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文盲率的问题。 -- 海底飞尘终有日

共:💬111 🌺670 🌵7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是哪里来的数据

              如果在解放前的中国农村"35.6%的农户拥有五亩以下耕地,24%农户拥有五至十亩,13%农户拥有十至15亩,一千亩以上的大地主只占0.02%农村",也就是说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有五亩以上的土地,只有35.6%的农民土地不足五亩,那恐怕共产党的革命也就闹不起来了,还搞什么土改啊。这是那儿的民国啊,有这样美好的事情。

              又是民国黄金十年的农村版吧。

              • 家园 数据的来源这段话已经给出了

                暂时说了不话了,用个马甲吧。

                根据民国时期土地委员会在16省,163个县,175万多户农户中举行的调查结果

                下面腾讯的那篇文章也有数据的来源,还不只一处。

                至于革命,办法多的是,卢俊义本来也没打算革命,宋江亲自出马去他家里提了一首反诗以后,那就不革也得革,逼上梁山了。

                • 家园 具体的调查时间,哪16省?哪163县?调查统计标准和方法
                • 家园 你这不是在讨论,是在强行推销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要讨论,最基本的规则是用词要中性客观。你可以说毛泽东的调查报告有问题,根据XX资料应该是如何如何。而你直接定调毛泽东的调查报告是鬼话的话,那么你所寻找的资料是为证明你的观点,还是为了寻求真实?你的言词如何能说明你是在客观的寻求讨论?

                • 家园 你还真信腾讯那帮历史发明家啊

                  要研究那个年代,好好看点正经的文章。实在不行用常识想想,要真按这帮历史发明家发明历史那般没什么阶级矛盾,大家其乐融融,老百姓造反干什么?既然提到农民调查,你怎么不去看看陈翰笙的文章?他的文章比起腾讯这种偷梁换柱,以偏概全的东西要全面的多。陈翰笙三十年代得出结论,中国农民受到的不仅是地主的压迫,还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除了造反,没有出路。河里还有一篇论文可以借鉴,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3909504

                  内容提要:近代苏鲁地主对佃农拥有初夜权。这一权力的实施是社会结构异变的结果。这里的社会分化为占有大量土地的利益集团(大地主)与大量占地较少的贫民群体,社会结构演化为缺乏中间阶层的哑铃形而非金字塔形。掌握行政、军事和经济等各种权力的大地主,基本上不受程序化的法规制约,多沉湎于本能型的享受,无法追求高成就动机人格。一方面,他们利用国家优裕的政策,对贫民实施包括初夜权在内的各种超经济剥夺;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对下层民众的控制,经常策动成千上万的贫民反叛代表社会上层利益的国家,以获得更多的非法利益,他们的终极理想是成为享受更大肉欲的封建君主。

                    关 键 词:初夜权 哑铃形社会结构 利益集团

                    作者简介:马俊亚,安徽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的大地主阶层有较多的质疑(130)。文学作品中“没有见利忘义、贪恋钱财;没有霸占民女、贪恋女色”的地主形象(131),备受某些学者的赞赏。事实上,由于没有法治环境,大地主腐败的程度实乃骇人听闻。一些地主豪绅的势力远在县政府之上。有些县长必须听命寨主才能履职(132),有的还被豪绅公然杀死(133)。

                  表面上看,初夜权是强势集团剥夺贫民性权利,满足个人肉欲的陋俗。进言之,通过剥夺贫民的人格尊严,树立强者在社会中的独尊地位。从深层次看,由于其权力极少受到程式化法制的制约,强势集团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肆意制定乡村规范,任意创造低俗“文化”,恣意发展陋劣“传统”,对平民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进行统治。由于性权利被剥夺者的长子与剥夺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血缘关系,初夜权还有助于强化贫民对豪强的君父认同,更有利于对其加以控制。

                    在严重缺失法治的环境下,一方面,强势集团绝不会成为近代国家的建设力量和乡村社会的稳定因素,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把自由民变为农奴、甚至奴隶,使依靠不合理、不公正原则建立的社会关系无以变革,固化为彻底的人身依附关系。另一方面,强势集团本身的人格升华受到了极大的束缚,使他们异变为仅能追求肉体享受的低层次人格,始终处于动物本能的状态。

                    在大地主阶层的操纵下,本应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近代国家,成了强势集团的代言人和最忠实的保护者。而强势集团却往往以叛“君”和叛国来作为回报。这一悖谬现象表明,要建设真正的近代民族国家,必须对强势集团进行程式化的监督和法制制约。

                  仙人兄,俺终于明白为啥从苏北到山东,这地方矛盾如此尖锐,对立如此不可调和,要反反复复你打过来我打过去杀来杀去那么多次了。的确,有的罪恶,是只有用鲜血,才能荡涤干净的。

                  像腾讯那样,妄想用几个数字来否定新中国那非人的阶级压迫,真是痴心妄想。至于你用逼卢俊义上梁山来推TG的革命的说法就是狗屁,真以为老百姓是傻瓜吗?TG早期不成熟的时期的有过类似的想法,逼人革命。结果失败得极为彻底,TG可是对左倾盲动主义的批判你也不去瞅瞅?

                  仔细琢磨琢磨前面引文里面的这段话:

                  仙人兄,俺终于明白为啥从苏北到山东,这地方矛盾如此尖锐,对立如此不可调和,要反反复复你打过来我打过去杀来杀去那么多次了。的确,有的罪恶,是只有用鲜血,才能荡涤干净的。

                  通宝推:发了胖的罗密欧,
            • 家园 投两颗草,顺便摘几段段小委员长陈诚的文章

              民生主义第三讲中有一段话:“中国的粮食生产,既然是靠农民,中国的农民,可是艰辛而勤劳,所以要增加粮食的生产,便要在政治上、法律上制出各种规定来保护农民。中国的人口,农民是占大多数,至少有八、九成。但是他们由艰辛勤劳得来的粮食,被地主夺去大半,自己得到手的,几乎不能自养,这是很不平的。”这段话除去证明了上面“乱源”之说为不诬外,很明显地看出国父是以减租为保护农民利益的一个步骤。

              中国人口之中占八、九成是农民,而在这八、九成农民之中又占七、八成是佃农。佃农就是“耕者无其田”而以佃种地主土地为生的农民。“耕者无其田”已然够“不平”的了,若再横受地主的压榨,以至“不能自养”,天下痛心疾首的事,还有比这个更厉害的吗?

              当然,好的地主也是有的,但大多数是以佃农的血汗来营求自身安乐的剥削者。佃农终岁辛勤所得,要大半年送到地主的家里去,幸遇丰年,或者勉强还可以过活;而靠天吃饭的中国农村,水旱成灾是常事。这就无怪孟子说:“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了。

              湖北省在我尚未复职以前,已办理过一次减租,因为阻碍太多了,未能推行尽利。我到省以后,正拟旧案重提,适值鄂西一带二十八(一九三九)、二十九(一九四○)两年连遭旱灾,心中异常焦灼,乃发动各厅处人员及地方团队,替人民车水灌田。照理这该是农民欢天喜地的事了,不想农民对于此举的表现十分冷淡,只是未公然拒绝而已。始而我们觉得很奇怪,经过仔细考查之后,才晓得当地农民的土地,都为地主所有,正粮的收获,悉数交租,只有杂粮的收获,才归佃农;佃农交租时,地主请吃一顿饭,这就是辛苦耕耘的报酬了。农民种稻既然辛苦而无所得,所以宁愿稻子早一点枯死,反可提前播种杂粮。如此说来,他们不欢迎我们的车水运动,可谓理之当然。

            • 家园 屁股不同

              各信各的报告吧,我就祖上流传的乡间事迹,还是信老毛。我们哪儿,方圆10里的田地,都是一个大地主的。

              • 家园 中国不只十里的地盘

                也不只你祖上流传的那一段时间。

                就像50年的文盲率只是一年的资料一样。何况还是流传。

                • 家园 难道 我们那里是中国一个特别特殊

                  的地方,实在 看不出来。

                  那只是一个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罢了。

                  看来你祖上就是住城镇的,搞不好还是所谓的书香世家啊。

                  • 家园 想起了《笑傲江湖》里有个典故

                    [URL=]平一指不等他回答,接着道:“搭你脉象,这又是情孽牵缠。其实天下女子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最好是远而避之,真正无法躲避,才只有极力容忍,虚与委蛇。你怎地如此想不通,反而对她们日夜想念?这可大大的不是了。虽然,虽然那……唉,可不知如何说起?”说着连连摇头。

                      令狐冲心想:“你的夫人固然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但天下女子却并非个个如此。你以己之妻将天下女子一概论之,当真好笑,倘若小师妹确是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URL]

    • 家园 我认为民国文盲率高的原因不是教育制度的问题

      而是科举制度的破裂。本来有科举成为穷人上升的途径,人们自然更愿意让子弟读书。典型的例子如朱德,家里供他读书考秀才,指望他一朝中举,改变命运,结果科举取消了,新学毕业只能做个老师,家里自然大失所望,最终还是做了军阀才富贵起来。

      民国时代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是有钱人的游戏,一般家庭负担不起,何况即使大学毕业或是黄埔毕业,没有门路立即失业的也相当不少,戴笠招特务,失业的黄埔学生一抓一把。既然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学知识的动力自然就没了,军阀时期,从军反而是穷人发财的一种途径。且看国共两党高层,搞党派的几乎没有穷人出身的,军人中才可能有穷人,比如彭德怀。

    • 家园 关于古代中国人的年龄,

      刘翠溶(台中研院院士)的一个研究(英文的),调查研究了大约是公元900-1400年间,江南一些大户人家的家谱,获得的预期寿命是约40岁;但注意,这还是这一时期中国战乱最少的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衣食最富裕充足的地区,并且是大户人家。可以想见,中国历史上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在30多岁是可信的。

      而且还有葛剑雄等学者的多卷本中国人口史在那呢。多看点真正有研究的书,不要听到风就是雨,就以为有新发现了。注意,如今江湖上的骗子是很多的,包括学术骗子。

      至于中医,中医是有效果的,但中医也从来自己承认“值得了病,治不了命”的,凡治不了的都已经被归为命了。

      • 家园 这个时期断算不上战乱少吧

        唐末到五代这段时间战乱就比较频繁。

        从社会阶段来说,中国是宋代开始才兴起海外贸易的,前资本主义到了海路国际市场阶段,紧随阿拉伯,第二。到这一步才算是打开业文明的通道,软件开始不低于工业文明的版本,社会状态也达到这个版本程度。

        蒙古战争中,我见过有贴子就是引用葛剑雄的这本书里的资料,灭金消灭三千万人口,灭南宋消灭两千万人口。算不上战乱少。

        如果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这些,还会随社会变化而变迁。但是人的生理构造,是一直没有变化的。所以研究人体病理的医学上这个东西,不存在时间越靠后,越“现代”,生产力越发达就越先进的事情。

        以我见过的资料,无论是前几年很红火的李可,他推崇的彭子益,还是有人说的他们的思想源头黄元御,都认为医学魏晋尤其是金元四家开始走上歧途,李时珍搞错了用药的剂量,仅是正常剂量的十分之一,麻烦更大了。

        • 家园 中国经济南移在东晋,

          因为长江和水网地带更多保护了江南人民!古代长江是天堑!当然不能绝对保护人们不受战乱之苦,但要少多了!

          要知道,中国历代战乱都主要在中原!而不是江南。五代十国也如此。我说了两遍,刘研究的是江南大户人家。江南这一地区大户人家的人预期寿命是40,你可以推想其他地方的,穷人,预期寿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