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浙江高利贷的深化 -- zhuhit

共:💬62 🌺146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同意
          家园 问题可不少啊

          展期的不少吧,云南的高速公路。

          一些地方的平台债。

          铁路建设留下的一屁股烂尾。很多地方的铁路建设路段年前开始就没有发工资了。

          • 家园 是的

            高速公路这个还真有这个现象

            我省高速公路的贷款在兄弟支行做过,我见到的批复是以贷款比例的收费权作质押,可这路没修好,就没法质押,直接信用,当然,也当得起信用。去年做的流贷解包还原,变作项目贷,我行想,反正建行工行占着大头,干脆收了吧,平时账户就几块钱,当然这个和高速公路特点有关系。高速公路耍赖了,老子不还,到期你还得贷借新还旧,不然你就是逾期,一直抗到到期前一天,我们还是妥协了,借新还旧了,但也仅此一案例,真是还不起吗?也不是,只是大爷当贯了。不过呢,要不是去年银监局大检查大家要过关,看我不收拾你,无非是翻脸,向银监局上报呗,省国资委总要来兜底。

            当然,这样的案例仍是少数现象,不能归结为整体平台烂掉了,整体看还是较为健康的,平台贷款很多都是年初就安排好了当年还贷计划,拨付资金到关系行,这一点不仅是我省的现象。

            铁路的事情我不太懂,没有做过,但是去年跨越下去之前一段时间,我们行就发出了风险预警,兄弟分行接触也较少。铁道部也不太喜欢我们这样的股份制银行,当然我们也不喜欢他,具体情况请多说说。

            • 是的
              家园 看来阁下在发达地区待惯了

              不知道落后地区的黑啊

              向银监局上报呗,省国资委总要来兜底。平台贷款很多都是年初就安排好了当年还贷计划,拨付资金到关系行,这一点不仅是我省的现象
              贵省各级政府财政充裕,所以还贷都在按部就班,四川这边很多都是吃饭财政,于是有的地方政府招标搞项目什么的一堆企业银行都投入了,结项的时候,地方政府告诉他们没钱,再告到省一级机关发现,省一级机关都没有立项,根本就没有财政对该项目的财政支持计划,傻眼了吧?继续闹?好嘛,项目还在建设期的时候,主要领导全部调任退休了,新领导说,不关我的事,那是前任乱搞,到前任新任职的部门去找,前任说,我现在又不管,。。。。不要说民企,就我们那种财政全额拨付的单位都遇到过这种事,成了收不回的烂帐了

            • 是的
              家园 看来是专业人士

              不知道你是哪个省的。

              我感觉是经济发达省份的。

              这些地方高速公路的建设是没有问题的。

              云南的山里高速公路造价高,人又少,高速公路的收费非常少,完全无法覆盖利息,所以这些地方的高速公路贷款迟早出问题,去年年末的时候就有苗头,现在借新还旧,掩盖过去了。问题爆发是早晚的事。

              至于平台贷:给你举个例子,东北某地某地方银行想要上市,问题是坏账太多不达标,于是成立一个公司买入坏账,以坏账作抵押,贷款平账。表面没问题,其实问题非常多。

              城商行基本就相当于地方政府的小金库,其实这里面一团糟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问题。

              至于铁路建设,这个是跨越在2010年起了太多项目,国家的钱不到位(事实上也没法到位,需要的钱太多),于是施工单位垫资施工,等到钱花光了,也就烂尾了。

              “拨付资金到关系行”,这是什么意思?

              通宝推:parishg,
        • 同意
          家园 国企不是好东西啊

          有头脑的民营企业其实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加大对依附国企的合作力度,
          中小民企缺什么?流动资金,国企也知道,于是在这块卡你,上半年有朋友对有两家上市国企销售收入400多万,结果只收到100多万,要钱?不急不急,我不是没有钱只是一时半会儿安排不过来,现在市场资金紧张,有一半板子要打到国企头上,他们拿到大资金后,不急于使用而是放在资金市场吃利息

          • 家园 如果资金市场供应不紧张的话,国企也很难吃到太高的利息的
          • 家园 同意

            小企业8%的利率是行价了。100万元这个额度,建议做经营性贷款吧,走小企业流程客户经理实在是受不了,风险部会骂人的。建行有小企业绿色流程?

            我在南方一省会城市,这里央企和国企我个人经办7-8家,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较少在这种低消耗的地方拖欠,他要赚钱的方式很多,拖个资金着实很低效。而且我经手的两家央企,总部都对其融资有指标,银票流贷就不说了,现在对国内证和商票都有定额考核,季报的时点数都在有意控制,贷款卡进去看看,啧啧。企业只能大力拓展其核心供应商,当然要有占款,不过,这这两家央企都在积极帮助供应商融资,无非就是表外的一些方式了,只要不上贷款卡都好说,为了一棍子把供应商打死,对欠款均有贴息,目前银票贴现低,买方付息更是常见,月结比较正常。省、市两级国企管理就比较粗放了,不过还是能感觉到进步明显,国企常见的大爷毛病还是那样,但也要承认,追求利润的动力明显增强,当然,顺带着企业发展,自己的银子也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嘛。

            国企其实也有难言之隐,我不是帮他开脱,只是说说实际情况,毕竟绝对的垄断企业还是少数,主要的还是要在市场上夺食的。从小企业的角度看,当然我给你供了货你要付钱啊,不过一来,供货前两家肯定讲清楚了的,核算,拨付,垫款,这些是要有时间的,这些条件你做不来就不要供,二来,国企的下游还有政府,还有上面的政治任务,你国企占有大部分资源当然应该你来担责任,不过很多东西在市场环境下要么不赚钱,要么政府拖欠,要么上级母公司归集资金,任务又实实在在那里,只能是大鱼吃小鱼了。

            目前供应商占款的方式还是有较多的解决办法的,中信保公司做进出口险比较擅长,目前也在开始对国内险进行保险,这品种一出,将较大程度解决供应散,回款慢的小企业特点,押汇90天差不多都能接上。我其实很建议个小企业多和银行合作,有时你自己讨要麻烦的款,有了银行参与,国企付款速度会大不一样。

            我行对小企业收紧倒不是怕他乱用,主要还是基于风险的考虑。

            我对您说的基金搞不懂,不过,从保函角度看,只要有华融的授权书,授权有对外签署合同、担保、融资的事宜,这个倒不是大问题,俺做了不少相关这个方面的。

            • 同意
              家园 遇见业内人士了

              1、

              建行有小企业绿色流程?
              朋友明确表示当时有,而且本来某校某专业出来的各大行上上下下不是同学就是校友,所以做事比较快(阁下应该大致知道我是哪个学校专业出来的了)

              2、

              他要赚钱的方式很多,拖个资金着实很低效
              有时候仅仅是一种态度,有时候也是一种财务方式,他不是只这一家几百万,他是很多家,朋友去收账的时候,说是二三十人在那里等着分管财务的副厂长,如果平均每人500万计算,总量上亿了,这样算下来其财务成本还是比较大的

              3、

              我其实很建议个小企业多和银行合作,有时你自己讨要麻烦的款,有了银行参与,国企付款速度会大不一样
              兄台也是业内人士了,但是疏忽了一点,那就是跨行的难度也是相当大,就算企业开了票,银行尤其是单一大客户的银行,也会找到合适的机会就押票,问题是各大国企分别在各大银行(包括一些地方银行)开户,你也不能所有的银行都合作嘛

              4、

              只要有华融的授权书,授权有对外签署合同、担保、融资的事宜,
              兄台说到关键点了,那就是没有华融总公司的授权书及担保资质,它分公司或者深圳办事处不知道有没有担保资质,我记得多年前有个案例,成都信托(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年提供担保,结果,还不起款,被告,最后惊讶的发现,成都信托没有担保资质,判决成都信托不承担担保赔偿责任,此案我映象深刻,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大型国有控股的金融公司都有担保资质,华融总公司可能有,但是作为其二级法人的分公司呢?不一定吧,所以一定要看到起担保资质才行

              • 家园 是的

                我们两个学校还挨着的,比你们和复旦还亲近。

                大型国企要求付款排队是正常的,很多时候真不是故意拖着(坏企业当然还是有的),人多,钱碎,多个部门核对,程序要走,领导签字,这个我们做这行的其实也知道,我的意思是,拿这个能付不付的钱去资金市场,我自己经办的几个大型国企都没怎么发现,这个钱是国家的,他这么积极做什么,还不如花点心思做点对自己更有效益的事情(新社会了,自己去拿吃相太难看也不可持续,方式很多的)。

                我说的供应商和银行合作,其实我自己在实操的经验,保理、应收账款质押、商票,但凡是银行参与进来,国企的还款是确定的,只要确定,就可以跟国企谈条件,银行利息如何分摊,原材料销售价如何确定,供应商周转也快,国企也能完成任务,当然,供应商要去和国企合作的银行去申请授信。如果国企不付款,银行能办他的地方很多,就是一封普通的催收函都能把他的总会紧张半死,供应商还是要学会借银行的势。不过,这也是针对相对较强的中小型企业,小微企业的弱势短期内还是没有办法。这也是联保原动力之一吧,但被乱用了现在。

                我行小企业有专门的部门,但在这个形式下,权限全部上收成为一般授信流程,建行盘子大,当不可同日而语。

                • 是的
                  家园 呵呵

                  1、

                  我们两个学校还挨着的,比你们和复旦还亲近。
                  提哪里不好,偏偏提我们的死对头呵呵,玩笑话,上财虽然确实厉害,但是银行学及银行领域不见得比我们强,各有千秋,我们在成都这种边远山区啊,

                  2、现在银企合作里面,结算服务确实比原来重视多了,本来嘛金融就是资金流动的全过程,包括筹措、借贷、结算等,或许阁下在发达地区,民营发达,不像西部省份,银行一点也不敢得罪大型国企啊,在协助中小民企方面果然有借鉴贵省先进经验的地方啊

                  3

                  我行小企业有专门的部门,但在这个形式下,权限全部上收成为一般授信流程,建行盘子大,当不可同日而语。
                  基本上现在成都市区建行审贷都集中在省分行,但是架不住人情啊,当然不能贷的一律肯定不能贷,我要的只是他们能把从一叠申请的后面放到前面去而已,符合规则的他们不故意刁难而已

                  • 呵呵
                    家园

                    哈,我还以为你是上财的,原来是西财的啊,西财都没高中同学,那时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计算机和生物。

                    我本来是纯理科的,当时也愿意去研究机构做高层建筑的结构分析这样有意义的事情,我始终觉得,不会造个机器,画个图纸什么的总是觉得很空,可惜师兄博士出来,一个月才5000多,我还是想让老妈过一段衣食无忧的生活,才被迫去了银行,这几年来,一个电话都不敢给导师打电话,不好意思得很,当年那些所谓成绩比如我们的都读完博做讲师了。

                    我是老成都了,五代都在成都

                    现在在沿海,回不去啦,媳妇儿说如果我回去,就把我的娃藏起来不让我见,虽然我现在都还没和她领证的,娃在哪里还不知道

                    我省是那些乱七八糟高利贷、房地产、联保、担保公司、托盘的重灾区,啥怪现象都有,都全。在另一篇回复中,我有说过,我只是针对我省这一区域做了一些我实操、实际看到的一些表面现象的说明,这里懂金融的朋友很多,我不敢班门弄斧。只是,最近二季度人行通报以及我行全系统发布上半年通报的情况看(我行把经济大省、强省全部覆盖,昆明分行刚开没多久,系统内的平台确实未发现逾期情况),全国不良案件数有所下降,金额在增加,但通报的平台类贷款非常少,结合我自己操作的国企,才贸然说了下。最近忙着发债做开发贷,很久没有上网关心周围发生的新闻,多的是出了事大家学习案例以及熟知内情的客户提及,仅供大家管中窥豹吧。

                    拨付资金到关系行这句话是说,年初就把今年要还的钱拨付下去了,这不是存款吗,放到有关系的银行,到期就转到贷款行还,这都是活期存款啊,费用很高的,又稳定。

                    西部、部分北方地区,吃相依然难看,还是老一套,要人家送银子才办事,其实又拿不到多少,在东南沿海省区,众多国企、央企、平台都和企业、银行达成一片了,既做事,有合法合理的挣钱,金额又大,大家都好,所以我觉得内地要多学习,按紫川里是说法,统领大人也是要吃饭的嘛。

                    现在整体金融情况比较复杂,小道消息和传言又被媒体无限放大,小报就不说了,专业报刊也是满嘴跑火车,瞎话张嘴就来,都不带琢磨的。

                    • 家园 谢谢你提供的信息,但是反感秀学历

                      所以投了一棵草

                    • 家园 说来惭愧

                      虽然毕业于号称全国第一的货币专业,但是几乎就没在业内干过,对现状更多的认识也是同学朋友们的言传,到是比不过你在业内实打实的干啊,而且我现在连专业的东西都看得少

                      专业报刊也是满嘴跑火车,瞎话张嘴就来,都不带琢磨的。

                      可惜师兄博士出来,一个月才5000多
                      现在国内企业还是产业升级不够及对智力的漠视啊,博士出来还是干的本科生能干的工作,当然只有5000多啊

                      仅供大家管中窥豹
                      盲人摸象有的摸到了脚有的摸到了头........但是组合起来就是一头完整的大象啊,关键是要相信虽然自己看到的是真的,但是人家看到的也是真的,微观和宏观、东部和西部.....有很大差异的,

                      西部、部分北方地区,吃相依然难看,还是老一套,要人家送银子才办事,其实又拿不到多少,
                      还是基础经济薄弱啊,很多都是吃饭财政,上次有朋友要调任四川某县分管农业及减灾的副县长,坚决不去,就怕书记、县长强压,动用扶贫资金、防洪资金,哪里什么产业都没有,就只有打点这些东西的主意了,

                      其实,我一直想表达的是担保是个恶制度,担保制度是连坐制度的衍生,担保无助于风险的控制的同时,反倒极大的加剧了风险的产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企业是否出风险,其实跟有否追加担保本身没有必然的关系。担保是一种事后风险追偿的机制,但是并不是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什么说加剧了风险是,因为担保链条,你不知道会牵扯到多少人,而且极大的加剧了整体性的风险,你给我担保,我给他担保,他在给他担保,不断衍生下去,其中链条上任何一家担保出问题,整个链条跟着完蛋。我见过很多不少好的企业,都因为给人担保,留下无尽遗憾。
                      我到有不同的意见,担保对中小企业意义重大,尤其是企业发展初期最需要资本投入的时候,自身又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抵押,这样担保对这些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融资保证,对促进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动力,当然什么时候都该有个度,比如担保公司的资质审核,比如总的担保额度不能超过担保公司的总资产的多少百分比等等,而不能一概否定

                  • 呵呵
                    家园

                    哈,我还以为你是上财的,原来是西财的啊,西财都没高中同学,那时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计算机和生物。

                    我本来是纯理科的,当时也愿意去研究机构做高层建筑的结构分析这样有意义的事情,我始终觉得,不会造个机器,画个图纸什么的总是觉得很空,可惜师兄博士出来,一个月才5000多,我还是想让老妈过一段衣食无忧的生活,才被迫去了银行,这几年来,一个电话都不敢给导师打电话,不好意思得很,当年那些所谓成绩比如我们的都读完博做讲师了。

                    我是老成都了,五代都在成都。

                    建行审批都到省分行了?不会吧,成都市行应该就有审批权限吧,成都也变得这么先进了

                    现在在沿海,回不去啦,媳妇儿说如果我回去,就把我的娃藏起来不让我见,虽然我现在都还没和她领证的,娃在哪里还不知道

                    我省是那些乱七八糟高利贷、房地产、联保、担保公司、托盘的重灾区,啥怪现象都有,都全。在另一篇回复中,我有说过,我只是针对我省这一区域做了一些我实操、实际看到的一些表面现象的说明,这里懂金融的朋友很多,我不敢班门弄斧。只是,最近二季度人行通报以及我行全系统发布上半年通报的情况看(我行把经济大省、强省全部覆盖,昆明分行刚开没多久,系统内的平台确实未发现逾期情况),全国不良案件数有所下降,金额在增加,但通报的平台类贷款非常少,结合我自己操作的国企,才贸然说了下。最近忙着发债做开发贷,很久没有上网关心周围发生的新闻,多的是出了事大家学习案例以及熟知内情的客户提及,仅供大家管中窥豹吧。

                    拨付资金到关系行这句话是说,年初就把今年要还的钱拨付下去了,这不是存款吗,放到有关系的银行,到期就转到贷款行还,这都是活期存款啊,费用很高的,又稳定。

                    西部、部分北方地区,吃相依然难看,还是老一套,要人家送银子才办事,其实又拿不到多少,在东南沿海省区,众多国企、央企、平台都和企业、银行达成一片了,既做事,有合法合理的挣钱,金额又大,大家都好,所以我觉得内地要多学习,按紫川里是说法,统领大人也是要吃饭的嘛。

                    现在整体金融情况比较复杂,小道消息和传言又被媒体无限放大,小报就不说了,专业报刊也是满嘴跑火车,瞎话张嘴就来,都不带琢磨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