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爬我爬 -- 玉垒关2

共:💬79 🌺48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爬的是香巴拉

      还是黄草梁?

      外语老师一小时多少钱?我也想请一个

    • 家园 呵呵,看着装逼的犯糗,本就是户外运动的乐趣之首
    • 家园 玉MM威武得让我说不出话来,要是我肯定累得写不了游记了
    • 家园 类似经历让本来热衷户外的我倒了参加集体户外活动的胃口。
    • 家园 这篇的文字真不错
    • 家园 太彪悍了

      前年锻炼了两个月,一天走了60多里(一大半是山路),好几天歇不过来

      现在估计作20个俯卧撑都够呛,然后疼n天

    • 家园 走了那么多还是二十公里路?

      四十五分钟内,爬完了第一座山。

      接下来,有二十八公里的盘山路。

      年青人七个小时应该能走三十到四十公里,俺插队时曾有两次十四小时(包括中间吃饭休息)走七十五公里的纪录,不是山路。

      • 家园 是二十公里山路,另外加两座山。

        这二十公里是盘山的公路,虽然有起伏,但是路面很好。

        本来要走二十八公里,但是我们从翻了第二座山,所以节省了八公里路,以及40元门票。

        此外,我们的时速是五公里。其实,不算是很快了。领队说,要到达7公里,才算是“玩户外”。

        此外,我以为我会腿痛死。结果,确实没有。

        • 家园 五公里是行军的正常速度。

          7公里只有短时间急行军才能做到,对没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来说是小跑了。

            你第二天腿不痛,说明你还比较年轻,并且平时走路较多,否则属于接近超人一类。

            我们步行串联时(15岁),听别人说是两天100公里走到芜湖,我们也计划这样。但实际没做到,是三天走到的,最后一段路有位同学还是由另两人用旗杆穿过他的背包担着走。我没那么惨,但也感到很累,有位参加过长跑训练的同学就很轻松。

            插队时走路较多,那时头一天走150里第二天再走40里回到知青点,也不觉怎么累。回城后82年才三十出头,爬一趟泰山下来在火车上腿就痛的几乎不能动,过好几天才恢复。

            据我所知,部队行军,正常是按一小时5公里,一天四十里算(负重二、三十公斤),这个速度可以多日连续。急行军按一小时6公里,走两天后休息就要多一点。这还是平路,山路要慢一些。不过山路一般都没有里程碑,从导游山民等人说出的数字普通偏大。

            历史上长途急行军的例子,里面没说的是掉队的人很多,都要跟着收容队慢慢走。我估计红一团一天240里奔袭泸定桥掉队的可能要超过一半,不过那种条件下只要前面到的有足够的战斗力能达到作战目的就行了,不象驴友得照顾到最慢的人。

          • 家园 正常行军速度,每小时上升300米

            正常行军速度,有小路的话每小时上升300米

            前一段新闻,一个山地营从3000米海拔驻地到4800米高黎贡山口,才两个半小时

            步兵平路至少能保证六十里/天

            八十里就有掉队的了

            跑完长征的红军简直是超人

        • 家园 实诚的鱼雷管,不靠谱的领队和可笑的户外店老板

          什么“要到达7公里,才算是玩户外”,纯粹胡扯。一般一天的户外从刨除坐车来回5~6个点,爬山时间也有5~6个小时,7km/h那至少70里山路,这不是瞎说吗;至于扎营那种,因为时间宽松其实更加悠闲。这帮领队就爱瞎吹嘘。

          还有,多少人的队伍啊,居然不分领队收队;领队居然不提醒几个人带一个手台。不靠谱啊!

          那个小老板太可笑,你写得真好玩。

          最近很久没有出去了,在帝都吗?啥时候约个伴的?

    • 家园 飙汗的人生,热烈地活着
    • 家园 呵呵,又想起了当年听的一个故事

      穿着冲锋衣,踏着登山鞋:

      好不容易气喘吁吁爬到了五千多米,却发现人家解放绝穿着军大衣,踏着翻毛鞋,就这么着已经把铁塔都架上去了;

      好不容易在大雨中浇了俩小时,正佩服GORE-TEX果然防水,却发现人家背夫批着塑料布,蹬着拖拉板,正在前面不耐烦地等咱呢;

      好不容易穿过蚂蟥区到了墨脱,却发现人家小姐穿着短裙,踩着高跟鞋,早已经扭啊扭啊先到了......

      所谓户外装备,许多时候都是给自己的安慰。

      通宝推:玉垒关2,
      • 家园 说个逗的,我一哥们儿说的。

        说个逗的,我一哥们儿说的。

        说有次一帮人出去,安了营,忽然下暴雨,大家狼狈不堪支帐篷。弄的一身湿透落汤鸡似的,偏有一仁兄施施然拿出一物,手一甩,帐篷就支好了。一问,是“自动帐篷”,众人羡慕得不行。

        第二天要收帐篷了,这位仁兄忽然愣在那里陷入深思,原来是不知道怎么将这宝贝再收回去,就跟那孙悟空摆弄不灵芭蕉扇似的。

        敢情这自动是光管开不管收。

      • 家园 哈哈,太乐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