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嫦娥回家 -- 晨枫

共:💬89 🌺9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请教一下,这种滑跃式的返回方式,人受得了吗?

      滑跃式的返回方式,需要弹跳若干次。无人返回舱应该能够承受弹跳时产生的冲击,航天员受得了吗?即时一次受得了,多几次恐怕很难受。

      • 家园 可以估算一下

        纯粹拍脑袋估算。

        假设以第一宇宙速度飞回来,8000m/s,宇航员能承受的加速度是8个g。因为是飞下来,然后向上抛,所以要把地球本身的1个g减掉。那就是7个g。7个g就是70m/s^2。旋转加速度是a=v^2/r。r=v^2/a=8000^2/70=900,000m。也就是说要大概上千公里的转弯半径才能做到人能承受的加速度。也就是说进一下再弹回去,起码两三千公里的距离出去了,大概耗时400秒,7分钟左右。

        如果搞平民能接受的加速度,也就是3个g。那就是实际上是2个g。r=3,200,000m。那就是说进一下再弹回去大概要几乎上万公里,上万公里就是1/4个地球,一般洲际导弹也就这个射程。

        注意计算非常粗糙,目的是为了计算大致的数据。在这种时候算精确了反而不好。

        另外,如果滑翔,反弹的高度大概在60km处的话。那相对于上千公里的距离来讲就是非常平的角度进来。按照现在的技术,基本不可能。也就是说,把人放进去,就目前来看不是很现实。

        • 家园 当然,我可能把速度估算得太高了

          如果本身弹体只用飞到150km高的话,假设是45度左右发射出去的。那么法向分量的速度V_y=sqrt(2gh)=sqrt(3000k)m/s=1.7km/s。加上切向分量的话,根据能量理想着陆速度需要3km/s,60km高度的速度差不多是2km/s多一点。7个g,r=v^2/a=2000^2/70=60km。这样,如果30度角飞进60km区域,然后画个圆弧出去,那么这个圆弧的地面距离大概是60km。如果按照常人2个g的话,200km的转弯半径。这样算起来如果进入角度比较小的话还好一点。

          当然,实现可载人的机动性的话,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解决的。

          • 家园 角度肯定是有关系的

            要是载人的话,30度角进入可能还是陡了一点?

            • 家园 好多年前打过一个非常漂亮的水漂

              用的是一个碎碗片。大概碗片的形状使其排水量与自身重量相比比一般扁平石头片更大一些,非常适合打水漂。打出去后在水面上先是跳跃了大概有六七下,间距越来越小,然后就在水面上像艘快艇似的又滑了好远。

              印象中入水角度要低于30度。

              • 家园 多年前在松鼠会(或者三思)看过一篇关于 这个东西的文章

                最佳角度在20度左右。

                有一种航空炸弹也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不过它貌似可以翻跟头,和打水漂有区别。

                ————————

                刚才搜了一下,关于打水漂的研究真不少,世界记录竟然有51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