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林总的庐山 (小引) -- 史文恭

共:💬308 🌺2781 🌵10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应该算不上

          看过金一南的一个讲座视频,里面讲的朱德的地位不是在南昌起义之初确立的,而是南昌起义失败后。南昌起义撤出南昌后朱德就已经是光杆一个了。部队撤到广东后临时分配了2000人让他阻击断后,主力先撤,断后任务结束后传来主力被打散,主要领导人分散撤离!是在朱德的带领和坚持下成建制的将残兵带到了井岗山,虽然最终到达的只有四五百人,但这四五百人是工农红军由农民转变为军队的火种。里面成长出了后来中共的N个元帅和大将。

        • 家园 澄清了疑点
      • 家园 是不是南昌起义在途中失败

        几位大人物觉得与其和这支残兵一道,不如利用自己在党内外的力量,到其他地方组织其它的起义,或者参加其它工作。在当时还没有农村包围城市的观念还没有时候,一个起义不行,倒另一个城市组织暴动,是自然的战略想法。比如叶挺,后来就领导了广州起义。

        反而是朱德和陈毅这种“小人物”能够安心带好这支队伍。朱德因为是从基层军官做起的,觉悟也高,所以有这个能力。而且如楼上所说,南昌是朱德经营很久的地方。所以对于这次行动,朱德比别人可能更加珍惜。陈毅作为一个书生,后来在三年游击战中能挺下来,也是很不容易的。

      • 家园 应该不是政治部主任

        政治部主任最多排到第四号。

        1937年8月,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政训处主任,不久改称政委,是第

        一任政治委员。

      • 家园 最近在读美国人写的《毛泽东传》,里面讲到9大

        林总却在后来朱老总和东哥的争夺红四军领导权的纷争里坚定地站在了东哥的一方
         

        不是所有的军队领导人都喜欢林彪、林彪的“左”倾思想、林彪关于军队政治挂帅的观点。这些反对者在地方军区的领导人中占多数,在中央军委中的人不多。朱德是反对者中的一员。林彪在一次争吵中对德高望重的朱德吼道:“你是什么总司令,你没有真正当过一天总司令。”

          毛泽东的问题在于,这些不注重思想意识问题的老派军事指挥官既不是毛泽东主义者,也不是林彪主义者,在关键时刻他们可能会抛弃林彪。可是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又使他们胆寒。

          毛泽东谴责林彪对他搞荒唐的个人崇拜,使他更像个宗教首领而不像政治领袖。确实,林彪给毛泽东贴上“天才”的标签,他亢奋地说:“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

          “你说过头了嘛,”毛泽东后来声称他批评过林彪,“一句就是一句,怎么能顶一万句?”

          毛泽东担心,神的一贯正确也就意味着神的可望而不可即。

          他怀疑林彪是想把他架空至更高的圣德的位置上。

      • 家园 林大概可以算是个帮理不帮亲的人

        你这里单纯强调感情,恐怕有走偏的嫌疑

        朱德和陈毅对林总可谓恩惠深厚,青眼有加

        考虑到之前东哥和林总素昧平生,两者之间的地位也是云壤之别,那么,居然在短短两年内发展到如此深厚的感情

        遵义会议后直斥毛为首的军事指挥走弓背不走弓弦,庐山会议直接承认那封信是自己写的与彭无关,都说明林彪对“感情”不大理会

        我们周围应该都遇到过这种人:

        别人对他多好,他都不觉得该对谁感恩,这都是应该的,自己应得的;越是自身条件好的(智力、家庭条件等)人,越容易这样

        林彪很可能也是这样的人,大概我读书少,他又是被着意丑化对象,反正没有从哪里看到过类似“林总深情的回忆道,XXX在啥时候帮了我的大忙....."这种感恩煽情的记录

        所以朱陈的行为,林未必感恩戴德之,甚至对毛的感情也未必会压过自己的理性。为短促突击写文章唱赞歌,他不也干过

        另外,朱即使在几天前被解除了公安局长的职务,怕也不至于请不到几个人到自己家打麻将吧?单凭这一个发现就否认说那是轶事,可能证据不足

        通宝推:史文恭,
      • 家园 纠正两个史实错误

        林彪1926年10月黄埔军校提前毕业,到第4军叶挺独立团2营7连任见习排长,一个月后成为正式排长,1927年5月,在第二次北伐河南战役中,表现出色,提升为第4军25师73团1营7连连长,当时年仅19岁。南昌起义时,他已经是连长了。

        南昌起义失败后,领导人都离队出走了,朱德率领的起义军残部军心浮动,大批军官和士兵不辞而别,开小差了。甚至有的军官带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公开离队。当时林彪认为部队已经垮了,再拖下去就是全军覆灭,所以他和几个军官找到陈毅,要求离开部队,到上海找党中央,继续革命。陈毅无法说服他们留下,就同意他们走了。几个人离队各自分开后,因为路上关卡太多,外地口音的人很难通过,林彪只好又回到部队。因为当时这种事情太多了,林彪又能主动回来,所以陈毅等几个高级军官也没有给他任何处分,批评几句就算了。这件事林彪不是不辞而别,离队是经过上级同意的,用逃兵指责他并不恰当。

        • 家园 朱、陈是有心跟部队共存亡的

          当时定下参谋团是军事指挥机关,领导是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结果情况一不好,领导们都先走了。

          打到2万人只剩800人,朱陈两位一直都还在,这个不是心理异常、乐观得不可理喻,就是存了必死之心了。朱老总是辛亥过来的老军人,也就不说了,陈老总一个文学青年,之前就搞过点党办工作,也敢这么玩命,光凭这一点就很了不起。

          通宝推:侧翼,红军迷,mingong,李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