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寒门无贵子》有感 -- txq2013

共:💬196 🌺915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知识改变命运这话是没错

              问题是改变是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差。而且这个好坏标准还是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函数。

              比如说七八九十年代上大学还是基本上给自己命运正改变,但即使在这个时间段也有反例,新世纪这十几年反例越来越多了,比例也不可忽略了。

        • 家园 读书怎么会无用?

          这个观点我永远接受不了。

          当然,如果读书就是为了谋生,读书可能无用。

          • 家园 不是读书有无用的问题

            对于寒门来说,读书首要目的乃是谋生,若不能谋生,读书饿死自己?毕竟寒门是养不起一个闲人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这是在农业社会,不能成功晋级的寒门读书人就等于半个废物,干不了体力活(此话为臆测,无实际数据,也请大家指正)。现在是大学生很多不懂人情世故,特别是无谋生手艺,无谋生技能,靠自己,生活都很有问题。

            所以我的看法还是我18岁那年的看法,读个鸟大学,先让我去打工赚几年钱,快活快活再说(苦逼啊,花一毛钱都要想好怎么花,我想如果有同为寒门出生的河友大概能理解我这种心情),有读书那想法时,再回头提高学历,没有想法的话,干苦力结婚生子买房,也是舒舒服服。普通人还能期望比这更高度吗?如果实际期望更高,还怕你房价涨,怕你丈母娘不嫁女么?

            我对当年推行高校扩招的人是有很大怨念的,若不扩招,像我这样的很多寒门之子都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安安稳稳的生活。可能很多人会鄙视这种想法,这就回到我开始提到的问题:人生目标是什么。人生目标低了,你们会鄙视,人生目标高了,请看看现在的迷茫就业的大学生。

            当然,国家政策层面考虑到因素会很多,历史不可能推倒从来,只以后果论好坏。理想下的推论,士大夫精英应该是知道他们推行的政策的后果是什么,你若没那能力判断后果却又当政,则好歹治大国若烹小鲜。最恨的是大旗言论:牺牲一代人,牺牲一地人。牺牲来牺牲去,所有人都被牺牲了个遍,人都死了,你还不补偿!离心离德啊!

            我们的祖辈,牺牲了图的是啥,为了自己下一代啊,这补偿看得见,摸得着,牺牲的有价值。而现在的牺牲的一代人,一地人,是人还活着,却看不到补偿。甚至是看到只有自己牺牲,别人在享福,你得有个讲的通的说法啊!!!你得告诉我牺牲了对自己实实在在的好处是什么啊!

            或许好处是在这里:国家和平统一稳定就是最大的好处,“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如不然,岂容我在此大放厥词!

            想起一句血淋淋的话:中国人口太多了。。。。。。

            请诸公高论!

            (题外话:我尽力避免涉及政治性的东西,但是人生困惑的事又不开避免的会涉及到,在此也再次说明,写此文为求解答困惑,若这些言论触及到某些底线,还请告知,则噤声。)

        • 家园 男怕入错行!你悲剧在选错专业 跟读书无关。

          咱们俩可能是一届的,03年高考。我的大学所在班一半是特困生,我最好的哥们也是特困。2010年去他家,他订婚。家里房子是泥土房,我就感觉到了旧社会。但这一点没耽误哥们现在在北京月薪近2万的好前途。当然一是我们学软件的二是当年我们班一大群人被我一顿教育拉到北京三是我跟他分析过技术路线他智商不够因此走了胡说八道路线。 所以读书还是有用的,但如果你选择有问题,贫寒子弟偏得玩什么高雅的心理学 不死才怪 就是在美国也是没出路。如果你自己没远见卓识,那么赶紧找一个牛逼的导师 给你指一条路,听人劝吃饱饭。

          就我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中国的就业市场算是全球比较好的了。中国找不到工作 纯属自己问题。

          给你举个典型,我们一个同学朋友。河南的穷孩子,上了大学也是特困,空手道。不仅无所畏惧学技术(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还搞学生讲坛组织 甚至跟老师出去接活。更狠的是,哥们当年考研的时候根本没时间没想过考研,借了几万块去读北大的单证软件工程了。现在是某游戏公司的老总,据说最近单干了自主创业 发行了几个手机游戏。为了证实真实性,您可以去人肉,哥们叫胡冰。

          所以说不要再唧唧歪歪了 该干嘛干嘛去,自己没胆量没眼光赶紧找高人指点,30还来得及。等几年40岁 就没戏了。

          我给你指条路,赶紧去新东方,不是去学英语 而是去学厨师。学成了 办个旅游签证来美国,然后干他几年 回去你就是翻身做主人了,没准还没顺便当个美国公民呢。

          • 家园 确实是一届

            不过我并没有说读书无用,也并没说专业没有用。

            此文的目的在于,如果为了追求你所说的这些找到工作,吃饱饭的东西,我在18岁出去打工就能早就实现,何必去浪费时间和金钱读大学?和那些选择打工的同龄人一样的话,我现在早就房子,妻子,孩子都有了。

            • 家园 别吃后悔药了...哪个人没走过弯路...从头来就是了..

              别说三十...六十也不晚...

              凭你现在的特长...再选个职业也不难...不是说干心理辅导一职...是哪个职业收入来的比较快...易上手...不要一棵树上吊死嘛...

        • 家园 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我这话难听,先向你道歉。不过可以送你四个字“枉为人子”。

          给你说个故事:我初一的时候,不小心看了一本杂志,叫做《航空知识》。如果当时知道这本32页的杂志会对我的人生道路有如此重大的影响,我一定会很犹豫要不要去翻开。这个故事的重点不是我,是我的一位同学,一样的爱好,但是成绩比我略低一点。当我高考填报了北航的时候,他也选择了另外一所兄弟院校。但是,他的父亲,追到学校来,从教务处要回了报名表,重新拿了一张,找儿子来填。同学后来讲:“我当时说,随便,离家越远越好,长江以南。” ( 后来,他进了上海的一所重点院校,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再后来,有了自己的公司,我到他的办公室去,还是到处的航空,军事书籍,杂志。)

          二十年后,我们两家人一起玩,然后准备一起吃晚饭,去请他的父母过来(退休后过来在附近一个小区买的房子),说话间他父亲居然拿出了我们当初某次模拟考的排名表,我们俩象发现新大陆一样趴在桌子上那个是谁谁,那个谁在哪....当然肯定说了很多当年的事情。晚饭中,他父亲突然神色凝重地冲我说(后来我意识到他是不好直接向儿子道歉,用这种间接方法了):“小x啊,我当时确实是不该拦着y(他儿子),这么些年一直感觉很对不起他。“

          我当时就楞了,反应过来赶紧举杯说:”叔叔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们当时哪知道天高地厚啊。况且我们刚毕业时候整个航空工业那个惨状,谁想到能有今天。而且小y自己做的挺好,我们的生活都还不错,这样大家就很应该知足了。“

          故事讲完了,想哪说哪,不太有重点,不知道你是否能看懂。我想问你:既然你知道你的出身,那么你读书时候是整天学习,做家教,去麦当劳打工,做兼职,还是打牌,QQ,玩游戏? 本科的选择可能还有些懵懂,那研究生的方向是自己选的吧?你就等着,等着,等着这样一个小专业分配去做一个心理学教师?2011年毕业,刚工作两年,你懂什么?你能干的了什么?

          如果你的书还读了一点在自己肚子里,那我告诉你,大约再过十年,你会为你今天的话感到羞耻。考虑农村生育一般比较早,你应该有比较大的机会向你的父母当面道歉,请求他们的宽恕,原谅你的无知和愚蠢。而他们也一定会因为劳动人民的高贵品格和父母的无私精神,被感动地喜极而泣。

          当然,如果不幸你父母生育比较晚,而你如果又是三个孩子里最小的那个,而你的父母又在多年供养三个大学生的辛苦中消耗了他们的大部分能量的话......我倒宁愿你永远生活在这种状态下不要醒悟过来,否则很难想像你会如何愧疚,痛苦!

          在后来的这十年间,我与父母爆发过数次读书无用论的争论,父母由之前的死抗读书,到不久前终于幡然醒悟:早知道当年不如让你出去打工。

          你真了不起,看来书没有白读,居然花了十年时间,在邻近三十岁前终于说服了父母。只是我相信,你的父母在“幡然悔悟”时,这个词用的真好,我收回我标题的话,恐怕心里不是流泪,是在流血.

          通宝推:阿吹,胖的卡门,早起的虫子,三笑,花大熊,慧诚,匿名:1
          • 家园 观点很好,语言可以温和一点。
          • 家园 不同意你的观点和语言。

            读书有用没用都是个人的事。

            父母给孩子提建议,是应该以自己的见识为基础的。父母没文化,所以要求孩子去读书,这是好建议。但仅此而已,不能说某个专业,某个方向,逼迫孩子去学习。因为这样的指导已经超过了父母本身的预见能力。造成的不能让人满意的结果,也不能责怪孩子的怨言。。

            比尔盖茨也不能逼迫自己的孩子学某个专业吧。

            人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有多少的经验,就给别人讲多少的建议。

            至于心里是不是滴血,流泪。如果自己的建议很成功,想来是不会滴血流泪的。

          • 家园 【原创】这个孩子需要转变观念

            从楼主这段话:

            在后来的这十年间,我与父母爆发过数次读书无用论的争论,父母由之前的死抗读书,到不久前终于幡然醒悟:早知道当年不如让你出去打工。

            我没有感受到的是他对含辛茹苦供养他上大学的可怜的父母有丝毫感激之情,面对这样的孩子他们还能说什么!幡然醒悟?对父母这样说太轻佻了。我敢断言不出三年你一定会为自己的话感到羞耻。

            没有文化,早打几年工就成功了?笑话!

            以本人所在这个跨国公司来说,大把九几年出来打工的曾经年轻的高中学历男同事,他们普通技工开始,现在多数已成为普通管理人员。近二十年工作,现在收入也就是在3~4千块钱,他们成功吗?知不知道他们中有多少人慨叹自己文化水平低,工作之余不辞辛苦自费去进修?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进入我们公司起薪虽然不到3000块钱,但是不出5年就会远超这些高中学历的同事,以后也会越差越远。

            另外,我不知道楼主的“贵子”是什么概念,要“贵”到什么程度才行?普通农民,工人家庭的孩子成为工程师算不算寒门贵子?对于这一点我这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答案是:“是的!”

            又或者像我有个亲戚家庭非常普通,读浙大出来,现在已经成为国务院司级干部,算不算寒门贵子?

            我觉得楼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谁说大学生一定要坐办公室,做好工作?我表弟文秘专业出来工作时,还沿街挨家挨户卖袜子。脚踏实地,以中国目前的情况,只有肯干,机会一定会降临。

          • 家园 不需如此刻薄

            十八岁的孩子,对于以后的路大概是没什么概念的吧,大多是按照父母的设计选择的。(这个也算是拼爹的一部分。)大学四年,能不能把一个单纯的少年变成一个老油条,我想大部分人做不到。

            你拿个牛人当例子,或许很励志,实则没什么太大参考价值。

            你要是能给一个混得不如意的普通人一个百分之百成功的路子,那才是价值。只是把人从道德角度批一顿,实在没什么意思。

            • 家园 没有那么多成功的机会给每一个混得不如意的普通人!

              你要是能给一个混得不如意的普通人一个百分之百成功的路子,那才是价值。只是把人从道德角度批一顿,实在没什么意思。

              这话实在没什么意思!

            • 家园 论刻薄,怎么也比不上人民日报的“暮气深沉青春早衰”

              人民日报的社论,我觉得真是功利化社会的登峰造极之作,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居闹市无人问”的绝版演示。

              这个社会有病,但是病人真的就是“穷人、屌丝、失败者”?还是说“成功者”已经有了坚实的城墙保护自己及家族不再失败因而不屑宽容?

          • 家园 说的真好!

            您也一定是位孝子。

            历来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孝子才能有出息,活的有个人的样子。

          • 家园 楼上那位朋友只是因为一时遭遇放大了历史和现实的困境

            所以现在他需要的是激励。

            “感谢苦难”这种话只有在走出苦难之后才有资格说,否则肯定会被人笑话。但社会残酷,成功的人背后有多少失败者默默的在苦难中挣扎沉沦?

            楼上那位朋友还没有沉沦,仍然在努力挣扎,所以没必要苛责。

            与其苛责,不如在可能的时候多帮帮周围的人,老祖宗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激励也是一个善举,讲述自身的经验教训提醒后辈注意,也是善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