饭店接彭德怀去中南海谈话。显然,毛泽东有意通过彭德怀扭转会议的僵持局面。因此,谈话时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我们确实存在严重困难,但是我们还有哪些有利条件呢?”当彭德怀表示支持毛泽东出兵的主张,并愿意带兵出征后,毛泽东颇为感慨地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以北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请你摆摆你的看法。”下午政治局会议继续对是否出兵援朝问题进行讨论时,仍有两种意见。这时,彭德怀发言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彭德怀的发言的确起了重要作用。会议同意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出兵援朝。所以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才十分肯定地对彭德怀说:“给你十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预定10月15日。”〖ZW (〗《彭德怀传》,第401 ~403 页。〖ZW)〗

        10月6 日周恩来在居仁堂主持中央军委会议,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出兵朝鲜的决定,并研究部署志愿军出动的各项准备工作。林彪在会上继续表示不赞成出兵,他的主要意见是,为了拯救朝鲜而把中国打烂不值得,因装备太差与美军作战没有胜利把握,美国可能用原子弹或大规模空军袭击中国大陆。因此,他还是主张最好不出兵,如果一定要出,就采取“出而不战”的方针,屯兵于朝鲜,待机行事。周恩来批评了这种看法,强调出兵援朝的决心已定,现在只是研究如何执行的问题。〖ZW(〗徐焰前引书,第24页;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续一)》,第27页。〖ZW)〗

        10月8 日毛泽东发布了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率第13兵团及所属四个军和边防炮兵司令部及所属三个炮兵师,待命出动。后勤供应事宜,统由高岗调度。同日,毛泽东发电将这一决定通知金日成。〖ZW(〗《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43 ~545 页。〖ZW)〗这是毛泽东第二次做出派兵入朝的决定。

        中国决定出兵朝鲜的确是有很大困难的,其中军事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于中国军队装备落后,而且没有进行现代化作战必须的空军。〖ZW(〗10月9 日彭德怀召开的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特别提出了空军支援问题,彭、高即急电向毛泽东询问:“我军出国作战时,军委能派出多少战斗机和轰炸机掩护?何时能出动并由何人负责指挥?”(《彭德怀传》,第404 页。)毛泽东11日回电:“惟空军暂时无法出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48 页。)〖ZW)〗

        毛泽东在10月2 日的电报中就要求斯大林向中国提供大量的军事装备,包括坦克、重炮和其他轻重武器,及几千辆卡车。同时要求苏联在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作战时提供空军援助。〖ZW(〗《中国通向朝鲜战争的道路》,第177 页。〖ZW)〗

        为了取得出战必胜的把握,也鉴于斯大林电报中说过“联手作战”,中国决定派周恩来赴苏,与斯大林洽谈苏联出动空军支援和提供武器装备的问题。然而,就是在出动空军的问题上,斯大林瞻前顾后,出尔反尔,以至中国在下决心出兵朝鲜的问题上再次出现波折。

        周恩来10月8 日离开北京,因飞机中途停留,于10日到达莫斯科,11日在布尔加宁陪同下乘专机飞到黑海之滨斯大林的休养地。当天下午举行双边会谈,据师哲的回忆,会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斯大林解释苏联不能出兵的理由。斯大林认为苏联虽设想过帮助朝鲜,但早已声明苏军从朝鲜全部撤出,所以不能出现在战场,更不能同美国直接对抗。(2 )斯大林劝中国出兵,如果中国出兵,苏联将供应武器和装备。(3 )周恩来阐明中国出兵的困难:中国人民长期遭受战争之苦,许多国计民生问题尚未解决,目前刚刚结束战争,正在恢复和建设等等。(4 )斯大林建议,如果中国不出兵,就通知金日成早些撤过鸭绿江,保存有生力量,可将主力部队撤到中国休整,以利再战。〖ZW(〗《在历史巨人身边》,第495 ~498 页;师哲前引文。〖ZW)〗

        会谈结束后,当晚7 时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致电中共中央,通报了会谈结果。电报内容目前尚未披露,但根据师哲的回忆,可能包括有上述会谈内容以及决定中苏均暂不出兵,要金日成撤到鸭绿江以北的安排。另外,据毛泽东13日给周恩来到回电看,肯定还有一个内容,即苏联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出动,“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才可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在朝鲜作战”。〖ZW(〗参见李海文前引文,第88页;张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前夕‘突然暂停’的经过”,载《党史研究资料》1993年第1 期,第3 页。〖ZW)〗

        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周恩来因未能达到请苏联空军出动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作战的目的,所以与斯大林共同做出暂不出兵的安排。毕竟,中国领导人在是否出兵问题上有过激烈争论,而是否有苏联空军掩护则是能否保证出战必胜的关键问题。因莫斯科与北京时差5 个小时,斯大林与周恩来的联名电报到北京时是12日子夜,再由苏联使馆送到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呈毛泽东,大约已是12日下午。〖ZW(〗王亚志:“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彭德怀、聂荣臻”,载《军事史林》1994年第1 期,第9 页。〖ZW)〗

        毛泽东得知苏联已确定暂不出动空军的消息后,紧急发出两封电报,指示东北的彭德怀、高岗以及华东的饶漱石、陈毅:“10月9 日命令暂不实行”,“13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宋时轮兵团亦仍在原地整训”。同时,请高岗和彭德怀赴京商谈。〖ZW(〗《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52 ~553 页。〖ZW)〗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担心电报转辗延误时间,又于当晚7 时许匆忙赶到军委作战部值班室,直接用电话找到正在安东察看渡口的彭德怀,告诉他情况有变化,回北京当面谈。〖ZW(〗王亚志前引文,第8 ~9 页。〖ZW)〗

        10月13日中午,彭德怀和高岗抵达北京。下午,毛泽东在颐年堂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对出兵和不出兵的利害关系再次展开讨论。彭德怀听说苏联不给予空军支援后十分生气,并表示要辞去志愿军司令。毛泽东再次掌握了会场,他说服彭德怀和其他与会者,虽然苏联空军在战争开始阶段不能进入朝鲜,但斯大林已答应对中国领土实行空中保护,并向中国提供大量军事装备。会议最后决定,即使暂时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在美军大举北进的情况下,不论有多大困难,也必须立即出兵援朝。随后,毛泽东与彭德怀、高岗详细研究了志愿军入朝后的作战方案。〖ZW(〗《中国通向朝鲜战争的道路》,第201-202 页;《彭德怀传》,第405 ~406 页。〖ZW)〗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即给周恩来去电:“与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由于没有空军掩护,毛泽东决定初期只与南朝鲜部队作战。第二天毛泽东又致电周恩来,通报了具体的作战部署和方案,并说明志愿军出动的日期是10月19日。〖ZW(〗《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56 、558 ~560 页。〖 ZW)〗这是毛泽东第三次下决心出兵朝鲜。

        10月15日平壤告急,金日成派朴宪永到沈阳会见彭德怀,要求中国尽快出兵。彭德怀告诉他,中国已做出最后决定,预定10月18日或19日部队分批渡江。同日,毛泽东致电高岗和彭德怀,要求志愿军出动日期提前。电报说 “我军先头军最好能于17日出动”,“第二个军可于18日出动,其余可在尔后陆续出动,10天内外渡江完毕”。〖 ZW(〗《彭德怀传》,第406 页;《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64 页。〖ZW)〗

        彭、高接电后即于16日上午赶到安东,召集了师以上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并提出渡江后的战术要求。〖 ZW(〗《彭德怀传》,第406 ~407 页。〖ZW)〗

        然而,就在中国军队箭已上弦,不得不发之时,莫斯科方面的情况又有变化。斯大林得知了中国的决定之后,于10月14日给什特科夫发出急电说,“经过一段犹豫不决,中国人已最后做出向朝鲜派出他们的军队的决定。我很满意这个有利于北朝鲜的决定。在这个问题上,您不必考虑以前我们的高级官员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时做出的建议。” 〖ZW(〗朴文洙:“斯大林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战争:对历史的再考察”(Stalin'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Korean War : History Revisited),载《朝鲜观察员》,1994年第25卷第3 期,第369 ~370 页。〖ZW)〗

        这个“建议”显然是指在此之前苏联与中国达成的一旦中国军队介入战争,苏联就将提供空中支援的协议。〖 ZW(〗编注:笔者当时对这段电文的理解有误。经查阅俄国档案原件,斯大林这里讲的“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时做出的建议”,应是指10月10~11日与周恩来商定的中国暂时不出兵的决定。〖ZW)〗

        斯大林既已达到目的,自然要把苏联所承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然而,中国方面对此还寄予着很大希望。毛泽东虽然再次决定出兵,但是对于苏联援助中国军事装备是否能采用租借办法和两个半月内苏联空军是否能够出动心里没底,但这两件事又至关重要。如果要用现钱购买苏联的武器,则因中国一时难以支付而延误交货日期;如果苏联空军两个半月内不能出动,则会影响志愿军的整个战略部署。因此,毛泽东在13日电文中还指示周恩来“留在莫斯科几天”,就此与苏联领导人商议。毛泽东表示,只要能用租借办法,则我军可以放心进入朝鲜,进行一场长期战争并能保持国内大多数人的团结:“只要苏联能于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出动志愿军空军帮助我们在朝鲜作战”,并保护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则我们也不怕整个的空袭”。周恩来当夜紧急约见莫洛托夫,要他立即向斯大林转告毛泽东来电内容。〖ZW(〗李海文前引文,第88页。熊华源:“抗美援朝战争前夕周恩来秘密访苏”,载《党的文献》1994年第3 期,第86页。〖ZW)〗

        10月14日,苏联政府承诺对援助中国的军事装备将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以及将出动十六个团的喷气式飞机掩护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周恩来又致电在疗养地的斯大林,进一步提出苏联除战斗机外,可否出动轰炸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除出动空军入朝作战外,可否加派空军驻扎在中国近海各大城市;以及除提供武器装备外,可否在汽车、重要工兵器材方面也给予信用贷款订货的条件等等。〖ZW(〗《在历史巨人身边》,第502 页;熊华源前引文,第 86~87页。〖ZW)〗

        这时,斯大林却改变了主意,他给在莫斯科的莫洛托夫打电话说,苏联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不能配合志愿军入朝作战。〖ZW(〗熊华源前引文,第85页。〖ZW)〗

        周恩来无可奈何,只得于16日离开莫斯科回国。苏联决定不派空军入朝作战,也就意味着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根本无法得到有力的空中支援。这不能不使中国重新考虑出兵问题。于是,毛泽东在17日下午5 时再次急电彭德怀和高岗改变计划。原定先头部队17日出动,现改为“准备于19日出动”,并且说明18日“当再有正式命令”,电报还要彭、高二人再乘飞机回京商谈。〖ZW(〗《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67 页。另有著作引证的电文为:“对出兵时间,以待周(恩来)18日回京向中央报告后确定为宜”。《彭德怀传》,第407 页。〖ZW)〗毛泽东于18日又一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研究出兵朝鲜问题。会上,刚回北京的周恩来介绍了几天来同斯大林、莫洛托夫等人会谈的情况,彭德怀介绍了志愿军出国前的准备情况。毛泽东最终决断说:“现在敌人已围攻平壤,再过几天敌人就进到鸭绿江了。我们不论有天大的困难,志愿军渡江援朝不能再变,时间也不能再推迟,仍按原计划渡江。”〖ZW(〗《彭德怀传》,第407 页;熊华源前引文,第87页。〖ZW)〗

        会后,毛泽东于晚9 时给邓华等志愿军领导去电,命令部队按预定计划,自10月19日晚从安东和辑安两地渡过鸭绿江,入朝作战。〖ZW(〗《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568 页。一般都认为,中国出兵的时间是10月19 日。但据最早赴朝参战的第42军军长吴瑞林回忆,他的部队是在10月17日和19日分两批从辑安渡口入朝鲜的。见董玉荣:“志愿军42军赴朝前后”,载《军事史林》1994年第5 期,第10页。〖ZW)〗这是毛泽东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下定决心。

      • 家园 土共的军事观察团肯定早于仁川登陆

        不记得是不是某位外交官的回忆录,说在人民军打下汉城后,他在汉城遇到了一个二十余人的解放军观察团。当时大家对局势非常乐观。

        说明一下,我也倾向于认为土共不会在初期全力帮助北朝鲜,因为从军事准备上看非常仓促。

        但说土共不知情而且仁川登陆后才有军事观察团不符合常理,毕竟进攻台湾时土共也会遇到美帝协防。金日成就算一开始没有通知开战,也不可能拒绝土共派军事观察团的请求。周不批军事观察团也毫无道理。

              • 家园 如果和我们无关的朝战,都能成为协防台的借口,

                如果和我们无关的朝战,都能成为协防台的借口,我们直接打台,怎么保其不协防,以驻军来说,美在韩的只是顾问,而相对的在台也有美顾问。

                有关物质得失,下面是徐泽荣有关朝战文章的节选(其实这位老兄还是挺爱国的,虽说行事也有不当之处,但判十三年,实在是有点过。)。

                五、志愿??在朝躜的??事行?蛹捌浣Y果(1950年10月至1951年7月)

                  ?闹???出兵朝躜后的行?又锌梢园l?F中??在此次???鹦??又械闹T多目?恕J紫龋?中??要消除因??合????占钌北朝躜而???淼闹苯踊蜷g接的??事威名,保障?|北和??厩江上水??站的安全。其次,中??钌??人希望借助趟??的援助,??解放??取得?F代化????的????,并用趟??的武器砚???Q砚,建立中??自己的技?X兵肺和??事工?I,??中??的?????团d?@得新的?恿Γ?并增??解放台?车哪芰Α9P者帐?椋?中??和西方的史?W家可能忽略了呃一酵物冱主柳??向的目?恕?

                  美???W者查??前趟??政府的?n案文件后办?F,“在斯大林于1953年3月逝世之前,他陪毛???|之殓的大部分通信是晷于中????求趟??斤予武器砚?涞摹薄V???出兵朝躜一佩,?奶K??得到了很高的回?螅?斯大林及其擂任者不?H用?湫碌奶K造武器替中??砚?淞吮00??步兵??,并?椭?中??建立了能有效作?鸬目哲?、海??、炮兵、坦克兵等技?X兵肺,而且??援建了300多??大型工程??目,使中??得以形成??立的??事工?I篦系。如果把趟???谋945到1955呃10年殓?橹???提供的武器砚?浼釉谝黄穑?足以砚?涑00余??步兵??。可以真,趟???χ泄驳奈淦鬓D????模是?F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呃?映?大??模的援助是毛???|以前的近代中??的?v任靳治者?o法企望的,寿介石?拿???得到的武器援助哞比毛???|少,而且美??并未?橹???援建咿大型工程??目。毛???|的幸哕就在于找到了一??????的靠山,然而,?榱双@得呃些援助,在朝躜作?鸬??凳?孺志愿??付出了生命和躜血的代?r。

                  中??在朝躜的作?鹉??瞬⒉皇墙?立在北朝躜的樘期性支配地位,也不是在??厩江南岸北朝躜境?冉?立便于中??防徐的???_?^,而是在??事上摧????合????的有生力量、重?@????主???啵?在政治上解放全朝躜、迫使??合??接见中??、使美??撤出台?车取??榱????F呃一系列作?鹉??耍?志愿??入朝后呗理办?恿宋宕??鹨郏?前三次和第五次是咄攻性的,第四次?t是防御性的。呃五次?鹨壑校?前四次是成功的,最后一次?t失利了。志愿??能大量???缏?合????、突破三八??、令攘盛钅大失??面,使斯大林相???M意。更重要的是,志愿??在哞?|拖住了美??的有生力量[7],?p蒺了北俭在?W洲?μK??的?毫ΑM??r,由于志愿??的???穑?北朝躜??局免遭?缤鲋?命哕,然后又得以光?腿?八??以北的原控制地域。?能?事?W角度?砜矗?志愿??的第一次?鹨凼请[蔽韵伏、突然阴?簦?因此并不能锢示腽方真正的??力?Ρ醛r而志愿??的第二次?鹨鄣拇螳@全???t具有?v史性意柳。美????事史作家弗朗克添和道林帐?椋?呃次?鹨凼嵌?十世硷中的?Q定性?鹨壑?一,篦?F了中??????具有相??的指?]和作?鹉芰Γ?能???傺b?????荨⒂???有素的以美???橹鞯穆?合????。

                七、?χ???出兵朝躜的怎?r

                  中??留美?W者??建指出,在中??出兵朝躜的劫果呃一??铨上,流行的愚?c是,“朝躜?????橹??????淼暮蠊?是非常??面的:出兵朝躜?е鲁汕?上孺中??士兵??亡,造成??偻猛增,阻邓?????团d,令台???o法收?停?令北京至少在短期?雀?加依附于莫斯科,令中??唪至七十年代初才被??合??接见”。中????方的?W者徐焰?t帐?椋?志愿??的??亡?底蛛m然很大,但并不高于??合????的??亡?底舟8]?r同?r,蓖管1951年中??的??家盍算中??偻几乎占了一半,但到1952年呃一比例已降?槿?分之一?r腠然中??在出兵朝躜上花了很多遑[9],但?s?奶K??得到了巨铪偈款作?楠?兖,此一巨铪偈款?椭?中??奠定了??防和工?I?F代化的基盗。

                【注??】

                [8]根??志愿??和??合????的靳???底郑?志愿??的??亡人???槌9孺,??合?????榈0孺。??合????的??亡人????有三分之二即30多孺乃由志愿??造成。39孺?Τ0多孺,腽方几乎打了??平手。

                [9]晷于????趟????事和工?I偈款一事,徐焰指出,??款高峰期是1957至1964年,平均每年??款金铪是10?|元人民?抛笥遥?而同期中??的??家??政支出平均每年是40?|元人民?拧?

                  剐者帐?椋?中??在朝躜????中至少有呃?右恍┦斋@。首先,中??在朝躜的??事?倮??樗?在??肴社??中诹得了大??的地位。牛津大?W?鹇??W教授吝伯特?q?W????指出,?某?躜????的第二次?鹨坶_始,在此后的三年????中,中??冒升?榫哂腥?球影??力的大??。呃一成就??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咿去近30年中源源不?嗔飨蛑泄驳奶K援鹆械所???淼慕Y果。陪毛???|及其同事的??费相反,中共若?H?H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永哞也不可能?@得呃一成就的。其次,中??成功地以出兵朝躜?Q取到了大量趟援,?橹???的??事、工?I?F代化奠定了基盗。如果不是毛???|一直采取邋锗的、有?r甚至是愚蠢的????办展政策,中??的?F代化完全可能走得比??肴的?v程更快更好。

                  朝躜????是否?е轮泄彩?去了收?吞??车??C??呢???中???W者?羁?松描述,1949年7至8月,?⑸倨嬖L趟的目的之一便是??求斯大林?榻夥跑?攻打台?程峁┲苯拥暮I虾涂罩性?助,但斯大林只答??斤殓接的援助,如?椭?中共建立自己的空??。那?r,斯大林??心直接的趟援??引办美趟直接??事??抗,咄而引办第三次世界大?稹1949年10至11月,解放??渡海攻打?????u?Z失?『螅?毛???|于1949年和1950年之交蕴趟期殓再次向斯大林提出了上述??求,但斯大林仍然未??步。?羁?松帐?椋?毛???|在蕴趟初期?λ勾罅植??M,正是因?樗勾罅志芙^了毛的呃一??求,而不是因?橹??????人?流?鞯乃勾罅??γ????|提阻????中趟同盟?l俭一事的回??模棱?煽伞R??樵谇疤K??政府的?n案中找不出任何真?{?????碓^明,毛???|???r曾?λ勾罅株P于中趟同盟?l俭的回???a生不?M。斯大林1950年拒睫斤中共海上和空中支援以解放台?车恼???原因,可能是斯大林想利用台?成形唇y一、中??未被??合??接见?杉?大事,迫使中共因需陪美????抗而不得不?乐氐匾蕾?趟??。?榱搜谏w呃一目的,斯大林?⒊?躜??铨陪台????铨、中??加入??合????铨挂戕,他遮???远ǖ馗嬖V毛???|,只有朝躜解放了,才能解?Q后??????铨。

                  由此可??,在五十年代初期,由于解放??缺乏海上和空中作?鹉芰Γ?其??并?o能力攻?籼??常?再加上斯大林拒睫斤予支援,所以,在朝躜????爆办前,解放台?车??C??事??上就已??不存在了。在朝躜????爆办之前,中共钌??人就已?Q定?⑻????鹨弁七t二至三年。可以假韵,如果中????年未出兵朝躜,也杂中??可早一些咄入??合??,?亩?有助于解?Q台????铨。但是,??中??钌??人毙算出兵朝躜的得陪失的?r候,大量的趟援是非常?F??、急需、又可以立刻到手的,而改善中??陪西方??家的晷系一事?t要??得多。????相蒉,蒺重易揆。

                  朝躜????并不是使中??弈而依附趟??的分水?X。自中共于1921年成立以?恚?呃肺依附就始剿延理不?唷km然毛???|在1941、1942年采取?μK不合作?B度曾一度引起了中趟晷系的撅??,但在朝躜????期殓中趟友好晷系催??哌到了??峰。只是到了六十年代末期,中趟晷系才??得撅??起?怼K勾罅种г???、共?牲h的地??政治?W考?]是,阻止中??落入外??特?e是日本或美??之手、或落入?μK???Φ恼??嘀?手,他在呃方面的努力是相??成功的。但趟??也催???椭?中??在??事上扭弈了相?τ谖鞣降念j?荩?此“功”不??被忽略。??今天中??人??整中??站起?砹说??r候,不能“忘??”了趟??在中???[??外?斫y治和威名的?v史咄程中曾扮演咿的?Q定性角色,不??????咿去俄??人的柳佩忘恩??柳,也有必要?倪^去?γ????|才干的咿高估??中醒迂。

                  ?????日?治的角度看,朝躜????也有??面效果。正如徐焰指出的,其中最?乐氐氖牵?毛???|作出出兵朝躜的?Q定之后,中??取得了??事上的?倮?,呃大大增??了毛???|的??人威望,使大多?抵泄差I??人在“集篦钌?А敝邢嘈琶?甚于相信自己,因而?е旅?的?V平y治日益??化,斤中??人民???砹艘幌盗锌嚯y。

                【作者附注】本文是作者的博士??文《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KoreanWar,May 1949-July 1951》的中文摘要。????文已修改成??,??名?椤吨???出兵朝躜最新揭秘》,其英文版?⒂捎?????克米添出版公司作?轫ajor publication出版,中文版?M由台?雏?田出版公司出版。

                【注??】[4]趟??插手中??的???日?治和??事活?佑??硪丫谩??谋924至1927年,莫斯科斤了??民?h至少3,000孺元、12孺支??、500至600名??事????。由海路哕送的趟援??械先后六次在?V州、汕钷卸??,砚?淞耸Y介石的部???r而由??路哕送的??械?t???跆m巴托至五原,砚?淞笋T玉祥部。自接受趟援??械后,??民?h的??力大增,遂得以控制全中??。趟???χ泄驳姆龀指?是中共办展?汛蟮幕?本?l件。已有不少回????透露了中共成立前后趟??源源不?喙┙o活?咏?偻的史??。??共?a??肴代表褚林??蒌,中共早期的钌袖??太雷每月?乃???钌取大洋220元,是???r香港海?T工人月薪的十倍。二?鹌陂g趟??聆延安的特使弗拉迪米洛夫在日??中也??道:“我尤眼目睹了呃??金遑移交。毛?Υ耸?分清楚。他自己就得到了不少。”????坐??上海租界钌取和分配趟???R款的人可能就是??云,中共在各根??地、白?^各地下?h能否形成?夂蚺c????云??得款多寡有相??晷系。中共在谕南、辇西建立根??地,也陪就近?Z取汕钷、?B樵或?V州口岸以接受由海?⑨诉\?淼奶K援??械有晷。所以,在井??山?r代,中共曾先后八次办?右??Z取上述港口?槟??说??鹨刍??鸲罚ò?括三打潮梅),不咿均告失? =?西根??地失陷后,剪??在樘征中弈向??哞、??夏、甘妹地?^,也陪靠近外蒙、接受趟援??械有晷。西安事??前,中共陪???W良所??密俭的核心就是中共同意分?芴K援鹆械斤?|北??。西安事??后,趟??竭力撮合??共?牲h再度合作,并同意供斤??民?h30????的重武器和局部空中保罪,但交?Q?l件是??民?h必??供斤共?a?h每月60孺元的??鹆(前后共办了三年)。在1937年至1940年期殓,莫斯科可能通咿外蒙和新疆?橹泄裁孛苓\送了?等f支(非趟造)??械。趟??剪??于1945、1947年又?纱??⑷毡娟P?|??的70孺支??械(其中20孺支?碜择v朝日??)交斤了中共。??原抗??钌??人彭施??回??,趟????曾?⒃??W洲勒?@的部分德造武器和捷克造武器交斤中共。呃些?碜??W洲的??械可能是通咿北朝躜弈哕的,????蒌,北朝躜曾?⒉,000??皮的“日??啁留”?鹇晕镔Y交斤中共。?谋942年至1949年,美??通咿大??模美援、????民?h一共才武砚了45??步兵??,而?谋945到1948年之殓,中共主要依靠趟援??械?s酵建了210??步兵??。

                文章作者徐泽荣:

                徐家里是部队的,在英国拿的学位,是香港永久居民.曾到湖南拍摄了文革期间的"马来亚革命之声"广播电台发射台旧址照片,刊登在香港<<争鸣>>杂志上.徐通过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庄田中将的女儿以及原北海舰队政委丁秋生中将的女儿还有在军科院工作的老同学搞到50年代我军内部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总结>>一套4卷,复印后卖给了韩国战略研究所所长洪晨泰,卖了2500美元.经广州军区司令部鉴定,这套材料仍为绝密级,因此2000年6月徐泽荣被广东法院以泄密罪判处13年徒刑.

    • 家园 中国被迫出兵朝鲜(二):战争初期的军事防御战略

      二、战争初期的军事防御战略

        朝鲜战争的爆发并没有引起中国政府的特别重视。全国范围内的工作重心也没有因此而转移。土地改革是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国中心工作之一,6 月30日,即美国决定全面介入朝鲜战争的当天,中国颁布了土地改革法,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解放台湾的计划也没有因为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而立即放弃。据肖劲光回忆,6 月30日周恩来向他转达中央对形势的分析时说:“形势变化给我们打台湾增添了麻烦,因为有美国在台湾挡着。……陆军继续复员,加强海、空军建设,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延。”〖ZW(〗周军前引文,第72页。〖ZW)〗

        显然,推迟进攻台湾只是因为在军事上遇到困难,而不是有意要参与朝鲜战争。全军规模的复员工作也没有因战争而停止。6 月初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为了争取财政经济情况的基本好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保存主力的基础上,要进行大规模复员。拟将540 万军队分两期复员,力争把全军的定额压缩到280 万到300 万人“。〖ZW (〗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载《党的文献》1993年第6 期,第76页。〖ZW)〗

        有的著作提出:在杜鲁门宣布全力支持李承晚后,中共领导人就认识到形势很严重,并于6 月30日撤销了复员 100 万部队的命令。〖ZW(〗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中译本,第61页。〖ZW)〗

        然而,据当时协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搞军队复员整编工作的雷英夫回忆,6 月29日晚他把印好的有关复员工作的文件呈请周恩来最后审阅时,曾大胆地提出,鉴于朝鲜战争爆发,是否要改变计划,停止复员,转入战备。但周恩来指示,“复员工作仍按原计划进行”,对“朝鲜战场的情况,总参谋部、外交部要密切加以注视”。6 月30日,按照预定计划,中央复员委员会下达了由军委主席毛泽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共同签署的《军委、政务院关于1950 年复员工作的决定》,正式开始了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复员工作。〖ZW(〗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第76页。〖ZW)〗

        这些情况说明,战争之初,中国领导人的注意力尚未转移到朝鲜问题上来。美国全面卷入朝鲜战争以后,特别是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以一切可能的手段援助韩国的决议以后,中国开始重视朝鲜战局问题。这时,毛泽东一方面指示中央军委讨论调整战略部署,加强东北边防,一方面开始考虑中国如何对待朝鲜战争的问题。不过,直到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以前,中国军事部署的基本方针属于战略防御,即使在万不得已时出兵朝鲜作战的想法,也是出于战术角度的考虑。

        7 月7 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军委在中南海居仁堂召开了讨论保卫国防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讨论组建东北边防军问题。会议做出决议:限7 月底将四个军三个炮兵师全部调往安东、辑安、本溪等地集结;组成以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肖华为副政委的指挥机构;进行后勤、兵员补充准备及政治动员工作。毛泽东当天夜里批准,立即执行。〖ZW(〗《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428 页。〖ZW)〗后因粟裕有病不能到职, 7 月中旬由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率所辖第38、39、40、42军在东北布防。东北边防军总兵力约26万人。〖ZW(〗李海文:“中共中央究竟何时决定志愿军出国作战?”,载《党的文献》1993年第5 期,第86页;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第77~78页。后因情况变化,东北边防军指挥机构未成立,所辖部队直接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ZW)〗

        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会议决议的内容看,这时中国考虑的重点只是加强东北边防,防止敌人打进来。

        随着朝鲜局势的变化,中国领导人的忧虑也在加深。8 月4 日,即朝鲜人民军进攻受阻,美韩釜山防御战线已经稳定下来的时候,中共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不能不帮,必须帮,用志愿军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周恩来也说:“如果美帝将北朝鲜压下去,则对和平不利,其气焰就会高涨起来。要争取胜利,一定要加上中国的因素,中国的因素加上去后,可能引起国际上的变化。我们不能不有此远大设想。”〖ZW(〗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ZW)〗

        8 月5 日毛泽东即给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发电,指示:“边防军各部现已集中,8 月内可能没有作战任务,但应准备于9 月上旬能作战”。“各部于本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命出动作战”。8 月18日又电告高岗: “边防军完成训练及其他准备工作的时间可延长至9 月底,请你加紧督促,务在9 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ZW(〗《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454 、469 页。〖ZW)〗

        与此同时,总参谋部的作战参谋们对朝鲜战局进行反复研究后认为,美国“在仁川登陆的可能性很大”。8 月 23日夜,雷英夫把这一结论向周恩来汇报后,立即得到毛泽东召见。毛泽东详细听取汇报和询问情况后指出:美军在仁川登陆确实是个值得密切注意的大战略问题,并立即决定采取三项措施:(1 )检查督促东北边防军各项战备工作的情况,严令在9 月底以前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工作,保证随时可以出动作战。(2 )将敌人可能在仁川登陆和朝鲜人民军应该有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如部队主动后撤或在仁川加强布防等,告诉朝鲜和苏联方面,供他们参考。(3 )总参谋部和外交部要随时密切注视朝鲜战场情况的变化。〖ZW(〗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第80页;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续一)》,载《党的文献》1994年第1 期,第24 页。另有材料说,在此之前毛泽东已经表示出对美国有可能从海上迂回到朝鲜人民军背后实施登陆的担心,并要李相朝速告金日成,部署防止美军登陆的措施。见孙宝升:“毛泽东曾预言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载《军事史林》 1990年第5 期,第13页。〖ZW)〗

        对于战局严峻的估计,使中国进一步调整了军事部署,也开始明确提出了入朝作战问题。8 月26日,周恩来召集第二次保卫国防会议。与前次会议比较,这次参加会议的人员增加了直接参与作战指挥的干部。周恩来通报了朝鲜战局的复杂情况和可能面临美军在仁川登陆的困难局面,要求东北边防军务必在9 月底以前做好一切作战准备。周恩来特别强调了中国出兵援助朝鲜的可能性增大,而且,“如果出国作战的话,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而不是李承晚伪军”。〖ZW(〗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续一)》,第24~25页。〖ZW)〗

        鉴于形势日趋复杂,从8 月底到9 月初,中国大规模调整战略部署。毛泽东考虑要在东北已集中四个军的基础,再增加八个军。〖ZW()《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485 页。〖ZW〗〗

        中央军委根据聂荣臻的建议,决定将华东地区准备进攻台湾的第9 兵团和西北地区正在开始复员的第19兵团,分别调至津浦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以策应东北边防军。命令中南地区的第50军开赴东北地区,使东北边防军兵力从四个军增至五个军。同时,中央军委还作出加速特殊兵种建设的决定,立即增编四个飞行团、三个战车旅、十八个高射炮团及十个军的队属炮兵。为了保障大城市和工业基地安全,中央军委还制订了防空计划,将三个航空兵师、十五个高射炮团和一个探照灯团,分别部署于东北及沿海大城市,担任对空防御,并决定将东北地区南部的部分工业设备和战略储备物资向北迁移。〖ZW()徐焰前引书,第20页;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 页。〖ZW〗〗

        9 月7 日深夜,被外交部紧急召回国的柴成文向周恩来汇报了朝鲜的战况。周恩来曾问道:万一情况有个突然变化,如果需要我们出兵入朝作战,你看会遇到什么困难?〖ZW(〗李海文前引文,第86页。〖ZW)〗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说明当时中国领导人的确已经在考虑出兵朝鲜的问题了。

        尽管如此,此时与美国军队对阵,特别是入朝作战,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还是以防万一的考虑,是整体战略防御中考虑的一部分,而不是已经确定的作战方针。周恩来在8 月26日国防会议上传达毛泽东的指示说,我们军事建设应有一个较长远的规划,各军兵种要先有个三年规划,空军、炮兵、装甲兵等要加紧训练,准备明年春天参战。〖ZW(〗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续一)》,第25页。〖ZW)〗

        毛泽东在8 月27日给高岗、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饶漱石等人的电报中,虽然也谈到“应付时局”问题,但目的还只是让这些地方负责人考虑与时局和三年规划有关的问题,准备提交11月或12月召开的党的四中全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讨论。〖ZW(〗《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484 页。〖ZW)〗

        可见,从当时国家决策的角度看,出兵朝鲜的问题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同时应该指出的是,派兵入朝作战,并不是中国政府一厢情愿的事情。中国出兵朝鲜,当然首先要得到朝鲜政府的邀请。但当时中朝关系并不是十分协调的。据前苏联外交官员回忆,“在战争前夕,中国驻平壤代表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官方机构的关系就十分紧张”,有时甚至要苏联大使馆充当协调人。〖ZW(〗《不确定的伙伴》,第154 页。〖ZW)〗金日成在战前就未向中国透露任何具体计划,战争爆发后仍然对中国领导人封锁消息。邓华在8 月曾提出由中国派观察员到朝鲜了解战况的要求,但遭到了金日成的拒绝。一位前北朝鲜高级军需官回忆说,在战争爆发前,所有的苏制武器都是通过海路,而不是通过中国的铁路运抵朝鲜的,这样做的特别目的是不让中国情报人员获知朝鲜的准备工作。〖ZW(〗《不确定的伙伴》,第163 、153 页。〖ZW)〗

        柴成文作为使馆人员于7 月初到达朝鲜时,曾带了周恩来给金日成的亲笔信,信中特意说明“此人是可靠的”。朝鲜方面虽然给予柴成文很高规格的待遇,在他和金日成之间架设了直线电话,但是对于朝鲜方面的实际情况却很少向中国人介绍。总政治部副部长徐辉和人民军第二集团军司令武亭都是从中国回去的,但他们与中国人的谈话也受到很大限制。以至柴成文9 月初回国时,聂荣臻认为他所做的关于朝鲜战局的汇报过于简单,很少谈到“友军” 的情况。〖ZW(〗引自笔者1995年5 月采访柴成文记录。战后,武亭被金日成镇压,而徐辉则在中国政治避难。〖 ZW)〗

        显然,金日成在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向中国求援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就谈不上中国出兵的问题了。

              • 家园 补充

                1948年12月30日,苏军撤离朝鲜半岛。

                1949年06月30日,美军撤离朝鲜半岛。

                双方都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顾问团。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开始进攻后,美军24师于7月1日登陆朝鲜,7月5日与人民军交火。随后美军开始增派部队入朝。

                所以从美国干涉朝鲜半岛就能得出结论――美国很可能会干涉台湾。

                从雨夫的转贴可以看到,人民解放军中第一批朝鲜籍部队进入朝鲜是1949年中,而这恰恰是为了加强兵员素质相对南方较弱的北朝鲜人民军。

      • 家园 金太阳。

        金太阳想自己闷头搞定,怎奈人算不如天算。老美横插一杠子,老金

        在是回长白山打游击还是请中国出兵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很是死了一些脑细胞.既然斯大林同志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烂摊子自己收拾――俄国指不上。怎么也得同中国打交道,还是请中国出兵更合适。中国打不过还可以去长白山躲着,合适。估计不要自己张嘴人家就会主动邀请。至于当时不打招呼 , 也顾不上了。

        唉,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看来朝鲜的小家子气也是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呀。

                • 补充
                  家园 继续探讨

                  “所以从美国干涉朝鲜半岛就能得出结论――美国很可能会干涉台湾。”

                  1、这个结论是谁下的。毛泽东?粟裕?林彪?周恩来?我向关于解放台湾决策的史料应该不难找,有没有某个主要领导人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如果我们解放台湾,美国有可能干涉”?

                  2、南北朝鲜的划分是国际条约的产物,关于台湾问题,当时有这样的国际性法律文件吗?相反,解放战争后期,很所美国政要表达过多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的厌恶,我记得马歇尔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大概意思是:国民政府腐败无能,美国帮不了。实际上我们没有证据表明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的统一,所以您的结论在我看来并不可靠。

                  • 家园 呵呵。。。

                    首先作两点解释

                    第一点

                    “所以从美国干涉朝鲜半岛就能得出结论――美国很可能会干涉台湾。”这个是俺鹦鹉学舌“所以从美国干涉朝鲜半岛并不一定就能得出结论美国会干涉台湾。”

                    您之所以推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您认为台湾不同南朝鲜,在“朝鲜内战”爆发之前没有美国驻军(“--那驻南韩的美军是干什么的?仁川登陆之前,是谁顶住了北朝鲜的进攻?朝鲜内战的时候,台湾有美国驻军吗?”)。我在补充中的第一段,明确回答了您的这一问题,――南朝鲜和台湾一样,在战争爆发前,没有任何驻军!!也就是说,您由此得出的“美国不会关涉台湾”的结论是不成立的。

                    第二点

                    关于你的所谓“南北朝鲜的划分是国际条约的产物”――我不明白。

                    因为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支持和肯定朝鲜半岛分裂的国际条约。所谓南北朝鲜的划分,实际上是苏、美朝鲜半岛占领区划分的延续,朝鲜内战中止后(并非结束),南北双方以三八线为基准,作为停火线。1972年,双方同时发表“祖国统一三项原则”。1992年,双方同时加入联合国。这些行动表明了朝鲜半岛全体人民和两个政权的一个共识:朝鲜半岛应该且必须统一。没有任何国家对这一共识提出异议!!

                    至于您认为“实际上我们没有证据表明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的统一,所以您的结论在我看来并不可靠。”

                    但实情是,美国在派遣地面部队进入朝鲜的同时,将第七舰队派驻台湾海峡,并向台湾出售武器、训练武装部队。美国干涉中国统一已是既成事实!!

                • 家园 回复

                  毛泽东应该知道今日成的战略企图,理由如下:

                  金日成要人没人要武器没武器,他能不有求于苏联、中国吗?试想他到中国来要这个要那个,毛泽东有没有对此事做出判断以防止最坏的情况----朝鲜内战发生呢??老百姓下棋还要走一步看三步呢,何况国家领导人处理国际事务。这是common sense, 不是猜测。

                  • 回复
                    家园 也可以这么说阿

                    美国应该知道蒋介石的战略企图,理由如下:

                    蒋介石要人有人要武器有武器,?试想他到美国国来要这个要那个,美国人有没有对此事做出判断以防止最坏的情况----中国内战发生呢??老百姓下棋还要走一步看三步呢,何况国家领导人处理国际事务。这是common sense, 不是猜测。

                    连伟大的民主国家都能这么干

                    还凭什么指责“独裁专制”的我们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