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南半岛遗事(奠边府之七) -- 唯有天使生双翼

共:💬185 🌺2491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围攻(四)

      1954年3月13日是周六。黎明的曙光迎来的新的一天。安睡了一晚的法军纷纷走出自己的掩体和帐篷,在简单的洗漱后,按照各自的宗教信仰做了早祈祷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还算丰盛的早餐(法国守军很快就只能靠军用口粮糊口了),随后就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点看全图

      奠边府的法军营地

      对于比阿特丽丝据点的法军来说,今天的头等大事就是眼巴巴地等着奠边府给他们运水。比阿特丽丝据点内没有水井之类的水源,距离南云河虽然挺近的,平时要打个水什么的倒也不是问题,可是出于卫生和安全方面的考虑,奠边府核心据点一直定期派水车给他们送水。自从越军开始堑壕推进以来,密密麻麻的堑壕不断延伸,现在已经几乎快要将整个据点给彻底孤立了,加上越军从堑壕的工事中使用各种火力实施拦阻射击,并且配合小部队不时地出击,使得运水从2月底开始就从单纯的日常例行公事变成了一项风险性极高的玩命,开始每次只要几个司机和几台运水车就能搞定的事情,后来逐步发展到每次都要派出一批全副武装的士兵护送,再后来护送的兵力也越来越多,不仅如此,还需要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火力的掩护下,经过一番恶战才能打开通道,每次不死伤一批人不算完。尤其是3月11和12日这2个晚上,越军的土工作业进度明显加快了,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夜,现在即使是白天越军也不再撤回山林里,他们留下相当数量的部队呆在堑壕和工事里进行警戒,和法军破坏堑壕的部队针锋相对。在这种情况下,法军指挥部决心出动营级规模的部队再配合核心据点的2个坦克排掩护展开一次大规模的送水。(这个给被围困的守军送水情景大家是不是和很熟悉?简直就是老电影《上甘岭》里的翻版,不过法军的送水的规模可比志愿军华丽多了。)

      3月13日一早,Jean Chenel少校指挥的泰族第2营的主力搬开了架设在41号公路上鹿砦,随后全营倾巢出动,为了打通核心据点通往比阿特丽丝的41号公路和越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越军依托刚刚修筑好的堑壕顽强抵抗,泰族部队算是亲法的土著部队中比较能打的了,可是他们数次发起进攻均被越军击退,后来法国的战斗轰炸机向着道路两侧越军的阵地投掷了凝固汽油弹,并且猛烈扫射一切可疑的目标,这才迫使越军撤退。泰族士兵小心翼翼地沿着公路向前推进,期间还遇到一些被凝固汽油弹烧成重伤的越军士兵,泰兵将其一一刺死。随后泰军抵达了比阿特丽丝与外籍军团会合。水车在坦克的护送下小心翼翼地跟在他们后面驶入了据点。

      撇开比阿特丽丝这个边缘据点的送水行动暂且不提,奠边府核心据点里的法军指挥部现在最烦恼的就是茫清机场的安全问题了。昨天他们在机场欢送科尼将军时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炮弹,虽然是有惊无险,科尼将军平安飞回河内,他们也无大碍,可是眼看着一架架的飞机在机场上被越军炮火击毁击伤,法国人的那种交织这愤怒,无奈甚至恐惧的复杂心理是可想而知的。越军675炮兵团的1门75山炮从1954年2月1日开始就秘密占据了有利地形,时不时朝着机场来上几发冷炮。整个2月份越军这门山炮击毁击伤了差不多12架飞机!由于这门山炮进行了精心的伪装,法军虽然使用了各种侦查手段,却一直无法标定其具体位置,因此无法进行反击,只能瞪着眼干挨打。随着越军越来越多的火炮隐蔽地进入阵地,机场的安全状况是每况愈下。这些火炮从各个方向向机场开炮,不断地根据炮兵观察员的报告修正自己的弹道,命中精度逐步提高。3月11日,越军炮兵击毁了1架美制C119“飞行车厢”运输机,当时这个倒霉的家伙因为引擎故障无法及时返航,不得不留在机场进行修理,结果被越军一炮击毁,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夜暗中的机场,简直就像一堆篝火。

      点看全图

      C47运输机飞行在奠边府上空,机场上可见停放着数架F8F战斗轰炸机

      3月12日也就是上文所述科尼将军访问的当天,越军的105榴弹炮在他离开时再次炮击了机场,在第1排炮弹落空后,越军修正了弹道,第2排炮弹就将停机坪上1架“蟋蟀”侦察机炸成了零件,在进行了又一次校正射击后,第4排炮弹把第2架“蟋蟀”侦察机给崩上了天。科尼将军的座机逃之夭夭后,越军的炮兵观察员仍然继续搜索着机场上的目标,在黄昏时分再次击毁1架F8F战斗轰炸机。当天法军损失如此惨重的原因是因为奠边府山谷的风力很大,湿度极高,造成11架F8F战斗轰炸机无法起飞。当天晚上第12机械连的人熬了一个通宵,将这批飞机全部维护完毕,准备投入第二天的战斗。一大早,2架F8F战斗轰炸机就被推出了掩体,挂上炸弹,准备完毕后,飞行员de Somow军士长和Berteau军士长驾机起飞,去掩护泰族部队向比阿特丽丝的推进。

      虽然嘴上没说,可是法军驻奠边府的航空队人员私下已经对目前的形势绝望了。他们无法在越军的炮火威胁下对飞机进行正常的维护和保养。仅仅在2月份,代号为“195空军基地”的奠边府机场那个小小的飞行控制塔和航空指挥中心(指挥官Jean Charnot上尉)就被越军炮火命中8次之多,至于机场跑道被击中的次数那简直就是数不胜数了,每次越军的炮弹将跑道上的蜂窝钢板炸出个缺口,法军的工兵就得冒着越军的炮火迅速将弹坑填好,然后焊好破洞。

      点看全图

      奠边府机场上被越军炮火击毁的M500“蟋蟀”侦察机

      3月13日,195空军基地如同往常一样开始了紧张忙碌而危险的一天。越军炮兵今天一反常态,从一大早就开始组织火力严密封锁机场。早上8点30左右,一架美制C46“突击队员”运输机在准备起飞时被越军炮火击中爆炸,变成了一堆残骸。这架飞机大有来历,1年多前,法国人曾经使用这架飞机将被“民族主义思想”毒害的摩洛哥苏丹放逐到国外。这架C46的残骸很快就成为了一个标示茫清机场方位的地面坐标。越军以此作为炮击机场和步兵突击机场的方位指示,法军同样将其作为还控制机场多大区域的指示物。一直到4月底这堆残骸被双方密集的炮火彻底炸成碎片为止。

      越军炮兵显然没有因为取得了今天的首个战果就罢手,不久后1架满载物资刚刚着陆的C47运输机还在地上缓缓滑行时被越军炮弹直接命中,飞机和机上物资全部被毁。可是越军还不停手!下午早些时候,另外1架C47也在炮火中化为废铁。越军炮火还击毁了1架战斗机,并且击伤另外1架。

      15时10分,2名法国记者从一架安全着陆的C47运输机上跳下(它是最后一架在奠边府白天安全着陆的C47运输机),这是2个专门报道印度支那新闻的老记者了,他们酷爱冒险,就连奠边府他们也来了好几次了,一个叫Andre Lebon的老兄甚至在1953年11月20日和法军的第一批攻击部队一起跳伞抵达奠边府并且在随后的采访中和外籍军团的部队一起在据点周边巡逻,他在之前的采访中已经2次受伤,可他仍然乐此不疲,这次听说奠边府很可能在这一两天内就要爆发大战,他就坐不住了,拉上他的同僚Jean Martinoff一起赶到奠边府来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话说这另外一位Jean Martinoff也是个坐不住的人,他参加了法军第2伞兵战斗群对Sop Nao的远征,同样是个新闻狂。

      他们从飞机上下来后,一边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一边毫无戒备地高谈阔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越军应该只会在晚上进攻,白天是安全的。

      Lebon先开口:“哥们,你在想什么呢?这次的大戏马上就要上演了!”

      一名小心翼翼地弯着腰陪同他们的外籍军团的军官没好气地说:“你可以留着这话以后再说,对奠边府的封锁已经开始了。武元甲的部队已经准备好他们要出的牌了:81迫击炮,120重迫击炮和105榴弹炮----还有他们准备的一切。”

      “这简直就和那产那次一样耶,只不过规模要大10倍!”

      “或者也有可能是凡尔登!这次他们在这里集中了他们所有的重炮,打算给我们展示一下他们的大规模攻坚战能力。”

      这次短短的谈话很快被越军的105榴弹炮炮弹的爆炸声打断。Lebon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地看看越军的炮火到底有多厉害,他们2个人不但没有隐蔽,反而转身跑回空无一人的机场----机场上的法军早就溜之大吉躲进工事了去了。越军的炮弹又击毁了1架“蟋蟀”侦察机,击伤了他们乘坐的那架C47运输机。

      Lebon一边拍照一边对Martinoff说:“你赶紧找个掩体躲一躲,我再拍几张受伤的C47运输机的照片。。。”话音未落,3发炮弹几乎同时在他们周围爆炸,Martinoff当场被炸死,Lebon被炸断了右脚,在经过简单处理后,他被安置在机场附近,等待晚上的飞机将其接走。当晚10时许这个衰人被1架运送伤员的直升机拉走,他这次代价高昂的奠边府之旅还不到6个小时就草草地画上了句号。

      在这2个记者一死一伤后,眼见着越军封锁机场的炮火越发准确和猛烈,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损失,当天16时许,奠边府机场控制中心发出了“QGO”的信号,意思是“暂时中止在机场着陆”。这是奠边府的机场第一次被迫关闭,意味着奠边府同外界的联系被切断了,法国人死守奠边府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在越军的炮火下被无情地粉碎了。对于机场上残留的6架尚未毁伤于越军炮火的第22战斗机联队“圣东日(Saintonge)”第1群的那些F8F“熊猫”战斗轰炸机来说,法军的地勤人员冒着越军的炮火(这已经不是冷炮了,而是不折不扣的炮击!)为它们进行了最后的加油挂弹作业,在傍晚时分,法军飞行员们,包括在当天已经出击了10个架次的de Somow军士长和Berteau军士长在内,驾驶着战斗机陆续驶出停机坪上为飞机设立的机堡,排着队缓缓驶向跑道,他们趁着暮色初起,越军炮兵射击精度下降的当口,冒险起飞,飞往老挝首都万象的空军基地。

      到了这时,即使是最乐观的法国人也知道今天非比寻常了,越军炮兵一反常态,不像以前那样一击得手就马上偃旗息鼓,等着下一次机会,今天的炮击到目前为止虽然不算还称不上猛烈,可是却一刻不停。再结合越军堑壕的推进,白痴也知道越军的进攻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回到比阿特丽丝据点这里,第13半旅的指挥官Gaucher中校坐着他的美式敞篷吉普车和送水的车队一同开进了据点,在据点里,他和3营营长Pegot少校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Pegot告诉他说手下的人都已经精疲力竭,而且神经高度紧张。同昨天视察的科尼将军一样,Gaucherie中校也只能摇头苦笑,他打量着阵地上的工事,并且用望远镜观察越军的堑壕----其实他不必多此一举,现在双方的距离已经近到肉眼都能清楚地看见对方脸庞的程度了。他回过头用低沉的声音告诉Pegot少校:“现在可不是紧张的时候,今晚肯定有大战。”

      其实不仅仅是法军的指挥官这么认为,外籍军团里下面的低级军官和小兵也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了。13半旅3营下面的一个连长就命令部队把武器,尤其是机枪擦拭干净,保证晚上射击不会卡壳,他直截了当地说:“傍晚17时越军一定会进攻!”

      大战即将到来的情势如此明显,以至于连在比阿特丽丝据点西面的加布里埃尔据点(独立山)的守军也已嗅出了空气中的火药味。他们遭到越军的迫击炮和75山炮的轰击已经持续一周了,和比阿特丽丝一样,据点同奠边府核心区的联系也开始变得困难起来。3月12日,Botella中尉率领一支巡逻队在一条流经班溪畔(Ban Khe Phai)的小河边遇袭----如果河内方面还能拼凑出援军开赴奠边府解围的话,那么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所以非常重要。战斗中法军损失了10个人。同一天,Moreau中尉率领一个连出击去破坏距离据点北面最近的越军堑壕。通过巡逻队的情报和观察,加布里埃尔的法军指挥官de Mecquenem慢慢地拼凑出了加布里埃尔据点周围比较准确的越军堑壕的地图----此时越军的堑壕已经从北面和西北2个方向进逼到距离据点不到200米的地方了。13日一早他就把这份地图送往奠边府总指挥部给德卡斯特里,随同这份地图递上去的还有他的报告,报告说巡逻队发现越军在701高地正在设置迫击炮阵地,对他的据点形成了居高临下的态势。他估计目前集结在加布里埃尔据点附近的越军很可能是齐装满员的3个整营!(法国人还是低估了越军的实力,越军这次是以2个团约3000人的部队进攻加布里埃尔)

      太阳快落山了,de Mecquenem命令外出巡逻的部队立即撤回,以免不测。加布里埃尔据点派出的2支巡逻队先后安全返回了据点,虽然越军使用迫击炮对他们实施了射击,可是没有对他们造成更大的伤亡。他们返回后,加布里埃尔据点立即进入全面戒备。

      在奠边府核心据点的德卡斯特里上校的指挥部里,他也在等着越军的进攻。今天早晨他睡得很不踏实,天才刚刚蒙蒙亮,北部和东部的据点就纷纷来电向他报告发现越军正在大规模集结,活动非常频繁,很多堑壕已经出现了机关枪和迫击炮阵地。德卡斯特里能做的都做了,现在要等的无非是大战的开始罢了。他甚至认认真真地洗了个澡,换了一身新军服,然后坐在指挥所里,等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时针一点点接近17时,德卡斯特里不时地看着手表,心里盘算着一旦越军开始炮击他就报告科尼。对于这场大战他已经等了4个月了,之前所做的一切跟电影一样在他心里又过了一遍,他觉得自己没漏掉什么,这次战役的胜率应该相当高。于是他点燃了一支烟,在整个奠边府,只有他的指挥部是按照防御105榴弹炮炮击的强度修筑的,所以他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现在要做的就是心安理得地等着大战的开始。

      奠边府法军的另外一个主官朗格莱斯也算沉得住气,前几个月里关于越军马上就要奠边府的传言他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结果没一次是真的,这次到底这狼这次会不会真的来,还要走着瞧。他在德卡斯特里的指挥部呆了一阵子,和他讨论了当前的情势,见德卡斯特里表现镇定,他心里也略略宽了些,于是回到自己的指挥部,见传说中越军发起进攻时间17时还没到,他也打算也洗个澡。他叫来勤务兵,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汽油喷枪和一大汽油桶的热水,洗上了热水澡。

      1954年3月13日17时终于到了! 坐在指挥部里的德卡斯特里竖起了耳朵,全神贯注地倾听,可是外面什么声音也没有,这咋回事啊?尼玛该不会是又一次“狼来了”吧?17时05分,满腹狐疑的他又点着了一支烟,就在此时,脚下的大地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紧接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和爆炸声响彻云霄,仿佛要连人的耳膜都要被撕破一般。

      越军对奠边府的大规模炮击开始了!在经历了接近4个月的对峙后,越法两军在印度支那战场最后的决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未完待续。。。。。

      通宝推:桥上,铁手,一介书生,我不是海洋,陈比尔,北纬42度,mezhan,星海潮生,山海马甲,胡一刀,敲门,SleepingBeauty,白玉老虎,李根,廖石,
      • 家园 围攻(五)

        法军的比阿特丽丝据点(越军称为兴兰高地)这次是真的要大难临头了。在开始这场大战之前,让我们首先转到越军的视角。作为奠边府集团据点群最靠东北的据点,比阿特丽丝的防御大概是各据点中最完备的了。利用平均海拔高度500米,坡度30-60度不等的高地,法国人精心部署完善的防御体系。该阵地的防御时除了法国人自己的经验外,也参考了美国人在朝鲜的经验,主要是堑壕的改进。美军的主要经验是堑壕上要有顶盖,并且严密伪装,使人不易发现,尤其是通往指挥所和主火力点的堑壕,防止被对方渗透进来的轻步兵轻易突入堑壕,然后顺藤摸瓜,一举捣毁指挥部,破坏主火力点---美国人在朝鲜战争后期的阵地战中是吃过类似苦头的。

        做了该做的一切,外籍军团守军的士气和斗志还是相当高的---毕竟在此之前越军还从未攻克过营级的法军精锐部队固守的据点,就在2多年前,1952年1月8日,13半旅2营就曾经在飘村击败过308师88团的进攻。何况现在在奠边府的核心据点还有坦克,炮兵和强大的预备队作为守军的后盾!从一个战前小插曲里也可以看出法军的信心。越军在进攻兴兰高地2天之前,在一次精心组织的排级规模突袭中曾经捕获过一名德国籍的外籍军团士官,此人在战斗中严重受伤,被俘后他得到了人道主义的对待,由于他亲身的经历和他平时听到的关于越军虐俘的传闻大不一样,感激之下,他交代了他知道的东西,尤其是他所在的1号高地的所有情况,他还好心提醒越军他所在的比阿特丽丝据点乃是整个奠边府集团据点群中最坚固的,越军最好不要正面强攻比阿特丽丝。

        当然法军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第3营兵力不足,只有500多人(该营满编应为750人,不足之数只能用伪军来凑数了,这些人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却要分成4个部分,分别把守3处阵地和营部。这样子每处的兵力都只有可怜巴巴的100多人,一旦阵地被突破,分散在各个火力点的部队很难有效组织反击。至于营部那点可怜巴巴的直属队大约也就只能应付下小规模的危机,比如袭扰之类的,要是越军发起全面进攻,就只能指望奠边府的援军了。

        从3月10日开始,越军就持续开始对比阿特丽丝据点实施进迫作业,141团428营和11营先后于10日和11日进入堑壕,这2个营的部队在总攻前连续和法军破坏堑壕的部队进行了反复的拉锯,力争将法军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寸土必争,绝不放弃阵地!”。陆续数个白昼,越军的的掩护部队于法军展开了激战,他们的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虽然法军总能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成功地将部分突出的堑壕摧毁,可是却无法对越军的堑壕网进行彻底的破坏。

        1954年3月13日凌晨,和他在奠边府核心据点的对手德卡斯特里上校一样,文哥也是早早就醒来了,随后黄文泰向他报告了最新获取的法军的情报,在过去的12小时里,法军的部署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很可能并没有觉察到越军的总攻部署情况(这里越军的判断其实是错误的,法军已经知道了越军的进攻发起时间,只不过法军大部分人一方面是已经被“狼来了”搞得疲惫不堪,另外一方面也是法军能做出的反应实在是有限,无法将有限的预备队全部撒出去加强各个据点);312师在昨晚经过一夜的挖掘,利用雾气和夜暗的条件,又将堑壕网进一步延伸到兴兰高地的外层防御圈;312师的进攻准备工作将于下午13时全部就绪。随后文哥命令一切按原计划执行。

        上午8时,待雾气散去后,越军的直瞄火炮开始了试射,2架运输机先后被击中起火爆炸,上午10时30分,越军的120重迫击炮也开始实施试射,将另外1架运输机炸成两截。

        点看全图

        越军攻击态势图,进攻是由312师141团和209团分别从东北和东南2个方向发起,312师165团则奉命隔断41号公路,堵住了可能由奠边府核心据点方向出援的法军预备队的通道,离兴兰高地最近的法军部队是泰族第3团3营。

        3月13日上午,法军破坏堑壕的出击部队出动了,越军428营670连3排留守部队与法军展开了激战,经过连番冲击,法军终于在中午12时占领了堑壕网的一个突出部,并且开始大肆破坏,负责指挥的一个越军副连长也受伤了,为了阻止法军的破坏,不让其妨碍傍晚发起的进攻,越军指挥部命令351师的105榴弹炮部队对法军实施20轮拦阻射击,在进行了2轮试射后,其余的18轮炮弹均准确地落入了法军的战斗队形和据点上,迫使法军不得不退回了芒清据点。

        越军计划以141团11营攻击1号高地,428营攻击2号高地,剩下1个营作为预备队;209团以130营进攻3号高地,1个营掩护进攻部队侧翼,插入兴兰和核心据点之间,切断41号公路,堵住可能出援核心据点援军,以防法军预备队的侧击,1个营留作预备队;165团则作为战斗的总预备队,对其他2个团提供支援,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尤其是如果在近战中发生战斗不利。为了保证“首战必胜”,中国顾问团和越军总指挥部安排了3倍于守军的攻击兵力,如果加上预备队的话,那就是5倍于守军!

        下午15时,越军209团开始下达战斗命令,130营沿堑壕隐蔽前出至攻击发起线,16时30分,130营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最后的总攻击命令了;与此同时,主攻方向的141团11营和428营也已准备完毕。

        17时05分,武元甲下达了总攻击命令!越军炮兵集中40门从75毫米到120毫米口径的火炮开始集中射击兴兰高地,外籍军团军士Kubiak在事后回忆说“就在那一时刻,仿佛圣经中的启示录降临人世, 比阿特丽丝整个飞上了天空,瓦解消散在烟尘之中,我身边的砂石飞溅,外籍军团的官兵四散奔逃, 尸体和伤兵比比皆是。。。我们完全被越军的炮火震惊了,他们居然集中了那么多的大炮,向我们发射了如此多的炮弹,密集的炮弹如同冰雹一样,毫不留情地将我们的掩体一一摧毁,将里面的人员和武器埋葬。。。”在奠边府核心据点的野战医院少校军医Gro Peak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那炮击甚至使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了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的火力。

        炮击不仅仅对法军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同样也严重破坏了法军的通讯系统和其他设施。朗格莱斯上校当时正在愉快地洗澡,刚洗了一半,越军的炮击就开始了,他来不及擦干就立即抓起军服,光着身子就冲进了自己的指挥所,他抓起电话想命令手下的2个营长,就是第1殖民地伞兵营营长Guiraud和第8突击伞兵营营长图雷特做好战斗准备,可是电话已经中断了。他心急如焚地熬过了漫长的几分钟,法军的抢修人员重新接通了电话线,他随即向2个营长下达了命令,这时他才感觉到局势在自己的控制之中。随后他又给德卡斯特里的指挥部打了电话,电话那头的一个参谋气喘吁吁地告诉他比阿特丽丝据点正在遭到越军猛烈炮击。作为一个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朗格莱斯从炮声中也很快判断出越军真正的炮击目标是比阿特丽丝。

        他和德卡斯特里立即先后打电话给法军的炮兵指挥官皮罗上校,命令他立即用炮火对比阿特丽丝实施拦阻射击,挡住越军的攻击,同时压制越军的炮兵,打掉他们的大炮。听筒里皮罗只是机械地说“是,是”,从他的语气中,朗格莱斯感觉情况好像不妙。就在当天早晨,朗格莱斯检查据点防御时还问皮罗斯情况怎么样,这厮把胸脯拍的啪啪响,满口“没问题!”,可是现在问他越军的炮兵阵地在哪里,这厮却一下子慌了,他六神无主,来回地在地图上的乱指一气,一会说在这,也许在这里,一会又自我否定说,不可能在这里,然后指向别处说,那,肯定在那里!朗格莱斯受不了了,他没好气地说:“不管在哪里,你先给我压制住敌军!”然后就挂了电话。

        皮罗无奈地耸耸肩,他不是不想压制越军,怎奈他实在不知道对方在哪里,他过于相信自己的美式155榴弹炮了,虽说射程和威力都比对方的105榴弹炮强,可现在压根就不知道往哪里打。他甚至拒绝了手下的建议要给大炮挖掘更深的掩体,现在一切都晚了!

        越军的炮火还在怒吼,法军反击的火力有气无力,漫无目的。朗格莱斯感觉法军炮兵不但没能压制住越军,反而被越军压制住了。他的感觉是对的,法军的外籍军团重迫击炮连在炮击中损失惨重,先是1名军士和6名炮手被炸死,随后一枚炮弹穿透了一个弹药库的顶盖,引爆了储存的5000发炮弹,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使周边的人感觉宛若是世界末日,仅仅数秒后,又一发炮弹击中了迫击炮阵地,把半个连(3门)的重迫击炮崩上了天。这些情况朗格莱斯当然无法亲眼看到,不过他很快就有了更直观的印象----17时30分刚过,一发105榴弹炮弹击穿了朗格莱斯指挥部的顶盖,炸开了一个大洞,指挥所里的8个人一下子都被掩埋在虚土和木料之中,好不容易把自己挖出来,第2发炮弹却又尖啸着从破口里穿过,从距离一个参谋肩膀仅仅几英寸的地方掠过,准确地击中了后墙!这几人以为自己必死无疑,隐蔽所里霎时死一般沉寂,过了好一阵子,才有一个参谋指着后墙叫了起来“看,上校,我们真幸运!”土墙上赫然有一枚清晰可见的炮弹----居然没爆炸!

        来不及庆幸死里逃生,朗格莱斯及手下的参谋刚刚在另外一处掩体里恢复指挥所,就接到了一连串的噩耗----18时15分,比阿特丽丝据点指挥官Pegot少校报告说据点的前沿阵地正在遭到越军优势兵力的全面猛攻,他要求炮兵实施尽可能近的拦阻射击,距离己方防线越近越好!

        皮罗的手下算是够卖力的了,在开放式的炮位上,法国和非洲裔的炮兵们冒着越军空前凶猛的炮火进行支援,他们不断地根据军官的命令调整射角和方位,然而越军的还击来得准确而迅速,仅仅几分钟内,就有2门105榴弹炮被击毁,炮手们非死即伤。不过其余的火炮仍然在开火。

        18时28分,担任辅攻的越军209团130营已经突破外围,占领了法军一处阵地。18时30分,比阿特丽丝据点指挥所被越军炮火连续直接命中,Pegot少校和全体指挥人员阵亡。失去统一指挥的守军顿时一阵恐慌,13半旅的指挥官Gaucher中校立即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接通比阿特丽丝据点的电话,经过一番努力,他和3营的一个连长联系上了,他得知这个连现在已经陷入苦战并且还在不断遭到越军的猛烈火力打击。现在立即指定一个军官接替Pegot少校的职务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Gaucher中校打电话给参谋长Vadot少校和Martinelli少校(他是Gaucher的副手)来自己的指挥部议事。Vadot少校来迟一步,Gaucher中校的指挥所里已经挤得满满当当的,无奈之下,大块头的他只能尽力挤进了指挥所的一个小角落里----这无意的举动或许救了他自己一命。Gaucher中校见众人到齐,才刚刚开始他的发言,一发越军的炮弹就穿透了指挥所的顶盖,刚好在中校的面前爆炸,Gaucher的双臂被炸飞,腿部一片血肉模糊,胸部也被炸了个大口子,旅部的神父Trinquand步入掩体时,他尚有知觉,他要求神父为他擦去脸上的血污给他点水喝。一辆野战医院的救护车紧急将Gaucher中校送到医院的手术室,可是他的伤势太重,很快就不行了。就这样,奠边府法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第13半旅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连续失去了一线指挥官和总指挥,这进一步加剧了恐慌的蔓延。指挥所里的Martinelli少校也受了伤,Vadot少校大难不死,除了几处擦伤,他毫发无损。

        在比阿特丽丝的2号高地上,由于法军布设了大量的铁丝网的地雷以及各种鹿寨,越军428营的先头部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将其一一破坏,经过40分钟越军才算清理掉100米宽的障碍区,此时法军已经从最初的恐惧中逐步清醒过来,残存的火力点一齐猛烈射击,挡住了越军的道路,越军随即使用手榴弹,爆破筒,火箭筒等武器与守军展开了激战。在战斗中,428营的班长潘庭耀(Phan Dinh Giot)为了给战友打开胜利的通道,用胸膛堵住了法军的一个火力点,从而为后续部队赢得了一点时间通过了2号高地的前沿。

        在11营进攻的1号高地上,越军通过障碍带后也遇到了顽强抵抗,此时法军炮兵已经开始进行近距离拦阻射击,冒着伤到自家人的危险,企图挡住越军对比阿特丽丝的全面猛攻。243连在连续突破7道铁丝网后遇到了2个火力点的交叉火力攻击而无法前进。营长决定将预备队投入攻击,一个爆破排随后在机枪的掩护下对法军的火力点实施连续爆破。困兽犹斗的法军在步步进逼的越军面前同样是寸步不让,各个火力点轮番喷吐着炽烈的火舌,哪怕是被越军认为已经摧毁的火力点,也会不时射出致命的子弹。11营不得不与对手进行艰苦的近战,一一摧毁那些火力点和暗堡,他们整整激战了4个小时才彻底拿下1号高地。

        比阿特丽丝的法军虽然大势已去,可是仍然在进行最后的苦战,双方战线犬牙交错,相互以自动武器对射,对掷手榴弹,双方的炮兵已经不敢继续向比阿特丽丝开火,而是在极力压制对方的炮兵,并且实施拦阻射击,企图堵住对方增援比阿特丽丝的道路。但法军毕竟处于劣势,无法挡住越军长时间精心准备的进攻。20时30分,驻守据点东北2号高地的法军第10连首先与核心据点失去了无线电联系,就在还没几分钟就要到21时的时候,11连也发来了最后一条消息“到处都是越共!他们已经攻到连部了!”随后就失去了联系。此时比阿特丽丝的法军已经乱作一团,军官非死即伤,仍然在指挥战斗的只有士官和班长级别的小兵。第9连在Kubiak的指挥下还能摇摇欲坠地守着最后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的连部---这不是因为他们骁勇善战,是全靠着炮兵的火力才勉强守住的。(当晚法军共发射155和105榴弹炮弹共6000发,越军发射105榴弹炮弹约1500发)

        夜色渐浓,在312师的指挥部里,气氛紧张凝重。师长黎仲迅和中国顾问董仁两人并肩站在指挥所地图前,一边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前线的团营级干部的报告,一边打量着地图。在越军进攻受挫后,他们立即命令一线部队调整部署,一面巩固阵地,一面重新组织部队准备发起新的进攻。比阿特丽丝第9连的连部,Kubiak也感到末日将至,拼命在无线电里向芒清核心据点呼救,可是无论他如何苦苦哀求,核心据点除了一再命令他们坚守到底外,就再无回音了,最后Kubiak也只能苦笑,他知道在天亮前,核心据点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向比阿特丽丝派出援军了。23时,越军在完成重新部署后再次向9连连部发起进攻,越军一名班长带领5名爆破手去爆破法军最后3座暗堡,他亲自去爆破母堡,他慢慢从一个死角爬向母堡,成功地在法军火力下进入了一个弹坑,随后他将爆破筒丢进母堡,将其一举炸毁。失去了最后屏障的法军彻底崩溃,或降或逃。此时是23时30分,攻击部队激动地向312师指挥部报告说已经彻底拿下了兴兰高地!随后兴奋的黎仲迅立即电告武元甲初战告捷,312师提前30分钟彻底拿下了兴兰高地!

        在法军的记录上,第9连与核心据点的通讯一直到14日凌晨0时15分才中断,最后发出的信息是Kubiak请求炮兵无差别轰击剩下的碉堡。随后法军的步话机员就如愿以偿地被一发从核心据点射来的炮弹炸成了两截。Kubiak于凌晨2时左右收罗了部分散兵游勇逃往附近的丛林,他们没敢直接撤往核心据点,因为他们知道越军必然沿着41号公路设下了伏击等着他们。

        越军迅速打扫战场,清点战果:共计毙俘敌500多并缴获外籍军团13半旅第3营全部武器装备!仅百余敌军逃脱。越军总共阵亡120人,受伤200人。

        1954年3月14日凌晨2时25分,来自奠边府的报丧电吵醒了河内的科尼将军,电报言简意赅:“与比阿特丽丝的联系自0时15起即彻底中断,通过无线电监听可以判断所有据点均已落入越共之手。Gaucher中校阵亡。”几乎在同一时间,韦国清也向北京发出电报:“(昨日)下午5时,越军主力312师进攻奠边府东北部的兴兰据点群, 这里工事坚固,敌多躲入地下室顽抗, 越军缺乏对付地下室之敌的经验, 故战斗时间较长,经数小时激战后,才歼敌外籍军团1个步兵营,俘敌260余人(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个数字中许多被俘的敌伤员最终没能熬过去,故越军最终战果是毙敌300,俘敌200),敌运回78名伤兵回芒清中心区。”

        他的报告同时指出“此次战斗各顾问组深知初战必胜的作用,他们精心帮助组织了第一阶段的作战,从勘察到部署,从战术到技术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应该说越军这一仗打得相当漂亮,可是韦国清还是有点意犹未尽。

        在芒清核心据点里,已经焦头烂额的德卡斯特里和朗格莱斯对比阿特丽丝如此快就易手深感震惊,按照原先的作战方案,德卡斯特里命令朗格莱斯天一亮就立即组织反击,夺回比阿特丽丝据点!而越军方面也为初战的胜利所鼓舞,准备再接再厉,继续进攻下一个目标,那就是独立山(即法军的加布里埃尔据点)!

        未完待续。。。。

        因为很多图片太大无法上传,大家见谅,可以去我的博客那里看,地址是http://ken-093.blog.163.com/blog/static/317740802015122104621926

        通宝推:foureyes,红茶冰,SleepingBeauty,mezhan,李根,北纬42度,新楼,阴霾信仰,我看看,可爱的中国,树袋熊毛毛,不远攸高,上好佳,
        • 家园 大家都发财!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向大家拜个年

          去年因为年底结婚的事情,后来又加上我老爸住院,搞得真是焦头烂额,迟迟一直未能更新,春节假期好不容易攒了点时间,花一天时间抓紧更新了一下,谢谢大家的支持。

          通宝推:李根,北纬42度,
      • 家园 长期困守,居然不挖水井
        • 家园 山上不好挖吧,不过要是从核水阵地埋根水管过来也好

          至于说水管会不会在越南挖壕沟时会发现破坏,已经不重要了。好像那阵地没等到水用光的时候

      • 家园 送花得宝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做个沙发,花等后文,终于又更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