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ALARM兄关于我文章的一点疑问 -- woyan

共:💬47 🌺5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些东西我也从朋友的长辈那里听到过,

        他可是从“长春大饿饭”里面活过来的。

        • 家园 长春围困战的前前后后

          刘统的《东北人民解放战争纪实》中有完整的介绍(相比之下,《血红雪白》中的描述,煽情有余、严谨不足――这就是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差别了,哪怕写同一类作品、风格也有天壤之别),至于其它类型其它等级的出版物中,资料就更多了。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纪律再好的军队(人),

            在一个特殊环境中,也抵挡不住人性固有的弱点--生存是第一位的。

            围困长春而伴生出的种种后果,是国共双方都不愿提的事。

            关于打义县,当时俺老家活着的长辈都不愿意说。俺只听说过,杀个七进七出,血流成河。

      • 家园 你说的这些东西其实在正史里面都查得到

        只不过要认真细致一点罢了,概述性的书里面没有、就查专门史,很直白的记录查不到、但是能查到比较委婉、侧面的的记录,全国性的资料上查不到、就查地方上的;如果你能接触到史料汇编一类的“准一手”资料,或者更幸运点、接触到第一手的史料,就更妙了,你会发现历史是无法撒谎的……我在大陆的公开、正规出版物里面见到了解放战争期间热河解放区关于特货方面的资料,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特产”(其实就是特货)出口的统计数据,你信不信?

        • 家园 俺的意思是说,作为个体,在特殊的时期、地点,有特殊性的东西存在

          是有道理的。

          再说一个听我老爸讲的关于辽沈战役期间发生的事。

          打锦州得先把义县(就是朱瑞牺牲的地方)拿下。俺奶奶的老家是义县的,碰巧当时奶奶得回义县一趟,具体原因俺是记不得了。奶奶领着老爸(当时好像不超过10岁)在夜间走,兵荒马乱得时候,不敢走大路,只能走山路。在不同的山沟里,碰见过民主联军和国民党军,他们都对我奶奶和老爸说:赶快回家吧,要打仗了,太危险了。最后,奶奶领着老爸回家了,没去成义县。这件事给老爸的印象很深刻,说:两头的军队都不祸害老百姓。

          当然,关于俺前头讲的八路抢东西的事,长辈们说,八路后来就不这样了。

    • 家园 简略地回复一下

      一、派“抗日捐”和二五减租的关系。派“抗日捐”是部队筹集给养的层次、战术性的,二五减租是根据地建设的层次、战略性的,两码事。二五减租政策的存在,就决定了红军时期那种“打土豪”的做法是不为纪律所允许的。

      二、“抗日捐”不是抄家,更不是抢劫,性质截然不同。抗日捐通常是给欠条、充抵抗日政府的公粮,或者是给边区币(老实说,这玩意抗战期间贬值之厉害,比法币还垃圾)。没错,老百姓的负担是很重、特别是那种“两面负担”的地区,更是苦不堪言;而八路对此也不是视若罔闻,为了兼顾部队的需要和老百姓的生计、为了巩固敌后根据地,各根据地都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了负担比例:一面负担地区,几个老百姓养一个军政人员,两面负担地区又是几比一,山区是几比一、平原又是几比一,超出比例的地区、要么裁军要么把部队调走――这也是共产党比国民党高明的地方,汤恩伯蒋鼎文在河南搞得天怒人怨、根子上也就是这个负担问题。这更说明了抗日捐和抄家的不同。

      三、邓小平在129师是什么职务?自己去查一下年表就知道了,副师长;不光邓小平是这样,整编以后的头一、两年,八路军三个师都只有副师长、没有政委,直到恢复了政委职务为止(八路军恢复政委职务的具体时间需要查书,新四军直到皖南事变后、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的时候才恢复该职务)。非但如此,国共合作初期,八路军和新四军里面连党组织的活动都是半地下的。

      四、记录口述历史(包括帮助整理回忆录)不是当录音机,这个方面几年前军科院的刘统就发过文章批判(当时的一些作者写回忆录、写纪实文学,“录音机”当得极为标准、敬业,害人不浅,搞得史学家们看不下去了),没什么可争辩的。河里面写这些东西的,萨苏也好、一直在看也罢,哪个不是如此(一直在看是做得最严谨的,连他父亲的日记都用上了)?

      五、写东西要诚实、要严谨,态度要端正,不要为了吸引眼球往“猎奇”上面靠,那么搞、迟早要落到和伯玉一个档次上,徒增笑料尔。

      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口舌之争,我已将回贴的标题改掉,但是这不代表我的态度发生变化。

    • 家园 给A兄和W兄

      其实大家互相尊重一点,注意一下词句,有很多矛盾也就不会发生了。

      给Alarm:我注意到W兄提到他在八路军中的大爷爷,三爷爷的战死,使用了牺牲一词,这表示了他对于先人所从事的军人生涯的尊重,如果是数典忘祖辈,这里还不知道用怎样的词汇来形容他们呢。其实网络上真正吃政治饭的朋友并不是很多,或许大家不要太敏感了啊。还有一个证据是W兄是山西人,山西人给人利用得还真是不多,因为他们太精明了,谁要想利用他们多半给放了高利贷。

      给W兄:您写来脉络清晰,繁而不乱,我想您如果不经常动笔,则真可以称这方面的天才,希望您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来。如果您的大爷爷,三爷爷战死在抵抗异族的战场上,请接受我对您这样的英烈后人的敬意,如果他们是牺牲在此后的内战战场上,请同样接受我对他们的敬意,他们经历了抗战的八年,今天的中国人,当尊重每一个在抵抗异族入侵的战场上作为中国军人战斗过的先人。

      • 家园 我看不惯那种“猎奇”态度

        简单两个字评价:毛病。

        苏联解体后就出过这么一帮猎奇态度的“历史学家”,经常抛出一些让人瞠目结舌、但是经不住推敲验证的结论;也没过几年,这帮人和他们的大作已经沦落为笑话了……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我更看不惯你这种思考态度

          西西河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包纳百川,有容乃大。W兄的文章只是记述所闻,可能连一个侧面都算不上。姑且听之。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在那里,不会因为几篇文章就受影响。我觉得不能听见反面言论就火冒三丈。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萨苏写了许多KMT空军的糗事,是不是他也有那种“猎奇”态度?对KMT“猎奇”行,对共产党就不行?

        • 家园 矫枉何必过正

          大家大可不必吵作一团。就算是听了个故事有如何?是真是假各人自下结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