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几近绝望的干旱灾区农民随想 -- 武陵老农

共:💬60 🌺26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只要是承认现实的人,谁会信仰完全市场化就能解决合理配置呢

          完全市场化有个隐含前提:大家在信息、能力等方面完全平等,而且都能自由选择。可实际是什么呢?我说的贵州这样个人堵集体水利工程的其实就类似著名记者陈宝成拆迁的例子99%村民被1%绑架了,你想改道人家还不同意呢。嘿嘿

          • 家园 我们这里基本是不存在,因为这些东西还在,就是被淤泥和荒草

            我们这里基本是不存在,因为这些东西还在,就是被淤泥和荒草淹没了

          • 家园 我说的是反话吗,哈哈P民知道市场化不是万能的,庙堂上的人

            可认为市场化就是万能的呢,问题就在这里了,不市场化那些头头脑脑的怎么赚钱?

          • 家园 即使大家在信息、能力等方面完全平等,

            而且都能自由选择,还是不可能合理配置,好比产能过剩,不是不知道会过剩,只是要搏一把看谁能剩下。

            • 家园 是呀,大家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都有侥幸心理呢
              • 家园 湖南的旱情说成是人祸,还算不上,只是办事效率的低下。

                前些日子,每天看湖南新闻报道,都是干旱一个月左右才出现抽水引水啊,人工降雨啊,打洞打井之类的抗旱措施。

                大多数的田地龟裂,禾苗变黄。新闻报道里也只提到少数县市的少数田地得到灌溉。也有一个地方出现了乡民自救,但是毕竟是少数。

                楼主所说的农田绝收,我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对于楼主所说的人祸论是怀疑的,毕竟这些抗旱措施还是实施了,只不过办事效率低下来的晚了点,这里面既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效率低下也有农民自发自救的效率低下。

                • 家园 今年抗旱只是问题暴露而已。我不是说天灾还是人祸

                  而是说如果未雨绸缪,早把当年荒废的农村水利工程修复,或者干脆搞更多更好的水利工程,如今根本没有出这么大问题。可是现在哪怕有钱人心也不齐了,许多村民真的是绑架集体利益争取个人更大收益呢。这个问题我觉得比今年是不是及时抗旱更值得担心啊。

                  • 家园 说说我在湘西七八月以来的情况

                    湘西大多山区,是湖南旱情最严重的地区,这几天打谷子(水稻)还是有一定收成,大多欠收。在七八月我跑了湘西几县市,发现县城附近的河流水流量不至于断流,尤其是酉水以及凤凰的水位还不算低,旅游景点的漂流仍然能够照常进行。

                    当然市郊河边有的小块土地上因为粗放经营,苞谷(玉米)全部绝收。而市县之间公路边的作物大多呈干枯的黄色。

                    这个就是这边的旱情。

                    • 家园 很厉害啊。想起前两年在贵州云南看到的

                      连续三年连旱,连玉米这样耐旱都基本干枯了,还看到一次因为高温松林自燃起火。最近几年确实气候异常啊。

                  • 家园 中央一年给我们县拨款2亿多修水库,估计大多抽软盒芙蓉王了
                    • 家园 可能还是钱不够吧

                      大约是从十多年前起,我平均每年都要去湖南省一个大山深处1,2次,行程的最后大约有2个半小时是非常艰难的简易公路,紧挨着公路可以看到一个断断续续的引水工程,建于50年代末。我开始路过的几次都被这个工程震撼了,赞不绝口,后来过得多了,看得也仔细了,不过一次比一次郁闷,这个工程由于年久失修现在老化的非常厉害,细看下有的地方已经来惨不忍睹,其灌溉能力已经不到过去的五分之一。问过很多人,都是说不够钱,要完全恢复原先的能力需要的工程款几乎是个天文数字,沿途的不管是农民还是普通乡镇干部都着急,可是谁也没办法,有时候他们也自发的凑一点钱出一点工来维护一下,应一下急,不过这么大的工程缺乏整体协调,还缺钱,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只能一年年看着它这么烂下去。这个地方也是以种水稻为主的。

                      现在我去虽然还有一些对这个工程的震撼,更多的是怕在有的地方它冷不丁塌下来砸坏了我。不过公路还是比以前要好多了。

                      • 家园 其实仔细想满讽刺的:50年代末反而有能力修,现在连维护都

                        不够钱了。我想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另外也是政府动员能力严重退化。以前人力免费而且是真当自己的事情拼命,政府设计组织加上出物质就够了。现在基本是大型机械和工程队伍,这样确实人道也安全许多,但是需要资金可就大了。

                        • 家园 看看这篇文章

                          http://blog.thoughtcafe.info/?p=1163

                          凡事都要付出代价的,有时只是早晚而已

                          • 家园 好文,收藏了。不过也要说句公道话

                            上世纪6、70年代生产力水平确实不适合公社那么大规模的集体化。因为农业生产很难定量也难以监督。大部分人还是小岗村的觉悟啊。我就听说不少故事,北方在青纱帐起来后在里面睡懒觉

                            在化肥、种、农机等工业化成果没有出来前,其实50年代先全力扶植一批合作社,逐渐吸引农民加入比强迫半强迫的人民公社更好。

                            当然反过来,80年代又一股脑全翻过来更不对:哪怕每个县选择性保留一个集体合作社作为样板,现在工作余地也大许多。想想现在国家想工业反哺农业都没有抓手了。莫名其妙想起当年袁杀毛然后袁又给崇祯杀了做什么都怕极端化啊。

                      • 家园 要说明一下

                        这个地方现在比较普遍的是用农户个人打井的方法获得生活用水和解决部分灌溉的。据他们说打一口井3000左右,我看了几口,都很深,摇泵压上来,井深有15到20米这样子吧。我也不知道修渠好还是打井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