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北京暴雨成灾的根源 -- hwd99

共:💬228 🌺1058 🌵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北京暴雨成灾的根源

    北京暴雨成灾的根源

    摘要:总结一下本文主要论点和论据

    1、 官方专家观点:北京排水管网能力不足,论据: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大部分是按照1至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也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毫米至 45毫米的降雨。

    2、 官方专家观点:没有必要提高排水管网能力,论据:如果一味地提高建设标准,建完后,很多管道可能派不上用场,是资源的浪费。

    再次补充一个草民观点:反对建大管道浪费说。论据:第一、2004-2012一共9年时间,6年发生水灾(此文)。今年更是有多人死亡,财产损失116亿(官方数据)。第二:增大管道,提高标准到预防20年一遇降雨,增加投入不超过43%(补充1)。

    3、 草民观点:精英们有钱给美国花,不愿花在国内。论据:借给美帝近2万亿美元,是美国的最大外国债主。可是,说到国内建设,精英们总是说,我们还不富裕,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做。这里暗示精英们浪费说是忽悠,本质上是不愿花钱,后面补充了论证。

    4、 草民观点:借钱给美国救美帝是愚蠢的做法,论据:美元是美国印制的,美国不缺美元,例如,。2008年12月5日,美帝在那一天,就增印了1.5万亿美元,接近当时中国政府手里的所有美元外汇。这里不讨论美帝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只是指出美帝向中国借美元,是在忽悠中国精英。

    再次补充:抱歉,因时间关系,草民不打算再此与大家讨论下水道技术问题。草民赞同北京专家王某观点,是投入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草民以为,当前中国问题根源是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问题,在网上发言的目的就是讨论经济问题,此文所说下水道也一样。本文没有展开,无法仔细讨论,草民另外写了一帖子,欢迎大家指教,参见:给毛派网友:毛泽东时代,不储藏大量外汇链接出处

    -----以下为正文-----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成灾。22日18时30分,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潘安君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据潘介绍,北京市受灾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其中房山区80万人。道路桥梁多处受损,主要积水道路63处,路面塌方31处;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

    另据北京市政府新闻办22时40分通报,截至7月22日17时,北京市境内共发现因暴雨死亡37人。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而沉痛。

    潘安君以四个“历史罕见”形容本次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225毫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面积占全市的86%以上;强降雨一直持续近16个小时;全市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接近500年一遇。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7月22日零时56分则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截至21日22时,北京20个国家气候观测站的平均降水量为163.7毫米,这是北京自1951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观测到的最大值,目前降雨仍在继续,记录还将被刷新。

    一年前的6月23日,北京也曾遭遇暴雨。据第二天北京新京报报道,京城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大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部分环路断路,地铁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线路部分区段停运。

    当时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王毅说,局部地区降雨达到百年一遇的水平。从整体范围看,降雨量50毫米/小时以上的区域达到300多平方公里;降雨量100毫米/小时以上的达到近40平方公里,面积太大。这也是大量水不能及时排除的主要原因。

    记者还报道了北京近几年强降雨:

    2007年 “81”和“86”降雨强度85毫米/小时,北三环安华桥下两次发生积水。

    2006年731首都机场暴雨,降雨强度105毫米/小时,迎宾桥积水1.7米,机场交通中断。 

    2005年“814”密云局地特大暴雨,降雨强度100毫米/小时,暴发山洪,威胁群众生命安全。 2004年“710”城区暴雨,降雨强度80毫米/小时,莲花桥积水2米,城西地区交通瘫痪。 

    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百年一遇大雨成灾,几乎是年年都有。实际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北京排水管网欠账严重。去年北京市防汛指挥部总工程师王某介绍,北京的下水道,仅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排水管线能达到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大部分是按照1至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也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毫米至 45毫米的降雨。王还说,“如果一味地提高建设标准,建完后,很多管道可能派不上用场,是资源的浪费”。遭到网友痛斥。

    我国当前执行的城市下水道建设标准,与西方日本等国家有很大差距。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下水道建设标准是预防25年一遇24小时降雨和100一遇72小时降雨带来的洪峰。这样的标准,意味着需要建设更大口径下水道和更大排水能力的排水泵站,也意味着投入成倍增加。美国芝加哥市的下水道最大直径达到10米;日本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是最大高度为50米的巨型隧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伦敦下水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东京下水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法国巴黎下水道

    法国巴黎下水道建于19世纪中叶,基本上都是石头或砖混结构。下水道建得非常宽敞,可以划船。电影《虎口脱险》中,3位英国盟军飞行员与一位法国剧场的乐队指挥,正是从巴黎下水道乘坐小船,逃离了入侵者德国纳粹的追捕。相比国内的下水道,直径很少超过1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北京市一环内太平桥排水管道

    下水道建设,并不需要什么高技术。我们也完全掌握了下水道建造技术。我们的问题是,精英们不愿在下水道上花钱。虽然我们有外汇3万多亿美元,借给美帝近2万亿美元,是美国的最大外国债主。可是,说到国内建设,精英们总是说,我们还不富裕,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做。

    但是,美国遭遇危机,需要帮助了,精英们就公开说,中美同舟共济,救美国就是救中国,大笔美元借给美国。问题是美帝会缺美元吗?美元是美帝印刷出来的,不是中国人制造的。2008年12月5日,美帝在那一天,就增印了1.5万亿美元,接近当时中国政府手里的所有美元外汇(来自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联储公开的消息)。

    也不知道当道的精英是真愚蠢,不知道这个简单的常识,还是要故意忽悠老百姓,以搞垮中国。

    参考:国人赚钱难的原因是精英印钱不给自己给美帝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27&articleId=35498

    另补充

    1 再谈北京水灾背后的荒诞根源 链接出处

    2 如何治理我国水污染: 链接出处

    附:

    《环球时报》社评:大暴雨冲出中国现代化的原形

    2012-07-23 07:26 环球时报

    北京特大暴雨到昨晚已致37人死亡,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而沉痛。这场北京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冲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原形,以及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首都的本色。北京和我们这个国家显然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这场暴雨无疑首先是一场天灾。位于华北平原北缘、主要依靠季风带来降水的北京,在气象上是个极不幸运的城市。它长期干旱少水,人们盼下雨,盼下大一点 的雨,希望密云水库不再只有一个水底,永定河能重新恢复径流。如今大雨终于来了,却来得这样猛烈凶狠,房山区几个小时的暴雨就几乎下了平时全年的降水,酿 成大灾难。

      很难对北京市政府应对这场暴雨的表现做“好”或“不好”的简单评价。这是一场从未有北京官员见过、北京也无历史记忆的大暴雨,市政府工作有漏洞想都能 想得出来,也的确被舆论指了出来。与此同时,人们看到全体政府相关人员都紧急动员起来投入抗灾,三名政府工作人员以身殉职。

    37条生命的逝去令人悲伤,而他们是在中国抗灾能力本应最强大的城市不幸遇难的。这一事实带来的额外感叹或许会在中国长留很久,北京这场雨应该给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做一次质的修正。

      很多人在说北京的下水道太差了,这个理已经明摆在每一次大雨中,而且已是老话题。但北京市的减灾软肋岂止是下水道,它还包括很多其他硬件上的细节,以 及人们防灾意识的淡薄。上星期六大雨已成定局时,很多人仍开车上街,政府阻止不力,体育场还有足球比赛。北京的各种补习班多如牛毛,但有几个人受过专门的 逃生训练呢?

      改善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城市安全工作费事费钱,回报又难得一见,不仅政府,全体公众都必须有兴趣和意愿把现代化的方向朝着昂贵的安全方向扭。中国必须逐渐下这样的真决心。

      不要以为现实无法改变,我们只能用侥幸面对“多少年一遇”的各种灾难。事实上中国人对安全的消费需求在快速增加,这从食品安全的高需求可见一斑。中国人对火灾、震灾、水灾等低概率灾难的避险意识应不断受到平日里有组织的激发。

      中国在变,我们应当对国家减灾的进步有信心。这次大暴雨前后,北京市给出的信息非常快和透明,并对民间的一些具体批评积极回应。暴雨当夜被丢弃在街上的汽车第二天有些被贴条罚款,互联网提出批评后,市政府迅速改正,这样的回应值得鼓励。

      然而还有一些更尖锐的批评也在发出,在考验市政府的态度。正忙于抗灾的官员们大概更愿意听到鼓励,但代替溢美之词的,是一拨接一拨的质问和追究。请不 要委屈,今天的时代就是这样,做官员无论有功劳有苦劳都是应该的,挨舆论批评和质疑同样是应该的,虚心倾听甚至不能当美德来夸耀。在如今政府工作的纰漏的 确一抓一大把时,尤其是这样。

      这场大暴雨致使37人遇难,是全北京的悲哀,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污点。但让这次灾难也成为一个起点吧。深刻的反思是必须的,它应从政府开始,一直向全社会延伸。▲

    吕永岩按语:转发《环球时报》对北京暴雨反思的敦促。其实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北京市,更有主张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人。中国该办、该纠正的事情很多,不应该 把眼睛总盯着别人,动辄对美国深感忧虑。美国牛得很,厉害得很,用得着你忧虑吗?你忧虑美国,美国股市创了新高;不忧虑中国,中国股市世界最熊。现在,一 场暴雨,又暴露出无数问题,难道就不该反思?当务之急,是老老实实为中国人办点好事,留点好印象。不要留下让人民痛恨的遗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正是,北京水深,美国火热

      刚看的文学城标题党,倒是不错,美国这些天先是东部火炉,然后是西部火炉。

    • 家园 暴雨成灾是重视不够

      从29号开始北京就一直在下雨,市区再没出现任何大的积水地段,每个桥下现在都有人值守,积水刚有就开始调抽水机抽水。莲花池和广渠门上周把排水管全换成粗的了,也就不积水了。说白了,不是天灾绝对是人祸。

    • 家园 几个误区

      北京暴雨成灾中的损失绝大部分是西部山区的村庄和道路被洪水冲毁,这和市区的排水无关。

      市政排水设计是1到3年一遇是非常荒唐的说法。每年的降雨强度都有很大的变化。一年等于没有。总不能说那年设计就用过去一年或是三年的降雨强度作标准。按照我国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在应用暴雨强度公式时,要有10年以上的自计量雨量计的记录,按降雨历时5,10,15,20,30,45,60,90,120分钟,每个历时选取6-8场最大的暴雨记录,计算最大暴雨强度。然后用资料中的最大暴雨强度的3-4倍做为设计依据。如果你引用的那个专家连国家设计规范都不懂的话,不知道有什么资格可以说三道四。

      北京市区的积水问题集中在立交桥下63个积水点全部出现在桥下。如果山某没有猜错的话,这些点应该都低于周围的雨水排水管道。在城市建设中这并不是非常罕见的现象,特别是在相对干旱地区的城市。以山某所知,美国的达福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从工程的角度这不过是一个价格收益(Cost/Benifit)分析的结果。一年堵一两次和几十万建立一个一年只用一两次的大流量泵站加日常维修的价格是不是相当。在多数情况下都会认为这种泵站是得不偿失。相比于每天的拥堵,花大钱在这种一年一两次的堵塞上,还不如用这钱来打通一两个每天拥堵瓶颈。

      用法国巴黎,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的排水来和北京的排水比是没有工程常识的比法。一个最关键的不同是北京周围没有一个相当的自然水体可以承载大流量排水。巴黎有塞纳河,纽约有哈德森河加上靠海,东京有海,都可以承载极大的流量。而北京周围没有相应的水体。如果用上大口径的排水管道,汇集几十平方公里暴雨的水量相当于在出水口处制造了场人工洪峰。抗洪和防涝相比,防涝相对来说要容易的多。一年有一两次整个城市积上一二十厘米的水总比一年要抗人工洪峰一两次要容易的多。打湿几万双鞋总比洪水冲掉什么人的生命财产危害要小的多。

      问题当然有,比如说京港高速被水封就是一个。干旱了几十年,一下子水 又太多在山区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很多人在车中被水淹死也说明很多人对于水对车的危害不了解。等等。把这些和北京整体暴雨排水连在一起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说法,特别是对具体情况不了解,一揽子把问题归到莫须有的原因上可以说是妖言或众了。

      通宝推:baresi,
      • 家园 典型的不懂装懂

        引述:

        市政排水设计是1到3年一遇是非常荒唐的说法。每年的降雨强度都有很大的变化。一年等于没有。总不能说那年设计就用过去一年或是三年的降雨强度作标准。按照我国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在应用暴雨强度公式时,要有10年以上的自计量雨量计的记录,按降雨历时5,10,15,20,30,45,60,90,120分钟,每个历时选取6-8场最大的暴雨记录,计算最大暴雨强度。然后用资料中的最大暴雨强度的3-4倍做为设计依据。如果你引用的那个专家连国家设计规范都不懂的话,不知道有什么资格可以说三道四。

        主楼引自报纸报道,

        去年北京市防汛指挥部总工程师王某介绍,北京的下水道,仅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排水管线能达到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北京市市政雨水管网大部分是按照1至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的,也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毫米至 45毫米的降雨。

        您的意思,官方专家总工王某在媒体上胡说八道?那也应该给出点证据。我在写作此段时,还特地查证了规范,确保媒体报道王专家说法是对的。你老兄一点不懂,也好意思在此胡说八道。

        看到这么多人送花,令人想起老萨的屁股论。有些人就是要在此展示自己的屁股。不管有没有道理,都要根据屁股来决定自己的态度。

        补充:《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

        • 家园 曾经在城市规划设计院工作过

          查了一下北京2004版城市总体规划,雨水排除规划部分,设计标准:

          一般地区重现期采用1~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够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3~5年;特别重要地区重现区采用5~10年。

          我的理解,立交桥地段排水是按3~5年设计的。

        • 家园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

          3.2.4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用0.5~3a,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 家园 看起来你真是不懂,媒体报道居然成了证据

          山某实在是不好意思直接说,所以用暴雨强度系数计算来点你一下。没想到你还要和山某要证据。暴雨强度系数的计算是雨水排水中最基本的数据。所有做过或是相关的技术人员都知道,所有的雨水排水工程都要用到。所以国家规范规定了这个系数的计算就等于规定了所有雨水排水工程的基调,也就没有可能出什么一年三年的设计。这个王某具体说的什么山某不知道,只是用媒体报道来证明他是对的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这个媒体说过的话太多了,江都死了两次了,就不要说别的了。在媒体上的官方专家也太多了,说的讲的不靠谱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专家靠谱也不等于媒体就能完全无误的转述专家的话。你说你查过规范,那就让规范来说话吧。请问您查的是那个规范,这个一年三年的降雨量在这个规范中是如何界定的。

          顺便说一句。拿个屁股论出来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在雨水排水这种工程问题上,玩这种小孩子的把戏真是很没有意思。

          • 家园 告诉你查过设计规范,你就看不见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

            • 家园 百度专家毕竟不是真的专家,查过就懂了吗?

              看来你真的是外行。怎么点也点不透。看到个1-3年就拿出来说事儿,这是很多外行人看到这个数字的反应,也真的不能怪你。还是在这儿做一下科普吧。暴雨强度计算公式是个经验公式,所有的经验公式都是在统计的结果上加上一些经验参数作调整。降雨强度是单位时间的雨量这很容易理解。可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就是个统计概念了。没人能知道什么样的雨量可以算十年一遇,什么样的算百年一遇。不过,统计常识告诉我们高于均值越多的就越少见。于是在水利工程中就引了一个参数叫做重现期。理论上这个重现期的概念是某一个降雨强度出现的频率。一年的重现期就是说每年都会出现,三年的重现期就是每三年出现一次。但是在实际应用上,这个数字只是作为一个调整参数。各种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很多,通常应用的方式是:

              设计暴雨强度=历史降雨强度x(1+经验常数a x ln或lg(重现期))

              所以事实上,这个重现期只是用来作为对已有资料结果的一个调整。数值的大小和实际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从统计的意义上来说,大于现有观测结果的数字会出现的少一些。当重现期为一年时,相当于对来自观测结果的历史降雨强度不做调整,当重现期大于一时,相当于采用大于观测结果的暴雨强度来设计排水系统。在这里用对数的原因是对数曲线和统计上的贝尔曲线很相似。用对数值来调整结果和统计结果比较接近。

              其实这里真的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要做的只是把书仔细的看一看,而不是看见个名词就望文生义。

              • 家园 又歪曲成百度了,没见过你这样胡缠的

                前面我声明查证了设计规范,你歪曲成依据媒体报道的专家说法;这会又歪曲成百度。你到底认不认得汉字。

                再来说说你提供的公式:

                设计暴雨强度=历史降雨强度x(1+经验常数a x ln或lg(重现期))

                这个公式对不同地方,参数历史降雨强度和经验常数a是不同的,都是依据当地多年实测数据拟合得到的。设计时,唯一变化的参数是重现期,是设计规范中给出的,规范中是这么说的:

                3.2.4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用0.5~3a,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a代表年;重现期3-5a又叫3-5年一遇。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

      • 家园 公知们是故意妖言惑众的

        一次暴雨事故,公知们跳得那个欢啊,纷纷大肆批评北京市政建设不合格,可我没见一个公知承认自己懂市政建设。对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就敢于肆意批评,还不算是妖言惑众吗?他们的用意也不是关心市政,只不过是想搞臭TG而已。

    • 家园 唉,中国真是悲摧

      不能下大雨,不能干旱,不能沙尘暴,不能地震,不能有任何自然灾害,有灾就是中国人的错,要被教训向某某学习。

      怎么福岛核泄漏是,报道的是日本怎么怎么厉害,这么大灾害都不侧漏呢?怎么都说日本的核设施都出问题了,中国的核设施怎么就能安全呢?怎么没人说,日本该看看中国的核设施没泄露呢?

      只能说精英们怎么都要让中国变得悲摧。

    • 家园 一直不赞同所谓改造管道啥的

      难道改造了管道就一定可以保证北京市不淹吗?这次北京死的人大部分在房山,房山被淹的原因是因为管道没改造吗?如果连问题的主要原因都没分析清楚,就开始大谈如何改造,是不是属于闭门造车呢?

      硬件再好如果没有相应的软件配套,基本上发挥不出作用,再如何改造管道啥的也同样架不住混乱的管理,你能说明年北京就没可能下500毫米的雨吗?那个时候怎么办?继续改造?我觉得应该改造的是北京的城市管理:

      一是重新修改预案。对于超过了北京的排水能力以外,启动北京市紧急应对响应,出动警力封锁交通,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有线电视、手机、电台、广播、网络向公众发出淹没警告,动员社区工作人员对低洼地区进行巡查,指挥抢险救灾专业人员紧急待命等等各种措施;

      二是以这次水灾为教训,对全市防汛工作做一次彻底排查,重点对郊区、山区等危险地带,作为每年汛期的重点排查点,根据每次天气预报的降雨启动相应关注等级;

      三是建立相关救灾物资储备,包括防汛储备、食品、饮水和运输储备;

      四是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对自救措施进行宣传等等。

      其实以上措施都是一些南方城市的正常防汛措施,可惜北京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我天朝只有等到出了问题才认为这是问题,至于防灾投入,往往被草民骂为贪污、腐败、浪费等等。

    • 家园 下雨的那天新闻频道电视里整天就是直播北京在下雨

      我还以为又是在搞什么转移视线的伎俩。

      结果死了那么多人,一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