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几部官场小说 -- GPRS

共:💬20 🌺27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几部官场小说

    这些年我很少读当代文艺作品,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算是例外。最近犯懒,竟然偷闲又看了两部长篇小说,这些小说都是官场小说,一部是《沧浪之水》,一部是《二号首长》。我毕业即出国,在鬼子的企业里面当技术人员也好几年,办公室政治一直没有我的份。所以这种官场小说描写的生活对于我,一是陌生,二是新鲜而惊讶。

    《沧浪之水》是作家阎真写的,《二号首长》的作者黄晓阳身份比较杂。

    较之于《国画》和《二号首长》,《沧浪之水》不能算是典型的官场小说。作家关注的是人性如何在职场中扭曲(或者正面一点说是自适应),同样的扭曲完全适用于商场,或者商业化运动场。全书以第一人称,对于人物内心活动,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文艺味很浓。而情节上带有寓言特色,节奏比较快。作者对于主人公池大为发迹前的生活描写细致入微,显得比较有生活基础。而发迹之后的描写则比较粗线条,想象占比重较大。对于高官生活,写得就比较隔膜。这部书对于一般年轻知识分子人生观的冲击比较大(书封面应该印上大三以下慎入,大四以上必读),主要就是它问了一个问题:生活中没有物质(权力)支撑的尊严可能么?作者给了一个知识分子式的结尾,但在文中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二号首长》就是典型的官场小说了。二号首长里面的人物几无内心挣扎,很容易就和世道同流合污,在官场如鱼得水。这个小说最不真实的就是开头,失意的党报记者唐小舟撞大运当上了省委书记的大秘,所谓二号首长是也。这之后的情节反而更加可信。整整三部曲,就是描写唐小舟如何参与省委书记的官场权斗,有人是把这书当成职场教科书来学习的。生活是最好的故事书,作者轻松从湖南、江西、安徽、重庆这些地方取材,写出的官场斗栩栩如生。对于高官生活,显然黄晓阳更有了解。比起阎真,黄晓阳更像个说书人,说的故事跌宕起伏,但是缺乏文艺味。还有就是黄晓阳有意无意的喜欢搞点擦边的情色描写,讨好一般读者,却压制了故事的格调;而阎真比较严肃,有所不为。

    我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这两本书的。小说都是时代的倒影。《沧浪之水》是2001年左右写的,和当代官场小说代表作王跃文的《国画》算是同一批作品。而《二号首长》要晚上十年。《沧浪之水》的故事起于1985年,结束于20世纪末,书里面带有很明显的时代痕迹,如香港向省政府捐赠二手汽车(让我想起我爸单位当年争取来的日本赠车,右舵),如筒子楼,如卫生厅长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等。而二号首长就显得很新潮了,有网络舆情控制,有电视选秀操控等。但是这些时代的浮光掠影只是表象,有一样东西深刻而不变:官场里面的潜规则。官场里面只要讨好一个人,就是“那个人”的定理没有变,在两部小说里面都反复强调。这种只唯上的官场结构,加上无限贪婪的人类本能,是一切官场现象的根源。何止在这两部小说里面没有变,从晚晴的谴责小说到21世纪的新官场小说,这一直没变。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就是越新的小说里面,所谓的正人君子越少,人人都是一裤裆的屎,也越来越没有下限。池大为只是偶尔搞点婚外恋,基本不直接收受贿赂,还有点知识分子的胆小怕事。而唐小舟,则几乎是来者不拒:如果屁股上不沾点屎,是没法在粪坑一样的官场里面打滚的。唐小舟的底线,比起池大为,要低得多。如果说小说里面唯一有个人裤子还算干净的话,可能是省委书记的赵德良。可是赵德良给上面送礼,出手都是很惊人的;另一方面,赵德良的夫人是太子党,家里资产十几亿,他只是太富了,看不上蝇头小利。且不问他老婆的十几亿怎么来的,就算赵德良算个清官,可是在一片黑压压的贪官里面,个体不具有任何统计学上的意义。

    小时候看谴责小说,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以看到作者的绝望,整个官场之腐败,作者只是记述,只是猎奇,毫无办法。那是一个没有光的世界。而《老残游记》里面,刘鹗更是一开头就把革命党人形容为跳梁小丑,老残显得世故又冷漠。百年后的人看谴责小说,虽然也惊讶于那些制台抚台道台的无耻,但是有隔岸观火的冷静。毕竟从清末到现在,一百年间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战争,已经一次次地荡涤神州大地,我们是不是从那个卑污绝望的时代走脱了呢?《二号首长》却似乎给人当头一棒,《二号首长》里面,近乎《金瓶梅》一样的自然主义描写,也同《金瓶梅》一样绝望而黑暗:所有的女人都是荡妇,所有的男人都在偷腥。而这种无底线的现状,似乎正被社会认可。个人不怕被社会扭曲,怕的是社会自己已经扭曲。

    最后说点正面的东西,两部小说里面主人公的仕途成功,绝不仅仅是溜须拍马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沧浪之水》里面的丁小槐以及《二号首长》里面的韦成鹏都无法上位。时代需要做事的人。无论是池大为还是赵德良,都是做了很多事的人,无论他们动机如何,结果都是值得肯定的。正是因为这个社会还在往前走,大家都还在添砖加瓦,所以还能运行下去,而不至于像晚清一样崩塌。怕的只是万一经济巨轮减速,乘客会不会开始动荡?

    有人会说,西方世界也有官场文化,也有贪腐。我小时候也看过《是的,大臣》这样的电视作品。但是我想能够把官场文化发挥到极致的,中国应该算是前几名,就好像西方厨子哪里能理解扬州大厨豆腐切丝的精妙!

    我不是象牙塔里面的大学生,但是我还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有光的世界里面,我相信不管身居什么样的位子,都会有怕冷的一天。

    通宝推:唯才是用,淮夷,seesee0,Javacai,文化体制,咦咦咦,史文恭,
    • 家园 挺巧的,最近也读了《二号首长》

      接触到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很巧合的机会-其他论坛的网友推荐。当着猎奇消遣看看。

      我毕业两年了,在银行干过,现在制造企业里讨口饭吃。虽然已不像初出茅庐时那样青涩,但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被其中描写的很多东西所震惊。这些内容虽然有小说夸张成分,但是有很多东西都无限逼近真实。我心理暗暗想,即使这小说里写的东西只有一半和现实相近,那也是让我对于社会人际规则,权力利益规则的运行感到头大的。难道在今后的人生岁月里,真的要如演戏般工作,走钢丝般做事么?

      上面有个词说得好,自适应,我觉得对我来说,还需要自清洁,自导航,自拷问,才能活得心安理得一些。

      最后说个例子,最近有亲戚生重病,去医院托关系,医院墙上挂着大字,大意就是不许收红包。但是你说你托关系请别人看病,真的能一点表示也没有么?最终医生还是收了。我只是想,到底是中国的千年人情习俗让我们走上这条路,还是那稀缺的权力或资源让我们走上这条路,抑或两者皆有之?

      有很多东西想说,但是涌在胸口却无言。就此作罢。

    • 家园 我们平时所说的道德其实是私德,而私德是用来约束底层的

      尤其是男女之事的道德,更是用来要求底层的。中国在宋朝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把道德问题,尤其是男女之事的道德问题无限拔高。

      但宋朝以前的门阀贵族社会,底层的道德或者私德对统治阶级是没有约束力的,唐太宗李世民弑兄逼父,却是中国明君的典范。唐明皇李隆基取自己的儿媳也没见道学家批判。有人会说李唐有鲜卑血统,所以这不算数。但秦汉之际照样也没有以私德评价统治阶级的,更遑论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了。而国外的历史也不例外,很少见到国外用私德评价政治的。儒家说孔子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问题是孔子的春秋也不是从私德的角度评价历史和人物的。

      官场作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拿普通人在人情往来上的私德去评价官场本身就是荒谬的。政治本身就是最大风险投资,官场说到底就是利益交换场。历朝历代,政治清明的时期就是六亲不认,人情世故在官场不管用的时候。政治黑暗就是沾亲带故,人情世故充斥着官场的时候。也就是说,普通人的道德在官场上越没用,政治其实越清明。毛主席搞文革失败,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普通人无法接受政治的真相,当毛主席把政治的真相扯去温情的面纱,毫无遮挡的呈现在普通人面前的时候,大部分人,尤其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是无法接受的。书生总是趋向于用书本上的东西来衡量这个世界,尤其是用书本上的东西来衡量政治。但宋朝以来,门阀世族在中国消失以后,中国社会内部割裂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普通人的人情往来的世界,另一个是统治阶级内部没有亲情只有利益的世界。两个世界之间唯一的通道是科举,而读书人在进入官场以前是无法了解政治的真相的。所以,进入官场是一个旧有的世界观崩溃而新的世界观重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转变是需要坚定的信念支撑的。中国的知识分子或者士这个阶层,在宋朝以后的集体堕落很大程度上就源自于此。书本上虚幻的光明被打破,无法忍受黑暗的存在,于是就直接放纵自己。

      最后,光明是需要燃烧生命才有的东西,因为黑暗源自我们自身。诅咒黑暗只能带来黑暗,想不怕冷,自己就得是热的。如果你看过了黑暗,依然保持热血,那你还会冷么?

      通宝推:rafale,zen,吃土的蚯蚓,花大熊,老老狐狸,潜望镜,发了胖的罗密欧,薄荷糖家族,唯才是用,老醋花生,从头开始,李根,某人a,再闻鸡起舞,
      • 家园 郭嘉的《十胜十败》中的第七条讲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十胜十败》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深刻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通宝推:老树,盲人摸象,
      • 家园 企业做的特别好的大家确实对沾亲带故不感冒,反而特别重视规

        企业做的特别好的大家确实对沾亲带故不感冒,反而特别重视规律,重视体系。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也讲一点人情,但不看重,更重视人尽其才。看人论事有洞察力,极其重视事物的本质,重视事物的内部规律性,不为一时一势所迷惑,眼光长远。对亲戚一类也不看重,但也不会得罪人,帮人的话极有分寸感,比较内敛,有城府。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这句话特别好!

        “也就是说,普通人的道德在官场上越没用,政治其实越清明。”

      • 家园 很高兴阁下能认识到私德和政治基本无关。

        而普通中国人往往以私德来评论一个政治人物的历史评价,这正是微观和宏观视角的巨大区别。

        还是忙师说的好啊

        [wxmang](2011-10-24 10:51:00)牢记这句名言:任何伟大的政治家都有人认为他是恶棍。

        不能以私德来评价政治家,不管是玉洁冰清还是五毒俱全,都不重要,关键看是否能够:高瞻远瞩,防微杜渐,择人善任,循名核实,理性务实,果敢决绝,凝聚人心,顺势而为。

    • 家园 我觉得这是一种由草根到精英的进阶过程里

      必然的思想混乱。因为道德实际上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和事务时的行为准则,其本身就包含了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的夹塞,典型就如《弟子规》、《把信送给加西亚》。

      从一个单纯仰视的道德(规则)草根遵从者,转变为一个具有一定俯视角度,拥有一定规则制定权的精英。所要处理的社会关系、事务,就不仅仅局限在亲朋好友的微观范围内,会承担更宏观责任。很多具体事务的处理过程本身就会击碎原来狭小的私德(比如为救1000人是否值得100人这样的命题,“拔一毛以济天下”),普通人的生活里一般只有得失,精英的用处则在于做取舍。而如果那点普通小私德被击溃的同时再缺乏坚定的信仰或信念,一坠到底是毫不奇怪的。

      精英的私德,是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对此我的看法是,不能要求凿壁偷光的人有双一尘不染的白手套,但如果他们以带黑手套为荣,也是不行的。

      不是有句老话么,长得丑不是错,但跑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个人认为这是上下阶层间的一种动态博弈,不存在绝对公平和绝对平衡点。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
    • 家园 小说都是时代倒影

      很喜欢你的这句话。

      其实官场小说也算政治小说之一种,而政治小说里面不乏黑色经典。我最喜欢的几部基本都是反乌托邦类型的:《动物庄园》,《1984》,《美丽新世界》,《蝇王》,最近刚挂的Ray写的《华氏451》也很经典。

      中国的官场小说我觉得整体质量极糙。具体也看它们各自的成书时代。就像80-90年代的官场小说,还是有那个时代的精气神的,偶然也是能让读者热血沸腾一下的,比如柯云路的《新星》。即使80年代写机关小人物的算计,也写得堂堂正正,比如刘震云的《单位》。至于当代的官场小说,不管是洗白的还是刷黑的,我基本上都很讨厌。我觉得鲁迅当年劝学生“少读中国书”的话颇可适用于流水线生产的中国小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

      珍爱生命,远离官场。

      • 家园 《动物农庄》比《1984》通俗易懂

        《动物农庄》更像寓言小说,《1984》更像预言小说...

        现在一版一印的《1984》很难买到了,ebay上有品相好的话一般在2000美元到4000美元。主要是那个版本的dust jacket特别容易破损。

      • 家园 八十年代的还不能算是官场小说

        实际上八十年代的作品诸如《新星》等,跟更早的《创业》类似,都是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为体制改革背书的东西。里面固然有描写官场的成分,但整体的精神气质是不一样的。同样我也认为把官场小说跟《1984》这样的政治寓言小说并列起来也不合适。官场小说写的是为官之道,而千百年来这些东西内核都是一致的。这类小说的立场,做官无非是一种谋生的出路,目的是活下去并且活的更好。因此它传递的更多是弱化价值判断的技术性手段,越来越“恬不知耻”也就难免了。

    • 家园 比较小的年龄就开始看官场小说

      越看就越觉得太黑暗,这也造成了我大了不想做公务员的念头。前段时间回头有重温这些旧的,新的官场小说。领悟到这么一句话,与其让那些孙子占着这个位置危害百姓,不如自己占着,再怎么还能够有底线。哈哈,但是已经没有机会了。我一直比较相信这么一句话,中国的人精在官场!

    • 家园 周末看了看这个二号

      感觉很不错,虽然比不了《官仙》和侯卫东,不过有一个情节不太理解,就是有一个常务副省长,怎么会转任一个市委书记了呢?如果是省委副书记兼任市委书记还可以理解,但明显不是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