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才是玩钱的行家:写在QE结束之后 -- maturedpeach

共:💬379 🌺2636 🌵15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 家园 QE结束就算收???

                        好吧,你就这么认为吧。

                        至于呵呵,很奇怪竟然还有人卖弄这个刷智商………………

                        而且看你的解释更可笑,网络流行语没看明白呢就拿出来卖弄,这么生怕自己脱节了?自己去网上找呵呵的暴漫配图吧,看完你就明白了……

                        • 家园 QE结束就算收!

                          这就是俺的看法啊,你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说啊。可到现在你除了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一直都没有说为什么这个说法不成立啊,而且也没有提出自己的标准啊。

                          和你解释一下呵呵只是避免双方误解而已,怎么就成了“刷智商”?而且这种解释在百度里也可以搜出来,你怎么就确定这里一定是你看的那几张暴漫配图里的意思而不是俺解释的意思呢?你还真不是一般的自以为是啊。

                          也许你的智商真的很高,但理解力么..., 呵呵。

      • 家园 你确认不是在自欺欺人?是霉帝减少了支出还是增加了收入?

        真正结束印钞,要达到收支平衡且消除了以往的那十几万亿的积累,才能做到。除非中国傻到卖身为奴,霉帝真的很难不凭空印钞票了,毕竟这也是个不流血又省力的办法,继续凭空印钞只不过是隐性还是大张旗鼓的问题而已。

        • 家园 不知所云

          目前QE印钞的机制不是没有代价的。联储购买的长期国债和MBS债券同时也在减少回购市场及影子银行的流动性,目前也有几万亿了。极端情况下过两年流通长期国债可能完全被联储收回,那回购市场也就彻底玩完了。再说QE一边释放流动性,另一边在收回流动性,迟早要达到一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QE毫无意义。所以QE必须结束,选择现在结束只是个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而已。

    • 家园 我也分享一个笑话,呵呵

      忘了是在哪看到的了。

      德国总理默克尔得知德国不象美国那样有非常多的一流的经济学家,非常担心,底下的人安慰她“ 别担心,如果德国有一流的经济学家的话,德国就不会有一流的经济。”

      呵呵,

    • 家园 呵呵,QE的难言之隐

      俺不懂经济,瞎说两句。

      我的理解,美国的一系列的救市动作其实是“比较”成功的。最起码把美国的金融体系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在对世界总需求的提振上还是有贡献的。所以我们现在没有重复大萧条的悲剧。

      但如果把QE作为什么可以吹嘘的事情夸耀,我想伯南克可能也没有这份雅兴。简单说,QE没有有效的降低美国的贫富差距,这将是未来撕裂美国的一个导火索。

      还有一点,正因为伯南克避免了大萧条,美国的结果将比大萧条的结果更差。 大萧条后的新政有效的提升了政府的权利,美国大企业在美国政府的控制之下,这为以后美国的福利社会打下了基础。才有后来可以吹嘘的“自由世界”的本钱。这就是资本主义战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对比现在的“大衰退”,美国政府没有有效的利用这次危机,在美国大资本最虚弱的时候,没有新政出现,结果是美国工人阶级继续苟延残喘。

      这就是历史好玩的地方。

      美国可以说浪费了一次危机。以下美国温和的衰退对世界其实是最好的。这符合中国的利益。

      美国失败的关键是让一个半吊子音乐家格林斯潘,出身于NYU这种野鸡大学的人当了美联储的主席;搞得学术精英伯南克一筹莫展。

      呵呵。

      通宝推:Gr18Ni9Ti,
      • 家园 大家都在扯淡,无所谓瞎说不瞎说

        貌似只要说到降低贫富差距,好像除了产业升级以外没有什么和平手段。而且美联储存在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发均富卡实现社会主义……

        至于二战后的黄金时期,其实更多的是因为打破了英国的殖民经济内循环体系,变相的增加了市场需求(也就是消费)。

      • 家园 呵呵。这你高看格林斯潘了。

        联储局只不过是兄弟连下面干活比较好的小团队,格林斯潘或伯克南只是这个小团队里面的小工头罢了。你这么说太难为格林斯潘了,元老院开会他一家臣有什么资格决定帝国的金融?能改变帝国命运得是心怀帝国便是我家的高尚情操并愿意拼上自己家族性命的元老才行。我怎么看兄弟连中都没有。他们当帝国像自家豢养的妓,眼看着到40岁了,年老色衰,有性趣了就艹一艹。你还真花大价钱给她整容换个身板?

        • 家园 兄台误读格林斯潘

          其实俺一贯瞧不起经院经济学家,很多大经济学家都无法成功经营杂货店。可格林斯潘却是例外。

          格林斯潘是何许人?格林斯潘是美国钢铁工业方面的权威,成名于准确估算出五角大楼在越战中飞机的数量,在没有显赫的背景的情况下(不是PHD,烂校硕士)却平步青云,纯粹是因为他博学多才,天资聪颖。

          我调侃格林斯潘纯粹是因为楼主对学历有一种莫名的阴茎崇拜。其实就伯南克会的那点东西,对格林斯潘来讲都是小Case.

          格林斯潘任上被成为“maestro" 大师;卸任后传记《〈动荡年代〉》〉一时洛阳纸贵;然后声誉一落千丈,在“先生,你是罪犯!”的骂声中,躲到车里面黯然离去;对比在任时,在日本访问的时候,被日本的崇拜者团团围住,车都没啥开。格老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话说回来,格林斯潘犯的是聪明人犯的错误。那格林斯潘是怎样把事情搞砸了呢?

          萦绕于格林斯潘心头的是宏观经济学的两大圣杯之一:日本神秘的通货紧缩。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外加911恐怖袭击,格林斯潘神经非常细,担心美国陷入所谓的“资产负载表衰退”,启动了低利率政策,刺激房市来救美国经济。格林斯潘注意到金融衍生品和对冲基金有效的分散了系统的风险,在互联网泡沫崩溃的过程中,美国没有重要的金融机构破产。

          格林斯潘认为金融衍生品将会成为一个控制风险的工具,这样在美国经济企稳后,再升利率,如此房市将完成恢复经济的历史任务,回归常态。哪成想金融衍生品这次却扮演了相反的角色,把史上最成功的联储主席的声誉打入地狱,格老才情万丈,怎料的会晚节不保。

          其实也是历史跟苏联和美国开了个玩笑。

          苏联迷信计划经济,迷信巨型矩阵的投入产出模型。

          美国迷信自由经济,迷信用Var来量化经融风险。

          格林斯潘受Ayn Rand 影响非常大,而Ayn Rand是苏联的异见分子。这都强化了格老对自由市场的偏爱。

          苏联的崩溃证明完全的计划经济不行;苏联给美国的礼物,Ray Rand

          通过对格林斯潘的影响把美国推向了经济的另外一个悬崖,不受制约的自由经济也是行不通的。

          苏联和美国都是西方一神论的两面,都强调他们的无比正确性,也都遭到了可耻的惨败。

          格老愤愤不平的又出了新书,在有生之年这次危机将永远伴随他。

          通宝推:NoName,手可摘星辰,daodewang,江山如此多娇,shinji,fw,
          • 家园 并没啥所谓崇拜

            我倒是建议你重新看看这俩货的背景,一个是混学术圈的,一个是混商场半路进学术圈的。从现在回头看,格林斯潘是赶上了好时候,跟普京赶上油价高涨一样。

            不想当将军的司机不是好厨子,相比较半路出家的,伯南克这种专注于一个课题几十年的才比较恐怖。

          • 家园 赞一个,“苏联和美国都是西方一神论的两面,都强调他们的”

            “苏联和美国都是西方一神论的两面,都强调他们的无比正确性,也都遭到了可耻的惨败。”

            本质上就是人和自然规律谁决定谁的问题,当然是自然规律决定人,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调节人际关系,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无比正确性作为宣传,当然应该,但是,不能卖拐把自己也忽悠进去了,我们必须严格恪守自然规律,即便是暂时和偶然违背,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时刻警惕危害性,一有合适机会,就马上跳下车,决不能自欺欺人,自以为计划经济万能或自由市场万能,然后脱缰之马。

            自然规律必然会严厉地惩罚自以为是的一神教徒。

            至于QE,问题的关键在于2个赤字——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如果美国能解决这2个问题,当然,一切都不是问题,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否则,不过是被巨蟒缠身,越挣扎勒得越紧,最后的爆破会来得更加惨烈。

            当然,如果美国有3战的决心和勇气,并能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孤注一掷,世界历史就将重启,那就是下一局的故事了!

          • 家园 对这句深有同感

            苏联和美国都是西方一神论的两面,都强调他们的无比正确性,也都遭到了可耻的惨败。

            • 家园 可能是这俩国家都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基因。

              没有文化厚重的积淀,不百般强调制度自信,队伍容易散的。就这苏联才半个多世纪就完了。眼看着帝国开始崩塌,只能拼命的掩耳盗铃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