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世界领先的日本原子核光学、电子技术 -- 思想的行者

共:💬92 🌺497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与日本有差距的行业还有很多是吧

        比方说光刻机,貌似中国就远远不如日本。

        • 家园 罗桑,以后再吹日本别扯半导体了。

          省的又碰到陈王这个内行。

        • 家园 真正的差距是假如日本人不买给中国,中国人多久能做出来

          用这个标准衡量,大部分差距都在5年以内。

          许多差距是因为客户可以选既有的已经证明自己质量性能的供应商,新的供应商要生存,必须比原有的更强。这个更强,憋死了许多的英雄好汉。

          所以实际的差距,远比看起来的要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罗桑说说日本产豆浆机的原创和被山寨吧

            不过,espresso机器,t日本人真不行,知道为啥吗?日本人瞧不上,人家玩赛风去了,好的赛风壶都是日本产的。

            赛风才是最教旨主义的意式咖啡。

            回头我再写吧,那个技术,也就适合日本人。

          • 家园 高端数控机床,碳素纤维等等

            中国五年内就可以赶上吗?

            至少从现在中国的进步的速率而言,我认为很多领域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不止5年。

            中国的高端科技发展还是受到了一些体制的约束,这也是高层一直在寻找的中国的增长模式转变的方向。

            如果中国的体制确实已经革新了,能够集聚国人的智慧,我相信要赶上日本确实不太难。

            • 家园 中国的碳纤维跟碳纳米管已经不落后于日本了

              首先是碳纤维:

              我们的T1000碳纤维产品已经中试成功,从原丝到技术均为自主研发,而且包括稳定性在内的各项产品性能指标完全可以比肩日本东丽公司同类产品。日前,江苏航科复合材料科技公司总经理王浩静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航科公司继2012年建成国内首条T800碳纤维生产线并实现稳定批量生产后取得的又一突破。

                王浩静告诉记者,T1000碳纤维中试生产线规模为50吨/年,中试产品已在第三方权威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性能碳纤维检测分析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航科T1000碳纤维中试产品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延伸三大主要性能指标以及线密度、导热率等其他各指标,均与国际碳纤维巨头日本东丽公司的T1000产品相当。此前,产品稳定性不足一直是困扰国内碳纤维产业多年的魔咒 ,也是企业研发的软肋和瓶颈之一。检测显示,航科T1000产品的稳定性也毫不逊色,产品变异系数(CV值)与东丽公司同级产品相当。

                王浩静表示,航科公司生产碳纤维所用的原丝均由企业自主生产。T1000与T800是同一条生产线经过技术改造升级得到的不同产品,其模量是一样的,但T1000强度更高,主要用于T800无法满足需求的特殊行业应用。王浩静透露,鉴于航科T800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T800产品也能够满足多数用户需求,所以目前仍然主推T800。但如果后期市场有需求,我们就可以着手生产T1000。

                据介绍,目前航科公司围绕碳纤维研发已申请专利85项,其中24项已获授权,此外还编制设备制造规范20项、生产工艺规范40项、过程跟踪测试规范68项、T700和T800企业标准各1项,为碳纤维生产奠定了良好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础,也为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碳纤维被誉为工业界的黑色黄金 ,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化工、能源、建筑、体育及核工业等领域。高性能碳纤维不仅质量轻,而且强度可以达到超高强度钢材的13~20倍,同时还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等优点,是国防尖端技术和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原材料。当前,全球高性能碳纤维生产技术仍主要集中在日本东丽、美国赫氏、德国西格里集团等少数企业手中。

                据悉,日本东丽的高强型T1000碳纤维,其模量为295GPa,强度达到7.05GPa。

              然后是碳纳米管:

              单壁碳纳米管的手性可控生长,碳基集成电路。

              本报北京7月1日电(记者王庆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李彦教授课题组在单壁碳纳米管手性可控生长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该成果日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该研究为解决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可控生长这一困扰学界已久的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案,为碳纳米管的应用,尤其是碳基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预测,基于硅基CMOS集成电路的微电子技术在未来十年左右将趋近于发展的极限,发展后摩尔时代的纳电子技术已迫在眉睫。2009年,国际半导体路线图委员会推荐基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碳基电子学技术作为未来10年至15年可能显现商业价值的新一代电子技术。材料是碳基电子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然而迄今人们仍没有办法实现碳纳米管的结构可控生长,这已经成为制约碳基电子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李彦教授课题组经过12年的潜心研究,逐步深化了对碳纳米管的生长机制和催化剂作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现单壁碳纳米管结构/手性可控生长的方案。他们发展了一类钨基合金催化剂,其高熔点的特性确保了单壁碳纳米管在高温环境下的生长过程中保持晶态结构,其独特的原子排布方式可用来调控生长的碳纳米管的结构,从而实现了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手性可控生长。

                据了解,以上研究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和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纳米专项课题资助下完成,并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等单位的协助。

              非晶碳纳米管制造吸波材料,军事用途。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赵廷凯等研究人员对非晶碳纳米管在吸波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为非晶碳纳米管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在吸波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及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非晶碳纳米管的电磁波吸收特性》已于7月8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集团旗下的期刊《科学报告》上。

                据赵廷凯介绍,非晶碳纳米管主要由电弧放电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非晶碳纳米管的管壁结构具有“短程有序和长程无序”的特征,有别于晶体型碳纳米管有碳六环规则排列的管壁结构,因此具有不同的应用前景。其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应用物理快报》《碳》《科学通报》等刊物。

                为了对非晶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有所突破,赵廷凯和李铁虎等人结合非晶碳纳米管管壁结构的“短程有序和长程无序”特点,采用以温控电弧法制备的非晶碳纳米管(管径为7~50纳米)作为吸波剂,运用浸渍涂膜技术合成了非晶碳纳米管/聚氯乙烯复合吸波薄膜材料,并提出了非晶碳纳米管作为吸波剂提高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原理机制。(记者张楠)

              • 家园 T1000碳素纤维东丽公司1986年就实验成功了

                而我们刚刚中试成功,差距显然还是存在的

                现在仅限于中试,生产规模只有年50吨,规模生产的话应该还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东丽公司和其他两家日本公司占据了世界的航空航天市场,应该还是有自己的几把刷子。

      • 家园 罗桑还吹尼康的ArF Immersion呢

        日本人也是技穷了,尼康佳能再着急,出不来EUV也只能眼睁睁看着ASML占市场。据ASML说EUV研发上的投资是ArF dry和immersion的总和,日本继续加油砸钱啊,哈哈哈

    • 家园 日本的基础打得很扎实,各行各业的技术、设备都不错。
    • 家园 因为经常做电镜,所以对JEOL的镜子比较了解

      说实话JEOL的镜子真的不是很好,FEI的镜子比JEOL的好多了。而且现在JEOL的技术人员流失的很厉害,都被FEI挖走了。上次我们的JEOL的场发射透射电镜出问题了,竟然要从日本派工程师过来,让人匪夷所思。JEOL现在打价格战,把镜子的价格压得很低,所以销量还不错。

      • 家园 日本现在有点像吃老本的俄罗斯

        要在基础科研领域长期保持高强度投入,就必须依赖研究成果通过产业链转化为商品,然后源源不断地提供利润反哺。否则的话就会像苏联那样,长期维持对军工和重工业的财政倾斜,却不能通过一般贸易获得回报,最终拖垮了国民经济。

        日本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曾经是日本的巨大现金奶牛,哺育了日本发达的半导体和电子工业,结果这头奶牛被苹果和三星合伙宰掉以后,日本的相关产业立马就后劲不足了,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 家园 爬科技树是个很烧钱的玩法!

          没有资金的支撑也就是30-50年的事。日本30年经济上不来了,东边的太阳要落山了。不知道美帝能不能到二战结束一百周年钱继续保持这种优势!

        • 家园 ASML的EUV是也是联合各公司一起砸钱搞得

          Intel当时投了4B,TSMC跟了1B,三桑跟了大概0.5B的样子,连着推迟了好几次,也就这些巨无霸撑得住。

          罗桑吹得尼康NSR-S621D是ArF Immersion,2012年在22nm节点上赶上EUV又推迟,爽了2年。如今EUV开始发货了,我真好奇日本人有没有能力接着砸钱砸出EUV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