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生物武器的讨论 -- 夕曦

共:💬81 🌺9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嘲笑他人被抽耳光或喜欢去抽他人耳光,说明你心理不太正常。

                    纠正别人的错误和讥讽、嘲笑是不一样的。

                  • 家园 将你不了解的东西上升的“灭国灭族的大事”

                    只能说明你对相关的知识了解的很少,对其他人这些并不是未知的事情。换句话说是杞人忧天。

                    将一些新闻碎片织罗在一些,夸大延伸并加入想象,(就是没有小心求证),形成所谓的理论,自己说服了自己,还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到处炫耀。这在旁人看来无知与浅薄。

                    金一南说过有不少中国的知识分子,用自己的无知与浅薄,成功地掩护了中国的战略崛起。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可能浅薄了。

                    你前面帖子里提到的疫苗的事情,也是个想象的例子:

                    几年前我在西方某公司上班的时候,公司曾经费尽千辛万苦打通海关关节,从美国运过来一批感冒疫苗到中国, 每个员工都要打,每年打,直系家人也可以打,我一看,就是普通的葛兰素疫苗嘛,国内也有,也是葛兰素的。我质疑,老美劝我说,打吧,公司不会害你的。我一声不吭,拉着老婆孩子都打了。

                    其它的解释是同一制药公司,其在不同工厂生产的同一药物的质量有差异,特别是这些工厂是设立在美国以外的国家。我说的这还是合成的化学药物,对疫苗这类生物制品生产批次、产地的问题就更大。在你引申联想到生物武器时,还要求证、排除这类事情。

                    如果你连求证都不会做也不愿做,就不要埋怨别人对你的反驳。

            • 家园 谁说的变异只会让毒力降低?

              要知道没有变异,禽流感猪流感根本不会感染人

              • 家园 毒力越强变异病毒感染病人导致的疾病更严重

                进展的越快、死亡的越迅速,在其死亡之前能传播给其他人的机会少。所以在人群中爆发一段时间后,毒力弱的变异病毒逐步占优势,从人群水平看是毒力降低。这是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基本常识。

                • 家园 潜伏期呢?

                  我记得好像看过某个科普文章,说有些病毒进化得非常险恶,毒性非常强大,但是有很长的潜伏期。潜伏期内不发作只传播,这样宿主很难觉察,等到宿主有症状的时候,已经感染了很多人了。

                  不过忘记说的是哪种病毒了

                  • 家园 这个说法我不接受

                    病毒是没有意识的,并不会主动潜伏。

                    所谓的潜伏,不过是病毒前期潜入细胞较困难,复制较慢,但人体找到它消灭它的难度也很高。一旦较多的病毒进入细胞开始大量复制,增长立即是指数式的。

                    • 家园 这跟意识无关

                      这是进化的结果。发病快的病毒往往还没有传播开,宿主就死亡了,病毒作为寄生体自然也无法继续生存和传播,所以被自然淘汰。

                      作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潜伏期长的病毒获得的生存和传播机会就大,更容易流行和延续。这跟病毒有没有意识没有任何关系。

                      • 家园 难道病毒自带定时器

                        潜伏是一个结果,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入侵复制比较困难, 而人体也很难消灭他们。

                        我不能同意这句话

                        “潜伏期长的病毒获得的生存和传播机会就大”

                        除了潜伏后期,病毒基本上没有可观的复制,也没有传播能力,生存也是勉强维持而已。一旦结束潜伏,毒性强,发病凶也不利于病毒传播。因为把宿主搞死了对自己没有好处。

                        事实上最成功的两类病毒,一类是HBV, HIV为代表的,发病慢,甚至可以携带几十年,还有一类是上呼吸道病毒类,发病快,病情不致死,而且发病时候的表现比如咳嗽能加速传播。

                        生物界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生存和发展,和谐是王道, 宣传要抓紧。

                  • 家园 HIV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对付HIV

                    远比对方埃博拉病毒难。

                • 家园 感染者更快死亡的确会降低传播的可能

                  所谓毒力降低只不过是在这个前提条件下,相当时间后,致死率低的逐渐占据优势而已

                  你最开始说的可是

                  毒力会迅速通过基因变异降低
                  这样断章取义只会让人觉得你在忽悠。

                  如果变异只是增加传染性而不改变致死率甚至降低致死率呢,如果突变只是让病患更加痛苦却完全不致死呢。

                  没有专门学过公共卫生,不知道所谓毒力是不是仅仅只是针对致死率而言的。

                  • 家园 也许我说的不太清楚,让你觉得被忽悠了。

                    你的疑问是毒力降低也要相当时间,而我提出“毒力会迅速通过基因变异降低”。

                    这其中时间的考虑比较复杂。一个要考虑的是产生疾病的临床从起病到预后(包括死亡)过程的时间。不同的疾病,病程的平均时间是不一样的。另一个要考虑的是病原体突变的快慢。拿流感病毒来说,由于是RNA病毒,其基因组复制酶缺乏矫正修饰的功能,理论上每一次复制都有可能产生变异。而病毒的复制周期可很短。每个病人体内会有多个不同的变异,它们之间也在竞争利用宿主的资源、同时对抗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不断复制生存。最终可能只有一两个变异取得优势。取得优势变异对宿主的毒力大小,决定了被感染病人病程的长短。不知这些信息是否对你有帮助。

                    所谓毒力不是仅仅只是针对致死率。病原体的毒力范围较广,包括建立感染的难易程度、对病人行动的影响、临床严重程度等等。

            • 家园 所以“生化危机”描述的情景不可能发生

              病毒在传播中毒性递减,稀释,而不是一滴墨水染黑了整个太平洋。

          • 家园 请教一下

            “现在没有出来不等于将来不出来。”是什么辩论方法?

            吓唬不懂的人?所以还是大规模恐慌性武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