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那些听过我歌声的朋友 -- texasredneck

共:💬122 🌺2145 🌵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些听过我歌声的朋友

    那些听过我歌声的朋友

    我一直比较喜欢贾樟柯的电影,起因来自于他的《车站》,因为我有过一段非常类似的经历,这个电影让我想起了那些逝去了的往事,有些地方感觉就是为我所拍。有一段一个女孩子和着收音机的音乐独舞,我立刻想到那些岁月,那是我曾经见过场景。

    那时候我非常年轻,时间比《车站》要早得多,还是在文革中,我是知青在农村,有一段时间我在一个宣传队,二十几个人坐着拖拉机,牛车,马车,到处跑为贫下中农宣传毛泽东思想。

    有一回拖拉机翻在一个河堤上,把我们全部都倒了出来,不过速度不快,我们都没有大碍,顶多是一些擦伤。我们一点都没有害怕,只是哈哈大笑,觉得很刺激。但拖拉机不能继续开了,司机走到了附近的一个村子,想办法联系拖拉机站,然后来了人在河边上修,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修好。

    有一部分人去附近的村子找熟人,剩下的就在河边上燃起篝火,大家嬉闹。后来我们拉起琴,开始唱歌。当然,我们不会再去唱什么思想,多半是一些俄罗斯思乡的民歌,让我们想起自己远方的亲人和故乡,女孩子唱得有些泪水悄然而下。然后有人就说,现在该老几上了。

    老几是一个奇人,干瘦干瘦却有一幅极淳厚声音,这家伙是一个音乐天才,任何乐器一下子就能上手,任何歌你唱一遍他马上就能用乐器跟你和上,他跟我调小提琴从来不用校音器。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演出,首先得敲一个小时左右的锣鼓,大家才知道我们来了,锣鼓点子都是他设计,带着我们打出来,投入那种节奏而忘我真是一种奇妙的感受。看到他就能知道音乐这个东西是要天生的才华,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是永远不能及的。

    虽然他的歌唱得好,却跟我一样是伴奏的,因为他无歌可唱,那个时候的主旋律都高亢得很,而他是男低音。所以他就有点怀才不遇的调调,大家称他老几是因为他听到收音机里的唱歌总是说:“这家伙算老几,唱歌像骡子在发情。”我估计现在见过骡子的人很少,不见得能懂,骡子因为没有生殖能力是不发情的,是不是有点恶毒?

    他唱的总是那几首歌,《老人河》,《三套车》,《伏尔加船夫曲》。中国民歌好像就没有男低音,有些奇怪。那种悲凉,沧桑在秦腔中也能表达得淋漓尽致,但却是用高音。音乐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我不太喜欢《老人河》,阶级斗争的色彩太浓,也太悲观,“既害怕死亡,又厌倦生活”,本来人生中就快乐不多,何必再自寻烦恼。而《伏尔加船夫曲》则不同,里面能听到希望,那种在重压下的希望,因而极有力量。这似乎俄罗斯艺术的一个特点,无论在什么艰难困苦之中,总是怀有一点梦想。俄罗斯的文学和音乐不输于任何西方国家,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这几首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无伴奏的情况下,似乎更好,秦腔也是这样。似乎验证那句格言,真正的好东西一定是朴实无华,从心底出来的歌不需要那些须子啰嗦。我以为流行音乐几年换一代,弄得我都跟不上,但只有这些歌,将来总是有人唱,会有人听的。

    那条灰色大河在月光下,随着我们的歌声而无尽地流淌。我们不知道它从何处来,也不知道它会到哪里去,唯一知道就是这般流淌,也许就像我们的人生。

    他把我们唱得都鸦雀无声,只有哗哗的流水。最后有个女孩子说,“该死的老几,你把我给唱饿了。”于是大家都有些饥肠辘辘,于是有位老兄就对管钱的那位知青说,你给我一些钱,我到附近的村子里买几只鸡,我们杀了在河边洗,这火正好烤,怎么样?

    那还能怎么样,我们只会感到饿得快不行了。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回来手里果然有几只鸡。当我们吃上的时候,有个女孩子突然笑着说:

    “你一定是偷来的吧,这个时候怎么能买得到鸡?”

    他淡定地说:

    “你们能吃出买来的和偷来的鸡有什么不同?”

    当然大家不能,于是他用思想家的口气对我们说:

    “既然你们不能分出来,何必管它是怎么来的呢?”

    当然,我们都猜想是偷来的,深更半夜到哪里去买鸡。那老兄干这一行可有道道,我曾经亲眼看过他怎么偷鸡,把一根细线前面拴一个不大的螺丝钉,然后像牛仔那样把线甩出去,当线碰到了鸡腿就会绕上几圈,拉回来就是了。

    不管怎么说,那些鸡真是鲜美,我后来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的鸡了,就像后来我曾经在剧院听过几位著名的男低音,但仍然觉得不如老几,不能完全地打动我。

    再然后我们就那样相互依偎着在篝火旁沉沉入睡,青春的热血还是有点温度的,虽然火已燃尽,我们却能在初秋萧瑟的寒风中梦到夏日的繁华,直到明媚的阳光将我们唤醒。

    回忆这些往事,不由想到了莱蒙托夫的那句名诗:那些听过我歌声的朋友,纵使还在,也已离散到了世界的海角天涯。

    那些回忆之所以美丽,仅仅因为那是青春的逝去。其实我那时候挺惨的,因为出生不好(现在人恐怕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在哪里。我那时的感觉就像自己在一个深深的大洞里,却爬不上去。但是,人的适应能力是非常惊人的,有时候仍然快乐,因为我根本就不想将来,没有什么想头。

    人经常会留恋自己的青春,那些难忘的美好时光,我当然如此。但是,我却憎恨那个时代,如果我生长在现在,我以为自己会有一个更加值得留恋的岁月,至少母亲会晚一些白头。因为她说,当孩子在农村时,是她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光。

    当然,我不能知道,如果没有那一场动乱,我会有怎么样的人生,就像河水不能设想回去改个道,会经历什么不同风景,正如孔夫子所云“逝者如斯夫”,还能怎样?

    由于这一段亲身经历,我一向对那种下农村锻炼人,对年轻人有好处的高论厌恶之极。我自己运气不错,还能混到国外来读书,这里决不是故作谦虚。我的室友是那种从学校直接到美国读书的孩子,和他相比我除了混没有恰当的字,因为基础太差,十年不读书的差距除非天才无法弥补,而我不是,想的仅仅是怎么能够混到毕业,这对我已经是极为艰难了。

    但我这样只是极少数,我知道的大多数人都被毁掉了,本来他们是应该好好读书,能有一些知识和技能,就可以跟上这个时代巨变的节奏,后来就不会下岗被边缘化而处境艰难,我下农村的朋友大多如此。但是,他们的声音是听不到的,为生计发愁的人是不会到网上高谈阔论的,况且有些人恐怕对付不了计算机。我代表不了他们,那种所谓代表我从来以为是扯淡,因为当我再见到他们的时候,已经如同路人,缺乏共同语言,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之中。

    比如说,在美国的朋友在一起除了谈专业,换工作以外,说体育就是NBA或者美式足球,要不然就是应该买什么样的车,到哪里去旅游,是美国的夏威夷还是南美Torres del Paine National Park,纽约还是巴黎,我在美国肯定不算有钱人,但这些地方还是有能力去的。而这些东西离他们都十分遥远。

    我们唯一能谈的就是那一段下农村时光,但是,这却让我心酸,因为这时他们就眼睛放光,津津乐道,而我想的却是他们其实是应该和我一样,却不知道本来应该是他们的生活却被人偷走了。

    我想有人又会有高调,说他们是精神愉快,内心强大,比我生活得要幸福,当然,并非没有这种可能,但问题并不在这里。我以为一个相对理想的社会就是要给人以选择的机会,你要艰苦奋斗而出人头地,就给一个公平的环境;如果你只想好好过小日子,老老实实的做一些平凡的工作也能体体面面的生活。

    但是,这些人却没有选择的可能,或者说极小,那一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因为下农村,没有读书而上不了大学(大学的录取率太低了),结果只能做一个普通工人,头脑灵活一点后来就做一点小生意,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选择这一回事。

    就像老几,是我见过最有音乐天分的家伙,那个宣传队是从上千知青中选出来的,这样的才华并不多见。但他后来是个工人,接下来就是下岗,只好晚上给人看门,现在因为有了社保,不干了。如果在今天,我想他会北漂,做一个音乐人,自己选择,自己承担,不成乃是天不予,至少自己是搏了一把。

    我和网上的多数人恐怕差了一辈,我敢肯定你们的父母亲有些就是这样,因为那是一代人啊!

    通宝推:老顽童,acxp,看树的老鼠,何求,途人,南山南,为中华之崛起,笑一笑十年,胡一刀,让领导先走,野芹,foureyes,匆匆过,烧锅炉滴,履虎尾,韩信点兵,三百米,公鲨,请我吃饭,天涯行者,
    • 家园 各人的人生观不同而已。

      有人认为吃苦就只是受罪,有人认为吃苦可以变成“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不同的人生观造成不同的结局。我想无论什么年代,人生都不容易。既然如此,与其感伤过去吃了多少苦,何不将苦当做精神财富,奋发图强,激励自己走出一片新的天空?

      我们的国家这些年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 家园 爹娘都是农民,爷爷奶奶也是,姥爷算小地主,文革不文革估计

      父母没啥抱怨的,还是农民,解放不解放,估计爷爷奶奶没啥抱怨的,一样吃苦,姥爷估计得怨自己,人家都看出来苗头,把地卖了,他因为腿有残疾,趁机买了个地主,挨饿没扛过去吧,我就只能怨自己投胎了,不过据说生在帝王家也有恨的,叫奈何生在帝王家,这可咋办啊

    • 家园 也是插队出来的,也在国外混了几年,说几句

      当年以15岁的“高龄”下了乡,是不折不扣的被“毁”掉的那一代人。在楼主走乡唱歌的时候,本人是在地里插秧割麦子,修水库挖水渠。说来也巧,也碰上过拖拉机坏在半路上,不过本人不得不一个人把车上的两千多斤玉米卸下来。不要说在篝火前唱歌了,拿干粮的手都在发抖。记得当时公社宣传队也从知青中选过队员,可惜的是除了本人没有艺术细胞以外,也没有相应的关系可以入围。只能在村里的场院上,以极其羡慕的眼光看着同是知青的红男绿女们在唱完跳完以后,被请到村委会中吃招待餐。也许楼主不记得当时吃的是什么了,可本人知道那是和上边(公社,县里等等)来的人吃的是一个标准。也还记得在给这些宣传队装车的时候,很好奇的拿起一把中阮看,结果被一个队员一把拿过去。虽然这位没说什么,可眼中那种看不起人的眼光本人时不时的都会想起来。说真的,一个公社宣传队的队员,至于嘛。当然,这绝不是说楼主也有类似行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到宣传队的人在当时的农村真可以说是人上人了。你们要搞艺术,有自己的舞台,有练习的时间,也有人指导。为什么会有被毁的感觉呢?难道现在北漂的人比你们当时强的了多少?要知道,现在北漂的人是生活在平均线以下,你们当时是生活在平均线以上。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问一问在美国搞艺术的人,如果他们可以不用担心生活地搞他们的艺术,估计没有不愿意的人。

      楼主在农村的生活层次明显地和本人不一样。本人在农村虽然生活的比较差,也很累很累。但绝对是当地农民羡慕的对象。也绝对比当地农民生活的要好一些。别的不说,当时经常到我住处玩的都是村里几个长的好的女孩子。只是当时本人实在是太年轻了,没能体会到这些女孩子的心。如果当时开了窍,搞不好就在当地结了婚了。当然,这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可是,本人去年回到了当年插队的地方看了看,当时的农田现在已经是林立的高楼了。也就是说如果当年不走,现在绝对是借到开发的东风的百万富翁了。

      说到选择,除了极端的情况下,比如说战争,没有选择的情况是极少的。就说本人这一代,可以说经历了共和国历史上所有的倒霉事儿,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计划生育,下岗等等。绝大多数我的同龄人都只能算计着过日子。可是基本上没经受过这些的八零后,现在多数人和我的同龄人一样,只能算计着过日子。这些人的选择要比我这一代人多的多,可也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有足够多的选择。那一代人都有出色的,但那一代人的多数都是泯泯大众。无论那个时代都不可能毁掉一代人。只不过大规模的社会变动会给很多人一个借口,一个自己没能抓住生活中机会的借口,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如果不是战争,如果我不在这儿,如果我有一个。。。,太多可以如果的了。在一个时代当中,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平等的。插队的那一代大多数人没受到很好的教育是事实,可只要好好的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先不说现在7常委中有三个插过队,就象本人这样不太努力的人也可以在77年以初中学历考上大学。另一个同班的发小,同样以初中学历在78年考上了大学。当时那一代人是上不了大学后来下岗,现在的大学生是上了大学找不到工作,所以有没有受到高等教育並不是决定生活中是否有选择的关键。有没有知识也不是。本人是否能抓住生活中的机会才是。

      说到底,最不喜欢知青说自己是下乡是被毁了,是被迫去吃苦。见过吃苦的知青,没见过比当地农民更苦的知青。你知青是人,人家农民也是人,不能因为人家一直在吃苦,吃的苦就不算苦。也不能因为一个一直在享福,所以这个人享福就是应当的。要是这个理论成立的话,该请回来享福的人太多了,各种有来历的后代们排一排也得有上亿人了。

      通宝推:r52097,strain2,庄汀,遥仰凤华,清风居士,zjzyq12,烟动午夜,武侯大道,天涯睡客,北纬42度,镭射,换了人间,nanimarcus,特里托格内亚,啊凡,stamilo,阴霾信仰,tom,唐家山,caoban,关中农民,二至,jellobean,滴滴涕,mailsina,snark,小楼春雨,灰灵,花大熊,wxmang的书童甲,醉寺,桥上,低谷,PCB,海峰,陆合,南宫长万,okcgb,侯登科,jboyin,puma2011,SleepingBeauty,潇潇夜雨,小瀚,迷途笨狼,乘波而来,回旋镖,mezhan,年青是福,陈王奋起,dashanji,豆腐花,逐水而行,踢细胞,西安笨老虎,njyd,王铁墩,西门飘飘,jhjdylj,发了胖的罗密欧,脊梁硬,易水,阿四,
      • 家园 不过大哥,有个问题,我有时候碰到机会的时候往往

        发现那有可能是个陷阱。而做决策的时候 又有点完美主义。

        因此,想问 有没有办法做出很好的决策,抓住稍逊即逝的好机会

        • 家园 天下事没有两全的,没有人可以做出完美的决定

          事实上,所谓机会不过是有可能好一点就是了。那些一个决定改变人生的说法都是后来附会上来的。大致上,所有的机会都伴随着风险。所得越大,风险越大。在这一点上,得失越不均衡的机会,越有可能是假的。认识到这一点决定就可以从你是不是能够承受失败的风险上著手,失败的风险在你承受的范围内就是个应该抓住的机会,承受不了的风险就不是你的机会。

        • 家园 这种能力无法批量培养

          有这种决策能力的人们,被称为名将、太祖、大政治家、大商人、大投资家、体育明星。如果能在网络上教出来,这些人就不值钱了。

          通常,这些人在退休之前都不会泡在网上。只有参谋才会码字,决策者不会去码字。

      • 家园 时代各种各样

        福报决定一切

      • 家园 有道理,铁手也同意喔。。。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写得很好,很有道理。说出了我想说但没有总结说出的话。。。

      • 家园 啥意思啊,第一段替张铁生站台翻案?
      • 家园 说起吃苦,应和一下

        我父母倒不是插队,文革前上了大学,文革时毕业,是486的同龄人.

        毕业分配之后,上级组织说他们是旧大学出来的,要接受再教育,安排到广东台山部队围海垦田的农场劳动锻炼----出发时没有讲要去锻炼多长时间,最后一共锻炼了十个月.

        经常听他们谈起那段时光,几件事印象很深:

        1.当时口号是"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第二点难说,第一点是做到了.他们回原单位的时候,看到街上人来人往,觉得每个人都像是搽了粉.

        2.吃得好,学生连队(只有连长和指导员是军人)可以自己养猪,自己做饭.伙食水平远远超过回家之后.

        3.早晨起来,大家一边折被子,一边小声念念有词地背诵老三篇.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基本功还在,上次我试验了一下,让他们背诵第一段,"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和书上的一字不差.

        4.部队农场旁边是农民的地,学生连队的劳动强度比农民大.

        5.我父亲听农民说:"你们这些学生是苦,但是你们还有盼头,还有可能离开这里,我们吃苦,一辈子连盼头都没有."

        说起吃苦,前三十年,并不像有些人说得,处处莺歌燕舞,人人心情舒畅.普通人也是觉得自己生活很苦的,也是希望能够改变现状的(你提到的村里的姑娘,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努力)-----这也是改开提出致富光荣,得到拥护的群众基础吧!

        通宝推:特里托格内亚,flux,njyd,
    • 家园 除了“我们不会再去唱什么思想,多半是一些俄罗斯思乡的民歌

      ”表示强烈质疑外,其他的内容我没有意见。因为依我的生活经历,你们这帮“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是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刻唱什么“俄罗斯思想的民歌”的。因为在当时这些都是黄色歌曲。

      • 家园 你错了,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俺就是那时候学会的。
      • 家园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难为你能把这个名字写全

        不是笑话你,而是这个老名词实在是太少人的知道了。宣传队的人唱什么真是不知道,可知青真是会唱很多很多所谓的黄色歌曲的。因为当时知青有句话叫做“你能拿我怎么样,开除球籍?”意思是我们已经在底层的底层了,最坏也不能坏到什么程度了。不要说毛子的歌了,三十年代的何时君再来,怀念,各省的十八摸,知青的时候都听过。当时有一本叫做外国民歌二百首的小本子,里面有各国著名的民歌,西波涅,鸽子,摇篮曲,雪绒花等等。几乎是当时知青里的圣歌集,光是抄本我就见过不下二十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