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南明史》的读书笔记一:《屠城血证》 -- 俺老孫

共:💬45 🌺29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利益集团以人事控制权当政治目标的习惯罢了.

        办公室政治照搬到国家政治的后果. 和满清的军国体系相比自然竞争不过. 政治体制很难从上到下改,因为要把中间的既得利益集团打碎才行.

      • 家园 《南明史》的读书笔记二:堡垒是从内部被攻破的(续)

        南明的历史几乎充满了内斗和内哄.即有原明臣之间为争拥戴、定策之功和邀庞而争斗,譬如:“吴党与楚党”之争,其实就是永历朝廷里的原定策功臣与所谓“东勋”即举全广东来归的李成梁系军阀间的争斗。

        此外,还有原明臣与大顺军和大西军余部间的争斗,在这方面以各种腐儒为代表原明臣所表现出来的偏狭和迂腐,大有WW的民进党“切割一切可以切割的力量”之势。

        在北京已经被满洲八旗兵占领,大顺军被追得一路从北京经山西败退到陕西,再败退往湖北的过程中,南京的南明小朝廷,完全没有任何作为,始终抱定"借虏平寇"的宗旨,即无意联合大顺军共抗清兵,也没有派官派兵北上山东河南一带收拾残局,坐看满清将北方的民间反抗势力逐个镇压下去,稳稳的控制了北方,做为向下征服的后方基地.大多数人都抱着个上策偏安江南,可保歌舞升平;下策剃发投降,不失荣华宝贵的小算盘.

        在李过、高一功等大顺政权所封的侯、伯将领率领大顺军余部退入湖南求与南明政权结盟共抗清兵时,南明派驻湖南的督师何腾蛟却收买、分化大顺军,排斥大顺军的高级将领,甚至在隆武朝廷已经封大顺军余部为忠贞营,赐李过名赤心,以示团结以后,还要行排斥和敌视的行为,逼得忠贞营退往湖北四川交界的夔东地区.连隆武帝朱聿键要他派兵入江西相迎以移架湖南的命令也阳奉阴违,致使隆武帝在江西兵败被俘而死;而且在盟友军队做战时不但不支援,反而掣肘、拆台,破坏不遗余力。与张灵甫临终上总裁书中所言“…胜不相和、败不相救…”颇有异曲同工之意。

        在孙可望举云南全省以迎丧家犬般的永历朝廷求封王时,以瞿式耜为首的一般腐儒以其为献贼余部而竭力反对,最后才勉强答应封孙可望为二字王(郡王),却已是在某人以永历帝所留空白敕书封孙可望为秦王并已在云南宣布之后了,他们还要就诏书的真假,一字王还是二字王与孙可望争执不休,不但令孙可望大为失望,也令他人寒心。孙可望后来对永历朝廷的态度未必不是种因于此。

        • 家园 《南明史》的读书笔记二:堡垒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再续)

          南明的文官大都表现不好,武将的表现也强不到哪儿去。而且绝大多数的武将比文官膝盖还要软。

          在南京的小朝廷存在的一年时间里,因定策功而骄横跋扈的四镇将领除了刘良佐为保卫南京与沿长江东下的左良玉(已死于舟中,由其子左梦庚统领)军打了一场小胜仗以外,全都龟缩于南京周围的城镇,索粮索饷,做威做福。清兵一到一战也不敢战便拜倒投降,反过来帮清兵攻打屠杀自己的同胞时则表现得即骁勇又善战。确实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当金声桓在江西反正归明,受到清兵攻击的时候,在湖南的何腾蛟拥兵不救,在广东的李成栋同样拥兵不救。到金部被灭,南昌被屠后,李成栋才率兵北上意图攻取江西,结果兵败身死。何腾蛟虽然收编了不少的兵将,俨然割据湖南成了土皇帝,可清兵一来他所收编的各部兵将不是降便是逃,剩下他孤家寡人拱手被捉被杀。

          左良玉部是明末最大一支官军,可这支军队即不敢与被清兵一路追到湖北的大顺军余部作战,也不敢与清兵作战,借口太子案避战,举全军乘船东下图攻南京,结果左良玉病死舟中。其事不成,清兵逼近,其子左梦庚便率全军降清,成了清兵攻取南中国大片河山的主力军。后来在清军攻取四川、湖南等地的将领多有左部。

          至于那些首鼠两端,降而复叛、叛而复降的明军明将就更数不胜数,名字俺也记不得许多。清军对这些人也是毫不手软,往往数千累万一次屠灭。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与其降死,何不当初战死?

          相比之下大顺军和大西军算表现好的,但也不乏屈膝者,守潼关大顺军将领马世耀,率七千守军降清,后又偷偷与李自成联系想反正,事机不密,结果多铎假称设宴将马世耀及所率七千人骗来一次全部屠杀。大顺军在败到湖北时与清军再战又败,田见秀等率数千人降清,也是全被屠杀。

          孙可望在内哄失败仅剩数百人相随降清,被封义王,自以为得计,派手下为向导帮助清兵攻取云南,还派手下去招降旧部。结果云南渐次平定,他的利用价值也逐渐减少,不但他自己莫名其妙的死去,他的儿子的封爵也不断减等,最后干脆被除封。也算是“损人不利已”的代表了。

        • 家园 看南明史,最痛恨和感慨的就是南明的官僚们。

          比起南明官僚们,农民军反而显得单纯。有些人让人感动不已。比如李定国。宁死荒郊勿降也的时候,南方士子们已经剃了头发效忠新主了。然后用笔来污蔑这些农民军

    • 家园 《南明史》的读书笔记一:《屠城血证》补

      蒲城屠城:王永强,陕西吴堡县人⑤,姜瓖在大同举兵反清时,他任延安营参将,"与瓖通谋".……王永强兵进展迅速,三月二十一日即已到达蒲城,除派出部分兵马入城防守外,王军主力西进,有进攻西安的意图.这时吴三桂等已北行至宜君,得到消息连夜赶回富平县.二十三日,双方相遇于流曲镇以北美原.王永强列阵大战,因兵力不敌,被清军击败①,王永强阵亡②.清军乘胜移攻蒲城,城中居民固守,到四月初五日被清军攻破,"遂屠之,杀戮万余人,匕筋无遗"③.

      屠灭“夔东十三家”,郝摇旗/袁宗第等先后兵败身死,刘体纯自杀.其它均降.最后只剩李来亨部,寨内粮食全部吃完了,军心不稳,少数官兵私自逃出向清方投降.李来亨知道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他先把妻子杀死,放火烧毁房屋,然后自缢而死③.清朝将领惟恐有明军将士潜藏逃出,派了大批兵丁"四山搜剿",穷凶极恶地实行斩草除根,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扫穴无遗类"②.

      • 家园 《南明史》的读书笔记一:《屠城血证》再补

        金华屠城:1646年(清顺治三年,明隆武二年,鲁监国元年)清军占浙东府县后,督师大学士朱大典据守金华,誓死不降。清多罗郡王博洛亲率满、汉军于六月二十三日从绍兴前往围攻金华,从杭州调来红衣大炮,猛攻二十天,直到七月十六日城破。清军进入金华,以“民不顺命,因屠之”。

      • 家园 清军入关时,不过10几万人马。

        如果没有那么多汉奸,怎么可能占领全国?

        叹息。

    • 家园
      • 家园 一字真言!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我读到那些情节最大的冲动就是用核弹把那些家伙给平了……
    • 家园 其实我说波澜壮阔是指英雄们,心神动摇也是觉得看到这些残酷

      杀戮。历史上每逢改朝换代,少有不血流成河的,三国时候千里无人烟。五胡十六国时候北方汉人几乎被杀光。唐末宋末都是人口大量减少。明末我们觉得特殊残酷,主要是离着我们近,史料多。

      其实我对李自成有些特殊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各种力量里面,他是杀戮较少的,尤其建立政权以后。如果能顺利拿下全国,老百姓会少很多痛苦。倒也不是对他特殊要求严格,而是觉得他的败亡真是特别遗憾。关键时刻走对了任何一步,都不至于让自己,全军,全国走到这样的悲惨境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