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02:赵武——仁人之心 -- 桥上

共:💬42 🌺1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下页
    •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2附:晋杀同括2/2

      《成八年经》: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p 0836)(08080006))(071)

      《成八年传》:

      晋国的赵庄姬因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p 0838)(08080601))(071)

      我的粗译:

      晋-赵庄姬为赵婴(楼婴、赵婴齐)被放逐,就向晋景公诬告说:“原、屏将为乱。(原(赵同)和屏(赵括)想要作乱。)”栾、郤两家一同作证,于是,我们的成公八年(公元前五八三年,周简王三年,晋景公十七年)六月,晋国就讨灭了赵同和赵括两家,把赵家的田产都给了祁奚。而此时赵武正跟着赵庄姬(姬氏)住在主上的宫里。

      后来,到我们的成公十年(公元前五八一年,周简王五年,晋景公十九年),韩厥借机向晋景公进言说:“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有像成季(赵衰)那样的功勋,又有像宣孟(赵盾)那样的忠心,如果这样的家族没了后裔,那些为善者都会害怕了。三代的那些贤王都能享受上天的赐予好几百年,其中就没有几个糟糕的天王了?不过是仗着前面贤明的天王才躲过去了。《周书》里说“不敢侮鳏寡”,就是要显示主上的仁慈。)”

      于是晋景公重新立赵武为赵家的族长,把赵家的田产还给了他。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曰:“句见《尚书康诰》。”

      《成十年经》:

      丙午,晋侯-獳卒。((p 0847)(08100005))(071)

      《成十年传》: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p 0849)(08100401))(071)

      冬,葬晋景公。公送葬,诸侯莫在。鲁人辱之,故不书,讳之也。((p 0851)(08100701))(071)

      我的粗译:

      我们的成公十年(公元前五八一年,周简王五年,晋景公十九年),晋侯(晋景公)梦见了一个恶鬼,披着直到地上的长头发,手拍胸膛在跳脚,嘴里说着:“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杀了我的子孙,不公正,上帝已经答应我的请求了!)”恶鬼破坏了大门及寝门进入宫内,这位晋国的主上(晋景公)害了怕,逃入室内,恶鬼又破坏了室门。此时晋国的主上醒了过来,马上召见桑田巫。桑田巫已经知道了晋国的主上所做的梦,反过来说给他听。说完,晋国的主上就问:“何如?(我会怎样?)”桑田巫说:“不食新矣。(您吃不上新麦了。)”

      晋国的主上得了重病,请秦国派“医”过来,秦穆公就派出了医缓。医缓还没有到,晋国的主上梦见自己的疾病化成了两个小孩子的样子,两个小孩子一个说:“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要来的那个家伙,是个良医,怕是要危害到我们,我们往哪儿逃呢?)”另一个就说:“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咱们躲到肓之上,膏之下,他能拿我们怎么办?)”

      医缓来了以后,就告诉晋国的主上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这病已经没法治了,病根在肓之上,膏之下,不能用灸攻,用针又够不着,药也到不了那儿,这病没法治了。)”主上说:“良医也。”就送给他丰厚的礼品让他回秦国去了。

      六月丙午那天,晋侯(晋景公)想吃麦子,吩咐甸人献上新麦,让馈人做熟了,然后召来桑田巫,给他看了做熟的新麦,然后把他杀了。

      晋侯正想开吃,忽然觉得肚子胀,就去如厕,结果一下掉进茅坑里死了,还是没吃上新麦。

      晋国宫廷里有一位小臣,这天早晨梦见自己背着主上登了天,到这天日中,正好派到他把主上从茅坑里背上来,就把他给主上陪了葬。

      这年冬天,为晋景公下葬,我们的主上去送葬,别家诸侯都没去,我们鲁人以此为耻,所以《春秋经》上就没写这件事,这是要为我们的主上遮羞。

      一些补充:

      晋侯-獳即晋景公。杨伯峻先生注“丙午”曰:“据《传》,丙午在六月,当为六月六日。《经》无“六月”两字,或当时史官失书。”

      杨伯峻先生注“晋侯梦大厉”曰:

      恶鬼曰厉鬼,昭七年《传》“其何厉鬼也”可证。亦省称厉,襄十七年《传》“尔父为厉”可证。古人又以为绝后之鬼常为厉,故《礼记祭法》有“泰厉”、“公厉”,郑《注》谓古代帝王绝后者为泰厉,诸侯绝后者为公厉。昭七年《传》亦云“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如杨先生所注,此处晋景公梦见的“大厉”是赵家先祖的鬼魂,前面韩厥“立武”的建议应该就是借这个机会才提出来的。

      杨伯峻先生注“居肓之上,膏之下”曰:

      肓音荒。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曰膏,心脏与隔膜之间曰肓,在肓上膏下为药力与针灸所不能及。刘文淇《疏证》谓当作“肓之下,膏之上”,今本“上”“下”两字误倒,不可信。

      杨伯峻先生注“晋侯欲麦”曰:

      晋侯欲麦,即尝新,《礼记月令》与《吕氏春秋孟夏纪》俱载有尝新之礼,可参看。

      《礼记月令第六》:“(孟秋之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孟夏之月,)农乃升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

      杨伯峻先生注“使甸人献麦”曰:

      甸人,天子诸侯俱有此官,据《礼记祭义》,诸侯有藉田百亩,甸人主管藉田,并供给野物。亦即《周礼天官》之甸师。但《周礼春官大祝》及《仪礼》《燕礼》、《大射仪》、《公食大夫礼》、《士丧礼》以及《礼记》《文王世子》、《丧大记》以及《周语中》皆作甸人,可见本名甸人,《周礼》作者一时改为甸师。

      杨伯峻先生注“馈人为之”曰:

      馈人,为诸侯主持饮食之官,相当于《周礼天官》庖人。说本程公说《春秋分纪》。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似乎中学还是小学的语文课本里就收入过这篇文章,不知现在还有没有。

    •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2附:晋杀同括1/2

      《宣十五年传》:

      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不敬。刘康公曰:“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p 0765)(07150701))(071)

      我的粗译:

      我们的宣公十五年(公元前五九四年,周定王十三年,晋景公六年),晋景公派赵同(原叔)去周王室那里向天子进献抓到的狄人俘虏,他表现得很随便(不敬)。于是周王室那里的卿士刘康公评论说:“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用不了十年,原叔一定会碰到大灾祸,上天已经夺走他的“魄”了。)”

      一些补充:

      赵同公元前五八三年被杀,按现在说是十一年后,在当时应该说“十二年”,疑《左传》此处有脱字,如此处作“不及十五年”似更妥。

      杨伯峻先生注“天夺之魄矣”曰:

      之作其用。昭二十五年《传》云:“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盖古人认为人于躯壳之外,另有所谓“魂魄”。杜《注》:“为成八年晋杀赵同传。”

      关于“魂魄”,子产曾有相当全面的论述,也许代表了当时人的看法,或可参考,如有兴趣可见《《左传》中的成语15附:子产为政10》

      ————————————————————

      《成四年经》:

      公如晋。((p 0817)(08040005))(071)

      《成四年传》:

      夏,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季文子曰:“晋侯必不免。《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夫晋侯之命在诸侯矣,可不敬乎!”((p 0818)(08040301))(071)

      我的粗译:

      七年以后,我们成公四年(公元前五八七年,周定王二十年,晋景公十三年),夏天,我们的主上去了晋国。晋景公(晋侯)接见了我们主上,但很随便(不敬)。于是季文子(季孙行父)评论说:“晋侯必不免。《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夫晋侯之命在诸侯矣,可不敬乎!(晋侯肯定逃不过、要死了。《诗》里说:“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晋侯的命运掌握在各家诸侯手里,能随随便便的吗!)”

      一些补充:

      那句《诗》出自《周颂闵予小子之什敬之》: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499))

      高亨先生注此曰:“维,是也。显,明察。思,语气词。”“命不易,指天命不易常保不变。”

      《成四年经》:

      秋,公至自晋。((p 0817)(08040007))(071)

      《成四年传》:

      秋,公至自晋,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子曰:“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p 0818)(08040401))(071)

      我的粗译:

      这年秋天,我们主上从晋国回来,想要背叛晋国倒向楚国。但季文子(季孙行父)反对说:“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不成。晋国虽然不按规矩办事,但也不能背叛他们。他们这个诸侯国很大,他们的臣下又很团结,他们还离我们很近,各家诸侯都愿意服从他们,我们可不能背离他们。《史佚之志》上有段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国虽大,可不是我们的同族,他们会照顾我们吗?)”于是主上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些补充: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谓“楚虽大,非吾族也”,我想这个“族”是指“姓”这一级的部族,在这一级,鲁国和晋国的统治者都属于“姬”姓,而楚国的统治者则属于“芈”姓。

      但这里的“族类”和“族”也可能扩展至指语言文化都不相同的接近现代意义的民族,那就是比“姓”更高一级且取向不太一样的结构了,那就应该是指语言风俗文化相同而并非血缘相同的族群。按照考古发掘的结果,至少楚国与中原地区属于两种有明显区别的考古文化。《左传》中也有不少例子,说明当时楚国的语言风俗文化与中原地区的语言风俗文化还是有较大差异的。不过那些楚国的统治者则大都在努力融入中原文化。

      ————————————————————

      《成四年传》:

      晋-赵婴通于赵庄姬。((p 0819)(08040601))(071)

      《成五年传》:

      五年春,原、屏放诸齐。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弗听。((p 0821)(08050101))(071)

      婴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使问诸士贞伯。贞伯曰:“不识也。”既而告其人曰:“神福仁而祸淫。淫而无罚,福也。祭,其得亡乎?”祭之,之明日而亡。((p 0821)(08050102))(071)

      我的粗译:

      晋国的赵婴(楼婴、赵婴齐)和他侄子赵朔的遗孀赵庄姬私通。

      结果在我们成公五年(公元前五八六年,周定王二十一年,晋景公十四年),春天,原(赵同)和屏(赵括)就把赵婴(楼婴、赵婴齐)放逐到了齐国。婴(楼婴、赵婴齐)给他的两个哥哥传话说:“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因为有我在,栾氏才不敢发难,要是把我赶走了,我的两个哥哥要危险。而且人各有能、有不能,留着我,又有什么害处呢?)”可他们不听他的。

      听说赵同(原)和赵括(屏)要对付自己之后,赵婴(楼婴、赵婴齐)曾梦见“天使”对自己说:“祭余,余福女。(向我献祭,我会帮助你。)”赵婴(楼婴、赵婴齐)派人去问士贞伯(士渥浊),士贞伯在正式接见此人的场合告诉他:“不识也。(我不知道)”但下来之后就私下对此人说:“神福仁而祸淫。淫而无罚,福也。祭,其得亡乎?(神是要帮助仁人并且惩罚淫人的。有淫行而不惩罚,就是帮助了。向天使献祭,也就是让他不被杀而得以流亡吧?)”献祭以后,第二天,赵婴(楼婴、赵婴齐)就被放逐了。

      一些补充:

      在正式的场合回答说不知道,私下里再谈自己的看法,似乎是当时的惯例,孔子也这么干过一回。

      这里的“天使”是上天的使者,男性,并非西方那种长翅膀的天使。这位天使让赵婴得以流亡还真是帮助了他,他就此躲过了后来赵家被灭族的灾难,当然要是有他在,说不定赵家就不会被灭族了。

      • 家园 为啥赵同叫原叔呢

        他不是嫡长吗?

        修改一下,嫡子让给赵盾了,那赵盾赵同中间还有一个了?

        • 家园 叔是尊称

          “原”是赵同的采邑,加上“叔”,可以理解为“原”这个地方的领主。

          这种称呼在周朝很普遍,与排行无关,比如管叔、蔡叔、霍叔等等,最初有可能源于对王弟或王叔的尊称,后来用得普遍化了。

        • 家园 似乎我记得

          第一,有孟就没有伯了,

          第二,其实未必有一定有仲,其余都可以是叔,

          第三,季者,稚也,

          所以伯仲叔季不像是后世有些地方理解的那么整齐划一为一二三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