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唐太宗宣帝纪评语看司马懿 -- 林风清逸

共:💬40 🌺18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从唐太宗宣帝纪评语看司马懿

    在《晋书·宣帝纪》中,唐太宗为司马懿写了一段评语。

    唐太宗这一段评语,先举出道理,后列出事实,然后根据事实做出评价。

    第一,道理。

    ★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

    ——这一句是讲,对于国家政府来说,合适的领导者非常重要。

    ★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

    ——这一句是讲,五帝时代将君主的位置看做忧患,三王以来,则将这个忧患的位置看做有着绝大好处。

    ★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

    ——这一句是讲,三王以来,野心家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激烈争夺。

    第二,事实。

    ★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

    ——野心家们的争夺延续到了曹魏三国时代。这是一个过渡句,其实,就是从前文议论铺垫,转折过来,落实下来,进入到核心材料。

    ★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

    ——宣皇指司马懿。司马懿的本领很强,文武双全皆有可取。

    ★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

    ——简述司马懿的能力。

    ★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

    ——重点描写司马懿在其他战线上的上佳战绩。听其言,观其行,让事实说话。

    ★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

    ——司马懿与蜀汉对峙时的表现与此前不同。

    ★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

    ——司马懿具有各项军事优势,具有建功立业的客观条件。

    ★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指出司马懿在与蜀汉作战中的表现极其失常。

    ★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

    ——指出司马懿受到曹魏极大的信赖,理应全力报效。

    ★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

    ——指出司马懿深受厚恩,却发动政变,一点也没有忠贞的表现。

    ★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

    ——指出司马懿的表现前后矛盾,令人无法信服,甚至令人怀疑他没有忠心。

    ★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

    ——司马懿的丑陋表现引起了后人的耻笑。

    第三,评价。

    ★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

    ——讲人生道理。认为司马懿的奸诈之举终见嗤后代。

    ★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总结,认为野心家那种不择手段的激烈争夺,不是对待帝位的正确态度。

    总结:

    唐太宗这段评语,就是通过评析司马懿的人生经历,来讲述如何正确对待帝位。广而言之,就是如何正确竞争工作岗位。

    关键词(Tags): #司马懿#李世民#宣帝纪通宝推:履虎尾,
    • 家园 司马懿第一个悲剧在他的敌人是武侯,第二个悲剧是儿孙不行,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跟近乎完人的武侯比起来,司马懿的不忠不义如同白纸上面的墨点一样清晰明显,而面对着武侯北伐时坚守避战的行为不管出于何种理由都令人对其才能看轻一筹,即使在成就上面无法对比,谋国窜位实在是令人不齿。

      而司马懿儿孙的行为更是令他评价彻底无法翻身,司马炎愚蠢的分封诸王政策为后面动乱埋下祸根,接着白痴的司马衷上台成为八王之乱的导火索,直接导致中华大地陷入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始作俑者其无后呼,司马懿对此负有不低的责任。

      通宝推:龙眼,
      • 家园 司马懿的坏榜样是从曹魏那里学来的

        司马懿的坏榜样是从曹魏那里学来的,最后一个效仿者是袁大头。曹氏父子以权臣篡位汉朝,司马父子以权臣篡位曹魏,袁氏父子权臣篡位民国,都是名不正、言不顺,打着红旗反红旗,欺世盗名,突然改变游戏规则,为自己的私利服务,以权臣篡位大统。问题是你这么干,别人也会有样学样,最后谁都不相信谁了,国家就乱套了。中国不是不能改朝换代,而是要光明正大,比如象刘邦、朱元璋那样以布衣提三尺剑安邦定国,成则王侯败则寇,把脑袋押上、愿赌服输,要是没这个能力和时运就应该辅佐明君做忠臣义士,也同样能安邦定国,这样对国家,对民族都有长久的好处,这是中华民族能长久发展的历史经验,也是多数中西方游牧民族政权无法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

        • 家园 刘邦和朱元璋这样安邦定国的代价更大

          前朝的各种经验积累都随着朝代末年的大乱灰飞烟灭了,乱世中人命贱如狗,在出现真命天子前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大乱导致人口大幅度的减少,新朝代要花将近百年的时间来重新恢复,对于普通布衣百姓他们恐怕更欢迎的还是不必自己流血的那种更新换代。

          • 家园 刘邦朱元璋安邦定国的前因后果被你搞颠倒了吧

            秦末大乱和元末大乱难道是因为刘邦和朱元璋造成的吗?秦末大乱始于宫廷政变:内臣篡权矫诏废贤杀将。元末大乱也是始于宫廷内斗,纲纪不振。最后造成天下大乱、狼烟四起、生灵涂炭,而恰恰是那些有能力、有魄力、能安抚民心的体制外的某些领袖,如刘邦和朱元璋才能安邦定国,拯救国家,才能再造一个两、三百年稳定兴盛的新王朝,才有后来的人口的更加增长。体制内的人,特别是体制中枢的重臣不好好辅佐,而搞谋朝篡位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后患无穷的上位手段。这也是'胡虏无百年之运'的一个根本原因。

            • 家园 野心家发动内战夺权的事情更多

              不是每个造反者都有萧何李善长这样的谋士,最起码禅让这种制度流血少的多,制度的改良非要大规模崩溃后再重建才是唯一出路?侯景之乱和安史之乱同样是造反夺权,后果呢?

              • 家园 这么搞禅让,绝非国家和民族之福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历时最长久,制度最理想的就是汉朝,皇位是世袭的,但皇权受到相权和其他官僚的很大制约,而相权和其他官僚的权力不是世袭的,是竞争上岗,所以可以一直保持活力,才给象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这些人那么大的表演舞台。这样,即便汉室如何衰败,只要靠有能力的人竞争和辅佐,朝庭和国家就是相对强大的,高层人士是要靠竞争来保持活力的,这本来已经成为默契。可曹氏父子首先打破了这种游戏规则,把相权突然上升到了皇权,搞世袭,希望跳出权力的竞争,永保自己后代的荣华富贵,结果下场更加悲惨,而且引起连锁反应。以后的司马氏篡位后,从此不再相信外人,只分封自己同姓,结果同姓的互相攻杀更加残酷,更殃及整个民族,引来五胡乱华。

                没有一个人是真心要禅让出权力的,必须有大家都能共同接受的游戏规则,才能长治久安。而中国封建社会总结的合理游戏规则就是'皇权之下,人人平等,皇权之上,天命有归'。只有天下有变时才有新的真命天子出现,只有真命天子才有权力皇权搞世袭,跳出竞争。开国皇族的前几代因为能力还在,可以皇权更大些,以后的皇家子孙能力越来越不济,皇权也逐渐随之弱化,就应由相权和其他官僚来辅佐,最后直到进化为现代的君主立宪制度为止(这就撤远了)。而汉朝到中后期,确确实实是在朝着皇权逐渐弱化而发展的,如果这时的曹魏或司马氏能象诸葛武候那样扶助汉室中任何一位天子,中国后来的五胡乱华和长期的大动乱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从基因分析来看,当一时的雄才君主容易,而代代出雄才君主难,所以国家的长期稳定还要靠竞争上岗的大臣,同时君臣必须相互信任,同舟共济。可如果当大臣的总想着搞假禅让来谋朝篡位;而当皇帝的总要堤防大臣谋朝篡位,那还怎么同舟共济?连起码的稳定都没有了,你去读读其他少数民族的国家兴亡,很多都是这么搞假禅让真内斗给搞垮的,说中国人爱内斗,人家那才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换皇帝比换裤子都频繁,最后就是国人目无君长,敌人乘虚而入,胡虏百年必亡,因为百年正好是开国君主过世已久,后代能力三代不济的时候,没有众多忠臣良将去真心扶一把,就自然衰亡了,这就看出诸葛武候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忠臣良将最光辉的代表。

                再看司马氏,本来有机会也成为诸葛武候那样的光辉形象,可自以为聪明,非要谋朝篡位,自以为会比前朝做的更好,可做皇帝与做大臣是不一样的,做大臣自己好就行了,而做皇帝是拼家族系列的,要代代比拼。司马氏也就在开国之初出了一两个智商中等偏上的君主,后面的全都是弱智,连普通人的智力和能力都不如,这样禅让的一个家族系列来统治国家,还真比人家汉室皇族差远了,连曹室也不如,这么搞禅让,不成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吗?这么搞禅让,绝非国家和民族之福。

      • 家园 司马懿的避战策略倒好理解

        在东吴存在的情况下一旦西线战场出现大的波动就得从东线调兵,以曹魏当时的情况求稳更合适,这点曹睿也是认可的。

        • 家园 曹魏以十州之地对抗蜀汉一州之地,即使分掉一半力量在东吴,

          依旧有五州之力,何况曹魏的重心一直在蜀汉这边,更不要说因为蜀道之难所放大的兵力跟后勤优势,有着数倍力量却只能采取守势,所谓的求稳不过是对自己没有自信的一种托词而已。

          • 家园 《晋书》这里自相矛盾

            宣帝纪里面可是说司马懿上来就对诸葛亮“俘斩万记”的,没有提到过《汉晋春秋》里的“汉人获甲首三千”(张合战死在天文志中提及)。而且李世民评论中对比的战例是孟达和辽东,都是司马懿一窝端的大胜。如果拿这些对比说他对蜀汉消极,当时谁能积极到认为可以把蜀汉一窝端呢。

            李世民说司马懿对诸葛亮消极,这些真假对错先不提,《晋书》里谈可太勉强了些。尤其有“俘斩万记”的记载在,还说消极,李世民你自己去能当时就灭掉蜀汉,还是有把握对诸葛亮“俘斩两万记”?

          • 家园 在曹魏没有能力全力越过汉中前

            采取守势就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只要诸葛亮不能在陇西和羌人联成一片,曹魏的防守战略就成功了,何况蜀汉的人力国力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的比曹魏还要厉害,这种不花代价就可以消耗对手实力的做法有啥不行的。足球比赛上强队有全力压出来攻的,也有稳扎打反击的,一个道理。再说曹魏当时的老一批将领已经故去,正处于更新换代的过程中,邓艾这些将领还要等将近三十年才能脱颖而出,曹睿曾让曹真指挥西线但曹真过早病逝,稳重的司马懿上任后当然会采取最保守的策略,避免像张郃那样的战死再次出现。

            • 家园 曹魏采取守势取得效果跟曹魏采取守势是不得已之举并不矛盾,

              而且即使采取了守势,曹魏在国力消耗上依旧大于武侯治理下的蜀汉,不然曹魏为什么不趁着武侯北伐的间隙进攻蜀汉呢?武侯北伐最大的意义就是借此消耗曹魏的力量,使其无法积累足够的力量发动对蜀汉的进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