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债务,近期的两件事 -- 闻过则喜

共:💬1253 🌺7208 🌵2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大牛啊, 真想和他当面请教。

                    还正好是那个专业的。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781405

                    不好意思一贴二贴了 10

                    连接

                    链接出处

                    其实我还真不是最初从杂志上刊物上看到这个东西开始理解的。和连接里提过的应用中那样,我是对实践过程中节省的物料与时间来判断他的商业价值的。也就是说,我计算能耗、工作时间的损耗以及在物料消耗上的损耗,在其中我看到了他的应用前景。

                    我这样说你就理解了,我们现在熟悉的计算机,最早是从打卡机演变过来的。IBM是二战前美国最大的打开机生产商。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IBM早期大型机特别是商用机型,你可以说那些技术是不成熟甚至走了技术弯路的。但是,在当时因为这些机器在时间效率上对比传统的打卡机等机械计算设备其效率提升还是能以倍数来提升的。所以,就有企业愿意用大价钱来买这些早期机型。而因为这些商业上的应用价值,再加上冷战产生的特别需求带来的持续不断的投资。所以才有了我们熟悉的IT业的今天的成就。这样的成就,伴随着IT技术一起成长的就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成长。

                    同样,我在学模拟电路的时候。老师和我们课后相处的时候,经常和我们说起晶体管的故事。今天,看到在3D打印机技术面前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其实和当年我看到的晶体管与电子管之争的场景。说实际点,没有多少电子电路基础的人。是很难理解,自从晶体管出现后,集成电子电路才有机会成为一种可以实践的设想。而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今天的成就换个表达就是电子芯片。简而言之,我对这个技术的认知,是建立在当年学晶体管之余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效率,然后是电子集成印刷版怎么被大规模集成电路替代。每一次这样几近推到重来的产品更新,都是成百上千倍的性能提升。

                    我在说什么。我实际在说,我提到的这些技术一开始都是幼稚的在现实里有一般应用难以逾越的缺陷的。但是因为这些技术说表现出的技术优势异常明显。所以就不断的有资本和技术的偏执狂,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在应用领域不断强化这些技术优势并不断克服在现实应用领域的各种瓶颈。我再说的简单点就是,这个新技术优势明显。而在其理论实现突破后,他应用前景上各种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其他工业领域的成就来借鉴来应用加以克服。再说的直白点,只要这个技术应用在某个领域,其时间效率,物料成本以及能耗等优势带来的应用价值与现有技术生产同一产品出现性价比的可行性之后。他的追加投资及其不断升级,不仅是不可预期的而且是是不可避免的。说白了,这种对一种技术及其应用持续不断投资于深切应用领域大探索,恰恰是我所说的后进企业说缺乏必要条件的地方。

                    这个也是在关于3D打印机技术出现后,有人担心这个会带来强者恒强效应的原因之一了。

                    9-30 改, 加个连接.

            • 家园 qe3让他露出马脚

              qe3让他露出马脚。美联储是独立的,根本就不会为区区一个总统的连任,改变自己的政策。假设美联储是为所谓财团世家控制服务的,那么美联储应该首先考虑财团世家的利益啊,怎么会首先考虑奥巴马的利益呢?

              还有,有人认为美国总统是为财团世家打工的,竞选只是表演给P民看的,那奥巴马和罗姆尼谁上台还不是一样。qe3也没有必要考虑总统竞选因素啊。

              逻辑完全不通啊。应该是把中国特色想当然用在美国上了,当然奥巴马推出qe3竞选只是很早传言,很可能对手是攻击奥巴马的,可惜有人当真了。

    • 家园 这个楼外得……

      这个帖子看的很欢乐。

      就是莫名其妙的觉得怎么就突然从债务歪到了3D打印上面去了……

      干嘛不新开一贴

    • 家园 听葡萄讲军工有1000%的利润?卖糕的,真敢说阿

      这里是经济版面,今天听说葡萄声称(转述)军工行业在美国2000%的利润时常态,并知道在中国有1000%的利润。

      葡萄:别争论了

      在这样逻辑中,我知道的中国军工企业在合同签署后利润在1000%+是常识。而孤舟告诉我,在美国这样类型的军工合同利润率都是2000%。

      在这里我想要问问这里的网友,有几个人真相信?假如有超过5个人相信我就能理解为什么骗子在国内能大行其道。

      用简单的常识想想,有可能么?鄙人去过的军工厂也不算太多,太原去过几个,北京去过几个,从常规武器到做反舰导弹卫星的都有。想想当年去的时候那个满目疮痍,现在这几年他们日子好过了一点,可要说利润到1000%, my god, 真敢说....

      好了,来点干货。

      洛-马的2011年报的income statemen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格鲁曼的2011年报的income statemen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用动力的2011年报的income statemen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大的国防公司的profit margin 都是10%左右,这已经相当的了不起!诸位用脑子想想,什么样的生意能有10倍,20倍的利润?

      中国的军工企业当然有保密的问题。不过好在上市公司总是要披露年报的。这是中航重工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谁来告诉我,1000%的利润在哪里?还有,下面这段话来自中航的年报摘要:

      ⑺中航(沈阳)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中航重机控股 67.31%的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0 年12 月20 日,目标定位是:1、集研发、生产、项目开发、服务一体,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打造高新技术研究成果(973、 AATR、重大专项等)工程化、产业化运用平台(产业化孵化基地);2、为国家高新武器装备和民用高端装备提供先进、特种制造工艺技术解决方案、成套装备、产品及服务。

      报告期内,该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出资 3100 万元与中航重机等4 家法人股东、7 位自然人股东合资设立了中航天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并与北京市昌平区签署合作协议,中航激光落户昌平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是完成了该公司组织机构、薪酬体系的搭建,初步完成了公司经营模式、运行平台的设计和办公场所的配置;三是积极推进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保密认证等工作。

      报告期内,该公司未实现营业收入,发生前期开办费用,实现利润总额-309 万元,实现净利润-309 万元。

      这就很有意思了,因为2011年中航激光不是给军品和C919作了重大贡献么?比如这个:

      明年正式产业化,真实业绩唾手可得

        2011年,中航激光王华明技术团队已在实验室完成了7600万元的营收,以及3000万元的研发项目资金,合计收入1.0亿元。

        今年12月份,中航激光厂区一期工程将正式完工且设备到位,产能可支撑5~8亿元销售收入(折旧费用相比利润空间很低)。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获得全套军品生产资质,最晚明年下半年将开始释放业绩。

         中航激光可贡献中航重机每股5元以上价值,中航重机价值被低估。

        目前,中航激光主要业务来自空军、海军海空兵,根据未来空军换装需求对应的钛合金结构件重量推算了中航激光未来业绩,该推算没有考虑航空发动机、海军以及民用市场需求,我们认为相对保守。而作为军方的核心供应商,在中国军机需求确定的情况下,中航激光的订单确定性、业绩确定性较高。根据下表其2014年业绩预计,中航激光对中航重机的价值贡献将达到5.6元。中航重机目前股价9元左右,如减去中航激光5.6元价值,剩余3.4元低于中航重机每股净资产3.8元10%,PB仅为0.9。除了拥有中航激光该优质资产外,中航重机的锻铸造业务、液压业务、稀有金属回收业务未来仍有很大成长空间,仅给予0.9倍PB估值过低,因此给予买入评级。

      http://finance.jrj.com.cn/2012/09/06212014357738.shtml

      结合上面这个引用,这里有些人鼓吹3D打印的目的简直是太明显了。

      对了,我知道有人肯定要为葡萄辩护,说“葡萄讲的是合同签署后利润为1000%”,这个话当然有严重的语病。假如葡萄真的是律师的话,他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律师,hoho。各位辩护之前先想清楚这个利润要怎么定义。敝人有挖数据的毛病,莫道言之不预也。

      通宝推:acxp,鳄鱼眼泪,
      • 家园 太书面化了,看不到实际情况

        1、如果美国大的防务公司利润率不过10%,为何每家财团下都有军工企业?

        2,国内的东西不是外行能看清楚的。我现在自己都搞不清楚钱,何况别人?

      • 家园 我老婆公司做军品,还是民企,分几种,一种是产品研发,这个

        利润最高,通常可以拿100万左右,然后交一篇论文或报告,其实厂里早就有这样的产品了,节点是送到总师单位测试完成。第二类型是样品,这个如果按单个产品看,估计在几十倍利润,但却要走完整个生产线(新开生产线一般可以申请)和试验流程,最终单个产品在估计在3~5倍。最后是定型和批产,如果质量控制得好,利润一般在3~5倍,质量控制不好,也不会小于三倍。

        此外,论证阶段赚到的钱,通常最后都会成为公关费用。但总的来说,现在他们厂军品净利润大约占总利润的30~40%。

      • 家园 如果有那么高的利润

        企业就该扩大生产规模,但有一种情况不会那么做,那就是产量很小情况,如果加上制造难度大,研发成本高,计算利润率时又只考虑制造成本,1000%还是有可能的,不过那不等于企业就能赚那么多钱,这样的机会应该不会太多,总利润也有限,企业不能靠这些东西生存。你给的数据我也有些怀疑。

      • 家园 他只算原材料和售价的话,那说明他还不懂经营

        还有资产折旧和其他费用也要平摊进成本的

        而且问题是就算这个产品赚了10倍

        那还有失败项目,亏本产品呢

        要个个赚10倍才牛逼

        最后就算赚钱了,麻烦算下年回报。。

        投资10年在最后一年确认10倍的销售收入这个也是坑爹的

      • 家园 我觉得还是项目利润和企业利润的区别吧

        葡萄的所谓1000%,2000%,无非就是本来10块成本的东西拿来100,200的卖了。但是研发成本也是高昂的。

        至于财报上的10%的利润,只是说钱花剩了这么多,至于这些钱都花哪去了:P。骡马的服务成本几乎和服务收入都差不多,高科技行业里,服务销毛低于50%都是不好意思拿出来说的。骡马服务成本上花了8个B,lol

      • 家园 楼主引用这些材料其实驳不倒10倍利润的存在,其实就算不是

        军工,普通的民用行业在某个阶段有暴利也是常见的,但暴利一定要有稀缺性和特殊性,就是要有前提,比如我买的这个二手房3万每平,房东是房改时1000每平买下来的,再比如我同事04年底买的回龙观的经济适用房,1700一平,现在多少?一万七以上了吧?

        葡萄的叙述中有没有加前提呢?我印象里是有的,“在这样逻辑中”,什么逻辑,卖给人家在别处买不到的技术,所以有点暴利算什么呢?

        然后您引述了很多资料,年报啦什么的,说实在的,我根本看不懂,也看不进去,但这能说明什么呢?有的军工企业还倒闭了呢,就能否定10倍利润的存在?

        大多数人思考问题有自己养成的习惯,信或不信很多时候是感性的判断,可能对或错,但有的对错没那么重要,比如上网看点东西过过瘾,有的对错很重要,比如工作中,感情上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