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郝万山讲伤寒论》里的小故事 -- 哪热闹往哪扎

共:💬86 🌺28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太年轻,不应当这么说】

      抵当汤这张方子,是中医方剂中破血逐瘀力量最强的,所以在临床上,在一般情况下用的机会并不多,可是对顽固性的瘀血,我们用它有时候还能起到比较好的疗效。

      30年前,我跟着宋孝志老师抄方,有一个病人是从宣武医院转去的,她的临床症状,是剧烈的头痛伴有偏盲。宣武医院当时做脑血管造影,诊断为脑血管瘤压迫了视神经的通路,那个时候这个区域进行手术,是很困难的。所以那个西医大夫说,我们没有更多的办法,手术很具有危险性,要不干脆找中医去试一试。我们中国的西医大夫很好,当他们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会推荐病人去找中医大夫试试,那个病人呢当然抱着一线希望,来找中医大夫,到东直门找了我们宋老,宋老沉思良久,这个病人给我的印象很深,头痛、眼睛睁不开、有偏盲,她感到很痛苦、

      ·269·

      很绝望,给我很深的印象,是个女同志,40岁左右。宋老沉思良久,开的是破血逐瘀的抵当汤,只是不让她做汤剂,而是选这几个药让她做散剂,装在胶囊里吃,一个胶囊装 0.3克左右,开始是让她早一粒,晚一粒,吃吃看。如果大便还是一天一次,没有一点稀软的表现的话,再增加 1粒,早 1粒,午 1粒,晚 1粒,如果还不行的话,主要观察大便,保持一天大便有 1次比较稀软的就行了。超过两次就减量,1~2次就不要减量,就这个量,就让她长期的吃,这个病人吃了一个月症状没有改善,宋老说再接着吃;吃到两个月的时候,头痛减轻许多了,视野开始恢复;吃了三个月的时候,几乎头不痛了,她前后吃了半年,视野完全恢复,头也不痛了。半年以后她去复诊,因为症状全没有了。我就觉得很奇怪,这个血管瘤难道能够化掉吗?我就劝她再作一次脑血管造影,大家知道那个时候没有核磁共振,没有CT,连 B超都没有,30年前那时候能够诊断脑血管瘤的唯一方法就是脑血管造影,而脑血管造影又有一定危险性,有一定的痛苦,所以病人不愿意做。但是我总想看看这个病人症状为什么改善,脑血管瘤到底还有没有。

      所有有一天,我背着宋老,我不敢让宋老听见,说你必须去做检查,没准这个瘤子跑到别的地方,更要害的地方,现在藏在那个地方,哪一天突然破裂出血的话,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必须做一个脑血管造影,证实一下,我说这东西是很难消掉的。她听我这么一说,后来她告诉我,一晚上没睡着觉,我后来想起来,我太年轻,不应当这么说。她第二天就到宣武医院拍片子去了,拍完片子以后拿片子的时候,她和放射科拍片子的那个人说,你跟我对照一下,这两个片子有什么不同?对照完以后医生说,这个片子是你的吧?这个片子不是你的。她问这个片子怎么不是我的呢?他说这个片子上有脑血管瘤,这个没有。她说这个片子就是我的,当初检查做报告的也是你,他说不可能,宣武医院说不可能,原来有血管瘤,现在怎么没有呢?所以那个人当然对照起来前后差了半年,就是没有了。他就问怎么治疗的?她说我就是找一个中医大夫,一直吃一种胶囊治好的,但是从那(时候)到现在,用抵当汤做成散剂治疗脑血管瘤有这么好的效果的我只遇到这么一例。后来我遇到类似的病人,也用过,也许是病人在坚持吃药方面,有些困难,也许是现代手术

      技术的提高,病人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症状缓解的太慢,后来就做手术了,所以没有像这个病人,能够坚持用半年,而使脑血管瘤完全消失,所有的临床表现都消失了,这个病人,我非常遗憾的是当时一直记着她的名字,她的地址,后来几次搬家,我就找不到这个资料了,这一直是个遗憾,如果我现在还能够随访她,当时她 40岁的话,现在 30年过去了,她应当是 70岁,到底她的远期疗效怎么样?很可惜,这个远期的随访资料找不到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昨天晚上骂郝老师】

      我们过去的一个学生,吃饭的时侯别的同学跟他开玩笑,他就笑起来了,这么一笑他就感到胃特别痛,端着饭碗就在食堂里蹲下了,大家就说他,你怎么回事?刚才有说有笑的,你现在装什么蒜呢?过了一会儿仔细一看,不对头,他的脸色苍白,大汗珠子也冒下来了,大家赶紧就架着他到急诊室,到急诊室以后呢,就是肚子痛,大家也诊断不了什么病,内科大夫、外科大夫都在作诊断,那就观察吧,过了几个小时以后,发现肚子痛得更加厉害了,而且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似乎都存在。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什么地方出了什么问题了呢?说就是吃饭时这么一笑,平常又没有胃病的历史。去了一个外科医生,给他按压肚子,满肚子都痛,然后从肚脐上划了一条横线说,上面痛得厉害还是下面痛得厉害?他想了想,他说好像是下面痛的厉害,然后又划了一条竖线,左边痛得厉害还是右边痛得厉害?他说你再按一按,好像是右边痛得厉害。那外科大夫就认为是阑尾穿孔。好,就在手术室里把肚子打开了,打开一看阑尾好好的,但有腹腔有渗出物,而且腹腔还有不少血液,这肯定是有什么地方穿孔,而且穿孔处还有小血管的断裂,那这个穿孔

      ·263·

      在哪儿啊?这个刀口太小了,就挨着往上找吧,就挨着扩充,那个时候的手术也很落后,这也是几十年前,后来发现是胃的穿孔。穿孔那个地方,原来有个胃的溃疡,穿孔那个地方有小血管的断裂,所以腹腔也有血,消化道里也有血。当然这个手术是很简单的问题,把胃给做了修补。因为他当时做手术做的腰麻,后来发现不是阑尾穿孔,又加强了麻醉,麻醉可能有点过头,所以这个胃肠蠕动,它排气也排得慢,胃肠蠕动也慢,手术之后的一个星期排了气就一直没有大便,手术刀口愈合得不错,这个腹膜炎的体征也消失得不错,一个星期以后,线也拆了,到了晚上这个学生狂躁,睡不着觉,骂老师。因为他是我们学院的学生呀,外科大夫就是他老师,你们是什么外科大夫,诊断不清楚,我明明是胃的穿孔,你们从这儿开始拉,如果我上面会有问题的话,会不会从下面一直拉到上头?就是晚上狂躁不宁,就骂大夫,突然他就骂我,郝万山给我讲《伤寒论》的时候,还是和我不错,我做了这么大的手术,不知道他知道不知道,他也不来看我。同学一听他提我的名字,第二天就跑到学校,那个时候电话也不方便,就找我来了,说我们班谁做了一个手术,他晚上骂人的时候他还骂您呢,我说怎么骂我?他说我不去看他,我说我不知道呀。那我就去看看他吧,那么西医大夫怎么办呢?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知道他是在穿孔以后有一些出血,这些血液在肠道里瘀积着,再加上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这些东西都没有排出体外,这些血液分解以后,产生大量的氨进入血液循环,氨对大脑的刺激,导致了他的这种精神的狂躁,他们就用什么新霉素。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抗菌素,用新霉素来抑制肠道的细菌,也没有管用。灌肠解下来几个粪球,也没有怎么管用,在小肠内瘀积的那些东西,用灌肠的方法是排不出来的。我去看了之后,白天他很清楚,哎呦,郝老师,怎么劳动您的大驾啊。我说你白天还是人,晚上就骂人,他说他没骂人,然后学生说,那你昨天晚上骂郝老师,他说那我也不知道。他知道不知道反正晚上狂躁,这就是肠道血液分解以后的氨,进入血液循环刺激大脑,造成的一种精神症状,其人如狂。我看看这种情况,我说好办,这是手术以后肠道内残存的血液,灌肠不行,我们就用桃核承气汤,你就吃 1付药吧。我是上午去的,上午学生们去拿了药,也没有让药方煎,就在宿舍煎,煎好了中午吃上,到了晚上这个小子到厕所里泻,那个厕所不是那个蹲坑嘛,据他说,一拉就是半坑污浊的粪便,奇臭无比,当天晚上鼾睡如雷啊,再也不骂人了。桃核承气汤在这种情况下用,清泄肠道内的瘀热、瘀血,是一个很好的方子,真是就吃了一次,效果就很好。

      当然桃核承气汤,你要看报导的话,精神分裂证也用,胞宫蓄血也用。小肠的瘀血、瘀热积在小肠也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它是一个很好的泄热、化瘀的方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周期性精神分裂证】

      桃核承气汤在临床上经常用。在 20多年前,有一个 22岁的女孩儿,她的母亲带着她来找我看病。她是什么病呢?每到月经期,她就烦躁不宁,甚至不能够在家里头呆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找我看病的时候她 22岁。我说你这个病多长时间了?她说她 14岁来的月经,从第一次来月经她就心烦意乱,急躁,以后每次月经前就坐卧不宁,然后来月经期间,她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大吵大闹,或者乱跑乱跳,甚至光着脚丫马路上去跑这些情况都有的。我说,你月经一过和正常人一样吗?她说一样,能够上学,能够工作。我说,那医院给你诊断什么病呀?怎么治疗呀?她说北京市所有看精神病的医院我都去了,除了电休克我没用过以外,抗精神分裂证的这些药我都用过了,就是没有什么疗效。

      ·261·

      我说那你的月经准不准?她说我的月经不准。就是说,或来或不来,不定期。我说那你能不能知道什么时候来月经?她说我能知道,我只要心烦意乱,大便干燥,嘴里头不是味儿,我就知道快来月经了,我也知道我的病就快犯了。我说那你这个病西医怎么诊断的?她说西医医院把我诊断为周期性精神性分裂证。大家知道,精神分裂证这个病是很不好治的,一旦诊断为精神分裂证的话,这个人就意味着她的一生不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来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它常常遗留有社会能力的缺损。我对精神性分裂证这种病,也是感到非常非常头痛的。我说我治精神病应当没有更多的经验,20几年前我没有更多的经验啊,我想先从给你调月经开始,我说你的月经血块多不多?她说多。来之前有什么表现呢?来之前就肚子痛,腰痛,来的时候月经也不畅快,心烦意乱,心烦气噪,然后大便干燥。她说嘴里头不是味儿。我仔细问她,就是一种口苦的感觉。我说这样,你来月经之前,有这个正症状之前,你就吃我 3付药。开的什么方,桃核承气汤。因为她大便有干燥,(所以用)桃核承气汤,就吃 3付药。如果说 3付药(服到)第 2付药月经来了,那么月经来的第一天,你还可以把这付药(第 3付药)吃完。如果说吃了 3付药,月经还没来,或者将要来了,你就再抓 1付,一直吃到月经来的那一天为止。药没有吃完,月经来的那一天,药还可以吃。第二天以后就不要再吃了。好,第一个月经周期抓了 3付药,吃了 3付的第二天,她说药没了,没想到第二天月经就来了,吃这个药的时候大便特别通。头一天她的药吃完了,她大便一天就泻了3、4次,然后第二天呢 2、3次,第三天呢1、2次,她就觉得那一次来月经之前的心烦、躁狂这些症状就比过去要好多了,能够自己控制自己。月经过后,这一个周期就算是没有大发作。下一个周期她感到快要来的时候,又开始吃药,也是吃了 3付,那么症状比第一个周期就更轻。治疗三个周期后,她基本觉得就不怎么发作了。但是月经过后,,她觉得特别特别累,她又找我去了,我按照你的嘱托连着吃了 3个周期,确实这个精神症状控制住了,但是我月经过后,就是比过去要累多了,特别特别的累。我想这可能是活血化瘀药、泄热药,再加上月经前用的这些药,再加上月经过后气血不足所造成的,然后呢,月经过后我就给她用了一些养血的、益气的、化痰的药,为什么要化痰,因为怪病多由痰作祟。这样化痰的和调和脾胃的方子,那么也吃上一个星期,吃上一个星期就不再吃了。这样的话,在月经之前用桃核承气汤,在月经之后用养血、调气、化痰、调补脾胃的方子,一共治了大概是 6个周期,半年多,从此,她这个周期性精神分裂证的症状就缓解了,西药也再没用。1977年,我们恢复高考,她考到经贸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入学的考分是很高的,说明她当时的智力发育很好。因为她有这个病,所以她结婚很晚,后来她结婚的时候,就把我请到她的婚礼上,我就特别留意观察她的说话、行动,还有没有如狂的这种表现,我发现她在婚礼上彬彬有礼,做什么事情都恰如其分,我就偷偷地对她说,你过去的那些表现现在完全没有了。她说,郝大夫,在这个场合知道我过去的人,只有您一个人,您千万给我保密。你想想得过精神分裂证的人,再要找对象,再要结婚的话,人家心里总是有所顾忌的,我说我会给你保密的。后来她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今年十四、五岁吧,这个人在美国的一家公司工作。那边的工作压力很大,这么多年来她也没有复发过,月经现在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用桃核承气汤来治疗痛经,来治疗妇女经期的经期的精神躁狂,是有很好的疗效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脑积水】

      五苓散的这张方子是一个利尿的、去水的一个很好的方子。

      今天我们在临床上,凡是有水邪内结的,不管它的水邪结在什么部位,都可以考虑用五苓散来治疗。比方说脑积水,有些小孩是先天性的脑积水,严重的脑积水的孩子,由于它颅压高,影响大脑的发育,它可能在智力上,在整个发育上,不能象正常的孩子,一般要手术治疗。有时候比较轻的证候,手术呢,似乎也不值得,用五苓散来治疗,对于脑积水的轻的证候,常常可以使这个孩子逐渐成年,然后脑积水的症状渐缓解。我就曾经用过两个孩子,给他做成散剂常年地的吃,有一个吃了三年,他小时候是大脑袋,现在已经上中学了,智力发育呢,在那个班上虽然不是前几名,是中等偏下,但是能够跟得上学习,能象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他的小时候脑积水比较轻,他就吃五苓散,断断续续的吃了三年。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用五苓散治疗,体内组织间隙有水液停留的证候,是有很好疗效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先生,你要生孩子吗?】

      对于人体来说,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体内缺少什么,它就要在外界索取什么,这叫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其实,好多动物也是这样,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那么津液不足了,缺水了,它就要喝水,肚子饿了,缺少能量了,它就要吃饭,这是动物的一个生存本能,

      这个有一个朋友,在药房工作,他说:郝老师,这个药房的青葙子,你无论放到什么地方,老鼠都会给你偷吃了,我放到一个密封的大木头盒子里,我想这次它不会偷吃了吧,没想到它居然把盒子给咬一个大窟窿去吃这个青葙子,说青葙子有什么作用?他是搞药的,它不知道这个药有什么作用,我说青葙子有明目的作用,老鼠经常夜里活动,它觉得夜里视力差,所以它就吃你的青葙子。

      实际上,这个动物它的许多的本能,比我们人还要高明一些。在热带雨林的猴子,得了疟疾以后,你说得了疟疾以后,它也是一阵冷,一阵热,也是很痛苦的,冷起来直打哆嗦,没有些人给它治疗,野生的猴子呀,它自己爬到金鸡纳树上啃树皮吃,吃上一段时间它不冷不热了。人类从金鸡纳树的树皮中提取出奎宁来治疗疟疾,也不久是 100多年吗?在非洲丛林中的大象,有一群外国人,有医生、记者,有动物学家,就观察这群大象的生活,他们发现有一只母象怀孕了,他们就天天跟着这头母象,反正这个母象每天走的路也不多,也不少,差不多都是五公里,吃的植物都是固定的,他说大象的食物太单调了,他就跟着,每天都跟着,有一天发现这个大象离群,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一量 28公里,走到一个小河边上,发现一棵树,然后就把这个说的叶子全吃了,然后这个象就慢慢回来了。这几个人很奇怪,说这个大象吃的什么东西呀,就采了个被大象几乎把叶子吃光了的残枝子,做一个标本拿回来了,想遇到当地的土著居民的时候问一问这到底是什么植物,从来没见大象吃这个,没想到大象第二天生了一个胖胖的小象。后来,他们拿了小树枝去找当地的居民,还没有开口,当地居民就说,先生,你要生孩子吗?这个人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要生孩子?说你要不生孩子为什么书包里有一个催生树的树枝?说这叫催生树,是啊,我们这里的人在生小孩前都要用催生树的树叶来煮水喝,这个东西可以促进子宫收缩,使小孩生得顺利,这个记者才真奇怪,我说这头母象为什么走这么远来找这颗树

      来吃,原来觉得第二天要生小孩了,它本能地感觉它的子宫收缩没有力量,所以它要在自然界找这种能促进子宫收缩的植物的叶子来吃。

      在南美洲丛林里生长的大猩猩,美国的医生用麻醉枪把它麻醉后,给它脖子上戴上项圈,然后这个项圈可以测大猩猩的呼吸、体温、脉搏、心率等等,它发现有的大猩猩发烧,呼吸急促,拿望远镜远远地看,甚至声音传过来,还听到它的咳嗽和喘的声音,它就怀疑大猩猩得了肺炎了,得了肺炎的大猩猩在森林里找一种它平常不作为食物的树的叶子,把叶子撸下来,挑那个不老不嫩的叶子,不嚼,咕咚咕咚就咽下去了,过上一两个星期,发回来的信息,烧就退了,呼吸也平稳了,那么,当然就很奇怪了,这是什么叶子,回去拿回实验室里研究,发现这个东西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进一步研究它的成分,然后研究它的结构,然后合成新药,这就已经投放市场硫胺红迪霉素,就是靠大猩猩发现的。所以美国的医生说,我们现在应该根据动物的习性,来寻找新的药。

      还有一些动物,一种自我治疗的本能,比如有一种水鸟,它的腿太长,如果它站的地方环境很杂乱,突然来一个东西要追它,它要突然跑,它的腿很容易骨折,骨折了怎么办,一条腿骨折了,它单腿跳到河边,这种水鸟就在河边生活,然后它从河边的湿泥再弄上一些杂草绊起来,然后用很硬的嘴把骨折的腿对和起来,然后外边糊上一层缠有草的泥,然后就不再下水了,然后慢慢缠上草的泥干燥以后,整整地打上一个石膏,就把腿固定起来,过上些日子之后,它大概觉得长好了,又到水里一泡,石膏就自己脱落了,腿就好了,这些动物的知识跟谁学的,没有学,是一种本能。所以我们人体现在遗留下来的本能,渴了知道喝水,饿了知道吃饭,到了一定的年龄知道交朋友搞对象,可是我们人类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在远古的时候,我们作为人类来说,许多接近动物的原始本能功能还是明显存在的,所以那个时候的人觉得我这儿不舒服,他就不会再吃正常的食物,他就可能到森林中或原野上去寻找那些可能调整我健康失调的植物或动物来吃,所以我想这可能就是药物的最早的起源,当然我们人类是最聪明的,我们人类有大脑皮层,会思维,会思考,把积累起来的经验,会告诉别人,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后由单味药的应用,发展到复方的应用,这就更高档了。所以中医的最早的起源,我说和远古人类的本能功能有关,而我们在动物身上今天也看到了这个影子,这是我们插的一段话。

      所以,我们现看第 71条,“胃中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那么,胃中津液不足,人的本能就是要喝水,这个时候喝水,仲景采取了饮水疗法,少少与饮之,什么叫少少与饮之,少少就是渐渐的慢慢的,每次给他喝少量的温水,千万不要一次给他喝大量的冷饮,为什么?因为胃中津液不足的时候,整个胃的机能地下,你如果一次喝大量的冷饮,它就会导致伤水,就会导致水平中焦,水平胃脘,所以不可以一次给他喝大量的冷水。

      你看农村在养牲口的时候,牵着牲口干活去了,走之前总要从井水里打一桶水,晒上半天,等骡马回来喝温水,如果有时候没有晒的话,骡马回来又热又渴,喝水的时候,农民常常在水面上撒上一层小麦皮,让驴和马喝的时候一边吹着一边喝,不能喝得太快,喝的太快,农村的人都知道会伤水。所以我们这里的饮水疗法,其实我们在临床上也是,对一个胃中津液不足的病人,你给他喝水的时候,千万不要让他喝大量的冰水,大量的冷饮。

      我们现在有许多中学生,有时候找我看病,我说小孩胃的机能应该很好,为什么闹这个毛病呢?一放学,渴,到冰箱里抓上冷饮就灌下去了,这是最伤胃的一件事情了。所以我讲这一条,之所以用了这么多话,讲到了人的本能欲望,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讲到了饮水疗法,张仲景提倡的少少与饮之,就是特别强调在胃阴不足,胃中津液缺乏的时候,这个饮水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连一个蛔虫都养不活】

      第89条,“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病人有寒,寒在什么地方,后边说胃中冷,因此这是胃中寒,中阳不足,中阳不足你用辛温,发汗太多,汗出伤阳,阳气就更虚了,就有可能造成吐蛔的这种变化。这个蚘字,是蛔虫的蛔的古体字,这个字不读 yóu,读huí。为什么我们今天在印行伤寒讲义的时候,还保留这个古体字呢?这就提示了它是原本的古籍,就像那个“痓”字,明明知道不应当写成“痓”字,我们每一次把它印成“痓”字,读的时候呢,不管它写什么,都读“痉”。

      这个蛔虫有一个特性:喜温避寒。蛔虫是寄生在小肠的,即使是呕吐,也不会把它吐出来。只要能够发生吐蛔,那一定是下有寒,蛔虫是喜温避寒的,它感到那个生活环境,不适合它生活,蛔虫比人要敏感得多,只要有下寒,在小肠生活的那个温度发生了变化,它就会往上跑,因为上面的温度总是高的。这么一跑,蛔虫不会预测,它并不知道跑到胃里,环境变成酸性的了,并不适合它的生活。一跑到胃里必然吐出来,所以吐蛔这种症状就提示了病人下焦就是脾有寒,下部有寒,这里的胃有寒就是泛指胃肠有寒。人们开玩笑,饭店里吃饭,菜里吃出个虫子,老板说,这说明我们菜里没有农药的污染。

      有一年,我们东直门医院,还是 30年前吧,急诊室收了这么个病人,两个小孩打架,其中一个孩子拿这么长的一个三棱刮刀,给另一个孩子的左胁扎进去了,这扎进去后把脾脏刺穿了,把左肾刺穿了,肺刺穿了有气胸,胃和肠子都穿了洞,送到医院里,因为事情就在东直门医院门口,马上就送到外科手术室打开肚子,左肾切除,脾脏切除,气胸开放了引流,然后胃修补,肠子修补,可是不能关肚子,因为肚子里不断在流血,不知道什么地方在出血,然后这边在不断的输血,血压一直没有。到了第二天,呼吸、心跳都还是有,血压还是升不到正常水平,就请董建华老师去会诊。那个时候我正跟董老抄方,董老走到哪里,我就跟着他走到哪里。第二天的时候,我跟着董老上病房看这个病人的时候,董老就大体上摸了摸脉,说这孩子有没有大便,有没有小便。护士长说有小便,有一次大便。大便是什么样的?大便黑的,当然是出血所造成的,然后护士长随后又补充了一句,大便里有一条蛔虫,董老说是死的是活的,护士长说是死的。董老说,我不用开方了。老前辈说不用开方了,那就说明这个人没有救了。可是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董老不开方了,

      然后我就给董老讲了,说,老师,您为什么说不用开方了。他说,你看,他连一个蛔虫都养不活,他还能养活自己吗?当时我听完了想笑,但是越想越觉得对,一个人肠道寄生一个蛔虫,蛔虫能正常地生活,说明这个人生机未灭。如果这个人连一个蛔虫都养不活的话,他生机已经没有了。他自己也就活不了了。

      果然第三天,也就是我们会诊的第二天,这个小孩子死了,当时他18岁。这个病例给我的印象,寄生虫在体内的异常变化,常常提示了人体内部的内环境的改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大则病进,小则平】

      《黄帝内经》关于脉象曾经有这样的两句话,说“大则病进,小则平”,是说在一个病的发展过程中,脉由大而变小,由浮紧,变得没那么紧了,这提示了邪气衰退。所以不要一看到脉,怎么现在没有那么多力量了,这提示了邪气衰退。

      “大则病进,小则平”,在临床上很有意义,我年轻的时候作大夫是体会不到的。

      有一年,有一个肿瘤晚期的病人,家属说,郝大夫,你来给我们看看,我们这个病人还能活多少天,因为都知道这个病人要死,说,如果说他还有一两周的话,我们在外地的亲戚朋友可以回去,到时我们再来,他们工作都很忙,外地的亲戚朋友都来了北京。

      我摸了摸脉,脉很有力量,我说,这么有力量的脉,能死人吗?我说恐怕没什么事吧,你们都回去吧。这是我头一天晚上我看的。第二天一大早,我的电话就响了,那个家属打来电话说,郝大夫,我们那个病人刚才死了。哎呀,我这下好没面子,我说你们这些亲戚怎么样?他说他们亲戚还没来得及买票呢,当然也就没有回去了。那一次给我很深很深的印象,就觉得很没面子,我说我让你们亲戚都回去,我就心想我昨天摸的这个脉怎么那么有力量,第二天早晨病人就没了呢?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大则病进”。本来他是一个肿瘤晚期的病人,极度消瘦,脉象应当很弱,可是他的脉很有力量,这提示了什么呢,提示了邪气盛。

      所以这就是“大则病进”。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经常没有更多体力活动的人,他的脉应当小,如果你摸他有脉,突然很大,和他的工作的经历,和他的身体素质不相符的话,就要提高警惕了。

      有一年我和一个老师去北郊,给一个兄弟院校上课,坐到车上,她就坐我旁边。她说郝老师,这些日子我老觉得特别特别的累,你摸摸脉看能不能知道是什么病。

      我一摸她的脉,又大又有力,还快。

      我说你血压高吧,她说不高。

      我说你有糖尿病吧,她说没有。

      我说你甲状腺机能有亢进吗,她说没有。

      我说要不您系统查一查身体,这是 5月份的事情。

      她说咱们 3月份刚做了体检,我没有任何问题。

      我说那您注意不要太劳累。我就觉得她作为一个女同志,当老师,不应当有这么大的脉,我就担心她身体有什么问题,当时我没有更多的经验,我又不能再说什么。

      6月、7月,然后放暑假以后,我就到外地去了。暑假回来,有个老师告诉我,某某老师住院了。我说什么问题,他说是肝癌,我一下就想到,我 5月份摸她的脉为什么那么大,实际上这种大脉已经提示了她体内有一种代谢旺盛的病灶,只不过我没有更多的经验,我不敢给她断定,我只是让她注意一下健康。后来这个老师很快地就去世了,这又给我留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

      又有一年,我外地的一个同学来北京,他先在外地给我电话,说我这些日子躺在床上,就觉得我的心脏咚咚地跳,我的体内就好像有一个代谢旺盛的病灶在活动。

      他一打这个电话,我说你还有什么不舒服。

      他说我累。

      我说还有什么不舒服。

      他说原来我很胖,现在一摸,肉都没有了,体重两个月掉了 10公斤,20斤。

      我说你赶快来北京,查的结果也是肝癌。

      当然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他活了一年零两个月。他一来的时候,他本来是个知识分子,我的同学,那应当身体比较弱,脉应当比较细,一摸脉,脉那么大,结合前面那个经验,“大则病进”,我就担心,结果一系统检查,查到了这么个结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北京就是南方】

      麻黄汤这张方子,我想我们在学中药的时候,讲到麻黄,讲到桂枝,讲到杏仁,都可能会提到麻黄汤。我们在讲方剂的时候,讲方剂的配伍君臣佐使的时候,也都可以拿麻黄汤来做例子,所以它的方义,它的药物组成,大家都已经娴熟于胸中,我在这里不再多进行它的方义的分析。

      这张方子,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在临床上用得不多。北京地区典型的麻黄汤的病证,遇到的机会很少。

      十几年前,有同学就给我说,西药淘汰得很快,它的疗效不好就都淘汰了,你看这个中医中药呢,它就不是很快的发展,麻黄汤这张方子,有了 1800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临床上说,他跟老师看了那么多病,没见一个老师用过。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麻黄汤不用了,那就应当淘汰。可是,讲中药开始讲麻黄就要讲它,讲方剂解表剂也要讲它麻黄,讲《伤寒论》要讲它,讲《内科》还要讲它,中医这个东西太陈旧。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当时也有同感,我说,是啊,科技是在发展的,有些东西不用的就可以不讲。

      有一年江西中医学院的万友生老师,到我们北京中医大学做讲座。他讲的什么问题呢,他讲了麻黄剂的临床应用。我就很专注的听,结果他也提出来这么一个问题,说有同学说,麻黄汤临床应用很少,就应该淘汰它,不用再讲了。接着万友生老师说,结果事实并不是这样。说有一年江西有一个矿区,流感流行。这批流感流行厉害,有一多半的工人不能上工,严重影响了这个矿的生产状况。

      有江西中医学院分配到那里的两个老毕业生先用西药,抗感冒药没有效果,然后用银翘散、桑菊饭,用完了之后这些病人的症状都加重,也没有效果。然后他们两个就想,哎呀,我们怎么看怎么像个麻黄汤证,恶寒、发热,全身疼痛,鼻流清鼻涕,可是在南方江西咱们这个地方,能用麻黄汤吗?上学的时候没见老师用过麻黄汤。其中一个大夫他不敢给别人用,他说开了一付麻黄汤,煮完了之后给他老婆吃,他老婆正发着高烧。他说,唉呀,我先在我老婆身上试试,万一要有什么问题的话……,这种奉献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万一有什么问题的话,咱们再说。麻黄用了 10克,桂枝用了 10克,然后甘草用了 5克,杏仁用了 9克左右,就是这么一个方子。没想到他老婆吃完一付,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全身不疼了。他特别高兴,因为整个矿区这次得流感的人相当相当多,全吃麻黄汤,就在他的医务室里面煮完了之后,每人就给一瓶,每人就给一瓶,很快这个流感就得到了控制,然后这两个学生就把这组病例的观察报告,写了篇文章寄回江西中医院。那个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许多杂志都停刊了,他们学校的内部刊物上发表过。

      万友生老师在给我们讲这件事情的时候,使我很受启发。我后来把万老师讲课的内容作了记录,又整理成文章,发表在我们北京中医学院的学报上。

      有一年我到黑龙江去讲课,那是在听万老师的课之前。在那里讲课的时候,我说麻黄汤这张方子,在北京用得很少,所以我们在北京中医学院有些同学提出来,这个方子可以淘汰,我不知道黑龙江地区用得多不多。下课以后,因为听课的学员大多数是临床医生,这些临床医生几乎都是师带徒出身,而且有多年临床,我记得在那里讲课的时候,学员多比我年龄大,我想是 70年代还是 80年代,他们在当地都是名医了。为什么黑龙江省卫生厅组织这次学习班呢,就是他们在晋升主治医师的时候,都被卡下来了,因为晋主治医师要参加考试,考试考的是统编的教材,他们跟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的是《医宗金柬》,因此他们临床疗效很好,晋升主治医师就是晋升不了,所以省卫生厅决心要把这批人,进行一种培训,然后让他们在考主治医师的时候,能够通过。在讲《伤寒论》的时候,就把我给找去了,我给他们上课。我头一天上课的时候,教室是平房,外面就有好多人,我说这些人来干什么来了,是找北京远来的和尚看病来了呢,还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一下课,那些人都是找我们学员的,那些病人好像一天都离不开那些学员,这些学员在当地都是名医,所以我在那个班,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就作了许多许多的交流,也使我很长见识。下课以后,这帮同学说,哎呀,郝老师,我们这个地方,麻黄汤用的机会有很多很多。比方说小儿肺炎,那个地方几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气温,比现在似乎还要低一些,现在黑龙江有时候气温也很高,那时候气温很低,小儿肺炎特别多,死于小儿肺炎的也是很多,可是在我们中医诊所,我们常常及早治疗,截断病程,使这个病不进一步发展了。我说,你们怎么截断病程,小儿肺炎的早期,先有寒战,后有高热,然后无汗而喘,这正是麻黄汤证,所以我们一用麻黄汤,汗一出就行了。我说你们用麻黄汤,麻黄用多少,我们对小孩最少都用 15克,他们那里的 1钱等于 5克,所以我们用 3钱的话就等于 15克,我们最少都用 15克,麻黄 15克,桂枝 10克,甘草 5到 6克,杏仁 10克,这是最少最少的,儿童用量,至于成年人,我们 20克、30克都用过。

      上次我不是给大家说过吗,我给他们开药方之后,他们笑话我,你们南方大夫不敢开,我说我不是南方大夫,我是北京的。他们说,北京就是南方。在他们那,北京都成了南方了。我说那你们怎么开药,我们从来没有什么 3克呀,6克呀,9克呀,我们最少 10克,15克,20克,25克,30克,你看我们开白茅根以 100克,200克,300克,500克来计算,黄芪也是这样,50克,100克,150克,你上我们药房去看看吧。然后他们就带我去药房看,有的药还没有拿走,放在那柜台,我一看,我傻眼了,这么大包子的一包药,7包药摞起来这么高,我就问那药房的师傅,我说你们这是给人吃的吗?药房的师傅很不高兴,我们这就是人的医院,不是兽医院,因为他很明白,我在北京只是见到过兽医院,给马吃的药是这么大的包子。我说那你们这个药怎么煮,拿锅煮,我说没这么大的砂锅,拿大铝锅,他们用大铝锅、大蒸锅来煮药,这药量就是这么大,所以在他们那边,麻黄汤是常用的一张方子。

      因此我现在举南方的、江西的例子可以用麻黄汤,我又举东北的例子麻黄汤更常用,所以这个方子不能淘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高领衫】

      桂枝加葛根汤,是由桂枝加葛根所组成的,我们今天在临床上用它治什么病呢?首先在外感病,比方说病毒性感染而引起了项背部的肌肉痉挛的,用这个方子疗效特别好,当然这种病临床上不太多见。

      我记得可能是 1984年,我带着我们 82级的同学在怀柔中医院实习。一天晚上 11点多,到病房实习的同学回到宿舍里,我已经睡觉了,把我叫起来,“老师,今天下午病房新收了个病人,现在病情很重,院长希望你去看看。”我把衣服穿好就又到病房去了,我大体了解了他的病情,这个病人从上午开始又发冷又发烧,然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这一侧胸锁乳突肌一抽筋,病人的头就往这边歪,把她送到医院,我们同学在门诊就给她做按摩。这一按摩呢,这边不痉挛了,又往这边歪,然后就把院长找去了,院长是神经内科的,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家,做了神经系统的检查,怀疑她有脑血栓形成的可疑,就以“脑血栓形成的早期”打一个问号,就收住院了。收住院以后,我们实习的同学对病人特别关心,一看她这么歪对脖子,又给她做按摩,一做按摩又往这边歪。反反复复歪来歪去的,后来医院在她入院以后,给她输上清开灵,没想到清开灵输了一个多小时以后,双侧胸锁乳突肌都痉挛,项背部的肌肉也痉挛,然后同学就按摩后脖子,按摩了半天还是不行,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就到了 11点了,又发高烧,一试表到四十多度,这么痉挛着,眼睛也往上看。院长年轻,也开始有点紧张。他说去叫郝老师吧,我不知道下午收了这么一个人。我到病房一看,病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性。这个年龄得脑血栓的不多,她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颈肩的肌肉痉挛,而且有发烧、有怕冷这些表证的现象。颅压不高,没有呕吐,有头痛,但没有剧烈的头疼,我就觉得这不是一个太严重的病,我就给她开了桂枝加葛根汤。葛根用的是 40克,桂枝用的是 15克,白芍用的是 30克,实际上是桂枝加葛根汤,把芍药的量给加重了,我主要是为了缓解肌肉痉挛,还有一些什么其它的药,当然桂枝汤的所有药我都用到了,其它的可能也加了什么鸡血藤呀,可能也用到了这些药,我现在记不太清楚。我说现在你就想办法把这药煮上,煮上就给她吃了,现在不是输的清开灵吗,我倒建议你把清开灵撤掉,因为她舌谈而不红,鼻流清涕,没有热像,清开灵就是安宫牛黄丸注射液而逐渐通过制剂的改造,改造而来的,它对于热证,痰热内阴的证候有效,它是安宫牛黄丸的一种注射液,所以用上这个药一个多小时以后,整个颈部出现了肌肉的痉挛,我觉得用药太凉了,我就建议把它撤掉。那院长一听,就把输液器给拔掉了。开完方子,我就回宿舍休息去了。第二天早上八点钟一上班,我就到病房去了,这个病人盘着腿坐在床上,穿着高领衫就在那里呆着,脖子也不转,但是不抽了。我说你怎么样了?她看见我居然笑了,说大夫,吃了你的药,大概也就是 30多分钟,40分钟左右,我那后背就像火烧的那么热,随后出了一身大汗,衬衣全湿了,背心都湿透了,脖子不抽筋了。我说脖子不抽筋了,你怎么还这样待着呀。她说我的脖子还疼。我说为什么疼呀。她把那领子一打开,这一条皮下出血,这一条皮下出血,然后我从她那后领子一看,后面整个都是皮下出血。我说,这是怎么回事呀?她说您的学生昨天给我按摩按的。我们那个时候是二年级的学生,按摩手法大概也不太到家,可是治病心切,你一痉挛我就使劲捏,弄得皮下出血。其实就这一付药,就吃了这么一次,汗出热退,痉挛缓解。后来又在医院住了三四天院,为什么再住这三四天?你得让她皮下出血消退、吸收几天,不能一退烧就让病人走。后来院长问我,郝老师,你看这病人出院诊断怎么诊断,不能诊断脑血栓,人家胳膊活动很好。我就说你就写

      病毒性感染性项肌痉挛吧。

      所以它治疗病毒性感染性项肌痉挛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效如桴鼓。实际上这种病在临床上很少见,我这么多年来,也就见到了这么典型的一例,它很难遇到。我们常常遇到的是什么呢?颈肩肌肉紧张综合证、颈椎病,这是知识分子常见的一个证候,尤其是现在搞电脑的人,每天坐在电脑面前干这个,姿势不动,这个姿势很固定,所以颈肩肌肉紧张导致的头疼,颈椎病导致的颈肩疼痛,造成头痛,造成后头部疼痛,桂枝加葛根汤就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方子。我们怎么用呢?我一般是这样,葛根 30克,看情况,有时候用的少一点就 20克,不能低于 20克,桂枝10克,白芍 30克,白芍的量加大了,实际上就是桂枝加芍药汤,再加葛根,主要是白芍和甘草配合起来,酸甘化阴,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痉挛,用上这么几个药以后,炙甘草 6-10克,生姜、大枣一般在治疗颈椎病、颈肩部肌肉紧张综合证时不太用,而且我们还观察到一个什么问题呢,这些人坐在那里不动,肌肉紧张,气血活动不流畅,特别容易受风、受寒,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那个电脑的房间都是开着冷气,凉风在吹着,所以都有一种风湿的问题,活动活动就舒服了,所以我就常常加一点袪风湿的药。加哪两味药呢?威灵仙加上 10克,秦艽加上 10克,气血失和以后,常常有津液不能滋润,血液运行有点不畅的感觉,所以我就又加上鸡血藤 30克,养血疏络。在一般情况下就用这个方子,你要是愿意的话,再加上一点大枣,或者加上一点生姜,这就是典型的桂枝加葛根汤再加威灵仙、秦艽、鸡血藤这么一个方子,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紧张、痉挛,有比较好的疗效。有很多人吃了这个方子之后呢,就出现颈项部的肌肉痉挛缓解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男性更年期综合证】

      接着我们看 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这里也没有说太阳病,也没有说中风,也没有说伤寒,没有头项强痛,没有脉浮,所以它不是外邪所造成的。“病人脏无他病”,就是内脏没有什么特别的病,患者饮食正常,睡眼很好,二便正常,它的临床特征呢,只是时时,“时”就是时时,就是常常。一阵发热,随着发热之后就出现了自汗,“而不愈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就这么一个证候,一阵发热,随后汗出,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能吃,能喝,能睡,二便正常,内脏没有毛病,没有外感。这种发热,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实际试体温表的时候,常常体温是正常的,只不过是病人自己觉得热罢了。仲景还强调这是卫气不和,怎么治疗呢?“先其时发汗则愈”,应当在发热汗出之前,先给他用桂枝汤发汗。这样先把营卫调和好了,到它该发作的时候就不发作了。你不要在他汗正出得正多的时候给他喝桂枝汤,给他喝粥,给他盖被子,这时候可能汗出的过多。所以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时间治疗的问题,对于发作性疾病,在它发作之前用药。有的病人呢,他把握不住自己发作的时间;有的病人,他的病情发作时间常常是有规律的,可以在发病前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左右吃药,这个时间是我们从临床中来的。发作没有规律的,只有在他的发作间歇期间用药,不要在正出汗的时候用药。

      我在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在门诊有一天来了一个病人,我想起来那个病人当时是 56岁,南方人,说的一口南方话。我似懂非懂,听他的话,非得听好几遍。我印象很深刻,56岁。他说,大夫,我这个病不太好治,在你们医院治了三个月了,我说你是什么表现啊,我就是每天下午一到三点钟,身上一阵热,热完了要出一身大汗,汗要出到什么程度呢,一件棉毛衫湿透了,一件衬衣湿透了,把这两件衣服连裤子都换掉以后,我下午才能继续工作,这个烘热汗出的持续时间,从三点钟开始,到四点钟汗就出完了,换了衣服还能够继续工作。我就看看他前面看过的病历,有养阴敛汗的,有益气固表的,有清里热的,在我能想到的治疗多汗的方法,前面的医生都用到了。特别是我上次看病的那个医生,他用了敛汗固表的方法。我记得药味用得多,药量用得大,如麻黄根 30克,浮小麦 50克,煅牡蛎 50克,分心木(就是核桃的隔膜)20克,金樱子 30克,在我能够想到的所有收敛的药,所有的敛汗固表的药,全用上了,我心想,这恐怕得有效,这要没有效的话,我绝对没有办法。我说,老先生,你吃了上次这个方子怎么样啊,他说,这个方子吃了一回我不敢再吃了。我问为什么不敢再吃了,他说我上午吃完这个药以后,下午三点钟我还是热,这么一热呢,过去我热完了,汗出完了,换了衣服还能工作,那天下午,确实不出汗了,但热了我一下午,一直到下班身上还是热,热得我心烦体躁,汗是没有出,衣服也没有换,但是我不敢再吃了。我一听这话,我说老先生,既然止汗不行的话,我给你发发汗。他愣住了,他说大夫,我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病,没有一个大夫说要给我发汗的,他说这发汗行吗,他看着我太年轻,对我不太信任。他说要是吃了你的药没有效果怎么办?我说吃了我的药没有效,我带你去找我的老师。

      因为那个时候,有些老大夫不出普通门诊,所以有的病人要找老大夫看病是很困难的。他一听这个很高兴,他说,那你给我开方吧。我开了三付桂枝汤,我那时候不太会用这个方子,我也没有告诉病人怎么吃。好,拿了三付药之后,第三天他来了,他说大夫,吃了你的药什么感觉都没有,还是那样。我就带着他去找胡希恕老师,胡希恕老师是当年我们东直门医院特别善用经方的老前辈,那时候他不出普通的门诊,他只在特殊的门诊,给我们的一些高级干部看病。我说胡老,我给您带来了一个很疑难的病人,这个病人呢,每天下午到了三点钟就开始烘热,然后开始出汗,出汗出到换两件衣服的地步。以前的医生益气固表,敛汗收涩都不行,我给他用了桂枝汤想发汗。然后他就开始问病人,这个方子你怎么吃的。我发现这个病人吞吞吐吐的说,我早一次,晚一次。后来回想起来,他根本就没有吃我开的药,他就等着我带他去找老大夫看病,他不信任我,更不相信出汗那么多还能够发汗,所以他根本没有吃我开的药,第三天就来了,要我带他去找老大夫,胡老说你的方子开的好,你怎么给他吃的?我说我也没有怎么说呢,病人也吞吞吐吐啊。胡老说,你这样,每天就吃一回药,你不是下午三点钟有烘热,有出汗吗,那你就在一点半钟左右就吃一次药,吃完之后,你不是在办公室吗?多喝一些热水。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秋天吧,多喝一些热水,然后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稍稍坐一坐,穿的衣服稍稍厚一些,能不能先潮潮的出一点汗,到了二三点钟看他热得起来还是热不起来。

      好,就开三付试试,这个老头很高兴的走了。第四天来了,特别高兴,他说,大夫,这发汗的方法还真不错,他说我头一天中午吃完这个药以后,喝了点水,身上潮潮的出了一点汗,根本就不用换衣服,到了三点钟该发热的时候,我就等着它发热,结果热不起来,或者是热的劲不大,随后出的汗不多,我只把最里面的衣服换了。到了第二天,比头一天的热更轻了,我觉得衣服不换就可以了。到了第三天呢,就热得更轻了,根本就不用再换衣服了,所以这方子是有效的。我就说再开三付,他说要不要再找老大夫,我说不用了,老师很忙。好,又开三付。后来就好长时间没有再来,过了三个月以后,我从门诊调到病房。有一天他来说,上次呢你带我去找胡老看了病以后,前前后后吃了六付药,从此以后不再有烘热,不再有出汗了。可是最近又有一点汗,你看看这个方子还能不能再用?我说可以。我再给他开桂枝汤,原方 6付。他说郝大夫,看来你们的工作经常变动,我吃完这个药以后不再复发,我就不再找你;再复发的话,不管你走到哪里,我才会找到你的。你想想工作的调动总会有轨迹的吧,总会有人知道吧。现在三十年过去了,他没再来找我。

      这是一个男性更年期综合证前后的一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其实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我们不一定都用桂枝汤。有的需要用清热的,有的需要用滋阴清热的,有的需要用益气固表的。但是调和营卫法,桂枝汤法,在治疗这类病的过程中,在其它方法都不好用的时候,别忘了用桂枝汤先其时发汗,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途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解毒】

      七十年代初,我们有些老师在河北少的东北部的一个城市,给当地的西医学习中医班来办班。当地有个工厂发生了火灾,火灾在燃烧的过程中,有许多化学的有毒的物质,弥漫在空气中。救火的、还有这个工厂的工人,有 60多个人,吸入了这种有毒的物质,出现了中毒的症状,这种有毒的物质很厉害,出现了呼吸道的、出现了肺水肿、呼吸道粘膜的水肿,出现食道粘膜、胃粘膜的水肿,发烧,严重的病人昏迷,胸闷、胸痛、憋气。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大的医院,还有唐山地区的医院,那些西医大夫,都到那儿去集中抢救。在抢救的过程中,他们非常清楚,这是什么毒物引起的中毒。但是这种毒物没有特效解毒药,只好对证治疗,呼吸困难的就给氧,呕吐不能吃饭的那就输液。只能对证治疗,治疗了二三天,所有的病人发热不退,胸闷、胸痛、憋气不缓解。

      后来他们听说,北京中医学院有中医的老师在这里给西学中班讲课,就开了一辆非常破的吉普车去找我们去了。路上就说,我们这次工厂失火,是一种什么什么毒物,很长的化学名字。中毒,你们中医书上有没有记载,这种毒用什么中药来解毒。这个名字我哪里听说过呀,书目哪里有这种记载呀,我心想,这怎么办?给他们喝点甘草水?给他们喝点绿豆汤?我心想,这还不让人家西医抢救的专家们笑话:原来你们中医大夫,就用这种方法来解毒啊?我们刘渡舟老师坐在旁边一言不发。到那里之后,因为这个工厂是一个保密工厂,所以它的病人都没有向远处医院转,也许来不及转,搭了个大大的棚子,几个棚子,几乎所有的病人就在当地抢救。我们看了三、四个病人以后,症状都是一样的。然后刘老师在我耳边说了两句话,“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不就是提示用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合起来治疗吗?那么我马上就开方:柴胡 2000克,为什么呀,60个病人,2000克并不多吧,黄芩 1000克,底下就是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的合方。拿什么来锅煮药?拿大铁锅,民工做饭的大铁锅。煮完了之后,那些家属不是都在那儿吗,清醒的人都拿大碗灌;不清醒的人,就拿大的注射器往胃管里灌。轻的病人,当天呕吐停止了,发烧退了;那个昏迷最重的病人,第四天早晨清醒了,给我印象极其深刻。那个小伙子他就在火灾的中心,所以他中毒最厉害。这批病人,就这么干净利索的抢救完了之后,那个西医的负责人问我说,你们中医看病是有咒语啊,还是有口诀呀?听了他这句话之后,我就觉得他有点不大怀好意。我说您说得是什么意思?他说那天开方的时候,那个刘老师在你耳边口中念念有词,你们也没有进行更多的商量,你就把药写下来了,他口里念得什么呀?啊哈!他念得是《伤寒论》。他说你能不能给我再念两遍?我说,好。“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他说,你给我写下来,我就给他写下来。他说,这怎么能够体现这两个方子能够治疗这种化学毒物的中毒呢?这说,这是不能,因为你们的病人都有这些症状,都有发热、呕吐,他说是;都有胸脘的疼痛而且有压痛,他说是;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而且我们都

      看了他们的舌苔是黄厚而腻的,舌质是红的,所以这是个痰热阻滞胸中,阻滞胸脘。那你们中医老说我们西医大夫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证治疗,你看你不也是对着几个症状吗?我说是啊,我们中医有时候也是对证治疗,所以我们不要笑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时候我们实在辨病困难,辨证候困难的时候,你就抓主证用方就可以了。

      这个思路是从哪儿来的呀,从我们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第13条来。它是太阳病,重点是他辨病了,只要对着这四个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不管原来是中风还是伤寒,不管经过治疗还是没有经过治疗,只要有这四个症状,对上症状,用桂枝汤就行了,不必要一定是太阳中风。

      这个事情过去好些年,那个中毒最重的、昏迷时间最长的、在火灾中心的那位小伙子,几乎每年的春节,都还来北京看刘老师,说刘老是他的再生父母。

      这段得要说几句,有种观点说现在很多病是以前没有的,所以也是不好治不知道怎么治的,以前我是深以为然。但从这个例子我转向另一个观点,只要人类还没有进化成三头六臂,病症仍然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的范围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七日节律】

      张仲景这一条就是记载的太阳病的七日节律。

      这个七日节律存在不存在?美国有一个医生叫哈尔贝克,我算他的年龄现在大概有 80岁左右,1982年他到中国来讲学,就在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留学生小院,听他讲课的也就是十几个人,当时我在场,哈尔贝克教授他讲他的一个什么样的一个实验呢?他从 20多岁步入医学研究开始,就和他的一个朋友就在研究人体的生理节律,他对他的那个朋友说:“你能不能配合我作这个实验”,他朋友说:“我怎么配合你呢?”他就说:“你把你每天的尿、每次的尿都留下,我要化验尿中激素的含量有没有时间节律”,他朋友一听很高兴,说:“那你给我报酬吗?”他说:“当然给。”什么都不干,就是留尿,还给好多好多钱,他朋友很高兴,“但是有一个条件,为了使你的饮食物和生活作息不影响你激素的分泌,你必须按我规定的作息时间去工作、生活,必须按我规定的饮食物去吃,你不能随便吃东西”,他朋友一想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反正你哈尔贝克教授作为我的朋友,你不会让我饿死,不会让我困死吧?于是就答应了,没想到这个实验一做,他的这个朋友才发现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们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想什么时候醒就什么时候醒,而他不

      行,必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他也不行,吃什么都得按照哈尔贝克教授给他规定的食谱。这个实验一做就做了三十年,他的尿冻了两大冰库,这个小伙子后悔也不行,他和哈尔贝克教授签了合同,报酬也很丰厚,他还有他自己的工作就是留尿,别人一听,“那我也来参加这个实验”,实际上这个小伙子是很辛苦的。一直到五十多岁的时候,哈尔贝克教授就从这两大冰库的尿样中检测出他的内分泌活动、尿中激素的含量,有特别明显的昼夜节律,就是 24小时一个变化周期,同时也特别有明确的 7日节律。当哈尔贝克教授五十多岁的时候,这个实验还在继续。哈尔贝克教授突然发现大体从什么时间起,他的朋友尿中激素含量(变化的)七日节律再也找不到了,他就把他的这个朋友找来,说“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你最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你的尿中激素含量的七日节律没有了?”这个朋友那时也五十岁左右,脸一下子就红了,“哎呀,教授,实在不好意思,我为了跟你做这个实验,我好多女朋友都离我远去了,所以我结婚很晚,现在我的妻子三十来岁,她总是说我的性机能不足,所以我没有征得你的同意,我就用了一片性激素,我并没有敢口服,我只是塞在肛门里让它慢慢释放。”哈尔贝克教授就问“你什么时候用的这片性激素?”,“教授,我不瞒你,这是个科学实验,这有我的日记,您自己看吧”,教授一看,正是他放上这一片性激素以后不久,七日节律就完全消失了。应当说,他的朋友在过去接近三十年他的尿中激素的含量有那么准确的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是在完全按照哈尔贝克教授给他所规定的作息、所规定的饮食的前提下,才有的这种七日节律,就用了一片性激素,昼夜节律有,而七日节律就没有了。哈尔贝克教授就说:“哎呀,这几十年来非常辛苦了,我们的实验就到此结束吧。”

      哈尔贝克教授就凭这一项实验创立了时间生理学,随后提出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医学,哈尔贝克教授于是创办了《时间医学》杂志,号称为“世界时间医学之父”。实验结束了,他就到世界各地到处讲学,讲他的这一段实验,1982年就到了我们中国。他讲完之后我就站起来了,我就问他问题,我说“中国在二千五百年前有一本书叫《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描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六十年节律、三百六十年节律;大约在一千七百年前,中国有一本书叫《伤寒论》,《伤寒论》中有一条是说“太阳病头疼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明显提出了病的七日节律。”哈尔贝克教授听完了后非常吃惊,我说“请问教授,您除了七日节律和昼夜节律之外,您还发现了人体生理的其他节律吗?”他说“更长的节律我们没有发现”,我说“教授,您认为控制人体内分泌活动的七日节律的因素是什么?”他就非常兴奋地站起来说,说“这个问题正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而且我们也做了许多许多实验,我们试图在人体内找到生物钟所在地。我们在动物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动物松果体的分泌具有七日节律,可是我们把动物的松果体摘除掉之后,这个动物的其他内分泌腺活动仍然具有七日节律,所以我们认为松果体不是控制生物体七日节律的唯一因素。我们发现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具有明显的七日节律,可是我们在做动物试验的时候,把动物的肾上腺皮质切掉,而动物的其他内分泌腺仍然具有七日节律的这种活动,因此我们认为肾上腺皮质也不是控制人体七日节律的因素。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只能非常遗憾地告诉你我不知道。”然后他就反问我,“既然中国医学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人体的那么多的生理的、病理的自然节律,那么你认为控制人体的这些节律的因素是什么?”我站起来说了四个字“天人相应”。

      1982年,中美文化交流刚刚开始,特别是中医的交流刚刚开始,那个英文翻译从来没有听说过“天人相应”这句话,因为翻译完了之后,那个教授摇了摇脑袋,瞪了瞪眼,张了张嘴,耸了耸肩,他表示不理解。其实,什么意思呢?我们人是地球人,是地球上所化生的,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血压,我们的心率,我们的脉搏,我们的内分泌活动,我们的胃肠蠕动,它具有昼夜节律。控制昼夜节律的因素是什么?不就是我们地球母亲自转一周的结果吗?女性的卵巢活动,排卵、月经有月节律,那么月节律的根源是什么?那不就是月球绕地球一周所造成的吗?一个朔望月和一个恒星月,平均的天数是二十八天,有人说,月球对人的万有引力微乎其微,它的引力还不如我们眼前的这本书对我们的引力大,所以月球对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大家不要忘掉,一个月球对人的影响确实是微乎其微,可是我们人类是地球上所化育的生命,那么月球

      对地球上水的影响我们看得见,满月的时候,黑月的时候,江河湖海的涨潮退潮,那是显然而见的,而生命就是由水所化生的,任何一个生命体都留存了它整个进化过程中的全部信息。所以月球对人,一个单个的人它的影响确实是微乎其微,但是月球对整个生命形成过程中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去忽略不计,所以人的卵巢活动之所以有月节律,完全是和月球运动一周有关。那么大家说了为什么不都是满月的时候来月经或者是黑月的时候来月经呢?你一旦形成一个个体之后,你就有了自己的节律,也不一定都是二十八天,有的可以是二十五天,有的可以是三十多天,三十五天,那是由于一旦形成一个个体,那么它就不一定能够和大自然完全同步,他就有了个人的节律了。所以哈尔贝克教授在人体内找生物钟,其实我们中医学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这些人体的生理节律和病理节律就存在养育我们的大自然。我们脉象的春弦、夏洪、秋毛、冬实,这叫四季节律;四季节律的叠加就是年节律。之所以有四季节律和年节律,这不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运动的结果吗?我们在人体内找什么样的生物钟呀?那么现在我们要谈谈七日节律是怎么来的,七日节律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黑月的时候和满月的时候江河湖海的涨潮退潮是不一样的,因此对生命形成过程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上弦月的时候就是初七,下弦月的时候就是二十三,对地球上水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对生命形成过程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就把一个月分成了黑月、满月、上弦月、下弦月,二十八天分成了四份,一份正好是七天,所以七日节律就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正像四季节律是年节律的四分之一一样,七日节律就是这么来的。那么七日节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呀?可以的,我们看看那猫怀孕以后多少天生小猫?它的预产期六十三天,几个七天?九个七天。鸡蛋、受精卵,放在暖箱里或者放到抱窝的母鸡的肚子低下,不多不少,三个七天毛茸茸的小鸡就破壳而出,那就是自然的生命节律,以七为周期。老虎怀孕多少天,一百零五天,十五周,十五个七天;兔子怀孕多少天?二十八天,四周,不多一天不少一天。人体的一个受精卵(直径)不到一个毫米,肉眼能够看得到,我们在座的眼睛好,不到一个毫米肉眼能够看得到,那么人体的受精卵从受精的那天开始,进行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多不少,四十周,二百八十天,一个活泼的婴儿顺利产出,在这四十

      个七天中,胚胎发育的过程,重演了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万年的动物进化史,我们在座的学过组织胚胎学吧,你看,人类胚胎的早期,它和鱼的胚胎的早期能够分得开吗?不大容易分得开,它有腮,肺的呼吸还没出现,再以后,和那个爬行动物的胚胎有些类似,再以后才像一个脊椎动物,再以后尾巴脱落消失,才像一个人的胚胎,所以说,“腹中虽一日,世上已千年”,就是这四十个七天,人类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重演了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万年的动物进化史。有人说神仙好,天上虽一日,地上已千年,我说,腹中好,腹中虽一日,地上已万年。所以经过这样的长期的演化,七日节律、周节律是明显存在的,许多外感病有明显的七日节律,以后我们学传染病的时候,你看那个肠伤寒,一般病程就是三周四周,都是以周为节律的,所以北京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肠伤寒流行,那个时候治疗肠伤寒没有像今天特效的抗生素----氯霉素,所以肠伤寒常常是导致肠穿孔、肠出血,可以常常导致死人的。一得肠伤寒人们都非常紧张,那个时候北京有个医生叫汪逢春汪先生,病人来了以后,他问问你发烧几天了,现在的情况怎么样,然后告诉他说,“你一天吃我一付药,到几月几号就会退烧,病就会好,你在饮食上,每天只能吃三顿粳米粥,或者是熬得稀烂的大米粥,吃点咸菜末,不许吃任何纤维素的东西,绝对不许吃肉。”要死人的这个病,家属带着病人找到汪先生,汪先生这样胸有成竹的告诉他几月几号退烧,大家就说这大夫可真神,那么这些病人也罢,病人家属也罢,就记着这个日子,盼着这一天的到来,许多病人就前后不差一两天,果然到了这一天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今天我们拿了汪先生当年的病例来看,说这个方子也能够治肠伤寒吗?平正轻灵,疏通气机,芳香化浊,拿西医的观点来看,怎么能够对抗那个伤寒杆菌呢?怎么能够治肠伤寒呢?实际上,汪先生只不过用这种办法防止了这个病的并发证和合并证的发生,然后保护正气,保护脾胃,只要不发生严重的并发证和合并证,它的自然病程不是三周就是四周。那么到三周结束的时候,到第四周结束的时候,自然病程一结束,他的病自然就好了。所以汪先生一时名声大振,在解放初就成了我们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这个大家知道,在座的没准还有汪先生的后人呢!所以生理的病理的七日节律是普遍存在的。我举这样的例子,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中医和西医在研究问题上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哈尔贝克教

      ·119·

      授他作为世界时间医学之父,他在人体内来找生物钟的所在位置,而我们中医学是把人放在养育人类养育大自然万紫千红生命世界的这个整个自然中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问题的,这就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这种思路。这种思路看起来很简单,昼夜节律、七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这不是很简单吗?大自然有这样的节律,人体就有这样的节律,植物就有这样的节律,细菌病毒、其他动物也有这样的节律,这不就是很简单吗?你在人体内找什么生物钟呀!这就是说两种医学不同的研究思路。当我给哈尔贝克教授说中国的医学在两千五百年前、在一千七八百年前就有了明确的人体的这种自然节律的时候,我心里就在想,我说你是世界时间医学之父,那我们的张仲景、我们的《黄帝内经》的作者是世界时间医学的什么呢?老祖宗。所以《伤寒论》中在这里说“头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这就是他在临床确确实实观察到的一个病毒性感染到了七天时就好了,“行其经尽”就是自然病程结束了。我们说一个病有它的自然病程,但是我们作为医生遇到这种病人的时候不要等待观望,应当及时的辨证、合理的治疗,这样可以截断病程,减少病人的痛苦。

      有一次,我在学校讲课,讲到了外感病的自然病程是七天,过了几天呢,我上医务室办别的事,我听隔壁的一个大夫在和一个学生对话,他说“你感冒多长时间了?”“我感冒三四个星期了。”“这么长时间,你怎么不来看?”学生说:“我们《伤寒》老师说了一个感冒七天能自己好,我就等了七天没有好就变成嗓子痛了,我想再等七天吧,结果又等了七天,嗓子痛没有好,有转成咳嗽了,我想再等七天能不能好呢?实在忍受不了了,我就来看了。”医务室大夫说:“是哪个老师跟你们这么讲的?”结果他就把我给“出卖”了,说“是我们《伤寒》教研室的郝万山老师。 ”我正好在隔壁,和医务室主任在谈另外一件事情,我一听背后在说我的名字,我就过去了,一看,就是我正上课的那个班的同学,那个女同学一看见我,脸刷就红了,我说“你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我讲完这段话之后,我下面还有一段话,我说医生的责任不是等待、观望,而是及时治疗,截断病程,减少病人的痛苦。我说我说这段话的时候你听见了吗?她说:“老师,我睡着了。”所以我常常怕学生听完前面忘了或者没有听

      见后面,因此呢,我在每次讲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要强调外感病的自然病程,特别是病毒感染是七天,如果七天高烧不退,你看那婴幼儿常常是这样,七天高烧不退,那你就等第十三天,等他十四天,如果第十三天、十四天还是无名高热不退,那差不多到二十天、二十一天才能够退。所以不是有个医院就报道吗,他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了无名高热,持续高热二十一天,这一报道,我们就明白,不是他们治好的,是人体的自然病程结束了。所以你要及时(合理的)用中医中药治疗,它就能够截断病程,减少病人痛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小抬一杠,月球引力是比书大的很多的

        月球的质量是大概是7.3e22公斤,距离地球最远4e8米。

        一本书的质量算1公斤,距离0.1米。

        月球的引力是大约是书的引力的4500倍。

        记得有个研究是把一群人关在山洞里不见天日,观察生理周期,月经是最准确的跟随月相的。

        • 家园 感谢科普, 顺便问下那个研究

          那群人是关的单号还是群号?好像女同志有群体性月经同步的特点,比如同一宿舍的女同志月经都会互相影响差不多日期来。

          估摸着应该是关的单号吧?

          • 家园 细节记不清了,90年代初的杂志上的故事

            我就记得是男女混着关的,没有任何计时装置。还记得说人群对“一天”的概念很快就变模糊了,作息周期起伏不定,均值好像比24小时要长。

            唯独月经很准,结论说很有可能是重力的影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