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F-35的苦日子还没有开始呢 -- 晨枫

共:💬324 🌺1807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兵狗

          隔行如隔山,有的东西是不能凭空想的。写交换机的,一天测试8小时,赶工一周测60小时也可以。写飞机的,一天飞2小时,中间能测试1小时不错了。一周飞5天,也就顶人家一天的。能天天连飞,已经非常成熟的飞机才行。

          如果是测雷达之类,除测试飞机,一个观察飞机,还有一个配合飞机(看歼10的测试),一天油钱加保养就是20万。

          所以一般都是放个可靠平台(象波音)上先测,然后才上新机。同时要求新技术开发不超过30%。不管怎么做,最后的整机测试是免不了的。

          如果出了critical error,不知道交换机最差会出什么事,飞机可能就摔了,这个各国都发生过。摔了原型机废了一个项目的也常见。

          F-117,交付以后7年,全部测试才完成。B-2和娘娘是都摔过飞机的。

          • 兵狗
            家园 只要那东西叫软件,人的费用就是最大的费用,

            当然飞机测试啊核反应堆啊测试费用要比光交换机高很多,因为设备的基本价值和运行费用以及测试的风险不同,但一般这类设备都会开发大量的仿真环境来测试你的软件,比如你的导航软件就可能先在仿真环境里跑,然后在地面上和硬设备联上来测,然后找架老的战斗机来跑,最后才是找真正的f35来跑,真的需要好几架新飞机才能测试的东东不会很多的。在一般的硅谷公司,硬件软件测试人员的投入都是分阶段投入的,在不同的阶段投入的人员比例会不同,招人炒人都很容易,根本就不会招一大堆人来先养着,因此看着每个人员的费用很高实际上总体费用会很低。而洛马这类公司的费用你可以从纳税人的帐单上看出来,看着单个人员工资低其实他们的战斗机地球上最大的黑帮都快买不起了。

            不过这是国防工业的一个通病,我90年代在国内时和一个搞军用电子的所长谈过,军用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先报个成本再加价的,钓上鱼再说,国家总不能搞他十个所来做雷达互相竞争吧?我说的还是90年代前期军费很少的时候。军费越多,养成的这种利益集团就越多,他们也就越强大,直到有政治强人来打击他们为至,然后又开始新的循环:)

        • 家园 一体回复一下几个对洛马软件的开发细节感兴趣的

          网友.

          其实我也没在洛马干过,但我目前工作的公司就是从洛马分出来的,公司现在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原来洛马的员工,洛马搞f35的软件工具我也都用过,也有机会面试跳槽的洛马员工,他们如何写软件搞测试俺多少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1)code都是手写的吗?当然,除了少数frame和有标准协议的第三方软件,都是手写的。其实越是要求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东东都得手写,INTEGRITY能直接运行的东东不多,因为用的人少,就算标准的snmp之类的协议要在上面跑都得做不少porting. 如果是DRIVER之类,一般是从其他os porting(老芯片) 或直接重写(假定是新芯片)。

          2)测试员水平如何?这么说吧,这些大公司的测试员一般没有计算机学位,一般不能写PERL/python 脚本,一般不能设计测试case, 他们能做的就是把测试结果填到EXCEL文件里。我个人觉得能写程序的测试员才是真正的测试远(比如微软的那种测试工程师)。洛马这些公司的测试员更多时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性质的工作,其实我们这些开发员多花20%的时间在测试上的话比多雇一个测试元效果要好得多。没办法,人人都得有饭吃啊。

          3)工程师水平如何?一般还是不很差的,因为长期干一个工作嘛。但注意洛马十年前雇员的平均年龄是53岁!现在应该更高!另外一个问题是洛马的工资并不高(与华尔街和硅谷比),不可能吸引美国本地人中的优秀人才,而移民中的优秀人才不在美国混个十年是不进去的,因为至少要绿卡,大多数职位要公民。

          4)干活气氛如何?这就是最糟糕的一点,我在这里给各连接大家看看就知道军火公司里的经理们都在干什么:

          http://livraytheon.blogspot.com/

          5)2400万行代码都要BUILD成一个系统吗,这样当然复杂度就很高了。这个需要内部消息才能知道,我也不敢去打听这种消息,但按一般分析,这2400万一般是六七个子系统(通信,导航,火控等等)的代码总量,就是说不是跑在一块power pc 板上,因此多半是六七块代码量为500万系统的系统的联调问题, 而不是一个2400万行系统的开发问题,把他比成类似windows 或者 Linux 内核那样的系统是不恰当的,这东东没有那么难。 关键问题是给linux写代码的是什么人, 罗马又有什么人:)

          • 家园 也谈谈我以前跟老美和德国一些公司打交道的体会

            听你这么说回想起以前跟美国一家探测仪器公司和德国一家大型公司搞技术引进和交流的一些体会,这两家都是军民通吃,有这么几点:

            1、美国公司的软件开发和测试人员,很多是没有大学学历的,大概相当于我们的中专、大专的水平,但是如你所说,很多人干一件事情干了10来年,在一个专项上还是合格的,但论知识面是比咱们国家这帮人差很多,干专业的活因为职业态度和能力选择问题反倒更专心和深入,做得比国内的好,这方面我在国内也带过几百人,有深刻体会,本事不大,人心太活,毕竟是发展中国家,机会太多,老美的那些普通程序员、测试人员个个都想有机会进大学深造镀金,但机会不多。美国人用来开发军品或者大型系统的软件和语言未必就是最新的,恰好相反通常用的是广泛普及成熟的,比如C/C++,Ada较早时用得很多,但他们注重知识积累,对一些辅助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工具一旦采用会不断完善优化,给后续项目形成更便利的基础,继承和复用方面是真正做到位的。

            2、相比而言,德国的软件从业人员特点是老龄化严重,比美国严重,50、60的老头大把,有次跟个小年轻(我们认为的年青骨干,很聪明)开玩笑了解到,德国政府给这些年轻人的学习福利是很好的,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申请进大学继续深造,国家提供福利补助,只不过很多人一方面想多挣些钱(其实年青的跟年老的薪酬差10倍很正常,福利社会呀~),或者有升职希望,就暂缓读书了,但想读还是很容易的,只是出来再找好工作就难了,欧洲失业率一直是居高不下,好在社保福利还可以。软件开发、测试和过程管控方面跟美国很相似,比较注重规范化、产品化和知识积累。

            3、F-35的软件架构由于开发较晚,基本是吸收采用了商用套件的一些架构思路,说白了就是分层松耦合(搞软件开发的这个词应该都听起老茧了),注重软件部件的可重用和集成能力,同时避免了底层软硬件更换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可以按插件的思路局部升级换代,主体是C/C++,兼容旧的Ada驱动。2400万行代码除了基础的飞控、显控、指令控制等外,多数用在了多任务功能包上,因为F-35是三军通用机型,但不代表三军的武器火控、机动要求等就一样,事实上基本是一军一套,所以整个软件代码越垒越多。其实要说起来到目前为止F-35的飞控代码都还没实测验证完,武器和任务代码的测试更差得远,不过基本作战能力还是有了。针对不同军种的要求,服役时只需要启用基础公用部分和该军种专用任务和武器部分软件就可以了,倒不用全部联调通过,就像机头下的综合光电设备一样,有些军种或任务下可以不装,但保留空壳,需要时再加,也保持了几种机型间较高的结构部件通用性。

            4、软件开发人员干久了倒可以转测试,一方面有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个精力和压力调节问题,但直接让开发人员测试自己开发的软件不可取,思维局限在自己的需求理解和开发逻辑上,基本发现不了问题,至少要交叉测试,这个在国内中小软件企业中很常见到。从专业性上讲,还是应该有专业的需求分析和测试人员,关键是建立好管控机制和信息沟通渠道。

            5、美国对华人尤其是中国大陆过去的软件人员还是很戒备的,我认识一个中科院过去的教授,在那边做高级技术总监,很多年了,涉及到民品还好,一旦有军民共用的技术领域都还是隔离的,普通开发、测试人员也都是如此,防范比较严。这个说起来也是人之常情,全球都差不多,一如我们可以用俄罗斯、乌克兰的工程师介入军品设计,但绝不会用美国人、日本人一样,美国人愿意用欧洲、印度等国家的工程师介入军品但绝不会用俄罗斯、中国的人。

        • 家园 这个费用真令人咋舌

          仅仅2400w行代码的软件。。。

          虽然DoD对于航空的嵌入式系统安全需求高,但是这个费用和我们开发费用相比,以代码量为基准的话,已经超过几何级数的增长了。

          看来F35项目有望入选项目管理失败经典案例了

          • 家园 可能还是体制问题,跟项目管理没有太大关系

            在美国这种深度官僚化政治化的公司里,从上到下的人员素质都是大问题。或者是水平不行混日子,或者是干劲全无混日子。和中国改开前的国企大锅饭没什么区别。

    • 家园 美帝已经没钱了,我们最近找人,洛马写软件的人送简历的不

      少,都是预计裁员在即预先找下家的.我们在业内的待遇算是比较差的,只是很稳定,能收到这么多简历,可以想象里面已经风雨飘摇了.

      上周一中国人从洛马来新加入我们组,中午吃饭聊天他说他离开那里根本就没有犹豫过哪怕一瞬间.

      通宝推:麦田揭发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