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转帖) -- 狼浪

共:💬168 🌺1016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象没有什么家族是命中注定是要成为非寒门吧

        何来打压一说?当年是大家都差不多,过得再苦不过是跟大家差不多而已,谈何寒门。那50、60年代上大学的大多在49年前是贫苦子弟基本饿得要死,他们是不是更要说说49年前家族被打压的事啊。

        • 家园 禁止个人的商业活动不就是打压了比较有能力的人?

          50年代的大学生大多地主资本家出身,上大学看成分要到60年代贫农高中生被培养出来以后。信口开河也要查查资料.

          • 家园 呵呵,还真不需要查资料

            家中长辈无不如此,接触他们的同学也是如此。大多是靠人民助学金读完大学。真到读书这种事上,饿着肚子学的一般是要比饱着肚子的更彪悍。还有个人的商业活动能力与读书能力往往不成正比啊,你的有能力是指哪一个?

            • 家园 你长辈是60年代的吧,我外婆说她50年上学时候的大学生,

              ,都是有钱出身,或者家里曾经有钱或中产。贫农没几个会在40年代读中学的。赚钱能力和读书能力不是完全成正比,但还是相关的。聪明勤奋的人,不管读书还是赚钱的成功率比不聪明勤奋的人要大。至于打压,要搞社会平均,就免不了要对对有能力的人打压,只是看什么程度罢了。我小姑妈70年代末考上高中,结果名额被乡干部分给别人。乡干部倒不是以权谋私,或为难我家,他纯粹觉得我家读书出去的人很多了,为了公平,”书要分些给别人读。”第二年我姑姑报考了中专,乡干部就没拦着,因为这个名额他没法分配给别人。对我姑姑来说,这不是打压是什么.她的两个哥哥是县高考状元,另外一个文革中回家种田4年,恢复高考后也考上大学。她本来也很可能上大学的。我家农门出那么多大学生,好像很了不起,寒门出才子。但在49年前,农门不一定是寒门。后来因为户口政策,才同等寒门。49年之前,我家种地兼做点小生意,生活小康,一直有供子弟读书的传统。公私合营后,只能靠工分了,才成穷了下来。有点你说的可能对,寒门读书动力更大,我估计也是。因为农业户口成了三等公民,本来还有做生意继承家业的出路,后来就只有考出去才能脱离三等公民身份,可不拼了命读书。以前我小叔公读了师范还回乡教书,我爸爸那辈就拼命要去城里了。

              我没指责谁,我只是客观指出,因为过去的农业和户口政策,农村的人才流失很严重,能读书,重视读书的都跑城里了,所以现在农门出才子的比例越来越少。读书这个东西,和家庭影响还是很有关联的。当然,现在的经济环境和农业政策的改变也使农门子弟多了读书以外的出路,现在农门子弟读书不象过去一样背水一战,动力减少对农门大学生的数量也有影响。

    • 家园 现在的大学真差劲

      当年是我们挑单位

      爱去不去的。

      风水轮流转

      好考的时候

      就没有好的就业概率了。

    • 家园 所以现在觉得“一个孩子政策”真是思虑深远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银行等垄断单位对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尤其严格,上面的想法还是很深远的。周周这样的家庭以后就二合一,虽然在这一代过的很舒服,但是影响力未必能传递到再下一代。“屌丝不哭”!

      • 家园 消极等待不可取

        等贵族死光?猴年马月,所以,还是要主动逆袭。

        • 家园 其实中国算得上贵族的很少很少

          文中的人物,其实就是上一辈的努力+幸运,到了那个位置上,继而想把这种优势继续传递下去,这种选择在中国文化中再自然不过了,换做任何人都会这么干。逆袭成功的人也会成为同样的人,周而复始,所以需要制度设计来保证存在流动空间。

    • 家园 现实就是如此沉重,还是需要年轻人的“气血一涌”

      一句俗话“宝宝哥”的7、8年磨难,是他一生的财富。

      没有年轻人的“气血一涌”,世界早已沉寂,盖茨和巴菲特也是他们阶层的“气血一涌”者吧。靠着父母的余荫的人,可能善于待人接物,但别忘了他们擅长的是已有规则之下的“待人接物”,换个时代,换个国家,甚至换个城市,他们只有“陨落”,而只有经过磨难的年轻人,才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甚至改变环境的能力,LZ给出了这个时代的变化规则和曲线,但谁知道黑天鹅什么时候来临呢。。。

    • 家园 屌丝逆袭需策略:团结+比较优势+老丈人

      非全文转载,文章名称是莫以屌丝之短跪人高富帅之长

      ……

      我的意思是莫以屌丝之短跪人高富帅之长,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理论中极少数有共识的理论了。我觉得虽然绝对优势上看,屌丝几乎是全面劣势,但是从比较优势上看,屌丝在某些领域还是有比较优势的。但是如果去做连比较优势都没有的领域,那就是以屌丝之短,跪人高富帅之长了。

      ……

      从那篇《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失败的寒门子弟,他们首先选择了错误的专业和行当。银行系统中,自身的关系和人脉应该算是核心竞争力了的一种了(我只是陈述事实,银行系统工作的人,大家都懂得的),或者更进一步的说,整个金融系统中,关系和人脉都是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而这个正是屌丝欠缺的东西。

      所以,寒门子弟的本科专业,最好不要选择金融这种相对较软的专业,如果有可能,工科这些相对较硬的专业作为本科专业更适合屌丝,美帝的富二代,一般比较喜欢商科,但是很少有人去麻省理工念工程啥的,这个原因倒也简单,小布什这种智商,如果念工程的话,估计死活是毕不了业的。如果你实在热爱金融这个行当,或者觉得金融来钱快(其实也并不那么快),你可以选择读研的时候搞一个金融硕士的,金融这些东西,如果单纯就其实战性最强的那一部分来看的话,实在不值得用四年来念的,有个一两年,基本也就会了。

      其次,如果寒门子弟选了金融专业,也并非就此完蛋。人脉关系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并非全部。没有人脉关系,也是有办法逆袭的。

      作为屌丝,想要逆袭只有两种办法:第一就是做高富帅做不了的事情,这个就要求屌丝的专业能力需要高出高富帅一大截,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 子”》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寒门子弟有远超于高富帅的专业能力,反倒是高富帅有更强的专业能力;第二就是做高富帅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个在那个小胖身上体现的很明显,银行的ATM机安装这种生意,高富帅是不屑于做的,但是小胖这种屌丝是愿意做的。而在其他的寒门子弟中,我们看到寒门子弟和高富帅一样想去最舒 服的单位,不想吃苦。这意味着,他们淘汰出局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第三,他们入错了行,银行系统的人,折旧很慢,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一般一个银行职工都可以干到退休。这意味着,你的上司,需要许多年才能退休。这对于没关 系,没背景,情商又低的屌丝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稀缺的晋升机会,肯定是优先照顾那些有关系,有背景,情商高的高富帅。屌丝的机会就少很多了。

      在战争年代,如果想要升官,一个捷径就是去战损率最高的部队。战损率高,长官倒下的快,屌丝上位机会就大大增加了。轮大刀片子拼命,倒是不需要啥情商。这个屌丝在行。现代社会中,屌丝可以选择过劳死频发的行业——高富帅是不愿意在这种行业中干太长时间的。即便是屌丝,也会在赚够钱后离开这个行业。有钱人一 般都惜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这也给屌丝提供了机会。

      我觉得《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一文中,那些寒门子弟最大的悲剧源自于他们没有摆正自己屌丝的位置。事实上,屌丝是不能和高富帅一个打法的。高富帅凯撒可以成为罗马城最大的债务人,若是屌丝学他,早就变成债务 奴隶了。搬砖似乎是屌丝逆袭的唯一途径了。尤其是对于矮挫丑而言,他们连通过老丈人逆袭的可能性都没有。

      ……

      其实吧,现在还不到说板结的时候,但确实某些领域很难再有屌丝的份了。

      总结下:

      屌丝逆袭有三法:团结就是力量+比较优势+老丈人

      前两种是自强不息型:

      如果靠个人,那么就只能靠扬长避短了,效果有限,但可以让自己活得很好。

      要有大成就,一定要团结才是力量,团结足够的人才,然后才可以彻底逆袭。

      靠老丈人不太自强,所以不说。

      通宝推:flux,
      • 家园 便宜老丈人也不会扶持弱智寒门女婿的,尤其官、商

        便宜老丈人也不会扶持弱智寒门女婿的,尤其官、商

        也就计划生育,否则闺女还不是筹码

        受气吃软饭将来不清算,那也不是英雄

        赫连勃勃当年所为,估计合理报复因素居多,否则拢不住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