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如何轮回? -- 墨里荀

共:💬16 🌺1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历史如何轮回?

    历史如何轮回 A引言

    不可避免地,我们总是要通过历史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而当现在和未来再次成为历史的时候,如果与曾经的认识和预测基本符合那就构成了一种轮回,如果达不到基本符合的要求,人们就要面对一种认识上的界限突破。认识对象的轮回还是认识界限的突破两者之间构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形而上的冲突。反过来说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决定了认识结果---轮回。

    说到轮回常联想到的是历史上社会形态的重复,当科学的某一结论被重复验证是否也可以说是一种轮回?这种说法还不是很容易理解,还是回到以社会形态为对象的历史轮回吧。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轮回也许是这个世界最著名的轮回了,从秦到清,多少个朝代的更替下来,中国在先秦时期形成的文化核心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的周而复始却形成了一种稳定的轮回。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我们中国也来到了所谓的现代,现代是射线状态发展的,或者说是认为应该是射线状态发展的,中国曾经的那种稳定的轮回自然被标上了落后的标签,当然中国的文化核心也逃不掉这种判断。

    今天情况出现了点变化,本来应该勇往直前的现代出现了一种转折--后现代。后现代成了现代来到这个世界后面对的最大难题,因为后现代就来自现代,并且对现代带给人们的一切都要进行批判的审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折是一种整体性的转折,牵动了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让人们很难判断那是一种前进还是一种后退,不过有一点应该值得关注,特别是值得中国人的关注,后现代在文化领域,特别是哲学方面显示出的向东方文化(我只知道中国)的回归。鉴于文化在一个社会的作用,鉴于哲学在西方文明的地位,鉴于西方文明在世界的强势,这种回归应该获得加倍的关注。历史除了政治、经济的轮回,将会有一种新的轮回,就是文化的轮回、哲学的轮回,确切地说应该是历史的哲学轮回。[因为历史就其本身的概念而言是没有轮回的,只有在时间方向的单向前进。而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和哲学都是一种形上的建构,只有透过某种维度的形上建构观察历史才有所谓的轮回。]

    哲学就是哲学史,当人们谈论哲学是什么的时候最常出现的一种答案。

    哲学为什么只能是哲学史?因为哲学就整体来说还不是一种形上的建构,尽管它曾经作为整个西方文明形而上学的顶峰。哲学家的哲学一直以来都是用来指导人类建构形而上学的,这就像是人类在历史的河流中搏击,哲学紧紧跟随着要指导人类如何去搏击,却没有兴趣思考人类和紧紧跟随人类的哲学自己是如何被历史的河流所推动的。至少在后现代哲学开始之前,哲学是不思考自己的,就是说哲学还没有完成自己的轮回,而哲学作为人类认识的一种结果却被认识的方式决定了必然要出现轮回--以哲学(哲学的整体---哲学史)为对象的形上建构。[却正因为哲学的这种自身无意识,使其更接近历史的轨迹。]今天西方后现代哲学向中国先秦思想的回归正在提醒我们来开始建设以哲学为对象的形上建构,这既是认识自身界限的新突破,也是历史的新轮回。

    如果有兴趣建设以哲学史为对象的形上建构,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建构?哲学在西方文明中的特殊地位使得这个问题也很特殊。我们应该将哲学史放在一个什么环境或背景内观察?在哲学的笼罩下人们用形而上学构造了世界,后现代哲学说要回到某某本身来解构形而上学。那我们就回到历史本身,让历史本身来解释哲学史吧,不过不是解构是建构,也无从解构。

    历史本身就是空间概念在时间的维度中变化,此外再无说明的必要,要以之解释哲学史就只能从历史本身中去发现。之所以说回到历史本身,其含义是我们不能用已经被哲学以及它所指导下的各种形上建构解释过的历史再反过来解释哲学的历史,我们必须重新发现历史。历史首先应该是人类的历史,所以历史的空间概念里应该有一个人类的社会系统,为了方便我称之为主体社会;空间概念里除主体社会外的部分我称之为客体世界。简单的就是这样了。

    通宝推:南寒,
    • 家园 A12、不同区别方式的不同含义

      认识的基本形式是从认识主体出发指向客体,具体的说就是主体投射出一个目的切中客体,形成认识内容,这个认识内容要符合客体的客观事实,同时呼应着主体已投射出的目的,再由主体依据认识内容操控被切中的客体实现主体投射出的目的,这就是之前所说的:认识的基本形式存在于认识内容的指向与朝向中。认识内容不只与认识内容所指向的客体有关,还与认识内容所朝向的认识主体及主体投射出的目的有关。在这种认识的基本形式或者说认识的一般架构中,对应认识内容的指向与朝向,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客体的角色是提供可能性,以实现主体投射出的目的,而主体的角色是目的之源,主体投射出目的并操控客体及评判所投射的目的是否实现。

      自然科学是主体社会(人类社会)对客体世界(自然界)的认识,社会科学是主体社会(人类社会)对客体世界(人类社会)的认识。将人类社会设定为认识的主体,而把自然界作为认识的客体,这是人类社会自己的一个价值判断,人类要通过对外界的认识实现自己的目的——生存。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在人类的认识架构中要承担提供可能性的任务,然后在人类的操控下为人类的生存服务。要再强调一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在自然科学的认识架构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定位,只是存在于以人类作为认识主体的自然科学中,换句话说,自然界本身原本没有这个角色。那么,在被赋予了一个角色之后,自然界才来到了以人类为认识主体的自然科学的认识架构之中。

      在自然科学的认识架构中,自然界作为认识的客体被认识所显现出的可能性是朝向着外在于自身的认识主体——人类社会的。在这里(碎片化的)自然界仅仅是因为能为实现主体的目的提供可能性而出现在认识架构中,于是,在实现了主体的目的之后便也就从认识架构中消失。想一想,一个人会每天关注自己每天扔掉的垃圾都去了哪里吗?如果不是垃圾堆放的太多,无法被自然界悄然吸纳,使得这些垃圾又主动地侵入到人类的生活场景,人类不会再关注被自己作为垃圾舍弃的物品。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猴子需要的是能砸开坚果的石头,饭店老板需要的是能够提供服务的服务员。石头在砸开坚果之后便消失在猴子的视野之外,但是石头(垃圾)仍然存在着。

      在社会科学的认识架构中,人类社会作为认识的客体被认识所显现的可能性是朝向着内在于自身的认识主体——人类社会的。在这里人类社会不仅是提供可能性的客体,同时也是投射目的并评价目的是否实现的主体,而且人类社会不只是社会科学的主体,即使做为社会科学的客体,其在自然科学中的主体身份仍伴随其中。所以,如果我们将社会科学看作是人类社会利用科学的方法探寻自身的可能性,那么,无论这种可能性的探寻是否成功,人类社会都无法做到从社会科学的认识架构中消失。

      说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同样都是以人类社会作为认识主体的两者,能够导致两者不同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两者认识对象的客观区别。通常人们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仅仅归结为两者认识对象的不同。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是自然界,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是人类社会。确实,认识对象的客观区别会导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所不同,但是,仅因为这个原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相比地球物理与生物制药的区别,并不会有着什么特殊的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

      二、两者认识架构的不同。自然科学的认识架构是A对B,社会科学的认识架构是A对A。之前我们说过,正是因为两者认识架构的不同,使得自然科学给人以精确有效的印象,而社会科学失效的显现更加直观快捷一些。因为自然科学始于认识主体目的的投射,终于目的的实现,认识对象始终都局限在一个已经投射出的目的中。而社会科学因为主客体同一,在原则上做不到将认识对象始终都局限在一个已经投射出的目的中。所以,无论投射出的目的是否实现,社会科学都需要慎终追远。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当一个自然科学的实践话动结束时,作为客体的实践对象就离场了,如砸开坚果后的石头;但是当一个社会科学的实践活动结束后,作为客体的实践对象却无法离场,既使我们可以说作为角色的客体离场了,但是客体角色背后的实体本身是无法离场的,因为其另一个主体角色。

      三、两者认识对象承诺角色的不同。虽然都是作为各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认识对象,但是这两个认识对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在进入各自的认识架构后,在认识行为还没有开始前,就被给予了不同的期望。自然界在自然科学里是一个纯粹的客体角色,自然界在认识中显现的可能性朝向的是外在于自身的另一个实体。或者说,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眼中只是一个被开发被利用的对象,是一个等待被外界评价的对象。而人类社会,既使在社会科学的架构中作为客体,其显现的可能性朝向自身,评价也源自自身。所以,人类社会作为社会科学的客体,不只是被开发与利用的对象,其本身的发展才是社会科学的目的。

      我们常常能听到人们用一个事例来说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同,这个事例也用来说明科学方法在面对人类社会时的无力。股票市场现在有许多的自动交易软件,对此一事物的评价基本有以下几点:一个新的成功的自动交易软件可以做到在股票市场不用人为干预就实现获利,实现获利的有效性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衰减,有效性衰减的速度与使用软件进行的交易量相关。人们之所以用这个事例来说明人与自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是因为人们认为自然科学的有效性是精确的、严格的、持续的,而社会科学既使也严格地遵循自然科学的方法,例如这个自动交易软件,但是因为真正面对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由意志,选择的能力)的人类,所以随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原本有效的自动交易软件便逐渐失效了。说到这里,我们都是在用导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的第一点原因来解释自动交易软件这个事例,两种科学区别产生的原因被理解为全部都是因各自面对的对象不同造成的,接下来,一般我们就会听到:人之所以为人,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石头、尘土的区别就在此表现出来。人们用人与自然的区别解释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反过来马上又再次确认并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区别是如此的明显而毋庸置疑。

      那么,我接下来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人们只习惯于从认识对象的不同来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同?两者的认识架构的不同及不同的承诺角色与期望为什么不被考虑。我认为原因是科学,是人们把科学理解为什么。人们所理解的科学是这样的,只要是遵循科学的原则,对同一个认识对象,这个人和另一个人会得到相同的认识内客,也即是科学所谓的可重复,可验证的原则。既然如此,认识主体是哪一个对于科学就不成为一个问题,于是也成就了科学的“客观性”,科学把“是什么”的认识内容理解为纯然属于认识对象本身,即,牛顿定律是发现而不是发明。

      可以不是必须,科学回避了自己所产生的认识内容的朝向,但这不代表认识内容本身没有朝向。例如,玉米可以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料部分代替只会越来越少的石油,玉米也可以作为食物让更多的人吃顿饱饭。科学提供可能性,衣食无忧的发达国家选择玉米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料,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吃饱饭更重要。同样的,石头能砸开坚果的可能性朝向的不是石头自己,朝向的是获得这一认识内容的猴子。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所获得的认识内容是朝向人类社会自身的,但是,人类社会需要强调的是所获得的科学的认识内容适用于社会内的所有人。而且,显然人类社会无意也没有必要向自然界声明这些科学的认识内容不是朝向自然界的,所以,人们回避或者是忽略了认识内容的朝向性。人们回避了一个存在着的问题,必然地,这个被回避的问题就会在某个合适的时机以另一个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于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区别就成为了在回避了那个问题之后所突现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在遇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这种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这实际上是对之前回避问题的补救措施。

      人们是如何回避认识内容的朝向性问题的呢?首先,还原论式的科学其认识内容的基本形式不包含应然的部分。我之前给出的认识内容的基本形式是一个过程世界,其中包含着实然,应然和从实然到应然的行为方式。而还原论式的科学,其认识内容里只有实然的结构与属性。其次,在还原论式的认识架构中,认识主体只是以抽象的思维出现,或者说作为实体的认识主体是不出场的。而这两种回避方式恰好使得面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的问题时,另外两个更重要的原因,认识架构及角色承诺的不同,被连带着回避掉了。

      人们回避认识内容的朝向性,单独强调认识内容的客观性,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遮蔽了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的认识架构中的角色承诺。在人类社会的认识架构中,自然界的角色是提供可能性以实现人类的目的,但是只强调认识内容的客观性,回避认识内容的朝向,两者混淆在一起将人类社会在认识架构中赋予自然界的角色转变成为了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角色。于是,自然界(实体)本身,认识中的自然界(角色承诺),单独强调的客观性,三者之间便构成了一个双重遮蔽。首先是角色承诺下的认识内容遮蔽了实体本身,然后,单独强调的客现性又遮蔽了角色承诺。

      也许已经有人联想到我之前说的一句话:“关于认识的局限性对主体社会的遮蔽,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羊,食草动物,肉可食用,皮可制革,毛可纺线。如果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的认识都只是如此,即使主体社会愿意共同努力保护客体世界,落实到行动上的也仍然只会是对客体世界的开发使用和改造。”是的,我之所以要谈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还是要谈显明出来的认识内容对实体本身(客体本身与主体本身)的遮蔽。当人们还只是从认识对象的不同来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就已经证明了人们仍处于遮蔽之中。回到股票自动交易软件,除了从交易对手的主观能动性来理解交易软件的失效,还可以如何来解释这个失效的现象呢?应该有人还记得烧瓷器的窑场工艺失效的原因,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如果股票交易市场不断有足够多的新成员加入,或者是将这个股票自动交易软件换到另一个新的股票交易市场去运行,交易软件的有效性应该就可以继续维持了。那么,交易对手的主观能动性呢?它只与这个交易对手是否还有能力参与股票交易有关,而与股票自动交易软件是否失效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交易对手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提前使得自动交易软件失效,交易对手没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资金消耗干净最后的结果还是自动交易软件失效。还是说这个主观能动性,人们通常在之后就会用这个主观能动性再次确认并强化人与自然的区别是如此的明显而毋庸置疑。首先,我们都承认人类相比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在认知能力上确实领先许多,但是交易对手能够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不只是因为他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注意到股票交易市场在建立之初就已经对所有参与的交易成员提供了这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色承诺,也许同样是这些人,今天在股票市场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几十年前的纳粹集中营里就没有获得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而这,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之一。

    • 家园 A11、区别的不同方式

      谈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不同来理解和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认识架构的不同来理解有着不同的含义。

      直观地感受,科学方法面对自然界仍然给人以精确有效的印象,但是在面对人类社会时,科学的方法在初期的精确有效之后总是会被超出预期的结果所颠覆。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转变;形而上学的二重性;都映射了科学方法面对人类社会的困惑。如果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不同来理解科学方法面对两者所表现出的区别,只要稍进一步,我们就又回到了物质与思维、肉体与灵魂的二元世界。自然界是相对简单的,科学方法仍然精确有效;人类社会是相对复杂的,所以科学的方法总是在最后被颠覆。自然界是纯物质的,而人类社会复杂就复杂在人是肉体与灵魂的混成,所以科学的方法面对人类社会在初期的精确有效之后,在触及灵魂的一刻便发生了对科学方法的颠覆。我们回看这一解释体系会发现,它是自足的。以二元的世界观来解释二元世界执行层面出现的不同,反过来,二元世界执行层面的不同还可以印证二元世界观的正确无疑。似乎这个体系既能解释科学为什么有效,也能解释科学为什么失效。相比原教旨的唯物主义者,相信这一体系的人还自得自喜于自己对科学(认识)的局限性有着别人所没有的理解能力。但是,这个体系有很多值得细说的地方。

      首先,以肉体与灵魂的二元世界来解释科学方法面对人类社会时的失效不具有可操作性。之前我们说过,灵魂是主体社会的一种自我承诺,而非一个客观的存在。所以,以灵魂来解释科学方法的失效总是发生在失效之后以提供心理安慰的形式出现,即使是在失效之后的解释也无法还原出失效的过程。 科学方法面对人类社会时的失效,正如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转变所反映的,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无效,而是一个从有效到无效的过程——失效。那么,我们来说说失效的几种形式。

      假设有一个人需要每天从一处去到另一处,步行速度每小时5公里。如果,发明了汽车,汽车速度每小时50公里,那么,这个人改用汽车代替步行所花的时间就变为原来所需时间的十分之一。汽车有效地提高了这个人的运动速度,降低了所花费的时间。说到这里,我们都是在一个没有其他外界因素干扰的理想环境中来思考的。现实中,当只有少量的人用汽车代替步行时可以近似地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理想环境;当用汽车代替步行的人多了,我们都知道一个现象,堵车。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种失效的形式:当你用科学方法解决了一个问题的时候(发明汽车),按照这个方法,随着具体实践的深入与扩展(更多的人使用汽车),总会牵扯出新的问题反过来影响“已解决”问题的解决效果。

      假设有一个工厂,例如一个烧瓷的窑场,这个窑场需要原料制胚,需要木材烧窑,在出产成品的同时也产生废品等垃圾。烧瓷器的工艺始终是有效的,但是,当制胚的原料开采光了,工艺也只能是无米之炊。或者,为了烧窑把树砍光了,甚至不用等砍光树,只要树少到影响了环境,工厂的经营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肯定有人会说,烧瓷的工艺(科学方法)并没有失效,而且之后出现的问题,如寻找新原料,开发新能源,降低能源损耗,减少垃圾并利用垃圾都需要科学方法的参与。对于这种说法我也表示赞同,不过,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两种不同层面的“有效性”。当我们说烧瓷的工艺流程是否有效时,你的脑海里出现的作为工艺是否有效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是不是这个工艺能够烧出合格的瓷器?能够烧出合格的瓷器作为认识主体已经投射出的一个目的,当然是这个工艺流程是否有效的主要依据,但是主体已经投射出的目的不能等同于主体本身,因为社会分工的影响,自然科学层面所谈的有效性经常会仅仅局限在已经投射出的目的中,就如人们常说的笑话:病治好了,病人死了。在社会科学层面谈有效性,一方面社会科学延续了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分析方法,也并不能完全杜绝自然科学那样的局限;但是另一方面,因为社会科学的认识架构中原则上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是同一的,所以仅仅以已经投射出的目的作为依据的局限会更容易更快速地被突显出来。

      我们解释了两个层面的有效性,一个是局限于已经投射出了的目的,另一个是回归到投射出目的的认识主体。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科学方法面对自然界仍然给人以精确有效的印象,但是在面对人类社会时,科学的方法在初期的精确有效之后总是会被超出预期的结果所颠覆。在自然科学领域之所以科学方法仍然给人以精确有效的印象,是因为人们将自然科学领域的有效性局限在一个已经投射出了的目的中,这一方面展现出了“异化”的逻辑路径,另一方面说明科学方法在自然领域也并非不存在有效性的失效问题,只要我们将有效性的判别回归到投射出目的的认识主体。资源与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凸显将逼迫人们不得不将科学方法的有效性判断回归到投射出目的的认识主体上来。

      说是要解释科学方法面对主体社会时的失效形式,但是在上面我有意选择了两个更靠近自然科学的例子。是要说明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中,科学方法失效的形式是一样的,而社会科学领域只是因为认识架构的不同使得失效的显现更直观快捷一些。无论是制胚的原料开采光了,还是树砍光了影响到环境进而影响到认识主体的生存,我们这里所说的“失效”都没有指工艺流程(科学方法)本身的失效,但是,显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回归到主体生存的有效性,而不只是科学方法本身的有效。

    •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10: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历史如何轮回 A10: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人们很容易就能够感受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是有区别的,对这种区别的理解虽然有很多种,但是归纳一下可以发现,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强调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强调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其实也可以等同于是在强调社会科学所指向的对象的复杂性,这意味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是由于各自的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形成的。人类强调着自己的复杂性和与众不同,而且还用科学的方法印证着这一点,这多少都有一些自我吹捧的感觉。

      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不同,那么,这种不同是在哪一种共同的范畴之内所做的比较呢?研究对象不同,使用的却是同样的研究方式,那就是所谓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原本是人们在自然科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套研究方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还原论的认识形式。在自然科学领域,科学的方法及其所得到的认识内容指向的是自然或者客体世界,而朝向的是人类或者主体社会。在社会科学领域,科学的方法及其所得到的认识内容指向与朝向发生了重叠。

      在社会科学领域,认识的指向与朝向发生了重叠,为什么就会导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原来,我们还没有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区别。通常人们认为,自然科学的理论是精确的可以重复验证的,例如,从山上捡些树枝点火取暖,明天再捡一些树枝还可以取暖。树枝从其实然到应然的火焰,完成了一个过程世界赋予它的使命就从认识的内容中消失了,没有谁关注烧剩下的灰烬。同样一个从实然到应然构造出的一个社会理论,即使一切顺利地到达了应然的目标,因为指向与朝向发生的重叠,没有可以从认识的内容中消失的对象。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的指向物在实现了应然的目的之后就是可以舍弃的了,而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构造的社会科学则因为指向与朝向的重叠而无法做到这一点。

      社会科学无法舍弃其指向的对象,这是从社会科学的内在形式和特点来说的,说的是作为社会科学是不应该舍弃的。但是,社会科学的方法来自自然科学的实践,而自然科学实践中已经习以为常的舍弃习惯自然会随着这种科学的方法一同带入到社会科学的实践中来。所以有一句话是“慎终追远”,人们总是将这句话放在人死之后的事情上来理解,其实,慎终追远这句话应该是放在社会科学与其朝向和指向发生重叠的主体社会之间来理解,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相信某个社会理论就以为这个理论所描述的应然结果就是历史的终结。

      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可以用后即弃,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则因为认识内容的指向与朝向的重叠无法做到这一点。由此,对于之前提到的认识的基本形式,我们可以再次进一步地做一些明晰。在认识的架构之中,客体提供实现意义的可能性,而意义则是来自主体的发现,同时主体还承担这意义是否实现的评判,因此,客体在意义实现之后才是可以舍弃的,而主体在今晚点火取了暖后,明晚还需要再点一次火。在认识的架构中,主体和客体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这种不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着相对清晰的划分,认识内容的指向和朝向没有交集。在社会科学领域,认识的主体虽然看起来是某个或某一群学者,但是真正可以作为意义评判者的只能是社会科学认识的对象(客体)。

      回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这个区别到底是由于两者的认识对象本身——主体社会更复杂——的不同导致的;还是由于两者在一个共同的认识基本形式中有的不同的认识架构——社会科学的指向与朝向重叠——导致的?作为人类的一员,我无法否认人类社会的确比自然界要复杂那么一点点,但是,在我们开始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之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已经是被做了区分的了,这个区分是依据什么来做出的?这是我们在这里先要追问的问题。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分不是在人们发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同之后做出的区分,甚至,在科学还没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划分之前,在科学仅仅只意味着自然科学的时候,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就被做出了区分。我们可以说,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最初的划分仅仅只是因为“我们与他们”的不同所做的划分,在自然科学的认识架构中,我们与他们被我们自己分配到了不同的角色上,这是我们以自身为目的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与两者是否有区别和不同是无关的。但是,在人们发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同之后,为什么要通过寻找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不同来解释这种现象呢?为什么没有人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同的认识架构来理解两者的不同?

    •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9:认识的基本形式

      历史如何轮回 A9:认识的基本形式

      还原论提供了一个”本质-现象“的解释体系,现象是本质显现的结果,而本质才是现象的原因。在还原论的范畴之内,认识的基本形式通常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之类的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依照形式逻辑的约束运行,目的是发现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一方面,还原论的方式方法在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功效卓著,其有效性得到了持续的验证;另一方面,还原论的本质主义在作为一种理念施加在还原论的对象之上的时候又必然会导致决定论的结果。如我们之前所说,认识的主体拒绝纯粹的决定论,所以,还原论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哲学体系,既可以理解还原论如何实现有效性,同时又可以使认识主体的身心安放其中。这种需求在还原论有效性爆发的历史发展期(现代化)并不明显,进入到历史的调整期则逐步地突显了出来,原因却是还原论的有效性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衰减。于是,我们需要的哲学体系又多了一个任务,解释还原论有效性的爆发与衰减,同时呼应着历史的发展期与调整期的变化。以认识的显明与遮蔽来说,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还原论有效性的爆发与衰减,就如同一个人的认识内容都是:羊,食草动物,肉可食用,皮可制革,毛可纺线,那么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注意,不是有效性丧失,是有效性衰减。

      在《认识的开始》一节,我们说到一只猴子因为关注到一个对自己有意义的现象,才进一步注意到发生这种现象的实体。步骤分解,一是先发现意义,二是后关注实体。还原论提供的方式方法专注在第二步,所以得到的认识内容是实体的结构(体貌特征)和属性。在还原论提供的“本质-现象”解释体系里,认识主体如何注意到“现象”又将“现象”意指为何物这部分如果不能说空白,也是着墨不多的。似乎,“现象”早就在那里,一直在等待着认识主体透过自己去发现“本质”。还原论跳过了认识的第一步,让认识的主体形成一种错觉:认识主体透过“现象”所发现的“本质”是认识对象——客体本身所固有的,而且这一发现还与认识主体在发现“本质”之前就已经感受到的“现象”之中所蕴含的意义是无关的。

      还原论的这一缺失随着历史发展期的不断深入而慢慢显现。例如:休谟的“是与应该”问题;维特根斯坦对概念确定性的思考;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我们不讨论还原论缺失的一环对社会层面的影响,在哲学方面,还原论的缺失忽略了或者说割裂了认识行为及其所得到的认识内容(结构与属性)与认识主体之前从“现象”中所发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所以,也才会有休谟提出的“是与应该”的问题。如果将认识内容作为实然,那么之前在“现象”中所发现的意义则可以称为应然,实然作为实体的某一种显现形式固然需要实体本身的允诺,这是为客观,但是实体之所以以实然的这一种形式来在认识中显现,与之前就先有的应然也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是为认识内容的主观层面。如果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如休谟一样提出他的问题。

      因为还原论缺失的一环,人们总是以为认识中所显现的实然只是实体自身的显现,而与先有的应然无关,所以,在还原论中认识内容的基本形式只有实体的结构和属性(实然)。那么,补上还原论所缺失的一环后,认识内容的基本形式为何?在《认识的开始》一节,我们提到了认识的结论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的,之后我们将概念世界扩展成了过程世界。过程世界作为认识内容的完整形式,从实然开始到应然结束。过程世界从实然开始到应然结束,这是认识内容形成之后显现的方式,在认识内容形成的过程中,则是先有的应然,从应然开始到实然结束。

      当我们将只有实然的还原论的认识内容扩展为从实然到应然的过程世界,我们既不是在说认识的对象也不是在说认识主体,我们在说的是认识的内容。认识内容的基本形式不等于认识的基本形式,不过没有认识内容的完整也不会有认识基本形式的完整。作为认识内容的过程世界存在于认识主体的观念之中,但是显然过程世界不能只存在于认识主体的观念之中。猴子需要再找到可以砸开坚果的石头,猴子观念中的石头才有继续留存在观念之中的必要。认识的基本形式需要认识内容有所指向,具体说就是实然需要有指向的对象。认识内容只有所指向还不够完整,如果我们承认认识内容不只是纯粹客观因素的显现,那么,认识内容还必需有所朝向,以应然朝向认识主体。认识的基本形式存在于认识内容的指向与朝向中。

      我们说一个认识内容是有意义的,指的是这个认识内容所指向的实体(客体)可以提供某种意义,例如,对于猴子来说,石头可以砸开坚果。这里的意义并不是对于所指向的实体本身的意义,石头可以砸开坚果对于石头没什么意义,意义是认识的主体或者说认识内容所朝向的实体赋予作为客体的实体的。主体赋予客体以意义是一种确认的形式,确认某种客体可以提供某种对主体来说有意义的可能性,反映的是在认识的基本形式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的角色是意义的发现者和评判者,客体则负责提供实现意义的可能性。人与自然在人类认识体系分别扮演着主体与客体的角色,但是这只是存在于人类自己的认识体系中,在人类自己的认识体系中人具有先验的主体性,跳出人类自己的认识体系没有谁必然是主体的规定。

      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还原论范畴里所谓的客观,在认识内容的指向与朝向之间。

    •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8、认识的开始

      历史如何轮回 A8、认识的开始

      认识开始于主体,以客体本身为目的地。主体的认识以客体本身为目的地,从一开始却就不是以客体本身为目的,而是以对客体本身的超越为目的。这也许就是外在超越所以成为外在超越的原因吧。

      对客体的认识开始于客体进入主体的经验之中。但是进入主体经验之中的必然不只是客体,而是客体与其他实体发生某种关系时呈现的现象。就是说是现象先于客体进入主体的经验之中,主体由对客体所呈现现象的兴趣才有了对产生现象的客体的兴趣。什么是现象?现象是一种关系的呈现,一种在时间维度具体呈现着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来自客体本身作为无限实体的无限可能性。

      举一个例子。一群猴子在森林里以坚果为生,不是所有的坚果都能被这些猴子咬开。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块石头砸在了一个坚果上,砸开了这个猴子咬不开的坚果。一只猴子看到了这些,如果这还是一只比较聪明的猴子,它会怎么做?对,按那块石头的样子,找其他的石头试一试。于是,石头的概念诞生了。以前猴群里可能有坚果的概念,有狮子、老虎的概念,有安全、危险的概念,但是就是没有石头的概念,因为以前猴子们没有经验过石头发生对猴子们有意义的现象。

      当这只聪明的猴子按自己所经验过的现象中那块石头的样子寻找其他的石头时,属于“石头”概念的共相便产生了。此前,对于猴子来说,一块石头和一块泥巴是不需要做区分的。但是在寻找石头的过程中,石头的共相产生了,石头与泥巴的区分也产生了。用来将石头与其他实体区分开来的正是石头曾经在那个现象中所呈现的属性,而这只猴子在开始寻找时可能不过是在找一块比坚果还硬的泥巴。

      这只猴子不必一定要找到刚刚砸开坚果的那块石头,因为猴子的目的并不是石头本身,而是石头在现象中呈现的属性及属性呈现时的意义。如此,石头的属性超越了石头本身,使得共相之内石头与石头的替代关系成为可能,共相之外也为锤子的产生提供了发展空间。不过石头已经不再是作为无限实体的石头了,而成为了因为自身的无限可能性中的一种属性才被承认的石头。因为在猴子的认识中,石头这个概念虽然所指的是石头本身--作为无限实体的石头,但是此时猴子能指的却只有这一种可能。除此,猴子无法感受到石头的存在。这样客体本身便与认识中的客体发生了分离,客体本身仍旧在自身的时间维度,石头可能风化成土壤,但是客体本身依据自身时间维度的连续性知道那仍是其本身;客体本身还是其本身却已经不是认识中的那个客体了,好在认识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客体本身为目的,你从此刻的石头变成了下一刻的土壤,共相之内其他还在此刻的石头是可以替代的。

      下面我们试着从客体本身出发来理解这一认识的开始。首先,上一刻可能的火山岩浆和下一刻可能的风化土壤不属于认识中石头的本身,石头这一概念指向的客体本身是由石头的体貌特征所规定的,只有具有此刻的体貌特征的实体才是石头,即通过规定空间来否定时间。通过这一步,这一实体通过形式化成为这类实体的其中一个。接下来有一个问题不好回答:是因为石头是具有此刻体貌特征的实体所以可以砸开坚果?还是因为具有此刻体貌特征的实体可以砸开坚果所以是石头?也许有许多猴子认为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那么我们先要恭喜这些猴子,因为它们都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石头。不过遗憾的是这些猴子虽然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石头,却忘记了自己是如何知道的什么是石头。因为这个问题的前一句话说的是已知者的逻辑,后一句话说的是未知者的逻辑。未知者从自身经验的现象中认识发生现象的实体,成为已知者后知道了这类实体可以发生经验过的现象。对于认识的主体来说,意义通过现象的呈现而呈现,不通过呈现了某种意义的现象便没有认识中的实体。这些猴子为了表明自己认识的客观,选择性的忘记了认识过程中呈现意义的现象的作用,因为现象所呈现的意义是认识的主体赋予的,主体才是意义之源。可是如果承认了这一点就相当于承认了认识的客观性中搀杂了主观的因素,因此许多猴子认为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对此,我称之为已知遗忘未知,用俗语说就是“忘本”,具体的表现症状是闲下来的时候就常常自己问自己:“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实体本身经由现象的显现进入认识之中成为认识之中的实体,所指的实体本身--以自身时间维度为依据的无限实体--失去了其本身,此刻的体貌特征成为指向的实体是否为所指的依据,而所指失去了所指的依据。此刻的体貌特征是否能成为指向的实体是否为“所指”的依据呢?辨认与识别这一认识论的本意何以可能?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所指”首先被意指为何物?

      在有了概念之后,通过概念言说实体。主体通过概念之言说,如同人通过光之观察。人不承认有超光速的运动,主体也跳不出概念产生过程中所塑造的认识形式。当概念产生并用以指向实体时,认识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跨越:以现象--砸开坚果为因,寻找到了客体化的实体--如此的体貌特征作为果。此因果作为一个结论以石头这个概念否定了某实体的时间维度。例如,人是在发现杀菌的现象之后才找到某种特定结构(体貌特征)的物质并命名为青霉素的,因此体貌特征是可以成为概念指向的实体是否为概念“所指”的依据的,尽管此“所指”已非彼“所指”。不过,石头之为石头,青霉素之为青霉素,概念之为概念,并不能完全只依据体貌特征来辨认与识别,这么说并不是指对体貌特征的描述是否细致严密和完备,而是说概念之完备本身就包含对体貌特征描述之外的东西,不能以对能指的体貌特征描述的扩展来单独实现。这是因为在概念指向能指的体貌特征之前,在概念产生的过程中,概念已经首先被意指为现象了。以概念产生的一刻划分,在概念产生前,也就是在概念产生的过程是以意指的现象为因,以能指的体貌特征为果;在概念产生后,是以能指的体貌特征为因,以意指的现象为果。对学医学的人,老师告诉他因为青霉素具有什么样的分子结构,所以青霉素可以杀细菌;老猴子告诉小猴子因为石头具有某种属性,所以石头可以砸开坚果。脱离意指的现象,主体无法单独理解能指指向的体貌特征。望梅止渴是建立在梅曾经止渴的基础上的,不管是你曾经,还是你相信别人曾经。

      在有了概念之后,通过概念言说实体。概念所指的那个实体并没有指向那个实体本身,概念指向的是概念本身,一个完备的概念。实体本身是无限实体,具有自身的时间维度。概念指向实体指向的是特定体貌特征的实体,却并不是仅仅如此。你指说那是一块石头,那确是一块石头没有问题,不过石头作为一个概念却还不完备,只有当你拿这石头砸开坚果,概念才完备了。因为现象,才有一个概念指向实体,所以概念指向的实体需要呈现现象才能实现概念的完备。

      无限实体,否定时间维度,实体。说到这里可能还是没有谁知道我在说什么。再用一个和人有关的例子来说明。一个人开了一个饭店,什么都是自己做。饭店的生意好,一个人忙不过来,要招服务员。我要说的就是“服务员”这个概念。饭店老板需要的不是服务员,需要的是服务,也因此才有了服务员这个概念。“服务员”是实体吗?不是,它只是一个概念,不过这个概念需要实体来实现。也就是说这个概念需要一个实体来呈现概念意指的现象以实现概念的完备,因为概念从意指的现象开始生成也需要回到意指的现象完成概念的自身。你是一块“石头”所以应该去砸开坚果,你是一个“服务员”所以应该去服务,篮球应该在“高点”落下,物体“受力”应该改变速度。谁能说出不同意见吗?所谓实体其本身是无限实体,如同所谓服务员其本身是人。概念在生成的过程中构造了一个从能指的体貌特征到意指的现象的过程世界,居于概念世界的实体唯一的问题就是“实然到应然如何可能?”。一个人在二十岁时成为一个服务员,二十五岁时服务水平达到高点,三十岁时服务水平回到了二十岁。在概念世界里时间奇怪地发生了逆转,三十岁的服务员却还是三十岁。不要忘了,饭店老板需要的是服务,概念指向实体是需要实体呈现现象。对于概念世界来说,三十岁被开除的服务员已经不存在了[死了],如同没有石头概念的猴子看着石头一样视而不见。概念需要呈现现象的实体而非实体本身,特定的现象需要特定体貌特征的实体,普遍的现象需要抽离体貌特征的实体。抽离体貌特征的实体有两种理解路向:一是与形式分离的质料,其依然局限在概念世界之中。如果说体貌特征或形式还是一个和时间相关的概念的话[尽管这个时间是概念世界里的过程],那么质料就是一个纯粹的空间概念。可以说质料就是“实体”本身,是“实体”这个概念本身。而抽离体貌特征的实体的第二个理解路向是实体本身--无限实体。无限实体并不以居于概念世界之外来证明其本身是无限实体,时间维度的连续性证明无限实体就是实体本身,空间的开放性证明无限实体的无限可能。被开除的人不能当服务员了,但这无损无限实体的无限可能,无限可能不是指虚妄的无所不能,是指无限实体在空间的开放性。“石头”应该砸开坚果,“服务员”应该服务,“猫”应该抓老鼠,局限在概念世界的实体具有规定的对象和行为方式。要再次强调的是,在概念中的实体本身仍是无限可能的,正是实体此刻无限可能的允诺,使得规定的有限的行为方式得以可能。认识以实体此刻的无限可能为目标,意图通过穷尽实体此刻的无限可能来指向无所不能。实体本身由自己的时间维度来到了下一刻的无限可能,一个不能当“服务员”的无限可能。

      重新回到认识的开始,“认识开始于主体,以客体本身为目的地”。这句话很奇怪,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认识的主客架构是在认识开始之前就有的吗?那就是说,饭店老板服务员架构是在认识到“服务员”和“饭店老板”两个概念之前就存在的,需要的是认识到并去实现?在猴子有了“石头”这个概念之前,我们不知道石头是否存在,但是我们知道“石头”这个概念一定是不存在的。但是,没有“石头”这个概念,又何来局限在概念之中的被称为石头的实体呢?石头还是石头,却非有概念的石头,并非无所不能,却有无限可能。同样,认识无法开始于主体,因为在认识开始之前是不存在被称为“主体”和“客体”的实体的,并不是不存在实体本身,是不存在用以称谓的概念。不要误会,我不是不让人说“认识开始于主体”,如同我不能不让人说“人是人他妈生的”。我要说的是,在人出生之前,人他妈不是“人他妈”,在认识开始之前,主体不是“主体”,在概念产生之前,石头不是“石头”。

      概念作为认识的结论构造了一个过程世界,我们把局限在概念世界的无限实体称为实体。认识从一个后来被称为主体的无限实体开始,以一个后来被称为客体的无限实体为目的地。当概念产生之后,主体以概念言说被称为客体的无限实体,不过言说的不是无限实体,言说的是概念。当主体通过概念来看待一个无限实体时,无限实体被看做一个实体,或者说,在主体看来,实体本来就是实体。猴子是如何认识到石头的?以现象--砸开坚果为因,寻找到了客体化的实体--如此的体貌特征作为果。此后,猴子可以依据如此的体貌特征来判断那是否是一块石头,潜藏的判断是那是否是一个能砸开坚果的实体。在概念产生的前后都有实体有现象,并在前后互为因果,就是没有无限实体。石头在有“石头”概念之前是什么?猴子认为石头在有“石头”概念之前就是石头,本来如此。猴子以“石头”概念指向的是如此的体貌特征,不过猴子不想回答如此的体貌特征为什么需要一个概念来指向。对于猴子来说,在认识开始前,主体就是“主体”,在人出生前,人他妈就是“人他妈”,只与体貌特征相关,本来如此。

      认识从无限实体开始,到无限实体结束。概念作为认识的结论构造了一个只有实体和现象的过程世界,这个概念的构造成为了主体跳不出的认识形式,实然与应然,共相与理念,形式与逻辑,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概念的构造中只有实体和现象,没有无限实体的位置。猴子可以轻易找一块石头重复从实体到现象的过程,却怎么也无法重复概念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猴子认为,在没有“石头”概念之前的石头是晦暗不明的,在没有“石头”概念之前的猴子是盲目无知的,概念构造的过程世界是两者的共同目标。

    •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7、无限实体

      历史如何轮回 A7、无限实体

      在谈反思与自省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关于可能性的问题。一个人,在刚出生的婴儿期和成年之后,哪个时候有着更大的可能性?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意在突显一个差别,成年人以其知识观念视野所展开的可能性与其自身本源之可能的差别。观念所展开的可能性(以后称为观念可能性)与本源可能性的差别比较不只适用于主体(人),也适用于客体,统称之为实体。观念可能性指的是进入认识领域可以被主体有意识地掌控的可能性,而本源可能性指的是实体自身的可能性,不以是否进入认识领域并能被言说作为依据。

      本源可能性又称为无限可能,展示的是空间维度的开放性,所以,强调本源可能性的实体又被称为无限实体。所有实体都是无限实体。无限实体无限的可能性来自无限实体在空间维度的开放性。却也必须接受无限世界的所有实体在此刻提供的无限可能。所谓无限实体其实就是实体自身,是实体此刻的自身,无限性也可以理解为此刻的实体通往下一刻无限的可能性,这种无限的可能性在实体自身来说只受实体自身历史的影响。实体通往下一刻的无限可能性在实现时只能表现为有限性,你不能在左脚向前的同时又左脚向后运动,无限的可能性只能通过无限中的有限来呈现。这个有限性是对实体此刻无限性的否定,但是以有限性实现通往下一刻的实体有下一刻自身的无限性。

      我们该如何表述无限实体这一无限的可能性呢?无限的可能性来自无限实体在空间维度的开放性,那么,一种可能的方式便是在这一无限实体的周围画一个圆,以这个圆来代表这一无限实体与其他所有实体可能发生的关系。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圆代表的是无限实体此刻的无限性,是否能代表无限实体下一刻的无限性呢?从此刻到下一刻,我们关注着的这一无限实体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发生变化,所有其他的无限实体也一样,或者时间的改变本身就意味着变化的发生。我们不能确定此刻的无限可能性仍然是下一刻的无限可能性。到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无限的可能性虽然来自无限实体在空间维度的开放性,但是无论它如何呈现都离不开时间的维度,不管是此刻还是下一刻。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这一无限实体的时间维度来表示其自身的无限可能性,不管是此刻还是下一刻。

      时间维度表示了这一无限实体那无限的可能性,无限实体便同时以自身的时间维度显示了自身的存在。这并不是说无限实体遗忘了自身在空间维度的体貌特征,而是说可以用来证明无限实体自身还是自身的只有那时间维度的连续性了。在这一无限实体的时间纬度,从此刻指向将来是这一无限实体将要面对的无限可能性,而用以面对这无限可能性的不只是无限实体在此刻的体貌特征,还有从过去到此刻无限实体自身的历史。

    •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6、还原论与现象学

      历史如何轮回 A6、还原论与现象学

      前面以鹿岛困境来说明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所面对的问题,以及从现代转向后现代的原因,另一个说法就是从历史的发展期进入历史的调整期。历史阶段的不同,与之对应的主体社会的观念也必然发生某种变化,从认识的显明到认识的遮蔽,正是在这种外在环境的改变中发生的。人类认识的复杂性使得历史转折时期观念的转变成为一种很困难的事情。重新梳理历史发展期的认识并使之适应面临的历史调整期是一种主动的应对方式,这需要人们在此之前就意识到历史处于何种方式的转折。但是,如果人们没有意识到历史的转折,而历史又确实出现了转折,那么,我们还是能够从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中发现历史转折在其中的折射,这就是从还原论到现象学所折射出的意义。

      百度百科。还原论(Reductionism)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的一种哲学观点。它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体或组成物,因而可以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还原论派生出来的方法论手段就是对研究对象不断进行分析,恢复其最原始的状态,化复杂为简单。

      如何来理解还原论呢?一个人从外观结构上可以划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从内部功能上可以分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等,再继续划分,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原子。还原论提供了一个分析法,用来将复杂现象简单化;还原论还同时提供了一个”本质-现象“的解释体系。现象是本质显现的结果,而本质才是现象的原因,那么,本质从哪里来?通过分析法来还原出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还原论之还原的意思。

      现代的分析法由伽利略开创,在笛卡尔处确立地位,之后的人们就陷入该如何理解以分析法还原出的”本质“的争论中,唯理论与经验论是主要的争执者,直到康德转入认识论。无论唯理论和经验论,还是康德的认识论,都不曾动摇分析法和“本质-现象”解释体系的地位,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建立在还原论成功的基础上的。而胡塞尔的现象学改变了这一点,正如康德论永久和平与胡塞尔说欧洲科学危机的区别。

      我从两个概念来理解胡塞尔的现象学。一个是“悬搁”,指向分析法和它呈现的“本质”;另一个是“本质直观”,指向“本质-现象”解释体系。“悬搁”是个挺形象的词,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如果一定要发散一下,它与佛教常说的"放下”和道家“生而弗有,为而不恃”有些联系。要说明的是,胡塞尔可不是这么想的。“本质直观”的“本质”不是还原论里“本质-现象”中的“本质”,还原论的“本质”已经被“悬搁”了,而且,一个来自直观,一个来自分析法。直观的本质来自现象,一种还没被“本质-现象”所解释的现象或者“悬搁”本质后留下的现象。所以,现象学里经常有“回归XX本身”的说法,实际就是要你“悬搁”已有的认识和认识方式,去重新认识。

      胡塞尔意图构造一个针对现象的意识活动,这个意识活动先于分析法对实体的分析,或者说分析法如何切中实体取决于其先的针对现象的意识活动。在康德那里,是如何分析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待分析出的成果;胡塞尔的问题是,在开始分析之前,实体首先被意指为何物?这就是构造一个针对现象的意识活动的原因,也同时展现了分析法自身的盲目性。胡塞尔自身是想对康德的认识论做一个更深或者更高层次的奠基,这个奠基仍然还是认识论意义的,我不是从这个方向来看的。从认识的显明与遮蔽来说,胡塞尔为驱除认识的遮蔽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视角。

      德国是个盛产哲学家的国家,这与德国在殖民化浪潮中所处的位置有关。西方从文艺复兴到葡萄牙西班牙开启殖民贸易,现代化的威力真正显现是英国的工业革命,从这里开始现代产生了明确的脱离传统的意图,所以,这个时期英国、法国的哲学家要做的是突破传统的束缚,建立新的观念。德国是一个追随者,接受了英法建立的新观念, 也在国内进行了工业建设,但是已经没有足够的殖民地进行殖民贸易了。套用鹿岛困境的情况,殖民地是草场,西方国家是鹿群,殖民化浪潮就是鹿群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德国最后一个投入到殖民化浪潮,却是最先感受到殖民化浪潮难以为继之困境的。所以,德国哲学不能只从现代与传统的对立来理解,它还包含着对现代自身困境应对的尝试。

    •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5、认识的显明与遮蔽

      历史如何轮回 A5、认识的显明与遮蔽

      牛顿经典的动力学三定律是发现还是发明?我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也看到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

      牛顿定律刚出现时曾被当作决定论大厦完工的一刻。但是决定论有一个问题,主体社会不介意客体世界的决定论完工,可是如果将决定论套用在主体社会上,一切都早已经确定不变,主体的思考和选择就成了一件没有意义的行为。我们都知道在传统中人们是用灵魂这个概念来应对这个问题的,决定论还是决定论,但是主体还具有不被决定论所规定的灵魂,于是主体就被分为了欲沉沦的肉体和努力升华的灵魂两个部分;现代认识发展,灵魂也演变为了另一个概念:自由意志,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张力转化为存在与思维的纠缠。我先不管存在与思维的纠缠有多么的深刻,灵魂,或者自由意志,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就是主体社会与客体世界的区分界线。也就是说,有,或者没有,自由意志决定了你是否属于主体社会的一份子。

      你有自由意志吗?张三可以说李四没有自由意志;鹿岛上的鹿可以说整个人类都没有自由意志。主体社会与客体世界只是一个抽象的架构,随意划分出一部分都可以说自己是主体社会,另一部分是没有灵魂的客体世界。所以,灵魂或者自由意志,在我看来只意味着一件事情:决定论。我们无须否认灵魂或者自由意志的说法对一个主体社会内部在社会学上的凝聚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持有灵魂或者自由意志说法的一个主体社会对于外部世界的态度是决定论式的。

      潮水退去就会知道谁没穿衣服,对于持有灵魂或者自由意志说法的一个主体社会,决定论完工,有没有灵魂就不容回避。于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出现,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虽然建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是一个坚定的决定论者,可毕竟一个决定论者建立的相对论让看似即将完工的决定论再一次与完工拉开了距离。这是一种充满矛盾的心情,就如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科学必须是能证否的。科学本身追求“是”,却一定要求科学还必须能被证否。也就是,不放弃终极之“是”的召唤,可不敢真的抵达终极之“是”,在一种叶公好龙的信念中自我遮蔽。

      灵魂或者自由意志,是决定论的一个推论。决定论来自主客架构内,但是决定论会使得主客架构失去存在的意义,为了恢复主客架构的意义,使主体的思考和选择不成为与现实无关的行为,主体自己给自己认定了一个不在决定论决定之内的灵魂或者自由意志的存在。于是,作为决定论之推论的灵魂就与决定论构成了一种背靠背方式的依存关系,如同存在与思维的对立。

      你有自由意志吗?如果你有自由意志,那你必定是一个决定论者,无论你自己以为自己是或者不是。你是决定论者吗?如果你是决定论者,快去找找自己的灵魂,无论你能否向其他人证明那是你的灵魂。我不是决定论者,也不需要灵魂,所以我问自己:牛顿定律是发现还是发明?

      牛顿定律曾被当作决定论完工的标志,相对论打破了这一幻象。为了防止决定论完工,主体社会修正了自己对决定论的理解,得到了一个永远不会完工的决定论和一个永远不用放弃的决定论信念。牛顿定律是发现还是发明?在这个提问中的牛顿定律代表的不是未完工的决定论,而是代表着那永远不用放弃的决定论信念。

      将牛顿定律看作是发现代表着接受决定论这一信念。客体世界,也包括主体社会的肉体不包括灵魂,都只是决定论所规定之中的存在。而主体社会中的主体则是肉体与灵魂、存在与思维的二元状态。发现,表示本已有之,并不因发现或者没发现而改变。认识所显明的是对象本身既有的本已有之,而所谓决定论不过是通过认识这一行为将其显明而已。

      将牛顿定律看作是发明代表着想放弃决定论这一信念。牛顿定律作为发明带有主体认识所包含的主观目的,而牛顿定律的客观性体现在主体的主观目的通过牛顿定律所显明的客体来实现,也可以说,主观目的通过牛顿定律切中了客体本身。将牛顿定律看作是主体所发明的一种尺度结构,或者更形象直观的比喻为主体观察客体的一个透镜(例如显微镜、红外夜视仪之类的),一方面,客体的确是牛顿定律中看到的样子,但是另一方面,客体有其独立的本身又不只是牛顿定律中看到的样子。同样,主体也不只是牛顿定律中看到的样子,不需要灵魂的设定。只要拿去牛顿定律所代表的决定论那个已经固定好的指向性,主体与客体都可以“接纳”决定论而非被决定论所决定。

      将牛顿定律从一种发现转换为看作一种发明,这不是通过一个尺度结构透镜的比喻就可以完成的,仔细梳理要牵扯很多的内容,先放一放留在以后慢慢进行,下面从牛顿定律是一种发明出发做一些发散。

      如果说发明式的认识显明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理解:是xxx不只是xxx,那么发现式的认识显明则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理解:是xxx且只是xxx。是且只是的决定论方式推论出认识主体还必须有一个“不只是”的灵魂,当然这个“不只是”的灵魂只属于主体不能与客体分享。如同从来不曾离开过主体位的反思者一样,灵魂标注了认识主体自身的主体地位。不同的是,如果说反思者还处于认识行为之中的话,标注着灵魂的认识主体则是以灵魂的名义将认识行为中的主体位带到了现实的实践行为之中。我们说认识的主客之分是一个抽象的架构,也就是说对应到现实世界并没有哪一部分必须是主体而另一部分必须是客体,但是,当灵魂来到了现实世界,抽象的架构就固化到现实世界之中。有着“不只是”之灵魂的主体通过认识,把握控制着“且只是”的客体,于是认识行为中的单向度借由灵魂回到了实践行为的单向度。

      如果说认识行为可以或者只能在单向度上进行,那么我们说所有的实践行为都只能在互动或者共时中进行。我们可以暂时将认识的内容看作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集,而主体本身与客体本身都有着认识内容的“是”之外的“不只是”。将牛顿定律看作是发明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认识内容中的“是”对“不只是”或者实体(包含主客架构中的主体和客体)本身的遮蔽。但是不只如此,是xxx,不只是xxx,那么很自然的就有:那还是什么?如果回答了“还是什么”这样的问题,那么“还是”就不过是另一个“是”,所以,完整的表示认识的遮蔽可以这样:是,不只是,没有“还是”的“不只是”,通过这样对“是”的重新理解驱除“是,且只是”的遮蔽。通过将牛顿定律看作发明是如何展现这种遮蔽的呢?

      牛顿定律作为发明,其显明的内容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集。也可以说通过一种特定的尺度结构透镜,主观目的切中了客观现象,依照这个尺度结构透镜的显明,主体通过实践参与其中完成目的的实现。如果是决定论式的发现,那么客体就是且只是认识所切中的客观内容,这样的认识只有不断的切中客观现象以不断地逼近客体“本身”,一种永远无法到达的逼近,一个隐去主观目的的认识行为,客体是认识中的形象只因为客体本身就是认识所显现的形象,认识所需要做的只是追求更完整的显现。如果你问一个决定论者为什么要吃那个苹果,决定论者会努力给你解释苹果的营养价值,苹果的营养价值是针对这个决定论者而言的,但是苹果的营养价值在决定论者的解释中又是苹果自身本已有之的属性。回到作为发明的牛顿定律,无论是牛顿定律所显明的内容还是决定论者眼中苹果的营养价值,都是主体由其本身出发投射出主观目的所切中的内容,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是已经投射出的主观目的。有一句话是: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这句话展现了一个未投射出主观目的的主体。将牛顿定律作为一种发明重新展示了主观目的对认识内容的意义,顺着投射出的主观目的回溯到一个未投射出主观目的的主体。是,不只是,没有“还是”的“不只是”,所有的“是”都是已经投射出的主观目的的结果,也包括所有的“还是”,而没有“还是”的“不只是”则来自未投射出主观目的的主体——主体本身。

      一个未投射出主观目的的主体——主体本身,这个主体投射出主观目的,投射出的主观目的切中客体本身获得一个认识内容,主体执行认识内容,实现主观目的。如果我们不讨论主体投射出的主观目的,那么,关于认识内容就只有一个客观性可以强调,于是,认识的问题可以简化为如何切中客体本身。此时,不被讨论的主观目的以抽象的形式存在于已经简化的认识问题之中,或者以先验主体性的方式被提起。我们说所有的反思都有一个不被提及的主观目的,一个已经投射出的主观目的,一个以抽象的形式投射出的主观目的。认识何以可能?认识内容需要以客观性来保证已经投射出的主观目的得以实现,这体现了认识的显明。认识的显明在从主观目的指向客体本身的领域里建立,而认识的遮蔽是在另一个领域被确立的,那就是主体本身与主体已经投射出的主观目的之间。

      我们必须清楚,认识的显明与遮蔽来自对主体社会发展与节制的纠结,关于发展与节制通过鹿岛困境与均衡来理解。回到人与自然的轮回史观,现代被我视作为一个无自我节制的发展期,终将面临与鹿岛困境相类似的情景,这种类似或者体现在实体层面或者体现在观念层面,总之主体社会无法继续现代几百年来发展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这不是现代的失败,而是现代的调整。进入调整期的现代社会不再与传统比较发展速度的快慢,生存再一次回到了现代观念所占据的主体社会的视野。在历史的发展期,现代在与传统的对抗中认识着自己,快速发展意味着战胜传统,战胜传统意味着现代的生存,现代的生存与发展在传统的承托下实现了统一。进入调整期的现代社会失去了传统的承托,现代观念所占据的主体社会第一次独自面对自己的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上的摸索和观念上的重构在茫然之中进行着,成就了一片混乱的后现代。所有的“是”都是已经投射出的主观目的的结果,主体社会需要寻找未投射出主观目的的主体——主体本身,因为环境已经改变,曾经的“是”面临着调整。失去传统承托的现代社会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传统,一个发展与节制共存的生存方式,现代社会需要找到还未投射出主观目的的主体——主体本身——重新投射出自己的目的以应对新的环境和新的自己,曾经作为显明的“是”在此时便成为了遮蔽。传统虽然已经不在,但是传统有着自己曾经经历的发展期和调整期,就如同现代已经经历的和将要经历的一样,现代在经历了与传统对抗的发展期之后,在调整期也将重新理解传统与传统和解实现历史的连续性。

      这一节讲的是认识的显明与遮蔽,却从开始就谈了许多决定论和牛顿定律的事,为的是更清楚地解释认识的显明与遮蔽的涵义。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认识的显明深入人心,但是认识的内容对认识主体的遮蔽则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探询原由,认识的遮蔽产生是因为认识主体对认识内容的理解发生了偏差。认识内容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如果单方面地强调认识内容的客观性,认识内容中所包含的主观目的就从认识主体对认识内容的理解中被忽略进而无视之。无视主观目的的认识内容,以牛顿定律为例,认识内容中所构建的特定尺度结构就被看作是客体本身所具有;如果正视认识内容的主观目的,认识内容的尺度结构就不再只是与客体本身有关,还与形成这一认识内容的主观目的有关。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将与两者都有关联的认识内容所构建的尺度结构理解为一种尺度结构的透镜,可以反映认识内容与两者的关联。牛顿定律和相对论代表着不同的尺度结构透镜,认识的显明与遮蔽不是讲尺度结构透镜的缺陷和完善,而是讨论尺度结构透镜与实体(主体或客体)本身的关系。

    •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4、背影:反思与自省

      历史如何轮回 A4、背影:反思与自省

      这几年经常能听到一句很小资的话:慢一点儿,等自己的灵魂赶上来。听到这句话,你会联想到什么,又是一个什么态度?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慢一点儿”,以行走在路上的自己为对象;“等自己的灵魂赶上来”,说到这,自己已经来到了自己的身后。来到自己身后的自己审视着前方那个自己的背影,说出了这句话。这句话在说什么?很明显,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怀疑的态度,试图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但是,一方面,这种怀疑及重新审视的意图似乎无从表达;另一方面自己正在进行着的行为又似乎有着强大的支撑。所以,以灵魂的名义表示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却又只能对前方自己的的背影说:慢一点儿。那么是让什么行为慢一点儿呢?对行为的强大支撑与“灵魂”又会有怎样的冲突?一句切中许多人内心的话不能只是一个宣泄的工具,需要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解释。

      反思,上帝的背影。

      据说,只有摩西看到过上帝的背影,不过,许多人都曾经或者一直朝上帝的背影方向望着。这要从认识以及对认识的认识说起。黑格尔将历史的发展总结为:发现对立面、超越、扬弃、发展,再发现对立面、、、,不断重复以至无穷无尽指向绝对精神。黑格尔的总结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理解。一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例如在项目施工中,发现困难和问题(对立面),解决之,施工方法得到丰富与发展。在这里,以主体的欲望为动力,主体不断扩展对客体的认识。但是,主体如何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呢?或者说主体如何把握自己的行为?此时,主体必须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行为”中退出来,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行为”作为认知对象,得到一个新的对立面。在这种情景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行为”这一事件中的主体和客体在一个更高层次发生的认识行为中都成为了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主体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必须从正在进行的行为中退出来,构建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行为,这种行为被称为“反思”。通过反思,自我意识和理性得以建立。但是,更高层次的认识行为又如何被主体把握呢?于是不断更高层次的构建无穷无尽成为黑格尔总结另一个方向的理解。无穷无尽更高层次的构建被比喻为通天塔,尽头那里有上帝的背影或者称为黑格尔所言的绝对精神。其实与那里有没有上帝无关,一个包含所有层次反思的那个最后一个层次的反思是认识主体所无法描述的,甚至是无法理解的,这被称为主体理性的有限性。

      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主体的欲望联系在一起,反思通过认识、把握、控制主体自己的行为提供了主体社会所需要的发展与节制的平衡。欲望与理性的对立构成了主体的内在矛盾,事情似乎只能如此了,信或者不信上帝又能怎样?认识到主体自身理性的有限似乎更直接一些。

      自省,自己的背影。

      让我先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关于可能性的问题。一个人,在刚出生的婴儿期和成年之后,哪个时候有着更大的可能性?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意在突显一个差别,成年人以其知识观念视野所展开的可能性与其自身本源之可能的差别。强调婴儿期并不是说一个成年人可以在生理上回到婴儿状态,伴随时间的流逝,婴儿期与成年期的“本源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但是,知识观念视野所展开的可能性不能脱离人自身本源的可能性。婴儿还未来得及认识周遭的世界,所以这里问这个问题是要提供一个情景,一个纯粹的本源人如何看待自己所拥有的认识及观念(一个认识从无到有的过程,有关显明与遮蔽)。所以,自省关注主体自己的背影,一个为认识与观念所困的主体。

      与反思相同,自省也有一个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行为”中退出来的动作,但是与反思不同的是,反思退出来后将处于对客体认识行为中的主体作为对象,而自省则是以主体从客体处获得的认识为对象。更清楚地说,反思带着已有的认识退出自身正在进行的认识行为,而自省则把认识留下独自退出来。

      我们还记得,一个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主体社会面临着发展与节制的纠结。如果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行为”看作无节制因素干扰的单向度之发展,那么,反思和自省都有的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行为”中退出来的动作就可以看成是主体社会意图节制自身的行为。不过很明显,具有相同意图的两个行为:反思和自省,采取了两个不同的方式。如同自省方式中没有自我意识的位置,反思方式中也没有关于认识对主体自身遮蔽的思考。

      对于自省方式中没有自我意识,我表示很淡定,这里想谈一谈为什么反思方式中没有关于认识对主体自身遮蔽的思考。想象有一座高楼(反思塔),1楼及楼外的广场上是客体世界和在客体世界中做具体实践的主体或者主体社会。主体要建立对客体的认识需要爬上2楼,是的,与实践经验相比认识已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行动。要反思2楼进行的认识行为则需要爬上3楼建立一个更更高层次的认识行为,于是无穷无尽的爬楼。这是要说什么呢:反思带着已有的认识退出自身正在进行的认识行为。更清楚的说法是,反思延续了主体对客体认识的主客架构形式。或者说,反思之所以总是要构建更高层次的认识行为,原因是反思所延续的主客架构是单向度的,在这个单向度的主客架构中只有主体位对客体位单向的认识、把握和控制。我们发现反思者从未离开过主体位,所以3楼的反思可以触及楼下变成客体位的主体,但是却绝不会触及反思者从未离开过主体位的主客架构。对于反思者来说,2楼的认识是1楼实践行为的依据,而2楼认识行为的依据则是在3楼获得的认识,反思者不断建构更高层次的认识行为实际是在为更高层次之下的行为作奠基。

      如果反思绝不触及单向度的主客架构,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推断,在反思者的眼中主体社会与客体世界就是或者就应该是这样单向度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认识”包含的内容看做是主体社会与客体世界交流的形式,而“认识”本身则反映了主体社会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对于反思者来说,单向度的主客架构就是认识本身。在谈到主体自身既有认识的有限性的时候,反思者的直接反应就是再向上爬1层楼做一个更深刻的奠基,构建一个更庞大的认识体系。例如,谈7楼认识的有限性,先要爬到8楼在8楼开始一个新层次的认识行为。反思者在谈到既有认识有限性的时候不会将既有认识看成是对主体自身的遮蔽,而是看作认识所显明的还不足够,爬到更高层次建立新的认识行为是反思者的应对方式。

      可但是,反思者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说8楼的认识可以成为7楼及以下层次的认识与实践行为的依据,那么,在反思者从7楼爬上8楼时,在8楼的认识是如何开始的?注意,反思者还没到过9楼,也不可能未经过8楼就先到了9楼,那么8楼的认识依据何在?如何开始?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当反思者从7楼爬上8楼,我们没有一起跟着上去,我们望着反思者的背影,那也是我们自己的背影,我们就是如此地从1楼爬上了7 楼。我们停在了7楼,观察8楼的反思者如何开始一个还没有依据的认识行为,这个没有依据的认识行为到底依据着什么?于是自省在此时开始。

    •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3、发展与节制的纠结

      历史如何轮回 A3、发展与节制的纠结

      说过了鹿岛空想,回到人类作为主体的主体社会,在这之前先讲点儿闲话。古时人们敬畏自然,常被现代的人看做是不懂现代科学的缘故,这也不是一点儿道理也没有。中国历史上发生天灾,皇帝就被批评是他没有实行德政,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封建迷信嘛。今天人们慢慢地开始重视保护自然环境,许多人会觉得这是因为现在的科技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产生太大影响造成的,古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根本就不足以让当时的人也产生保护环境的念头。全球暖化是个热门问题,暖化是地球气候周期还是人类活动影响?甚至到底是暖化还是冷化?这些都不重要,重点是人们在关注自身的活动对自己生存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体现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上。那么,天灾与皇帝德政的关联以及古人对自然的敬畏是否也可以用今人关注全球暖化的模式来理解呢?鹿岛上的鹿发现想找到能吃的草越来越困难了,许多鹿心里都明白不能再这么狠吃下去了,可是没有一只鹿敢停下来,就是这么吃的,四千只鹿吃到了十万只鹿。从西方文艺复兴算起,人类几百年的现代进程,接下来会怎样?

      从鹿岛空想回到人类作为主体的主体社会,古时人们所生活的部落或者国家可以类比鹿岛被划分出的许多小块的领地。生活在部落里的人会有与鹿岛上的鹿类似的记忆,不管这种并不美好的记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被传承,保护自己所处的环境或者说节制自身对资源的使用与浪费必然是其最终的效果。当然,我们也不必过分谦虚,人类社会无论是在生存技能上还是在组织方式上比起鹿岛上的鹿或者草原上的狮子都要复杂的多。这里只是说他们都面临着相同的境遇,发展与节制的纠结,而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在这里是放大了纠结的难度,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鹿岛困境说明食物链顶端的主体社会不只是需要认识客体世界改造客体世界,还需要有保护客体世界的趋向。保护客体世界对于主体社会来说也可以理解为节制自身。主体社会意识到需要节制自身,还面临着鹿岛困境的第二层含义的阻碍,部分主体的节制对于节制自身的目的——保护客体世界——是不足够的,需要主体社会整体的共同努力。

      如果主体社会愿意共同努力保护客体世界,那么还需要一个条件,破除认识的局限性对主体社会的遮蔽。关于认识的局限性对主体社会的遮蔽,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羊,食草动物,肉可食用,皮可制革,毛可纺线。如果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的认识都只是如此,即使主体社会愿意共同努力保护客体世界,落实到行动上的也仍然只会是对客体世界的开发使用和改造。于是我们看到主体的认识对自身有了双重意义,显明与遮蔽。肯定有许多人认为这么简单的道理一说就明白,怎么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遮蔽。我现在只能说不那么简单,建构与解构、祛魅与复魅、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远离上帝与回归,罗列的这些大词都可以从认识的双重意义:显明与遮蔽来理解。

      很明显,从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来说,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可以修正却是不容否定的。破除认识对主体自身的遮蔽,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认识的扩展,但是破除遮蔽获得的认识内容与通常显明意义的认识实在是有太多的不同,有必要单列出来。两者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除蔽与显明两者的指向是对立的。除蔽是保护客体世界、节制主体自身;显明是改造客体世界发展主体自身。两者的统一必须回到主体本身的生存来理解,而此时(显明)认识的强大就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障碍,就如佛教所说的法执、我执。

      与认识的显明与遮蔽类似的,现在人们针对科学有解放与约束的思考,需要说明的是两者类似也有区别。科学的解放与约束通常是从代价来谈,解放指有所得,而约束是为了有所得付出的代价。如此,科学的约束就成了不得不的东西了,这没什么错。而在认识的显明与遮蔽,显明不容否定,遮蔽则是需要驱除的。所以,我们看到,科学的解放与约束被包含在显明认识的不容否定之中,还未涉及认识的遮蔽。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门以认识为对象的学问。认识是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的认识,认识对主体社会具有显明与遮蔽的双重意义。所以哲学不只要引导人们发现认识、拥抱认识、投入到认识之中,这是形而上学的部分;哲学还要拉开主体社会与认识的距离,驱除认识对主体社会的遮蔽,在西方的传统中这是宗教神学的部分。

      发展与节制的纠结到这里转化为了认识的显明与遮蔽的哲学问题,我们可以注意到,认识的显明与遮蔽这个哲学问题并不是发展与节制问题的全部,因应鹿岛困境的第二重意思发展与节制问题对主体社会有一个整体性的要求,而认识的显明与遮蔽是从个体的认识及对认识的批判来谈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要实现整体性的要求——平衡发展与节制,需要个体性的认识转变作为基础,而个体性的认识转变也必须要在整体性的要求中来理解,哪怕个体将自身视为整体,也无法回避整体性的具体要求。

    • 家园 作者究竟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有点不太明白。嗯,当然是俺比较地笨。

    • 家园 目前的哲学和历史学只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初级阶段的产物

      和人类认知世界的发展程度相比,或许可以比作是两百年前相面和人类学的差异。

    •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2、鹿岛困境与均衡

      历史如何轮回 A2、鹿岛困境与均衡

      先对传统与现代这两个概念在轮回史观中的使用做一个说明。传统泛指线性史观中的前一个历史阶段,例如,将我们现处的阶段指为C1,传统泛指阶段B,包含着B1、B2、B3三个轮回史观划分下的小阶段。对应的现代指的是阶段C,同样也包含三个小阶段,但是,因为现阶段是正在从C1到C2发展之中的,所以目前的现代更多的体现的是历史发展期C1的特点,因此,现代有时也会用来代指历史的发展期,例如:“传统的现代阶段”;“传统的后现代阶段”,分别指B1:传统的发展期;B2:传统的调整期。

      在小学的课本中有一个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故事,鹿和狼的故事。人们为了保护一个地方可爱的鹿,有组织地消灭当地狼和豹子等食肉动物。灭狼行动持续了二十几年,当地的大型食肉动物消失了,鹿的种群数量也从原来的四千只左右发展到了十万。数量庞大的鹿群过度啃食给植被造成很大的破坏,十几年后,鹿群的数量又从十万多只下降到了八千只左右。故事想让人们体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竞争、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护可爱的鹿消灭可恶的狼最后的结果对于鹿未必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于是故事的结尾,人们重新由其他地方引进了狼群恢复当地的生态平衡。

      我不反对重新引进狼群恢复生态平衡,但是我不是很喜欢这个故事。鹿群的数量需要狼群来控制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那么狼群的数量是如何控制的?鹿群与植被之间曾经发生的数量巨幅波动为什么不会在狼群和鹿群之间发生?带着这个疑问我进行了一番空想。

      想象有一个很大的岛屿,可以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岛上植被繁茂,也没有大型的草食肉食动物。给岛上运来一群鹿,让其自由生长。可以想象,如同前面故事中消灭了狼群一样,岛上鹿群的数量会有一个快速增加和减少的变化过程。这时,我们不引进狼群,继续观察想象中的鹿群。有一种可能,鹿群数量减少到一定值,岛上的植被恢复;植被恢复导致鹿群数量增加;鹿群数量增加导致植被破坏;植被破坏导致鹿群数量减少,就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波动。如果这种波动持续不断,岛上的鹿是否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的想象是这样的,岛上整个的鹿群会发生分化,一些鹿会产生领地意识。

      从岛外运来的鹿原来受到食肉动物的压制需要结群互保,也没有实力建立自己的领地,建立领地是食肉动物的事情。但是在岛上,鹿是食物链的顶端,当原来的结群生活方式被持续的波动不断冲击时,一部分鹿选择建立自己的领地是一个可能的也是合理的策略。当一只鹿或者一小群鹿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允许其他鹿进入时,这实际上是对植被的保护。领地意识基于两个条件可以成立。一是领地内的鹿或小鹿群有一个保护领地内植被的行为习惯,这个对领地内植被的保护不只是保护植被不让其他鹿破坏,也包含领地内的小鹿群自己不过度使用自己领地内的植被,否则,在自己的领地内重复整个岛屿曾经的波动,建立领地的意义就没有了。二是领地内保护植被的行为习惯还无法在原来的整个鹿群中实行,整个鹿群没有足够的组织能力统一保护植被的行为,就只有分化成一个个小群体。

      当整个岛屿被岛上的鹿划分为许多小块的领地后,整个岛屿上鹿群与植被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均衡。现在,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故事中重新引进狼群不会在狼群和鹿群之间发生数量的巨幅波动了,因为狼在之前许多年的进化中早就将领地意识融入到了天性之中了。那么,是否可以说,老虎不是只能独居,狮子也并非不能组成更大的狮群以抓捕更多的猎物壮大自己,只是因为食肉动物们能抓捕更多的猎物却无法统一地组织起来保护自己的猎物,所以,我们看到象老虎、狮子这样处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通常都有明显的领地意识。

      回到鹿岛,鹿是鹿岛食物链的顶端。我们看到无论是鹿岛困境还是鹿岛均衡,都源于食物链顶端的鹿没有食肉动物的压制,不只要有吃草的能力,还要有控制自己不吃草的能力。组成一个可以吃更多草的庞大鹿群是容易的,鼓励每一只鹿吃更多就可以;让一个庞大的鹿群有节制地吃草就困难的多,尽管共同的节制有利于鹿群整体,但是,如果部分鹿有节制,部分鹿不节制,那么不节制的鹿就在鹿群中占优势。更关键的是,部分鹿有节制,部分鹿不节制,并不能改变岛上植被被破坏最后鹿群大量死亡的结果。所以,鹿岛困境是个双重困境,既是指作为食物链顶端的鹿无节制的发展将使自身陷于衰落的必然,同时也是指想摆脱无节制发展在鹿群内部形成统一秩序的困难。在我的空想中,鹿岛上的鹿形成了领地意识,通过分化成更小的群体化解了鹿岛困境,实现了鹿岛上鹿与植被这个主体社会与客体世界的平衡。所谓“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注定就是一种空想,人类这一万物之灵长早已经跨越了化整为零节制自身的阶段,从部落到国家,再到今天的全球化,人类正在不断地整合自身。但是,人类作为毫无争议的地球生态食物链的最顶端,鹿岛困境却从来就没有远离过人类的发展进程。

    •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1、历史的两种发展阶段

      历史如何轮回 A1、历史的两种发展阶段

      人类的历史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如果不考虑后现代的批判视角这句话几乎百分百地正确,但是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人类也并没有像童话里一样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是基于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延续发展的,对客体世界认识的深入同时也将扩大所认识到的客体世界的边界,这应该很好理解。主体社会通过认识的深入扩大了所面对的客体世界的边界,既然这种认识的深入和边界的扩大是基于维持主体社会自身的存在和延续发展的,那么对于主体社会来说认识行为就应该是一种常态,就是说“人类的历史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这句话正确无误。但是认识行为是一种常态不意味认识的过程也是常态,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将不断地前进发展,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以这种判断为依据,我将主体社会认识的快速发展阶段称为“发展期”,与之相对应的则称为“瓶颈期”,两个时期交替出现形成历史的一种新的轮回。

      为了更好地理解“发展期”和“瓶颈期”划分的内在含义,用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做比较,就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通常的理解是技术是在科学的带动下获得发展的,但是在有后现代意味的科学哲学中却得出了技术推动科学发展的结论。回到现实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在某一时期甚或是某一时刻,科学迈出了一步,此后科学迈出的这一步带动了技术的发展,而技术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将反过来推动科学的进步。其实用辨证逻辑解释也很容易,我所以要麻烦一些地解释,是想在时间的方向上来理解。这样,就像前面历史的阶段划分一样,科技发展的过程也可以分为科学期和技术期,尽管科学和技术同时都不曾停止过发展。我所以用这个例子的另一个原因是想避免一个误会。在这里,历史的“发展期”不等同于“科学期”,“瓶颈期”不等同于“技术期”。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科学期”和“技术期”共同构成了历史的“发展期”,而“技术期”甚至是历史“发展期”的主要内容。这时也许有人会问:那么历史的“瓶颈期”又是什么样子?“发展期”和“瓶颈期”又是如何划分的?第一个问题:就像“技术期”时科学发展也不是停止的一样,“瓶颈期”时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的认识(科学和技术?也许吧)也不是静止不变的。第二个问题:发展期”和“瓶颈期”的划分是根据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认识的发展速度做出的。那么这个“认识”到底是什么?依据什么判断它的发展速度?关于这个“认识”,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科学、技术,甚至可以包括人文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但是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认识”是主体社会基于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延续发展的目的而开始的,当这个“认识”有了内容时对它做判断的依据也就是它开始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认识”包含的内容看做是主体社会与客体世界交流的形式,而“认识”本身则反映了主体社会与客体世界的关系。

      历史的发展期是一个主体社会活动方式快速变化的时期。历史的瓶颈期则还可以继续划分为调整期和酝酿期,调整期消化发展期快速变化的历史惯性,酝酿期则准备着迎接下一个历史的发展期。

      谈到历史,最后总是会陷入循环史观和线性史观的纠缠,这里对历史发展两个(或者三个)阶段的划分是在线性史观的一个历史阶段内部的再划分,通过这种再划分,在线性史观下的一个历史阶段内构造一个循环史观下的循环。这种历史阶段划分方法的目的是探寻线性史观下各个历史阶段的共性,可以将之称为轮回史观。线性史观强调一个历史阶段与前一个历史阶段的差别,并以此为新的历史阶段提供支持,在今天这就表现为现代与传统的对立。线性史观使得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自我观念上脱离了前一个历史阶段,同时,线性史观也使得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无法实际地脱离前一个历史阶段,因为在线性史观下,新的历史阶段一直在与前一个历史阶段在对抗,从没真正独立地存在过。这就象是一个人在经历了青春的逆反期后脱离父母获得独立,却仍然活在逆反的心态之中。一个新的独立的历史阶段必然会带入其在获得独立过程中所经历的逆反心态,但是一个已然独立的历史阶段仍然延续着逆反心态会导致无法正面已然独立的历史阶段自身的问题。在面对当下历史阶段自身问题时,逆反心态或者会将当下的问题转换为当下阶段与前一个历史阶段对立的问题,这是又回到了独立前的逆反阶段,于是,所有的历史都成为了当代史;或者,将当下的问题变成是下一个历史阶段要面对的问题,于是一个新的逆反应然而生。所以,在线性史观的眼中,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逆反的过程,或者以线性史观的话说是一个不断超越、不断扬弃的过程。人们纠结于新与旧的冲突之中,时间不再是时间本身,时间成了人们的竞技场;历史不再是历史本身,历史成了可以尺缩钟慢的历史。

      轮回史观将线性史观的一个历史阶段再划分为三个小阶段,发展期、调整期、酝酿期。如果用A、B、C代表线性史观对历史的阶段划分,那么,轮回史观就是将线性史观中的历史阶段划分为A1、A2、A3;B1、B2、B3;C1、C2 ……。在发展期,是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消亡和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生,两者在空间维度上此消彼长完成历史的交替。发展期的快速变化和此消彼长的激烈冲突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历史阶段的存在感。进入调整期,新的历史阶段明确了自己的历史存在,却因为失去了与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激烈对抗而失去了自身的存在感。由发展期带入到调整期的逆反心态、快速变化和激烈冲突,在处于调整期的历史阶段内涌动,等待着化解和释放。调整期结束后,线性史观的历史阶段进入自身的酝酿期,这是一个从成熟到衰老的过程,等待着下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期完成新的生死交替。

      经过轮回史观的再划分后,再来回看原来的线性史观,我们发现原来的线性史观只展现了两个历史阶段之间的生死交替,即只展现了一个历史阶段内的发展期。如果说历史的发展期主要表现是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认识的快速发展上,那么这个快速发展的认识在今天就表现为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而发展期里主体社会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认同所依靠的则是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对抗。当发展期结束之后,一个少年真的独立地站在世界之中,曾经的自我认同却在此时失去了依靠。此时,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认识的发展已经退到了次要地位,主体社会的自我认识成为了首要问题,只是身在其中的现代少年还未曾自觉到这一点。因此,在历史的调整期,即有对“我是谁?”的自我认识之追问,又有对认识发展的偏执——以回避自我认识之追问。

      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发展在历史的调整期存在一种偏执,这种偏执源于之前的历史发展期里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认识的“成功”。这种“成功”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完成式的成功,例如在牛顿定律出现的一瞬间。但是,随着幻象的破灭,完成式的成功成为了遥不可及的超越性存在。此时,稍有留意就会发现,历史发展期里主体社会对客体世界认识的“成功”更多的是线性史观下一个历史阶段对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成功,或者说是现代少年对传统老人的成功。当历史进入调整期,现代少年第一次独自面对客体世界思考自己的生存和延续问题,刚刚过去的发展期里累积的经验和认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又面临怎样的调整,传统老人在还是青年时的经验是否有可以借鉴之处?

      通过对历史的重新划分,这里试图来改变哲学就是哲学史的状况。将哲学看成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先兆或者回应,主要是在历史的发展期和调整期。怎么来理解两个历史时期的差别呢?大概是这样,建构与解构、祛魅与复魅、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远离上帝与回归。重新理解历史,然后来理解历史中的哲学。例如,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代表一个历史的发展期,基督教代表对应的历史调整期,从笛卡儿到康德再到黑格尔代表另一个发展期,对应的还只是萌芽状态的后现代。需要重点提醒一下,无论历史还是哲学,我所知都甚少,在此基本是自说自话,想从这里了解通常人们所谈的历史和哲学注定是要失望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