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阿波罗17号登月舱离开月面返回地球过程” -- 花怒

共:💬53 🌺68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当然是模拟信号

                  阿波罗登月直播用的慢扫描电视:10帧/秒,320线,视频带宽0.5MHz。射频频率:2276.5MHz。调制方式:调频。登月舱天线增益20dB,澳大利亚接收站天线增益59dB。发射功率:20W。因为慢扫描电视体制与普通的家用电视完全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差转,而是慢扫描电视图像在澳大利亚被解调出来以后,显示在特殊的显示器上,然后电视转播人员对着显示器拍摄转播,这一来一去,画面质量又降低很多。

                  • 家园 这样啊,多谢

                    我是真的不了解,受教了

                    也就是说是登月舱直接发到澳大利亚,没有中继卫星?那电离层怎么办呢?听起来很科幻的样子...

                    • 家园 月地链路没必要用卫星中继

                      1 不是登月舱直接发向澳大利亚,而是登月舱发向地球,地球上的几个接收站,恰好是澳大利亚的接收信号最好。登月舱带的天线口径小,这样天线波束就不会非常窄,会有一定的角度,大致能把地球包住吧。

                      2 地月距离大致38万公里,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轨道高度3万6,其他轨道的卫星更低,这样算起来月球到卫星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差不了多少,而卫星上显然不可能有澳大利亚那样的60米口径的天线,接收效果远不如地面站,所以没有必要用卫星做中继。只是在澳大利亚地面站接收信号以后,再向世界转发的时候,可能会利用卫星。

                      3 电离层不是问题。通信频率的选择已经考虑了电离层吸收的影响。

                      • 家园 20W的是指令舱,登月舱信号发射到指令舱再转发

                        俺记得是这样

                      • 家园 较个真,登月舱到地面通讯比同步卫星难多了

                        首先声明本人无恶意,只是就事论事。

                        第一,同步轨道3.6万公里,和月亮的38万公里差得可不是一点点:无论月面上的发射天线聚焦如何好,波束的能量密度都是按照着距离的平方减小的,因此在同样的发射功率下,从月亮发来的信号要弱于从同步卫星发来的信号的百分之一。这就要求接收天线的面积至少大100倍才能达到同样的接收效果。

                        第二, 发射信号的比较,月亮上的那个肯定也是吃大亏的:同步卫星的天线恐怕比登月舱的要大(别忘了同步卫星比登月舱重,而且就是专门发射信号用的),电源功率更是远远大于登月舱(当时可没带太阳能电池帆板,而同步卫星的电源动辄数十千瓦)。

                        因此电视直播到底行不行,要看具体细节。现在看来,即使当年真的实现了电视直播,也是勉强能做到而已,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 家园 20W的是指令舱,登月舱信号发射到指令舱再转发

                          俺记得是这样

                          另外虽说是40年前,专门接收同步卫星的天线直径也没6米吧,澳大利亚那个60米直径的应该够了(再说老美是把自家在全球库存都拿出来了,应该是西德、澳大利亚、美国本土3个为主,其他也都没闲着,澳大利亚这个刚好效果最好)

                          • 家园 您忽略了我说的第二点:发射功率差很远

                            仅仅10倍距离之差造成信号弱100倍,的确可以把接收天线直径放大10倍来弥补。

                            但别忘了,月亮上(您记得对,阿波罗11是用指令舱中继)的那个发射机功率顶多20W,可同步卫星的那个发射机恐怕2000W都不止。这又是100倍的差距,还得往小了说。

                            所以按照您的思路,如果40年前,专门接收同步卫星的天线直径0.6米就很容易收到好的信号,那么月地之间的电视直播才是毫无困难的。

                            (另外,本人认真读过NASA关于阿波罗11是用指令舱的文件,人家当年还真是用的数字信号:他们居然变态地把控制、通话、视频等等信号都整合到一起,变成数字信号,在经过一个统一的功率放大器传回地球!有点佩服那伙人。)

              • 家园 说来说去一个关于图像简单的概念却没提到

                “分辨率”!买相机时是个人都想得到

                40年前直播图像的分辨率有多大?

                现在一张高清月面图的分辨率有多大?

                这些概念题都不提一下,直接下结论就是现在一秒一张,40年前就不能直播?

                • 家园 您这话我不赞同

                  我都说了是说笑的,莫当真,当然我没有去查分辨率的数据。

                  但是貌似您也没有分辨率的数据吧?那么斩钉截铁地说话不太合适,伤着我的玻璃心了^-^

                  另外,40年前应该还是模拟信号吧?上次神舟直播的时候,用数字信号,又是在地球轨道上,尚且那么模糊。我从外行的角度思考,确实认为40年前就有“能看清人影”的直播水平有点假。

      • 家园 看看youtube上的视频再下结论。

        视频里,月面有许多石头。

        http://m.youtube.com/watch?v=MjWiMYr6XDA

    • 家园 月亮上可以看到地球升起来吗?

      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是固定的。如果站在月球朝向地球一侧中心,地球应该位于头顶正上方,而且位置固基本定,只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移来回动,移动周期以月计。要想在月球上看地出,观察者必须位于月球朝向地球一测的边缘,而且还要快放30倍速度才可以实现我们在地球上看日出的效果,电视直播显然做不到这些。从阿波罗的资料不难发现它落月的位置并不在月球朝向地球一侧的边缘,而在中心和边缘的中间,从它的位置看,地球和月平线之间估计应该有30-50度的夹角,很难想像在这个位置怎么能看到地出?

      • 家园 如果落在月球上比较偏的位置加上

        月球曲率会看到地球在地平线附近。

        另外没有登月的宇航员说他们在月亮上看到过“地出”

        的确有一副叫“地出”的著名太空摄影,不过那个是apollo8号在进行绕月飞行时在轨道上拍的。因为月球引力小,绕月轨道离月面近,在他们看来地球就像是在地平线上升起一样。

    • 家园 52秒怎么了?有啥问题么?
    • 家园 是有点看不明白

      是有点看不明白,录像本身当然可以是多个个摄影机拍下来的胶片带回地球以后重新剪接编辑的结果。登月舱的返回部分发射升空的镜头可能是在月面上留了一套摄像和无线传输装置,而且还是可以接收指令变焦的,由它来拍摄返回发射的镜头并传回登月舱或绕月的指令舱,不过这样这部分镜头就只能录在录像带上了。但是后来登月舱和指令舱重新对接的时候,有几个登月舱和指令舱调整姿态的镜头,想不出来摄影机的机位应该在哪里?难道是登月舱和指令舱在对接之前有一段时间相对位置保持固定,这是互相拍摄的结果?或者是后期剪接的时候,插了一段早就做好的特效镜头?

      • 家园 月球表面一台,轨道飞行舱一台,LM一台

        三台摄像机互拍,轨道飞行器调整姿态是LM上的摄像机拍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