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写在Sony PC落幕时代的话 -- 陈王奋起

共:💬50 🌺30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写在Sony PC落幕时代的话

    Sony初接触

    很早就知道Sony, 90年代就曾花费1000多元买了一个随身听,一时博得无数MM的眼球, 也曾为它的无敌音质而得意,欣赏它一长一短耳机区分左右的创意。可惜好景不常,一天不小心脱手摔了一下,赶忙心痛地捡起来,发现已经不能正常播放磁带了。

    送到Sony的维修点,维修GG面无表情地告诉我,600块,一般人几个月的薪水啊。我的心一下子浸到冷水中, 实在无力再承担如此高昂的花费。倔强的我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是外面的铝合金框架变形了, 导致一些齿轮不能吻合,既然如此, 何不简单地把框架扭转回去? 死马当成活马医, 我一狠心把随身听反手一扭,看看程度差不多了,一按播放键,熟悉的音乐汩汩地响起来。

    那时的我在一家著名电子企业担任项目经理,心里对Sony的崇拜一下子降低了50%,一个普通的跌落试验你们不会做吗? 难道你们不知道简单的加固框架的方法? 哥知道至少10种方法可以永久性地解决那些问题。把随身听送给我上大学的弟弟,告别Sony,我再也不盲目崇拜他了。

    Sony再接触

    90年代末,2000年初,Sony踏入手机市场,我的一个朋友崇拜Sony,买了Sony当时很有名的Z1, 兴致冲冲地拿来给我看, 我一看,方方正正的躯体,一个抽拉式天线,一个小拇指推动折叠的听筒, 貌似中规中矩,但是多年电子产品的设计经验告诉我,这设计不靠谱。

    由于氧化现象的存在,活动部件是靠不住的,接触不良是家常便饭;由于机械强度的原因,活动部件是很难过跌落试验的。 果不其然,几周后这个朋友又来找我,原来他的Z1被摔坏了,我费尽千辛万苦找到听筒活动臂给他换上,勉强算能用了。他千恩万谢地走了,过了两天,又回来找我,说信号时好时差,打开机盖一看,一如标准的Sony产品,做工完美地无可挑剔。等等,我发现电感居然用的是高耸的绕线电感而不是常规的贴片电感。表面来看直立式绕线电感的参数是要好于普通贴片电感的,但这么大的体积和重量, 在移动产品中如何能抗跌落冲击和挤压冲击呢? 仔细一看,果然有一个电感底座摇动,在跌落时焊锡薄而裂来了, 再一看,还有一个电感焊锡没有裂开了,但电感的塑料框架裂开了,这两个电感故障导致了信号的不良。 重新焊接,胶水固定,问题解决。我告诉我朋友, 早点卖掉这个手机吧, 设计地实在不怎么样。

    Sony三接触

    前面说的都是非PC,而话题是PC, 所以以上都是题外话。 因为对Sony有不好的经历,对他的PC并不看好,但那时人穷志短,出差需要笔记本电脑,而那时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和上海彭浦新村的一套老公房价格相当,借了朋友一台笔记本, 大名鼎鼎的VAIO,先是折腾驱动程序。各种不兼容, 最后一个难关是电池管理,吃尽苦头装好驱动后一看根本不像IBM驱动那样可以设定,根据需求在最大使用时间和最长使用寿命间调整, 我不禁想,那Sony折腾这个独立的电池管理程序有何意义呢?上了飞机,起飞后我去整理行李的时候才发现整个行李包热乎乎的,下吓了一大跳,再看上机时已经确定关机的VAIO正开着。 仔细一查,原来是他的电源开关在旋转轴的右侧,看起来很美。但放在包中,一碰就误打开了。 幸亏我的包中没有其他易燃易爆物,不然今天我就不能给大家码字,中国空难史也要增加一个悲惨的记录。

    回想这三个故事,把他们穿起来的共同点就是Sony往往追求极致的性能,美观的外形,而把可靠性,实用性置于次要位置。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好高骛远,不踏踏实实做事情。偌大的Sony, 难道就没有看出来的,就没有提反对意见的? 我猜测一定有。可惜在家长制的作风下, 嘀咕的人要么沉沦下层,要么噤若寒蝉。有用的意见根本到达不到决策层。有这样的文化,不管Sony壮士断臂多少会, 多么恨,我相信Sony聚焦移动市场的前景不会太乐观。

    回想Sony辉煌的岁月,那时还没有互联网的风云涌动,没有信息技术的爆炸式传播,有人称Sony伟大,我想即使真的“伟大”的话,也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不会玩西西河的贴图,要看全图文版,请移步:http://qing.blog.sina.com.cn/2590730652/9a6b699c33004nsv.html

    通宝推:五藤高庆,empire2007,浣花岛主,每周虎,脑袋,jboyin,mezhan,明心灵竹,
    • 家园 中外网友晒当年的“时髦货”

      里面有很多宝贝。外链出处

      贴几张自己曾经拥有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爱华随身听,啥时候买的忘记了,好像要千把块。第一张照片边上的一块,是它的备用电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爱立信T28SC,价格忘记了,大概是2000年买的。刘德华做的广告。刘德华在电视里对关之琳说,事业我一定争取,对你从未放弃。[哦,阿华,偶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摩托罗拉中文寻呼机,1995年。

      那时候街上经常有这种场景:嘀嘀嘀的声音突然响起来,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一个油头粉面西装革履的家伙像尿急找厕所一样到处找公用电话。

    • 家园 帮LZ贴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我就是不明白,卖PC到底有什么技术含量?

      什么零配件都是现成的,既可以自产,也可以购买,然后组装一下就可以卖PC了。整个过程到底有什么技术含量?楼主的标题是SONY PC落幕,但是当我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闻的感想是,SONY为什么要做PC?是跟风,还是为了想赚一些小钱?

      当然,卖PC不是不重要,掌握流通渠道与整装技术也是对上游核心技术企业的重要筹码,但是我始终不明白卖PC到底有什么技术含量?说来说去,不就是设计外观+控制发热量,最多再加一条使用寿命?

    • 家园 转一篇很有喜感的文章《曾经全球最牛的索尼电视走过的弯路》

      曾经全球最牛的索尼电视,走了哪几步弯路?外链出处

      在2月6日收到索尼即将分拆电视业务的消息后,微信朋友圈里面如丧考妣,纷纷表达对于特丽珑、贵翔和Bravia等索尼电视品牌的缅怀之情,其情真意切的程度,似乎就差去丰联广场献花圈了……在这些“沉痛悼念”“寄托哀思”之中,还有一位索尼的“脑残粉”是这样记录自己心情的:

      “从Walkman、CD、MP3、笔记本、微单、手机、摄像机,一路下来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索粉,但对SONY这个牌子确实是情有独钟。

      最看中的是SONY的外观。它不是IBM的商务、不是游戏类产品的炫酷,我感觉“时尚”这个词应该是对他最好的诠释。每一处线条、每一个几何图案、每一个色块综合起来好似当季T台秀场的压轴盛衣。

      另外SONY使人津津乐道的应该是其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外观上每一处的拉丝、美工缝、喷漆,甚至极细小的出孔都体现着设计“用心”、工艺“精湛”。由于工作的原因拆过很多的台产及大陆产笔记本,其中硬盘一般都是直接固定在整体的支架上,有的甚至不固定,直接用后盖卡位。但SONY的笔记本却是专门制作了一个金属支架,并加聚酯材料缓冲。这款笔记本我整整用了6年,最终因为配置问题才终被淘汰。

      有人说讲外观讲工艺应该当属苹果,坊间大把乔布斯与苹果的故事。但我觉得SONY与我之感受在于那份溪水绵长,胜在那份恰到好处。……”

      数了数,下面一共32个“赞”,似乎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这更让我们不得不去发问:这么优秀的索尼,缘何走到今天的这个地步,要把自己赖以成名的电视业务剥离出去呢?既然本文谈的是电视,那就不妨以电视这个产品作为视角,一起看看索尼电视发展之路中,几个需要商榷的地方吧。总的来说,它反映出索尼对技术的敏感、却对市场与需求有那么一些漠视……回过头来,能看到索尼在一些时候对技术的激进投入,另一些时候却显得很保守、反应迟钝。

      配合河里大神的言论,喜感更强:

      显像管这个事情还真怪不了别人,中国企业自己短视。链接出处

      海尔情人节推50英寸4K电视 转型先下单再生产外链出处

      SONY电视,彻底玩完!

      [URL=][/URL]

    • 家园 曾经的索粉

      Walkman

      CDman

      特丽珑电视

      DVD player

      MDPlayer

      PSP

      DC P3 P10 T9

      W550C

      再也不买索尼的产品了

      Walkman时代,放着AAA电池不用,非要用口香糖电池

      放着Mini-CD不用,非要用MD,还只能用它的烂管理界面

      放着SD卡不用,非要用MD卡

      放着MD/SD卡不用,非要用UMD

      放着2.5、USB口不用,非要用个遍长的接口

      要买它的一样东西,就得买一堆它的东西,很多不咋样

      • 家园 这不正是很多人粉苹果的原因?

        Vendor lock-in应该是所有商家的目标和梦想吧。没啥可诟病的。

        索尼在日本消费电子商中是很会创新的。加上精工细制,和世界屁民对日本制造的崇拜,所以有了索尼的成果。

        • 家园 是的,从商业角度来讲各有利弊

          开放系统有开放系统的好处,封闭系统有封闭系统的好处。

          要看是自己的实力,面对的是什么领域、什么消费对象。

          索尼面对的是大众化的娱乐消费群体,连低技术的配件等等也排他,她有这个实力全部把持住么?

          苹果也一样。

          对一个封闭系统,一旦这个神话破灭--外界有了新技术或强力对手,或内部原因导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被彻底抛弃。

          但开放系统不同,IBM破产了,PC产业照样能够存在。

    • 家园 Sony已宣布退出笔记本PC

      当年Sony加入笔记本PC是凭新颖亮丽的外观设计。铝镁合金的紫色框体,超薄的设计,一改笔记本PC的灰色砖头形象。

      Sony在日本家电行业一直是以敢想敢干,设计新颖出名。从当年的Walkman,到后来的纯平彩电,都是外观取胜。

      另外就是对关键器件的研究,如单枪三射束显像管,CCD,CMOS感光元件。

      由于过度追求外观,所以性能和质量都要打折扣。

      • 家园 尤其要“花”最后一句!

        也许是他们无力提升性能和质量,只好在外观设计方面下工夫?

        我十多年前买的VAIO笔记本电脑(R505?),外观在当时来看算是不错的,但是散热很不敢恭维,机壳涂料十分容易磨损,硬盘寿命也不咋样,电池更差。最要命的是,直流电源的插口与屏幕转轴放在一块儿,还没有足够的加固设计,结果很快出现螺钉脱落、主电源接入处焊接开裂的情况。一度只能用个物件顶着直流电源的插头,这才勉强不掉电。

        自此再未曾考虑过购买SONY的产品。

        不过,据说他们的专业摄像机非常棒。当然,这与我的生活“无缘”。

        • 家园 SONY有些核心技术是不错的,比如摄像机、电视

          对市场把握也很好,很受年轻、时髦消费者欢迎

          问题在于,它把非核心的东西也一道捆绑销售,

          一方面,浪费自己的资源,降低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浪费了消费者的资源,导致消费者的抛弃。

        • 家园 同意电源插头

          买的VAIO,用了不到一年,电源插头就因为磨合的问题断掉了,这么粗的电源线就这么因为和屏幕摩擦,硬生生磨断了。从此再也不买sony的产品了。

        • 家园 我是很少买索尼的东西

          也许是跟不上形势的一种表现。

          Sony是从做录音机起家的。战后几个从旧军队退伍的几个通信兵,看到盟军审问战犯时大量使用的录音机,就凑起来开始做这个。

          据说当年盛田昭夫在研发会议上把一本字典扔到桌子中间:“我们下一个产品就这么大。”由此开始了Walkman。

          所以在日本有说法,东芝做产品设计是从器件开始,最后加一个壳子,而sony的产品设计是从壳子开始,最后去找器件。

          虽然有点夸张,不过确实反映出sony在经营思想上的与众不同。

          质量吗,在日本厂家中确实不算上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