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人间词话》三段话 -- 九霄环珮

共:💬125 🌺2307 🌵4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人间
                    家园 老毛的诗境,仿佛天地万物都在眼前

                    既有宏大辽远,又有精细入微,看的清清楚楚一样,真不知道怎么来的,叹服。

                  • 人间
                    家园 历史局限性+阶级局限性啦

                    东汉末年,中央集权才在缓慢的生产力发展下搞了400年,中间还有分封制复辟。对古人不能要求过高。

                    即使是毛,也是在外有马列,内有新文化等多方准备下才能横空出世的。

              • 家园 曹丞相肯定思绪万千

                当年应该是征乌桓的路上,在海边行军好几天了, 所以见到日出或日落,见到星辰出现在大海上,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联想。

                见到大海的辽阔,宇宙的高渺,自然生出人身的渺小,生命的短暂。魏武肯定对自己政治前途有忐忑不安的感想, 但这事说来话长,而且雄主们都生来乐观,更不愿意在诗里面描述,所以只能草草用“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来结束。

              • 家园 这是留白

                气势铺垫完了之后,怎么收尾都不会太完美的。苏轼的“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不就是常被称为狗尾吗嘛

                • 家园 悲剧了,东坡居士那个结尾是我最喜欢的之一

                  看来这境界低,还真不是吹的。。。

                  • 家园 同悲

                    毛的律诗并没有几首出众之作,这个他自己也清楚。他的词要好得多,但革命浪漫主义太甚,有点以意害辞。

                    • 同悲
                      家园 主席是不喜被形式束缚

                      理论上词要比近体诗的格律严,但是苏辛一派,以诗为词,早已不拘太多,主席喜欢词也是因为不做词性、声调的考虑,词的拘束性远比近体诗小。

                      词其实就是诗,所谓诗,形式上一定结构,发音上阴阳参差,用韵不要太疏就好了,关键在于内容,内容引人入胜,有瑕疵的形式也会显得合理。

                      所以读一些技术派词人的作品反而会感到不通畅。比如姜夔,周邦彦,词律之合理,心思之缜密自是无需怀疑,但就是不通畅。这个可以理解,毕竟千年过去,发音变了不少,他们创调才多,创意才少的问题就愈发突出。

                      而另一些被批不懂音律的词人的词,今人读起来,反而畅快通顺,比如苏辛。声音不论怎么变,人心还是没有变啊。

                      主席岂是肯被条条框框限制住的人?

                      通宝推:唐家山,
            • 家园 主席的词更妙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正如楼中anne2607所说,主席的境界,是纵观历史,以人类的不断解放与进步为主题,气魄非凡的文词中又带有几分风趣,每次读罢,都不由会心一笑,心胸开阔

              • 家园 主席这首不如魏武远甚

                魏武的想象宏大奇诡,还带有一点自我的渺小,整个背景透着淡淡的悲凉。两厢对比的内在张力,超过了古今所有人。

                主席的这首词厉害之处是把魏武的诗作为背景,思绪上接千年,笔力雄浑,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笔锋一转,仿佛魏武所见是电影的上一幕,自己的登临词是站在魏武的肩上写的。

                主席的诗词, 气魄宏大,几乎超过人类历史上的所有人,但有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主席的心胸比世界更大,因此缺少一点对比,一点张力。他的视角往往不是人的视角,是盘古视角,佛陀视角。

                就绝对高度而言,主席超过了魏武,但相对高度,在这个地点,主席的登临诗不如魏武。这个有一说一,不能因为爱戴主席就昧着良心说话。

                通宝推:empire2007,邻居大哥,高中三年,my8883,林风清逸,老老狐狸,
                • 家园 仅就对比而言,说毛词没有对比不确

                  上阕是苍茫的大海、肆虐的狂风巨浪(指代大自然)衬托渺小的打渔船(指代人类),这是明比,相信大家都看得见;

                  但是下阙笔锋一转,意境大开,有三层暗比:

                  一是时代的对比:孟德来过这里,留下过足迹,留下过诗篇,我今天也来了这里,也要留下足迹,留下诗篇。

                  几千年还有无数的“英雄豪杰”来过这里,他们的足迹在哪儿呢,他们的诗篇又写在哪里呢。

                  他们何足道哉!故而“往事越千年”一笔带过。

                  这重对比有“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的惺惺相惜;

                  二是空间的对比:当年孟德来时,是什么样的人间,“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军阀林立,相互交征的人间地狱;而现在是人民当家作主,“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社会主义国家,“孟德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故而说“换了人间”。

                  这重对比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豪。

                  三是心境的对比,《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时年53岁,诗的意境是沉郁慷慨,反映的是壮心不已却又时不我待,我是胜利了,但我事业还没完成却已经老了,对大自然以及自然规律敬畏而无奈的英雄迟暮心境。《北戴河》作于1954年,老毛时年62岁,该词的意境是意气风发,心潮逐浪高。反映的是我虽比你曹孟德大十岁,可我的心劲比你还年轻着,好戏还在后头呢的豪气。

                  你大自然不是肆虐汪洋吗?我偏要一叶小舟出海打鱼,出没风波里,与自然斗争,其乐无穷也!

                  这重对比是人定胜天,后人定胜古人的历史观世界观,也是豁达乐观的浪漫情怀。

                  通宝推:empire2007,江南愿,acton,薄荷糖家族,陈王奋起,
                • 家园 一个言志为主,一个抒情为主,不应放在一起讨论吧。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点看全图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点看全图

                  光是朗读就已经能体会到明显的不同,按宋词的分法,一个豪放,一个婉约,不好放在一起比对。

                • 家园 整体成就和单篇成就是两回事

                  那诗来举例,就是张继《枫桥夜泊》,张若虚《春江花夜月》和李白杜甫的区别。随便拿一首李杜诗,肯定达不到上面两篇的地步,但就诗人来说,整体的成就二张和李杜不知差了多少个档次,单拿一首诗来说,李白杜甫都可以拿出至少十首达到和超过二张的顶峰之作。

                  魏武和主席大致也是这样一个关系,我看主席应该能拿出至少十首超过魏武的《步出下门行》。

                  顺便说一下,主席的《浪淘沙》,我过去非常喜欢,非要和魏武比一下的话,我觉得未必输给前人。

                • 家园 换了人间这四个字足以抵消任何景物的宏大

                  中国人写诗是以景抒情,用壮观的景象来抒发胸怀。魏武的诗很好,很有气势,但他只是个人的胸怀,他的抱负再大也就是一代枭雄。毛泽东是人民胸怀,这让他的诗厚重饱满了很多。

                  通宝推:ccceee,莫问前程,桥东棒棒,高中三年,李根,红军迷,盲人摸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