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央亚细亚的帝国撞击——高富帅节度使的悲催怛逻斯 -- 毘沙门

共:💬85 🌺748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怛罗斯之战的规模可能比较小

        安西都护总兵力才2万多,还要有留守部队,所以,参战的唐军本部不会有太多人。记载的伤亡较大,除了夸大的因素外,还有唐军里会有大量的负责后勤的非战斗人员。作战部队损失最大的大概是步兵,骑兵跑得快,剩下的几千人多数应该是骑兵。高仙芝当时还想立即组织反击,但被部下阻止,说明他手上还是有一定的作战力量的,而且适合这样杀回马枪的一般是骑兵。所以,即便真的是七万人左右,这样的远征军中,一半以上是没有战斗力或者战斗力很差的后勤部队是很正常的。反过来,阿拉伯军队在本土作战,后勤压力小得多,作战部队的比例可能高一些。

        叛变的葛逻禄或许只是其中的一部,未参战的其他各部没有背叛,所以也就不会有惩罚。另外,当时也可能是阿拉伯人发动了迂回袭击,葛逻禄部首先被击溃,导致唐军误认为其发生倒戈。同时,从溃逃的唐军对待友军的方式来看,这些蕃兵是被当成二等人看的,随时可以牺牲的。也许葛逻禄兵的叛乱也有内部矛盾因素,属于那支部队的孤立行为,不能看作整个部族的背叛。

        • 家园 你说的有道理,但同样没法证实

          前面说了,这场战争的史料太少,各种结论只能靠猜测。

          不过,盛唐时唐军西域部队并不太看重后勤,他们往往都是自己搞补给而不是依靠专门的后勤人员,后勤部队的人数比其他朝代少很多。

          比如史料记载说,唐朝骑兵往往一个人有好几匹马,除了一匹是朝廷配给的之外,其余都是唐军自掏腰包买的私马,行军作战时很可能换马不换人,而后勤物资也就驮在这些马匹上。从这点看,唐军倒很像匈奴人或蒙古人。

          因此有人猜测,那时候唐军的物资来源很可能是直接取自当地,换句大白话说,就是靠抢劫。这个主题内有个帖子认为唐军并非王师,说的其实也是这个事儿。

          • 家园 据说唐军的边军经常打劫

            但是野战军完全忽视补给恐怕很难。但大军不可能一直靠打劫来维持补给,尤其在人烟相对稀少的地方。即便是游牧军队,他们实际上是自带牛羊作为补给,甚至有的是整个部落一同移动。在敌国境内打劫是自春秋战国就开始非常重视的,所谓因粮于敌。洗劫敌国,既减轻己方后勤压力,又削弱敌人的战争潜力。但是这不能替代己方的后勤补给。

            同时,唐军的格斗武器、铠甲、大量消耗的弓箭以及攻城器具等等,都需要军中有工匠进行制作和修理。而唐沿袭的是北朝传下来的租庸调制,早期军人是世袭军户构成的,中后期演变成世袭职业军人和少数民族雇佣军(也是职业军人),无论哪一种,基本技能都是耕战或牧战,因为这些军户都是有家产的自由农,职业军人则干脆不耕也行。但是,各类工匠擅长的技能,普通士兵一般都不会。培训战士和培训技师一直就是两条路。所以,唐军中包含非战斗后勤人员是必须的。

            唐军是重甲骑兵,这是北朝的遗产,但是中国又传统上重视骑兵的奔袭能力,因此,唐军在行军时,另外有马匹驮负装备,打仗前再武装好。史书中记载过唐军远距离奔袭,遭遇敌军后,有一个人马被甲的环节这样的细节。所以,中国的骑兵每人配两至三匹马也算是传统(从汉朝骑兵的奔袭能力和战马损失数量远高于士兵伤亡来看,这个传统应该从汉朝就有了)。

            唐军此次战败有如下不利因素:1、对敌情不是非常了解;2、屯兵坚城之下;3、孤军深入;4、兵力处于劣势。这些都是大忌。

            因为双方军队中的大多数都来自当地的部落,所以平均战斗力比较接近,兵力处于劣势的一方自然实力要更弱。高仙芝能在这种情况下对峙五日,说明他的确很善战,但也说明他离李靖级别的名将还差一个层次,只是停留在战术层面,不善于转变不利的或营造有利战略态势。如果唐军先后退,引诱阿拉伯军到有利地形再战,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阿拉伯人能胜利,一是兵力雄厚、本土作战,先立于不败(暂时的),二是唐军先出了问题。

            • 家园 你说的还是有道理,但仍没办法证实

              当时的中亚可不是“人烟相对稀少的地方”,恰恰相反,绿洲遍布,可谓相当繁华,搞到补给很容易滴。

              当然了,如果真要经过不毛之地,那就只有两个办法,一种是像李靖破吐谷浑那样组织精干的突击队,集中粮草供应少数部队快速进攻,一种是像薛仁贵在吐蕃那样,专门有辎重部队。

              另外,唐军几乎不用重骑兵,早期在李世民李靖的时代是以轻骑兵为主,快速迂回进行大纵深突击,而到了盛唐,由于主要对手是少数民族骑兵,因此唐军重步兵的比例相对提高,那些战马主要是为了步兵运输用的,他们骑马行军下马作战,排着阵列以陌刀、步槊、长柯斧等重兵器杀伤敌人,这种作战方式在史书中屡见不鲜。

              本文中的李嗣业就是使用陌刀的高手,此人“膂力绝众”,最喜欢提着长刀率先冲锋,《旧唐书》说“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新唐书》则说“袒持长刀,大呼出阵前,杀数十人”。

      • 家园 终于有一个人名我见过了,段秀实是那个段太尉吗?
        • 家园 是滴

          段秀实被后人认为是“其事业风节,卓然表出于唐诸将中”。

          柳宗元甚至还专门写了篇《段太尉逸事状》歌颂他,最后一段感慨颇深:

          “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他在唐朝的名声极大,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烈士,“自贞元后累朝凡赦书节文褒奖忠烈,必以秀实为首”。

      • 家园 对于怛逻斯的唐军序列,我一直有一点不明白

        决定胜负的葛逻禄军应该属于北庭节度使管辖,怎么跑到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手下去了?

        • 家园 可能是因为军事调动不一定严格按防区来进行把

          比如开元六年(718年),朔方军区司令王睃进攻后突厥,就动用了隶属于北庭军区的拔悉密部队参战,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另外,安西节度使其实并不是安西军区的最高领导,他上面还有一个安西大都护,注意,是“安西大都护”而不是“安西都护”,都护的地位应该在节度使之下,但大都护却是与大都督以及节度大使这些“大”字辈高官平级,通常都由亲王或宰相担任。

          而从天宝十年也就是怛逻斯的前一年开始,唐朝执政的宰相李林甫就自己兼任了安西大都护,这也造成了安西军区的实际地位上升,因此临时调用北庭军区的部队由安西军区指挥,是有这种可能的。

    • 家园 【原创】(中)波谲云诡

      按《资治通鉴》的记载,高仙芝在虏获石国王以后,其王子潜引大食欲攻四镇。高仙芝得到消息后,即率蕃汉联军前去迎击,唐军深入中亚腹地七百余里,一直至怛逻斯城,终于和阿拉伯军相遇,双方于是接战。

      其实无论唐朝还是阿拉伯,卷入怛逻斯都是被迫的,它们都没有做好与对方摊牌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它们也并没打算向对方摊牌——在此之前,这两大帝国尽管曾发生过一些冲突,但更多时候却是盟友。

      在西域战场,唐朝从来不认为阿拉伯帝国是主要敌人,他们的目光一直紧紧盯在自己的老对手吐蕃人身上,双方在西域战事不断互有胜负,即使在安史之乱前唐朝最强盛的时期,安西四镇也起码有两次全部失陷于吐蕃之手。后世研究者认为,在吐蕃势力还在向西域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无论从唐朝的政治立场来看,还是从大食东侵的进度来看,当时唐朝都不可能认为大食的威胁比吐蕃更严重。

      公元7世纪初期,趁唐朝与西突厥突骑施汗国在中亚爆发战争的机会,吐蕃军团趁机再次进入西域,兵锋直指勃律国。勃律(Bruzha)位于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有领土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它原本是克什米尔北部印度河流域的一个古国,具体在现在巴控克什米尔的巴尔蒂斯坦一带,扼守着印度、中亚和西藏之间的交通要道。

      被吐蕃击破后,勃律国分裂成为大勃律和小勃律两个国家,留居原地巴尔蒂斯坦的那个称大勃律国,它在唐军控制之下;而向西北迁移至罕札河谷也就是今天巴基斯坦吉尔吉特的那个则称为小勃律国。此后,吐蕃人便频繁经过小勃律,通过护密道——也就是今天阿富汗著名的瓦罕走廊——杀入西域和中亚,从而绕开唐朝重点防卫的大勃律。唐朝如果想维持和中亚各国的联系,就必须控制小勃律。

      前面说过,高仙芝于公元747年突袭吐蕃控制下的小勃律国,唐军充分发挥了登山队员般的勇敢与技巧,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平定该国后,唐朝在其地设立归仁军,并驻兵三千镇守——“军”为唐朝行政区划名称,大致相当于“州”一级。

      两年后的公元749年,吐火罗叶护(当地首领头衔名称)上书唐朝,请求派兵讨伐亲附吐蕃、阻遏小勃律驻军粮道的朅师国。公元750年,高仙芝率军击破朅师并俘虏了国王,唐朝改立其兄为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交通贸易重新恢复。

      其实即使不讲商贸上的价值,我们仅仅从地理位置来看,勃律向东与现在的西藏阿里地区毗邻,无疑也是抗击吐蕃西进的第一道防线;而朅师国位于今天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奇特拉尔,西邻阿富汗,东邻克什米尔,正好构成了遏制吐蕃的第二道防线。

      而位于现在阿富汗东北部的吐火罗当时已彻底沦落为阿拉伯帝国的附庸,遥远的和唐朝八杆子都打不着,皇帝对那里只能进行有名无实的册封,因此唐军所谓应吐火罗之请讨伐朅师,无疑只是个借口,其本意还是为了对付老亲戚兼老冤家吐蕃。

      自从古太白发起的征服东方浪潮退去后,阿拉伯帝国与唐朝的关系一直比较友好。尤其是公元8世纪30年代,唐军对称霸中亚的西突厥突骑施汗国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名义上是唐朝属国的突骑施不怎么听话,同时与吐蕃和后突厥眉来眼去,玄宗相当不爽,终于动了杀机。但没想到,唐军初期进展相当不顺,频频损兵折将,西域的安西四镇已岌岌可危,无计可施的唐廷不得不派使者“星夜倍道,与大食计会”,请求阿拉伯帝国发兵助阵。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四月,阿拉伯帝国应约出兵,由突骑施后方的吐火罗地区杀了过来。为免腹背受敌,突骑施不得不派使者去唐朝服软,双方谈判停战,与此同时,可汗亲率精骑紧急奔赴阿姆河与阿拉伯人作战。

      公元737年,当时的阿拉伯呼罗珊总督阿沙德在阿富汗喀里斯坦附近发动突袭并大破突骑施军,可汗率残部狼狈逃走。这就是中亚历史上著名的喀里斯坦之战,此役关系重大,被认为是西突厥与阿拉伯势力消长的转折点,此后伊斯兰文化才开始逐渐在粟特地区占据优势。

      许多研究者认为,急于结束战争的唐朝犯下了重大战略决策错误,动用外国武力进攻自己的属国突骑施,这已是极端不智的行动,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并让其他属国心寒;而联合阿拉伯翦除突骑施,更无异是自动打开西大门“引狼入室”,为穆斯林势力的东进点亮绿灯,从而使唐朝在西域尤其是中亚的势力范围毫无遮拦地暴露于这—强大国际力量的直接威胁之下。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怛逻斯对面磨刀霍霍的大食人竟然是唐朝自己主动引来的,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后悔药卖。

      同样,对于阿拉伯帝国来说,这场战争来得也并不是时候——倭马亚王朝的残余势力并未完全肃清,新建立的阿拔斯王朝正忙于到处镇压反叛者,面临着巩固政权的严峻问题,无暇过多顾及其边境事务,很难派出大量的军力去与强大的唐军作战。

      关于参加怛逻斯战役的阿拉伯军队数量,当时唐朝和阿拔斯王朝的典籍都没有任何记载,引得后人众说纷纭,在后世的《伊斯兰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历史百科全书》(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中,甚至估算此战中阿拉伯方面包括正规军和附庸国军队达20万之多,是所有文献上记载的唐军最高人数10万的两倍。

      怛逻斯之战中,阿拉伯帝国的兵力应该都来自呼罗珊总督辖区,因此要回答究竟有多少阿拉伯军参战,我们首先应该看看呼罗珊的兵力。根据阿拉伯史料的零散记载估算,在公元700年,倭马亚王朝的军队是25至30万,其中在呼罗珊总督区的兵力约11.5万至20万,到了公元715年,其兵力为4.7万,一些史学家相信倭马亚王朝在呼罗珊的驻军数量一致维持在4至5万。

      阿拔斯王朝在怛逻斯战役前的兵力无从考证,不过史学家根据怛逻斯战役后的公元762年哈里发曼苏尔镇压什叶派起义时出动的兵力估算,阿拔斯王朝的总兵力约10万。但这10万人都是职业军人,与之前的倭马亚王朝军队中的民兵不同,因此实际上阿拔斯王朝很可能把军队保持在大约25至30万之间,与前朝不分上下。按这个比例的话,呼罗珊驻军也许还在5万左右,但这些军队不可能全部出动参战,肯定还要留下一定的防守兵力。

      关于阿拉伯人在呼罗珊以东附属国地区到底可以调动多少附庸军及当地藩国可参战的兵力,研究者在唐代史书《册府元龟》中一份关于公元718年时吐火罗诸国的兵力统计中可以看到,以吐火罗为首的十二个小国的总兵力起码有九十万,当时阿拉伯藩国兵力之多可见一斑:

      “谢风日国王统领兵马二十万众,罽宾国王统领兵马二十万众,骨吐国王、石汗那国王、解苏国王、石匿国王、悒达国王、护密国王、护时健国王、范延国王、久越德建国王、勃特山王各领五万众。”

      以上国家当时已是阿拉伯帝国的实际管辖地,因此人们认为,对这些兵多将广的藩国,阿布穆斯林在怛逻斯战役中征集数万附庸军,应该是办得到的。如果这样,那么加上在呼罗珊的驻军出动,阿拉伯方面参战兵力达到7到10万是很可能的。

      关于参加这次战役的唐军的人教,同样众说纷纭,即使汉文史书的记载也并不统一,比如两《唐书》都说是两万人,《资治通鉴》则引用了两个说法,一是“蕃汉三万众”,另一则是“蕃汉六万众”。

      阿拉伯方面对唐军参战兵力的记载则要高得多,历史家伊本阿勒阿西尔在《历史大全》中说唐军战死者达五万人,被俘者两万人,这样算下来参战的唐军总数肯定超过七万人。《肇始与历史》中的数字更高:“于是中国人出动了,发兵十万余人。”

      对此,前苏联著名历史学家巴尔托里德认为这是夸大了,中国伊斯兰教史专家白寿彝也分析说,“当时实际参加战争的军队最多不过两万人”,但与唐军一起参战的还有蕃军也就是唐朝附庸国的军队,而“蕃军是可以多多地参加的”。

      《资治通鉴》里保留了一份唐天宝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唐军各节度使辖区的兵力配置情况,其中兵力最多的是防御中国东北奚人和契丹人的范阳节度使,为九万一千四百人,其次是防御吐蕃的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兵力分别为七万五千人和七万三千人,而西域的两个节度使兵力都相当有限,安西节度使为两万四千人,北庭节度使更少,只有两万人。

      但另一方面,汉文史料的零星记载似乎却可对阿拉伯方面所说的“七万唐军”提供支持——唐朝史书《通典》卷一八五边防类就在注解中写道:“高仙芝伐石国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唐军数目倒是与阿拉伯史料的记栽相同。

      《通典》为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其编撰者是中唐宰相杜佑,他有个孙子后来鼎鼎有名,那就是大诗人杜牧。另外,杜佑还有个叫做杜环的族子,此人既没有做过大官也没有显赫功勋,恰恰相反,这里之所以提到他,正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这个杜环曾是高仙芝的部下,在怛逻斯被阿拉伯人抓了俘虏。

      做为唐军战俘中的一员,杜环被迫来到了阿拉伯帝国,随后流离伊斯兰世界达十二年之久,期间遍游黑衣大食全境。一直到安史之乱后的宝应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夏天,杜环才从现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港回到波斯湾,在那里,他终于搭上了去中国的商船并在广州登岸。

      回国后,杜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本游记,取名《经行记》,此书是中国记载伊斯兰教的最早汉文典籍,可惜早已亡佚,我们所能所看到的,只有杜环的族叔杜佑在《通典》中所引用的一些片段了。

      因此,《通典》中关于唐军兵力的记载应当是作者杜佑根据杜环的叙述而写的。有人认为,杜环曾亲身参加这次战役,其后又经历中亚各地,而他的说法应当是比较可信的;但同样有人认为,杜环被俘后很可能听到了阿拉伯方面的夸大宣传,回来后又以讹传讹。

      附带说一下,《通典》里也引用了《经行记》关于石国的一些记载,其中有一条是“天宝中,镇西节度使高仙芝擒其王及妻子归京师”,按照这种说法,石国国王也许并没有被高仙芝所杀。

      如果杜环的印象准确的话,那么伊本阿勒阿西尔在《历史大全》里唐军有七万人的说法就不能被认为是夸大之词。而按照白寿彝的分析,参战的唐朝正规军应该有两万多,其余四五万人应是西域诸胡国的蕃兵,蕃兵之数如此之多,说明当时唐朝在中亚还是有权威的,是能号令诸国的,而从战斗的情况看,也可想见双方参战的胡兵之多。

      因此综合来看,认为此战中唐军共出动六到七万人也许比较合理,其中唐朝正规军两到三万,其余为附庸国军队,史载起码有两个唐朝附庸也就是拔汗那国和突厥葛逻禄部派兵参战,其余小国是否参战不详。而阿拉伯帝国参战总兵力应该更多一些,因为其势力范围离战场更近,而且仆从国更多,但双方总兵力差距不会太大,其主力也就是唐朝正规军和阿拉伯正规军也旗鼓相当。

      通宝推:铁手,京华烟云AMIP,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人数一段跟维基一样,您是那里的作者吧
        • 家园 非也,我抄的

          或者说,维基其实也是抄的。

          这场战争尽管实际影响有限,但后来的名气却大得出奇,因此考证它的文章多如牛毛。不过,如果追根溯源到原始资料,从来没有超出文章中所列的两《唐书》、《资治通鉴》、《通典》以及那两本阿拉伯著作的范围,其他基本都是在原始资料基础上的演绎发挥。

          维基百科的优点是,它经常把资料来源列出来,这样读者查找起来很方便,比百度等YY的词条强太多了。

          至于人数的最后结论,我用的是王治来《中亚通史》的看法,当然,也只是一家之见。

    • 家园 请问楼主,对维基百科上这段怎么看?

      怛羅斯戰役對後世的影響、在歷史上的貢獻幾乎為零。一些外國學者僅稱這場戰爭為小衝突(skirmish)。[28]葛鐵鷹認為,雖然阿拉伯典籍上唐軍的數字比較「虛」,可能有相當程度的誇大。但這倒不僅是因為這是數字的不同;而是因為Abu Muslim作為阿拉伯歷史上非常著名和重要的人物,他與中國人打了如此規模的大仗、勝仗,那麼比《肇始與歷史》作者還著名甚倍的泰伯里 Muhammad ibn Jarir al-Tabari(卒於923年)和雅古特 Yaqut al-Hamawi (卒於1229年)等這樣的大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對這場戰竟一無所知、聞所未聞,就實在讓人匪夷所思。[7]對於這問題上巴托爾德也與葛鐵鷹有共同的觀點。[22]

      后面还有落落长的一段,分别从"對唐朝在中亞的名聲"、"對中亞的伊斯蘭化"、"對紙張的傳播"以及"對兩國的關係"等各方面论证此战对后世之毫无影响,请问楼主以及各位方家对此观点为何?

      • 家园 多数同意,少数保留,说说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维基百科的这个词条很全面,其中一些内容我的文章中也会涉及,在此大致说一下。

        阿拉伯人没有宣扬这场胜利,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确实觉得这场战争没什么大不了的,对阿拉伯帝国也没有带来太多的实际利益;二是和具体的人有关,因为无论现场指挥官齐亚德伊本萨里还是后方总指挥阿布穆斯林,最后都不得好死,尤其是阿布穆斯林一直被阿拔斯王朝宣称因谋反而被杀,也许当时的阿拉伯史家对他的这场胜利有所避讳。

        但要说对历史完全没有影响,似乎也不确切,因为唐朝此后确实停止了向更西方扩张,原因大概也有两个:一是因为安西军区元气大伤,因为按照史书记载,这个军区一共只有两三万军队的正规编制(附庸国军队不计算在内),经此一败肯定深受影响,应该不想再横挑强梁;另一个原因,恐怕和唐朝对敌人的评估排序有关。

        在西域战场,唐朝从来不认为阿拉伯帝国是主要敌人,他们的目光主要盯在自己的老对手吐蕃人身上——即使在安史之乱之前,安西四镇也起码有两次全部失陷于吐蕃之手,双方在西域战事不断互有胜负,而阿拉伯与唐朝之间唯一的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就是这场怛逻斯之战。

        在某种程度上,大唐和大食更多时是盟友而不是敌人,两国曾夹攻过中亚最强大的西突厥突骑施汗国,也曾共同对付向东西两方向扩张的吐蕃军队,这从双方派使臣频繁交往中也可见一斑,维基百科的词条里也统计了,即使这场战争过后,双方的外交使团还是照常来往,这主要也是因为双方有共同的敌人——吐蕃之故。

        因此,唐军怛逻斯战败后并没有试图报复,而是重新把中亚的战略重点转移到吐蕃控制的勃律也就是克什米尔地区上,而阿拉伯人也见好就收,并没有扩大战果,两国很快重新恢复了和平。

        通宝推:京华烟云AMIP,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