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苹果的基础分析 -- 大山猫

共:💬88 🌺3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就要看眼光了

                        其实一个成功企业,真正的增值都是上市后而不是之前。就是微软英特尔思科这样的公司,90年代初和后来相比,都是几十倍的增值。搞这个其实比硅谷成功要容易多了。硅谷成功生存20年还不断增值的公司,屈指可数。但华尔街二十年下来一直成功的投资家,有名的就至少几十人,还不说一堆低调发财的。像微软这样的公司,最好就是裁人,把自己变成高科技hedge fund。

    • 家园 题外话—大数据和计划经济

      自从大数据兴起以后,又有人联想起计划经济的事情。本猫以为,这是绝对错误的。大数据是大数据,计划经济是计划经济,两者根本是不相干的事情。而本猫要用的例子,却和苹果有些关系,所以给塞到这个主题下面。

      这个例子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当年乔布斯搞iPhone,找到Intel,结果Intel不干。用后来Intel总裁老欧的话说,没想到iPhone的需求出乎所有人的预计,而且不是一倍两倍的超,是百倍以上的超。等Intel回过神来,已经是悔不当初了。

      本猫觉得这段故事有意思,是老欧说超出所有人的预计百倍以上。那这所有人包括老乔吗?相信我,这种事老乔肯定要亲自出马和老欧谈的。如果不包括老乔,那就是说老乔形容远景的时候老欧把把他的话乘了个百分之一?没谈到远景?那也是不可能的。从Intel后来的表现看,它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移动芯片的计划。老乔和老欧谈话的时候,老乔肯定要老欧给苹果单独开发一个芯片的。开发一个芯片要五年时间,不给老欧谈远景你是耍猴呢?

      本猫以为,最大的可能性是,老乔自己也不知道iPhone能这么成功。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了,老乔都估计不到,那在计划经济体系下,谁能估计得到?大数据能帮什么忙?

      Robert Cringely有个看法,就是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需求是什么,消费者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大家其实都是在撞死耗子。你有再多的数据,如果不出去天天瞎撞,那也是没有用的。

      这也是计划经济的问题所在,没有给人天天撞死耗子的自由。大数据也不能把瞎撞变成精准的狙击,因为那是属于你所不知道你不知道的领域。

      有人说老乔死的时候,留下锦囊数个给大厨,一年开一个,可保数年无忧。现在看来,这些锦囊恐怕都是空的,不管是电视也好,手表也好,老乔的锦囊如果放到今天,恐怕是要馊了。

      本猫趋向认为,老乔和老毛一样,死的时候,一切就随后人自己去了。老毛死了马上就出了怀仁堂,老乔翘辫子没多久,大厨就借地图的东风搞了大清洗。其它的,那就是历史了。

      通宝推:被明月兮佩宝璐,玩牌也,
      • 家园 这关计划经济何事?

        计划经济中的自由恰好握在计划制定者的手上(那些执行计划的人当然就没什么撞死耗子的自由了)

        • 家园 绝大多数死耗子都是胡搞

          计划经济就是要防止无秩序的胡搞。但偶尔有一两个不是胡搞的,收益就是几万甚至几亿倍。

          计划经济讲究的不是自由,而是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所谓流程。这个流程可以很精密,数学化。所以就有人说如果苏联有超级计算机会怎样怎样。但再好的计算机,也解决不了僵化的问题,用老乔的话说,就是没有产品,不去想真正应该做什么东西。话说回来,如果苏联计委能计划出互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智能手机,那不成妖怪了。

      • 家园 相比创新,或者说规划未来,

        大数据对运营Operation作用更大些,让其更有效率。个人感觉。

      • 家园 计划经济反映了一种工科男的对可控世界追求的强迫症

        对不可控世界如何生存?improvise,这是足以让许多细条神经无法接受的世界,于是有人信上帝,有人发明万事可控的乌托邦,最后都是害人害己,归根结底是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所致。

        不要说经济,世界上哪有任何事可以夸口说计划。无非是在设定边界条件下的可控最大稳定性。而且是边试验边提高的,边界条件一变就成黑天鹅。

        大数据是对这个边界条件的细分,进一步提供边界条件的可知性,对于万事计划是不可能有帮助的,更不应该与计划经济拉上关系。

        通宝推:forger,
        • 家园 计划经济很适合二流人才

          你如果仔细研究中国的成就,不管是发电修路炼钢攒网络,就会发现这些其实都不需要一流的人才去做。一流人才就像天上的流星,一辈子也就那么几个好想法,他们没有办法在计划里完成,也没有计划能告诉他们下一个想法应该是怎样。那样的成功学算命学,出什么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种书也许可以,干事是绝对不行的。但是二流人物凑一起,也能干成很多大事。这也是忙总所说的,学GE,打群架。

          按理来说,打群架最好的也就是日本那样。不过中国体型太大,群架打好了那也要震惊全球的。至于有没有一流人物,那倒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

          • 家园 到底三个臭皮匠能不能顶个诸葛亮的问题

            中国人信这个,可能与中国文化没有贵族传统有关。中国历史上的精英都是害人的流氓,吃人不吐骨头那类。

    • 家园 音乐,电子书,网络电影-苹果的失败与成功

      网络时代,竞争太激烈了,涌现出了一群赔本赚风投甚至是赔本赚吆喝的家伙。

      音乐

      本来p2p都快把音乐人搞死了。幸好横空出世一个iPod和iTunes,把数码音乐世界收编了一下。但是,半路杀出一个Pandora,音乐人又快要被搞死了。其实,这个Pandora又没什么底子,搞个法规把它们搞定是迟早的事情。只是大家动作太慢了。Pandora还可能会有一个像NetFlix一样收月费的模式。但是音像制品和电影的很大部同是我一首歌曲可以听无数遍,电影我大多看一遍就腻了。当然,一个每个月5美元随便听曲子的计划也许大家(音乐人和顾客)也会接受。但是至少至今苹果是在数码音乐上可以说是完胜。这个完胜的基础在于:

      1)硬件iPod和服务iTunes同时推向市场。

      2)硬件用户体验一流。很多原来做mp3的企业(比如Creative)就回家抱孩子了。

      3)iTunes服务到家,购买数码音乐变得非常简单。这个未必是最大的优势,但是不可或缺。

      4)在Windows上有iTunes,这样挡在iPod和iTunes和使用者之间的最后一道栅栏被清除。

      电子书

      电子书Amazon可以说是绝对的赢家。而苹果就做得非常失败。为什么?很简单,作为购买者,我Amazon上买书的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作为写书的作者,我当然选市场份额大而且哪里都能看的Kindle上发布了。而iBookstore上的却不论购买者还是作者都不买帐。有人说如果iBooks也在所有产品上都能用那么就没人买iPad了。其实,这个是个伪命题。原因很简单,现在就没人在iBooks上出版也没人在iBooks买电子书,而iPad却主宰平板世界。iBooks没推出多平台是一个明显的战略错误。当然,如果你要有本事也不让Kindle在iPad上出的话,也可以,但是大概司法部门就该来了。

      其实,出iPad之前(2010年4月),Kindle(2007年上市)主宰下的电子书只占美国图书市场份额的10%,而且也只有每个月3千万美元的销售。而现在,AAP公布的电子书销售额今年8月已经到了快每月1亿2千万。也就是说iPad上市以来电子书销售已经涨了3倍。而苹果只拿到了4%的份额。即使苹果出了iBookAuthor也弥补不了iBooks不跨平台所带来的损失。试想一下,以iPad的销售量,再加上跨平台的iBooks该是多所向披靡的事情。结果现在是很多人拿着iPad看Kindle的电子书。

      这里iBooks就是完败。连nook都不如。

      网络电影

      YouTube这种赚吆喝的我们就不说了。Amazon和Apple都有自己的网上电影租赁业务,但是都不是NetFlix和RedBox的对手。尤其是苹果,从2010年60%的市场份额一下落到了2011年32%的市场份额。原因很简单,太贵。尽管RedBox是DVD而且选择很少,而且NetFlix网络电影选择也很小。RedBox是实体电影租赁,我这里不仔细说了。NetFlix虽然走错了很多步子,而且整天左右摇摆,但是大方向是对的。收取固定的月费,DVD和网上业务两条腿走路。而且是全平台发布。所以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iPad上面看NetFlix动画片的局面。和电子书简直就是如出一辙。苹果和Amazon其实就做错了一点:

      不收月费,单片收费。

      其实很多人的想法很单纯,他们以为一个十几块钱的月费就能看NetFlix所有的电影。其实一个月,比如我最多也就看那么两三部,哪有那么多时间。相比于3,4块钱才能看一部电影,脑海里面的算盘更没的算了。

      苹果有平台限制。在Android上就看不了苹果的玩意儿。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这个可以没有。但是其实一个更好的模式被所有玩家都忽略了。就是网络电影可以月费和单片收费并行,甚至加上DVD并行。DVD迟早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只是时间问题。NetFlix网络电影的问题是很多公司不愿意跟他玩,或者玩也玩得不高兴。因为一部电影挣得钱太少。所以NetFlix网络电影的选择其实并不全面。这个弱点没有人好好的利用。这时候可以大部分电影月费可以覆盖,少部分热门电影你单片交1,2块钱。电影公司和顾客两不耽误,多好。

      其实,不像数字音乐,在电子书和网络电影的世界里面,所有公司都还有机会。只不过,看起来苹果会在错误的路线上一路走到黑。

      通宝推:回旋镖,被明月兮佩宝璐,铁手,forger,
      • 家园 这些盈利对于AAPL来说太少了,唯有iPhone

        才是最最关键的。AAPL的主要盈利来自iPhone,大概占Apple 2/3的盈利,链接:

        The iPhone generates almost two-thirds of Apple's profit.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iphone-profit-2012-8

        • 家园 你说的很对

          我谈这些并非是在谈苹果的盈利。我在另一个帖子里写了,苹果保持下一个阶段的盈利就必须继续创新出iPod,iPad,iPhone一样的划时代的新产品。但是我谈的这些都是很多公司传说中的盈利点。而且这些都会派生出一个一个旧产业死去。

      • 家园 书与歌之后,下一个市场该轮到电影与电视了

        Netflix的所引发的这场影视革命之所以说才开始而不是结束,在于影视的终端或平台仍然是在马车的年代。现在的网上看,hulu那样也好,Netflix,amazon的包月也好,内容先不说,用户体验都太差。电视机要联网,这个就有一个需要家中装router的前提,如果家中的老人不一起住,大家就知道我的意思了。好在现在的宽带商都提供入室安装。但是电视机的联网就没那么简单了,无线要带宽,有线要拉线,这些电视机厂商都没有做的很到位。除了联网,还有操控,现在的所谓“smart TV"已经做得让人走迷宫的水平了,传统上电视机用户的体验就是拿着遥控器换频道,就是一个动作要求,现在要么手持一个充满了多种多层控制的遥控器,谁都记不住按哪里做什么,要么就是进入菜单漫游,可以说我如果不在家,家里其他人除了看新闻什么也看不到,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电子用品“专家”,这已经很滑稽了,还不提每个厂商的产品都有自己一套设计与用户体验,甚至可以断言这些复杂是有目的制造出来的,刻意的去丰富市场的选择,让消费者陷入各种复杂的匹配规格价格用途等组合拳的汪洋大海中,此类现象常见在日造电子消费品,以及IT业如微软办公软件中,常年熏陶下已经让消费者习以为常了。

        苹果的用户设计之所以是一场革命,就是相对于电子产品的主流设计上此类问题而言的。而苹果的革新设计威力之大,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那么在影视平台上的革新就是个时间问题。是苹果还是其他厂商做这件事,之所以迟迟没有发生,显然是有个内容的问题。毕竟电视机不是iMac或iPad或iPhone,电视机本身只有一个通途,除了影视内容的传送,既不是静态平面媒体的(虽然也可以但是用电视机浏览互联网上本末倒置的事),本身也没有其他功能。因此没有在影视内容的提供平台上的变革,谁想控制终端最后都要走回mp3的老路,而这条路不但起内容要比mp3的市场大得多,内容商的控制欲与控制权也大得多。这里面有影视产品的时效性,也有其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因此是个远比音乐产品复杂的市场。

        在这层理解上,对于Youtube我的看法是并不简单。反而是hulu与netflix这些才是昙花一现。虽然影视的版权有个积累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控制权,但是影视的时效性也决定了只有最新的影视才能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这个时效性到了新闻评论等节目那里就是绝对的了。而Youtube的意义在与低成本的制作,与生存于影视业生态链外的一个打破才能垄断的探索。这个门槛的降低,在理论上让许多电视台的节目,小制作的作品都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吸引更多的潜在才能的加入。我们现在看到的选秀节目的增多与受欢迎,与Y世代的所面对的世界对工作技能需求的减少与生活基础面的提高,从侧面推动了对才艺的需求。未来的生活不事生产的人数将大大提高,而艺术人文精神领域的需求与生产在未来社会的比重将远远大于我们现在的时代。这样的需求是推动Youtube这类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发影视作品的主要动力。

        相对的,现在影视业的趋势是“大片”的更广泛的成为趋势,这里的制造成本门槛,与原来只在香港影视常见的“捧星”联合体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出现,是另一个大众影视消费的门槛。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选择的多样与途径的易用,让“巨星”的出现也面临更多的竞争,比如最近的江南style,对于youtube的作用来说是个最明显的例子。其结果将会让影视业的金字塔食物链发生逐渐扁平化,而版权的分散,其最大的益处是对终端平台控制者提供最有利的进入机会。当然这中间还有许多细节,既有技术上的用户体验问题,也有收费模式等,但是不难想象,未来的电视将会是另一个互联网终端,而且将是继HTML的平面网页,mobile的移动之后的最大的一场革命,因为动态的画面与音响对人的生理接受是所有其他界面所不能比的(这里显示屏的大尺寸是区别与电脑与手机的产品分类决定因素)。但是,这个机会现在成熟了么?这是个问题。

        通宝推:被明月兮佩宝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