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历史的十字路口——三国时期(一) -- 学习要定心

共:💬516 🌺5582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在政治上,他俩简直就是孪生兄弟

                                相同点或者可以比较的项目,不止老兄说的这一些,还有一堆:

                                杨广北伐突厥,李二也北伐突厥,还干掉了薛延陀,搞定了吐谷浑等一堆倒霉蛋;

                                杨广征高丽,李二也征高丽;

                                杨广修好了大运河,李二就省了劲没有去修大运河;

                                杨广杀了哥哥兄弟,李二也杀了哥哥兄弟;

                                杨广霸占了庶母,李二霸占了兄弟媳妇;

                                杨广没有废太子,李二废了太子;

                                杨广的妈姓独孤,李二的奶奶也姓独孤;

                                杨广的外公叫做独孤信,李二的爸爸的外公也叫独孤信;

                                杨广的妈妈的大姐的老公叫宇文毓,李二的爸爸的妈妈的大姐的老公也叫宇文毓

                                ……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呵呵,屁股决定脑袋,老兄只要看看两千年来的史书是谁写的

                              便知道其中奥秘了。

                              我还提到了周厉王,查下谥号“厉”的意思,搜索引擎里面是“暴慢无亲”、“杀戮无辜”,实际上,反过来讲就是大刀阔斧,实行改革。并且,因此而损伤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按照这个原理,主席也逃不过这个评价。而那帮公知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把这个恶谥加在主席头上。

                              所以这么说,乃是因为,我们要扭转写历史的那帮人的屁股,不用他们的立场看问题,而改以客观立场看问题,周厉王、晋厉公等等一大串以“厉”为谥号的君主,其根本作为就在于急于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对国家的侵害,其所作所为,只会损害了大户们的利益,而有利于中央集权。

                              以下引自童书业先生的《春秋史》“第一章 西周史略”

                              厉王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据说楚熊渠曾因怕惧厉王的征伐而去王号不敢称,熊渠时楚国的势力已很强盛,尚且样样怕惧周室,可见那时周室之强如厉王没有本领,楚人何至这样惧怕我们以为,周厉王时实是王权和霸权交替的关键,正和晋厉公时是君权和卿权交替的关键一样。厉王厉行专制政治,厉公也厉行专制政治厉公时晋势极盛,厉公之后尚有悼公的一度兴盛,厉王之后也尚有宣王的一度兴盛厉王失位而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厉公被弑而晋卿族遂强前后的史迹正是如出一辙的。又国人作乱,驱逐天王,这似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事。自从有了周厉王被流的先例,于是列国间逐君的事便不断的发生,这又是封建制度崩溃的先声了。

                              宣王中兴

                              周宣王号称中兴之主,其实并不见得有多大的了不得。古书上称述宣王失德的事情很多,例如(一)不修亲耕之礼,(二)杀无辜之臣杜伯,(三)以私爱立鲁武公少子,以致鲁国内乱,王出师平乱,诸侯从是而不睦。国语又称厉、宣、幽、平而贪天祸,可见宣王未必能远胜其他三王,或竟尚不及厉王的英断,也未可知。……

                              通宝推:小河妖,hullo,
                              • 家园 真正的历史

                                真正的历史,在人物和事件的背景里。

                                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四元的,皇帝,士族军阀官僚地主,农民,气候土地,这就如一个大公司,大股东,管理者,劳动者,原材料和市场变化,如果没有管理者,即股东就是管理者,这样的企业不会因为管理者的膨胀而拖垮公司,三元的社会结构,便是西方社会的特征。

                                毛说,抓革命,促生产,其本质就是遏止管理阶层,鼓励劳动阶层,这不但是四元社会的真理,也是大型企业的根本,但谁来“抓”,谁来“促”,怎样“抓”,怎样“促”,便是皇帝和企业总裁的责任。

                                中国历史的困境,与现代的大企业病是一个问题,这是四元结构的必然,因为管理者是一个中间阶层,依附于上,寄生于下,一旦成势,就会架空高层,破坏稳定,阻碍发展。

                                人类历史,都是既得利益集团主导的历史,而中国的既得利益集团主要是缺少主体性的中间阶层,不怕老虎,就怕老鼠,皇帝就如老虎,只要不是战略错误,再怎样穷奢极欲也是很有限的,国家的兴衰,百姓的福祉,关键在于老鼠的规模和构成。

                                三国时期,为啥司马氏会成功?为啥晋朝最为羸弱?为啥诸葛亮要北伐?所有的根本,都在两汉以来造成的特权士族。

                                不承担国家责任,不从事生产劳动的中间管理阶层,既是社会稳定的统治根基,也是社会发展停滞和混乱的根源。

                                历史,主要是这些依附又寄生的既得利益集团书写的,因此,国家出了问题,要么怪昏君暴君,要么怪刁民暴民,要么时也命也,这群老鼠是没啥责任的。

                                既得利益集团,特别是缺少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

                                既有精神,主要是职业精神,和专业职能,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结构决定的。

                                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又是四元的社会结构,这两种情况,必然造成庞大的缺少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感谢毛的建国,破坏了两千多年的既得利益集团,感谢毛的文革,延缓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感谢邓的计划生育,又延缓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

                                但现在既得利益集团还是逐渐形成了,这些以特权,土地,房产,金融资本为核心的既得利益集团,将是中国最大的祸害,最有价值的城市土地,建设用地,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发达国家的既得利益集团,是具有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而发展中国家的既得利益集团,却没有多少既有精神,这是便是发展中国家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但因为一人一票的普选,发达国家的下层民众,这些缺少既有精神的人,也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因此,全球进入了比烂的时代。

                                衡量稳定与发展,关键要看两个均衡,一是内部均衡,即财政状况,二是内外均衡,即贸易状况。发达国家只是一种失衡,即财政赤字难以遏制,而发展中国家则是内外都失衡,只有中国两方面都没有问题,内部均衡方面,还有巨量的国有资产,内外均衡方面,又有近四万亿美元的储备,只有不出现战略性错误,维持两个均衡三十年,应该没有问题。

                                中国的问题,只在缺少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人均gdp超过美国都是可能的,因为中国人民太勤俭了,中国的载体优势太大了。

                                通宝推:不限,云意不知沧海,李根,支持中文,小河妖,侧翼,jboyin,springisok,流云天下,小伙子学飞翔,空格,无无名,特里托格内亚,汉服骑射,老调重弹,西瓜子,freesong,
                                • 家园 有个重要问题还没解决

                                  必须建立起资本和政权互动的规则

                                  • 家园 资本与政权

                                    仁兄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

                                    资本的根本,在于增值,而增值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财富创造,二是财富转移,但二者总是纠缠在一起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但财富创造是神圣的,真正肮脏的是财富的转移,特别是利用欺压等手段的不正当转移,因此,马克思就将代表财富创造的劳动,与肮脏的不正当财富转移,进行了二元切割,将二者对立起来。

                                    事实已经证明,马克思的这种二分法是错误的,因为,财富创造的根本不仅仅是劳动,正如有人说的,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财富创造也是如此,如果只有劳动,而没有创造的精神,人类文明的进程将大打折扣。

                                    可以说,财富创造与财富转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马克思在这方面违背了他所推崇的辩证法,而衡量资本增值的标准,就在于是财富转移促进了财富创造,还是财富转移阻碍了财富创造。

                                    资本的两种增值方式,就如绳子的两股,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

                                    过去的殖民掠夺是这样,现在的全球化时代还是如此,《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和近来很火的《二十一世纪的资本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西方的成功,主要是因为财富转移,其次才是财富创造,只有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如德国,日本,韩国,才主要是财富创造的结果,但财富转移在其中还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现在的高速发展,也是财富创造和财富转移,双重作用的结果。

                                    资本在控制国家政权以后,自由资本主义,就演变为帝国主义,这便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但物极必反,二战以后,多元资本的少数人民主,又演变成了全民普选民主。

                                    少数人控制的资本,与大多数人掌握的选票,越来越走向了二元背离,这便是全世界自由民主的真相,资本代表的自由,所推动的全球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本国普选民主的束缚,分摊风险,寻求更大的增值机会。

                                    因此,资本代表的全球一体化,与普选民主带来的民主割据,便成了当今世界最典型的两种时代特征。

                                    总的来讲,资本从诞生之日起,资本与政权主要有四种关系,一是与封建势力争夺政权的时期,即资本主义革命,二是限制政府势力时期,即自由资本主义,三是资本与政权结合,即帝国主义,四是资本与政权渐行渐远,若即若离,即普选民主和全球化时代。

                                    中国如果想要真正崛起,就必须认清这个时代的趋势,也就是资本的发展趋势,承载全球资本的转移,而不是走向排外的帝国主义道路。

                                    中国的崛起之路,主要应该是载体崛起,就是做东,做庄,而不是排他性的主体崛起,只是想着做主,走向过时的帝国主义道路。

                                    而载体崛起,就既不能让资本与政权紧密结合,因为这必然会陷入帝国主义道路,即使不是帝国主义,排他性的发展,也是难以为继的,相对而言资本与政权紧密结合的可能性很小,民主普选的可能性则很大,这甚至比资本与政权结合的排他性更糟糕,因为民主普选必然会导致执行力涣散,更做不成事。

                                    资本与政权的关系,应该通过一个媒介联系起来,这个媒介就是公有制,主要是资产的公有制,以及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中性治理,即政府官员,尽可能的与既得利益集团切割,不但要与资本切割,也要与区域性的,民主普选代表的既得利益切割。

                                    能不能实现中性治理,是中国实现真正崛起的关键,真正的崛起是意识形态的崛起,是开辟一条人类从未走过的道路,也就是资本与政权的第五种关系,政权成为是资本的载体,更是全体人民的载体。

                                    通宝推:棋人鲁大耍,卢比扬卡,
                                    • 家园 最后的逻辑没有看懂

                                      既然政权与资本做了切割,又如何成为后者的载体?

                                      既成载资本又承载人民,那么人民与资本矛盾的时候,政权到底该站在哪一边呢?

                                      此外以公有制为媒介连接政权与资本?真心没有看懂……我要是资本,我会害怕你政权把我也公有了怎么办,如何敢到你那里去呢?去了也是捞一把就走,如何敢生根?

                                      • 家园 资本,权力,人民三位一体

                                        权力是应该尽可能趋向中性,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必须以公有制基础,权力才能更加独立,这种公有制,主要是固定资产的公有制,而不是生产性的公有制。

                                        公有制的存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保证权力的独立性,中立性,二是减少财富的转移,促进财富的创造,可以说,公有制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经济基础,而政权的中性治理,则是公平正义的上层建筑。

                                        中性的权力,就如天平的支架,一边是资本,一边是人民,将资本与人民统一起来,而不是将资本与人民对立起来,而关键就在于促进财富创造,遏制财富转移。

                                        资本是逐利的,而最大的利益只能来自市场,市场是人民造就的,中国能够复兴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这既是中国人民勤劳节俭的结果,也是全球资本的开拓新市场的结果。

                                        人民不会走,主要的资本也不会走,人民,市场,资本是三位一体的,西方的所谓中产阶级社会,就是市场决定的,间接实现了政权的比较中性,但全球化的扩张,使得西方社会出现了中产阶层塌陷,因此,这种中性是不稳定的,稳定的中性政权,只有公有制为基础的中性治理,才能实现,中国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主要就是在毛泽东红利的基础上,相对实现了中性治理。

                                        更准确地说,人民,政权,资本,市场,是四位一体的,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就是勤俭的人民,相对中性的政权,和全球资本共同造就的。

                                        拉美的悲剧在于市场无法持续扩张,这既是西方掠夺的结果,也是拉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的,有人称之为“资源的诅咒”,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拉美非洲都曾是西方的殖民地,因此,只能是西方文明体系的边缘,难以形成健全发展的内循环。

                                        中国与拉美非洲不一样,首先,中国严重缺少资源,主要的财富来自劳动,其次,中国不是西方的殖民地,在文明上自成一体,最后,中国太大了,人太多了,西方不可能容纳大多数想要离开中国的人,这种强大的反身性,必然会导致中国形成健全的内循环,绝对不会成为西方的附庸。

                                        当然,资本狡兔三窟是必然的,中国,美国,欧洲,就是资本的三窟,也就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三个核心。

                                        在比烂的时代,中国的将来不会坏到那里去,只能是好到怎样的程度。

                                        遏制财富转移,促进财富增长的公有制,无论是对资本,还是对人民,都是有利的,受损的只能是那些掠夺性,寄生性的转移性资本,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的格局,远远胜过资本与民主普选的二元对立。

                                        人民,与资本,总有一天都会明白这个这结果。

                                        通宝推:muqi,
                                • 家园 不光是一个发达国家,同样适用于一个发达国家的某个发达地区

                                  “发达国家的既得利益集团,是具有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说得极对。其实不光是一个发达国家,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一个发达国家的某个地区。话说德国2006年世界杯的时候,慕尼黑政府想建个新的地标级的球场,中央政府不给钱也不管。因为开幕式和闭幕式在柏林奥林匹亚球场,而德国各地的标准足球场到处都是,中央政府自然不掏那钱。慕尼黑(拜仁州)的大家族企业联合起来出钱出力,然后建成了安联球场。安联球场震撼出世之后,直接惊呆了小伙伴们,然后国际足联决定把闭幕式改到慕尼黑。

                                  “具有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这就是拜仁是德国最富有的州,而德国又是最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德国经济被大家族控制的程度超乎想象。我媳妇在这里的一家大审计事务所工作,很多行业很多耳闻能祥的大企业其实都是属于大家族的。

                                  通宝推:西瓜子,hullo,
                                • 家园 你这篇东西

                                  精英主义思想太严重了。

                                  按这个思路发展下去是要栽跟头的。

                                  你认为西方的问题是下层人民,其实恰恰相反,西方的问题出在你所谓“既有精神”的统治阶层。

                                  ---

                                  既得利益集团就是既得利益集团。无论是否有你所谓的“既有精神”。

                                  • 家园 河里最反精英主义的大概就是俺了

                                    河里最反精英主义的大概就是俺了,你竟然说俺的精英主义思想太严重,呵呵,真是太有意思了。

                                    共同利益,共同精神,既有精神,既得利益,是俺用系统思想论述问题的四个根本,既有精神,主要就是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西方殖民掠夺,很有职业精神,也很有专业技能,获得了人类从未有过的既得利益,但因为违背共同利益和共同精神,因此这时期的人类文明,即光明又黑暗。

                                    但问题是,公平正义,仁义道德,是很虚幻的,而真正能支撑人类公平正义的,只有既有精神的相互制衡,和既得利益的相对满足,人类现在的和平,主要就是核武恐怖制衡的结果,并不是人类良心变好了。

                                    可以说,公平正义,要么是偶然的伟大人物和自然灾祸造成的,只能短期存在,要么是必然的既有精神相互制衡造成的,这才能长期存在,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方法。

                                    西方下层缺少既有精神,一方面是很难以改变的事实,另一方面则是上层既得利益集团造成的结果。

                                    在工业化,自动化,规模化,集成化等现代生产的今天,既有精神,特别是专业技能的需要越来越少,3d打印一旦大规模应用,更会取代很多专业技能,而简单的劳动,职业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少,中国大多工人,都是临时工,韩国百分之三十的工人,都是劳务派遣工,这既是事实,也是既得利益集团造成的结果,正因为如此,俺对人类的未来并不怎么看好,只有计划生育,减少人口,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既有精神的相互制衡,限制缺少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才是出路。

                                    共同利益,共同精神,说说很容易,但要真正实践,必须要更多的人去奋斗,甚至所有的人共同奋斗,一方面坚决与缺少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做斗争,另一方面要努力成为有具备既有精神的人。

                                    所谓寄希望于广大人民,必须基于上面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站在旁边说风凉话。

                                    • 家园 我帮你总结一下吧

                                      在你的理论框架:

                                      1)西方既得利益集团是拥有“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因此他们的既得利益是合理的,不可与之做斗争,只可以与“缺少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做斗争”。

                                      2)中国的既得利益集团为缺少“既有精神”的利益集团,因此要与之做斗争。

                                      3)我们要努力盛有具有“既有精神”的人。象谁呢?就比如西方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是具有“既有精神”的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4)西方下层,因为不具有“既有精神”,因此万一他们推翻现有的既得利益集团而成为新的“缺少既有精神的既得利益集团”,便是我们做斗争的对象。

                                      嗯。。。论调很熟悉啊。

                                      ---

                                      其实你无论怎么变着法儿搞宣传,你是无法改变历史潮流的。

                                      历史上,越成功的体制文化,越难改变,失败时会付出越惨痛的代价。

                                      中国的官僚体制如此,西方的资本自由主义体制也是如此。

                                      人类的未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 家园 看来老铁也喜欢此文。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上花,并击节叫好

                                  发展中国家的既有利益集团,既有精神的匮乏,在思想意识形态的表现,就是盲目或别有用心地推崇并大量引入西方既有利益集团包装的思想和理论。

                                  这方面的危害,并不比他们吸血的危害小。

                                  另外,邓的计划生育虽然延缓了既有利益集团的形成,但总的来看,这效率并不够高,也不够长远,别说“放开二胎”,即便不放,海外生子甚至就在国内超生,也早就不是政权所能限制的了。

                                • 家园 老中古人好象有治国就是治吏的说法

                                  西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扩张,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进攻不仅可以转嫁内部矛盾到国外,进攻的目标也比固守远大一点。

                                  所以中国的领袖们必须留一些问题给下一代,当然还有毛主席说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其实所谓"精神"就是目标啦,目标越是远大一点,精神就越高一些,以前是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什么的,现在是中华崛起。

                                  由于现实是近代几百年中国都是被打压,所以即便是恢复中国往日的势力范围的行为在实践上都是扩张,比如说钓鱼岛和南海等等。

                                  相比之下西方就是固守了,所以,西方社会将面临中国当年固守的一些坏处,而中国将面临西方当年扩张的一些好处。

                                  老中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世界规模大一些,时间尺度也大一些,应该是"三百年河东,三百年河西"吧。

                                  至于中国人均gdp超过美国嘛,gdp是个买卖的数字,太勤或太俭了恐怕都对提高gdp不利。

                                  • 家园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