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言难尽的圣徒——雪山峡谷深处的教堂 -- 京华烟云AMIP

共:💬26 🌺1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 家园 当你看到摩门教的传道士开始到处溜达时,就说明春天来了

        我猜你遇到的传道士是摩门教的。宗教的力量的确不可低估。这些摩门教的传道士通常18,9岁,非常年轻。他们一般选择高中毕业后但在进入大学前,大概会安排两年左右的时间去传道。这么做的好处是一旦进入大学,因为学业繁重,不能轻易中断,能保证顺利毕业找到工作。而且在年轻时多多游历,多长见识,是不可多得的接触社会的机会。在正式开始走家串户时,他们会按照兴趣选择学习汉语,韩语还有巴西语大概三个月。可能他们是有针对性的,知道讲普通话的中国人多来自大陆,多数没有明显的宗教信仰,是可以争取的对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这两年的生活费需要自筹,教会只提供语言培训和住宿。他们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只喝水,不喝咖啡,甚至茶。

        他们确实怀着极大的热忱和使命感到处拉人入教的。我就没有抵挡住,经不住一天一个电话,被一个英国来的说着一口流利汉语的帅哥抢拉去听了几次布道的。直到我搬家不接电话才慢慢地摆脱。不过我从心里觉得他们都是青年才俊,必有远大前途。

        • 家园 见过开口以哥自称以【不厚】称呼薄三少的传教士吗?^_^

          真实经历,2012年的时候碰到,当那个传教士开口的时候我差点惊讶得昏过去。

          普通话说得比我都标准,我是江南一带的人,也没有在北方生活过,翘舌音说得很差,但是这哥们的中文发音,乍一听上去简直是电台播音员的范儿,只是和他聊久了会发现他的用词习惯还是英语的模式,譬如说“你的英语水平很完美”之类。

          因为那天有空,所以抱着见见世面的心思和那传教士聊了一会儿,因为此君是个年轻男孩,所以说话比较俏皮,比如说“哥怎么怎么”,然后喜欢用“伤不起”“有木有”之类,感觉对于中国的流行文化,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网络流行文化有相当的了解。

          然后他简单地说起一些政治形势的问题,不排除他有看人下菜碟的可能,但是和我的交谈当中,他对于中国政府,甚至TG,评价还算厚道和客观。

          但是让我惊吓不已的就是他说起薄熙来的事情,他的原话大概是,我知道中国大陆发生了很多很爆炸性的事件啊,比如不厚兄,是吧,还有这件事情诱因,王捕头,叫做。。。林冲夜奔。

          林冲夜奔他说的时候稍微想了一下,然后发音什么不是很标准

          那一瞬间我简直吓坏了,知道薄不稀奇,居然还知道薄=不厚,居然一个老外和我说“林冲夜奔”暗指王立军,这是什么程度的NB啊。

          小哥自称是美国人,在美国学的是生物,这是他的GAP YEAR.

          事后我回想这件事,都动了这哥们是不是军情六处出来的心。

          遇见的最牛传教士,没有之一。

        • 家园 这些传道士到处都跑,不少也往欧洲传道

          我在德国的街上就碰到两个美国帅哥……不过他们的德语没派上用场,因为我们还是觉得英语方便。这帮人感觉比耶和华见证人的靠谱一点,后者热情差不多,但显然教义和哲学功底不够

        • 家园 属于浪费人类资源
        • 家园 "咱们聊会儿"

          我一直记得那个摸门小伙儿跟我打招呼的开场白.别的不说,这点还是比别的教派强很多.要是大陆放开传教,九成九他们要发达.可惜移民看到洋人,第一需求还是跟他们练英文,这么好的北京普通话,浪费了.

          • 家园 我记得在95年的时候在成都就碰到过传教士

            跟摩门教传教士一样的打扮,但回想起来似乎是耶和华见证人……

        • 家园 还真是你说的,是春天来了。

          我去年春天也遇到过,是两个年轻的小伙子。一个金发碧眼的,一个是亚裔的,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看上去就像高中生,我还问他们,你们怎么不上学呢?

    • 家园 滇东北的老苗文也是传教士弄出来的

      拉丁字母造字,相对还是容易一点儿。

      昨夜把刘曼卿的《康唐轺征》一气读完,这姑娘,的确不容易。她在书中也记叙了美国传教士在巴塘的所作所为,对其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也表示赞许。

      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明进步中,有其消极作用,但也有其积极意义。现如今,在中国的土地上,许多的中学和大学的前身都是教会学校,而诸多著名医学院也都是传教士办起来的,遗泽至今。感觉,国内很久以来,在宣传上,对外国传教士多采取妖魔化,但是实际上呢?交流,总是有益的。

      • 家园 刘曼卿算是容易的,她毕竟是特使

        沿途有专人护送,连达赖喇嘛也要给几分面子,没人敢打她的主意。

        当年巴塘的那些传教士才叫倒霉,万里迢迢跑到这个偏远地方传教,最后却连脑袋都丢了,而且还不只一回,清末名为“巴塘教案”的恶性事件就发生了五次之多。

        不过,有些情况,似乎也可以说他们咎由自取。

        据时人记载,为了争取教徒,藏区的传教士们费尽了心思,他们好言好语,以送钱物等方式引诱藏民人教。礼拜之时,则鸣金聚众,悬挂散发五彩宗教画片、书籍及藏汉对译的赞美耶稣的大字诗歌,用糖果、糕点为饵,引诱幼童演唱圣经歌曲,间以藏汉两语布道,还开办幼稚园、基督孤儿院、学校、医院等,培养为之服务的人才。

        在学校,传教士们自任教师、院长等职,规定藏译新旧圣经为小学必修课本,学生需强记硬背,还随时诱导学生入教洗礼,要求师生每周参加礼拜,对于虔诚信教者,则给予褒奖或资助,反之则遭歧视、詈骂甚至毒打。

        进了教会医院,患者不论病情轻重,先要在候诊室静听传教士宣讲耶稣箴言,以及他们远涉重洋来华是“弘扬基督博爱精神,为藏民除恶消灾”等等,然后开诊,付不起药费须人教成为教徒,否则不予免费,如是等等不一而足。

    • 家园 沙发不得不抢。今天俺是大胖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