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自说自话 -- 给我打钱87405

共:💬26 🌺2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自说自话

    No.1

    在我眼里一个好论坛或者说一个好的社交场所,需要两个基本要素,一,不能删帖;二,匿名。不能删帖意味着无法毁尸灭迹,匿名则保证水有一定的混浊度。

    自己做人,也是如此。

    • 家园 NO.10 学习和教育

      学习

      学习是个简单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所需遵循的是一般性原则,即提出what、why、how问题,也即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和怎么学习三大问题。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自然就知道了学习这件事,而没有搞清楚这三个问题,显然就不知道学习是怎么一回事。

      1.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的本质是获得直接经验。

      表面上看,学习主要获得的是间接经验,但间接经验若不能转换为直接经验,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今天刚好和吴老师交换了一个关于函数怎么教的看法。

      我的观点是,由于教学大纲的设定问题,初中函数环节只回答了关于函数的what和how这个问题,没有回答why,更没有do。

      等到学生到了高中学习三角函数时,早就把函数的what和how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就是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也是间接经验没有及时转换成直接经验的重要原因。

      好比一位老师在山脚下向他的学生描述爬山是怎么一回事,再详尽,再形象,学生的脑海里只有想象(根据其它经验类比)。当学生真爬之后,可能会说,要比想象的难,也可能会说,要比想象的容易,这才转换成了直接经验,才明白了什么叫爬山。

      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数学中,比如函数教学内容的脱节(初中学概念,高中运用),分数教学内容 的脱节(小三学概念,小五运用),还出现在语文、英语等其它学科中。甚至可以这么说,这是目前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学不能致用,学的就只是理论,再怎么把抽象具体化(指传授过程),效果也不尽人意。这才是造成无数人学习只学了概念的重要原因。

      因此,这里需要对实践进行一次重新定义。理论是对实践的抽象,所以实践并非是常规上所指的做一件具体的事,而当高层次的抽象概念在低层次进行运用时,就是在实践。

      实际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就是一个抽象和具象的关系,中间其实是不跳层的,是连续渐变的。但是由于教学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出现了跳层,而跳隔的层数越多,对于理论的理解也就越差,最后,受教育者就只能死记硬背。比如,一个理论A处在第4层,而常规概念上的实践处在第1层,如果在学习理论A时不在第3层进行实践,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概念的理解上。

      对于理论和实践(亦可以说是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僵化,这是一个重大发现!

      吴:直线l过点(1,1)和(2,2),直线m过点(-1,0)和(-2,1),求交点坐标——如果这么设计,你觉得这是实践吗?

      我:嗯,不用函数是否可求?可以先鼓励学生拿尺子画出来。

      吴:这个每天练啊。

      我:先不用函数,再用函数,这样就产生了对比效果。现在的方法恐怕是一上来就用函数,学生当然就无法理解函数的意义了。

      吴:是的,根本就没有对比体验。

      我:没错,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吴:对。

      我:如果用传统教法,这些概念就是学生捡来的,捡来的东西很难内化。不是你的,怎么可能是你的呢?

      我在家和孩子玩这样的游戏:

      孩子:我要做一张桌子。

      我(电话另一边):好的,请问您要做多大的桌子?

      孩子(伸开胳膊比划):我要做这么大的桌子!

      我:您到底要做多大的桌子?

      孩子(继续比划):这么大啊!

      我:到底多大啊?

      这一招,说穿了就是比,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各种比。通过这样的比,一步一步感受新知识和方法的内涵(价值和缺陷),从而最终学会——会用。

      通过比,教会学生新知识和方法,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自己去比。学生掌握 了比的方法,运用自如,老师就成了老师。

      除了比,还有变,变也是为了比,相当于自己设个靶子自己打自己(比如未来怎么样,目前没有,只能去假设出一个靶子出来)。

      与此同时,我终于找到了人与人观点不同的症结所在了。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对概念的理解差异问题。

      正由于每个人对同一概念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才逐步形成了观点上的差异(这当然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由于大部分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对抽象概念进行很好的还原,所以,实践和理论出现了脱节,随着学习的深入,概念的抽象程度越来越高,脱节的程度就开始拉开距离。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高层次的问题,越容易出现分歧的原因!

      如果这么来假设,一个理论A在第4层,甲的理解处在第3层,乙的理解处在第2层,丙的理解处在第1层,那么三方必然会出现非常大的分歧。

      2.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到如何把米饭顺利的送入口中,大到如何填写个人的人生试卷。

      3.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提出一个问题,再提出一个问题,再提出一个问题……

      回答一个问题,再回答一个问题,再回答一个问题……

      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4.学习需要什么能力?

      比较能力,这是抽象能力的源头,与生俱来,且比其它动物高级。也就是说,人天生就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

      5.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能力就把学习是怎么回事搞清楚呢?

      学习虽然是一个简单问题,就好像苹果总会落到地上一样,但要回答它,需要深入的实践和反复的思考。

      可以断言,没有人有能力一开始就能回答出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始终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学习就始终处于低水平,无法发生跃迁,无法进入学习的中高级阶段。

      因此,搞清楚学习是什么是学习第一阶段的唯一任务,搞清楚了学习是什么,它将引发的巨大效应,就如同牛顿回答了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一样。从而,个人将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进一步,它必将为个人带来无数的财富,也必将为整个社会贡献价值,个人的社会存在感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教育

      1.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传承和创造。

      2.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让受教育者搞清楚什么是学习。

      3.教育的方法是什么?

      呈现和引导。

      4.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者普遍不懂学习。因此,连传承都谈不上,最多只能说传而无法承,更不谈不上创造。

      由于教育者普遍不懂学习,不知道学习是什么,自然就不知道学习的第一阶段任务是什么。

      亦由于教育者普遍不懂学习,所以自然也无法向受教育者呈现什么是学习,自然也无法正确引导受教育者如何学习。

      • 家园 觉得你把直观与抽象思维对立起来了

        直观很重要,循序渐进可以帮助人在学习过程中从直观中获得渐进的提高。

        但是人类的知识现在早已爆炸发展,使用直观已经无法承载庞大的信息数量与不断的新知识的产生。而新知识的产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其实主要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因此学习到一等阶段不可避免要进入从抽象知识学习抽象知识的阶段。

        从抽象知识反馈到直观,这是另一种能力,这个能力人类并不擅长,实际上这方面发展主要靠试,也是对未来不好预测的主要原因。

        你说的对于初等教育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概括广义上的教育,因为人的能力的复杂的,不但因人而异,而且仍在不断发展。

        如果对初等教育真的要改进的话,我认为应该分班,把不同的儿童按能力分开教育。以前的实践不少,但是效果不好,我认为不是理论上的错误,而是缺乏一个有效的鉴定儿童能力高低的方法。鉴定成年人倒是比较容易,但是对教育已经太晚了。因此如何早期鉴定量化人类的大脑特性,这是一个课题。

        从当前普遍的实践上看,主要还是隐形的依靠儿童家庭的经济能力,通过私立学校来实现事实上的分层教育,美国如此中国也开始了。其中的基础是有着社会达尔文的因素的,但从遗传角度看也有一定作用。这样的缺点是肯定有许多被误选了,反而对一些个体是伤害。因此其正面的作用只能从统计学意义上去表现。

        如果有了对个体测试的好方法,那么以上分离教育的缺点就可以避免,也同时挖掘更多的高智商儿童,对整个光谱的分布上的个体也有更合适的相应教育。

      • 家园 这是我的一篇非常重要的总结,希望有兴趣的坛友参与讨论。
    • 家园 NO.9 从《爆裂鼓手》到个人实践

      昨晚看了《爆裂鼓手》,和孩子一块看的——昨天出去转悠了一白天,孩子只看了一小部分就累得睡着了——我看得有点如坐针毡,对白当中充满了“你这个小逼养的、你这个狗娘养的、老子干死你……”等等已经不仅仅是粗话的“爆裂言语”了。

      我有点庆幸孩子睡着了,这是我看完之后去豆瓣转了一圈之后的感触。

      说这是一部分充满争议的电影,应该不算过分,至少从豆瓣的影评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两种针锋相对的立场:有人说,这部电影在说明,庸才唯一的出路就是把自己搞残;但另一些人说,我没有资格去抱怨,因为我不够努力。

      我的观点则是,不论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弗莱彻和内曼还真就是天生的一对。

      而让我感触最深的问题是:一定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我,是否应该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

      我内心告诉我,我不应该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但我做不到。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当我对孩子说:你只要努力就好。怎么来定义这个努力?人有多大的潜能?有没有极限?这句话太复杂。

      理论上,我认为父母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并非是一种必然。理由非常简单,因为你的孩子不一定就和你是一对。理论上很容易想通,实践做不到。我希望,我将来能做到,我对自己的孩子就像自说自话那样,我说我的,她接受她的。

      理论上,教育这个东西,首先是个配对的问题。你跟我对上了,我们就能形成正循环。你跟我不对上,你我产生的效果比零还要小。我相信,人一生下来,内心当中就会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东西,那就是个性。在我来看,对于一个生命有限的个体而言,也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他这一生当中,是否有遇到过一次,和他能对得上的人,而这个人,到底是老师还是朋友甚至是敌人,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借此机会,我需要再次重申,尽管每一次我都会与我的“对手”争个不停,但我并非是在整体意义上否定其它观点,否定那也只是我个人的事。

      《失控》这本书,阐述的是一个关于建立自适应社会的设想,这很高级,但我认为很难实现,因为关于《爆裂鼓手》的争执恐怕永远也不会停止。

      对于森林大火,显然有这么两种可能,一种是坏的,一种是好的。而人类到目前尚没有能力去定性定量,什么样的森林大火是需要的,什么样的森林大火是应该避免的。

      对于努力,显然也有这么两种可能,一种是把人折磨至死,一种是激发人的潜能。现在人类有办法对此定性定量吗?共性有正确与否,个性并不存在对或者错,但是什么叫共性,什么叫个性,人类有办法来定性定量吗?我能点燃某人的火,那其实并不是我点燃的,那火本来就有。你也能点燃某人的火,那火本来也就是有的。

      互联网出现之后,小圈子现象非常突出,因为小圈子可以形成正循环。在一个小圈子里,人和人在某种层面上达到了平等,或者说,找到了共性,能够形成红点,最终达到一种共振。

      但有的人把相同当主要部分,有的人把不同当成主要部分,因此,还有一种小圈子,它是跨圈子的圈子,它的跨越,本身就是一种圈子,因为它追求的是从不同的圈子里吸取养分,它需要的是不同,而不是相同。这种圈子是看不见的,因为它并不会形成实体的圈子。有不同,就会有争论。可能会有观点认为,争论有什么意义?大吵一番,还是各走各的路。对我来说,意义在于,我又向和而不同多走了一步。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但如果非要说绝对,那么可能会存在这么一种绝对,那就是人是不可能有知已的。有知己,就意味着相同成为主要部分,就意味着停滞。但如果一个人要成长,他需要的主要部分是不同,只有在不同当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是一个永远自我否定的人,一个永远自我否定的人,怎么会有知己?

      当人们在说成长这个词时,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有不变的成分的。而如果是一个绝对概念,它会从不变走向变,再从变走向不变,从相同走向不同,再从不同走向相同,周而复始,永不止步。而当人类说永不止步这个词时,真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所以,当人们在说教育、学习、成长这些词时,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呢?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思想是无限的,这个度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求同存异,很难很难。以上,是我关于教育这码事的终极纠结。我希望自己再过三五年,能成为一本书,孩子爱看就看,不爱看就不爱看。现在自认为做不到,也自认为很难。算是一种追求吧,知行合一嘛。

      做为这次发言的一个总结,我想这么来说:理论是好学的,易懂的,实践是困难的,艰深晦涩的。如果让我来提炼什么叫人生,那么我只需要一个字:比。如果还要扩展一下,那么就是:在比较中找相同找不同。对于整体而言,这是无法停止的,而每一个个体无非就在这其中找到一个有限,一个度。所以,实践永远都是自己的事。

    • 家园 NO.8 从孙悟空的成长过程我学到了什么?

      从孙悟空的整个成长过程来看,孙悟空有一个凡人无法比拟的条件,那就是天生就比别的猴强,这让孙悟空当上了小头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教育之下,找到了他的人生最大追求目标:长生不老,永远的幸福。

      进一步,他翻山越岭去拜师学艺,遇到菩提老祖,但菩提老祖发现孙悟空的自我教育还没有完善,尚有缺失,所以菩提只教了他一些术,技能,并且严厉的告诉孙悟空,将来不许提自己的名字。

      果然,自以为找到人生真谛的孙悟空回去之后就闹得天翻地覆,结果让如来一巴掌拍在五指山下。那么,如来为什么没有把孙悟空给直接拍死呢?因为孙悟空已经完成了一半的自我教育,是可造之才。如来惜才,所以才没有杀他。把他压在山下五百年,是让他进行进一步的自我教育。然后再派出唐僧,引导他走上正途。

      小说的最后是孙悟空终成正果。这看似非常圆满,但放在凡人身上,则难以接受。

      为什么?一个人究其一生,就是为了修炼自己的三观,三观修成正果,自己也死了,只不过是到此一游罢了。

      因此,从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中,我学到的是什么呢?人的三观,要修成正果,不宜太晚,当然,他也不可能太早。早期的学习,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来引导三观的建立,这是非常关键的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就可以心无旁骛的去学高级技能,将来学以致用,免得最后只不过是到此一游。尽管,这其中仍有许多随机因素,但如果只是造搬孙悟空的成长过程,那肯定就只有一个到此一游的结果了。

      当然,需要承认的是,先天条件的确是一个重要因素,放在凡人身上,这个先天条件指的就是父母的三观、经济能力等等。从而,也可以得出,一个人如果自己的三观还没有修成,结婚生子,是不合适的。不说全成,至少也得是个半成品。

      这一点,从过去历史王朝皇室的衰落史是可以看出来的,后来的皇帝多半是因为三观出了问题,才失去了对帝国的控制权。而后来的皇帝之所以三观会出问题,大抵是这么几个原因,一、太傅没请好;二、生活环境恶化;三、他的潜在对手后来居上;四、一些偶然性的不利因素。

      那么,对于一个普通平民家庭来说,前三条全占了,想翻盘,当然很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平民家庭主观或客观上放弃了对孩子教育的原因,把命运完全交给了偶然性(也就是第四条),所谓天命。

    • 家园 NO.7 聪明人都是缺乏常识的人?

      好像是,可是我证明不了,所以存疑。

      举个聪明人缺乏常识的例子吧:

      有人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发生牛奶倒大海的事件,所以生产过剩就一定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于是balabala开始证明起来。常识却可以告诉人们,生产不过剩,那就是动物。

    • 家园 NO.6 以成败论英雄的危害有多大?

      就是把金钱和时间全部用去研究成功学了。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家园 NO.5 仅仅是书读得多,有什么用?

      没有思考的阅读,只不过是把自己脑子当成别人思想的一个容器罢了。

      有些人总是自以为自己书读得多,其实,许多书骨子里是一样的,看一万本和看一本,区别小得很。看了一万本还不知道自己在看同一本书,基本就是白看。

      这就好比总有人把多数人原则当成神一般的规则来崇拜,可是有多少人想过,如果一万个人,价值观接近,和一个人有什么区别?多数人原则(理论上)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都不一样,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多数选择才有意义。

      另一个例证就是军队。为什么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无它,统一。

    • 家园 NO.4 如果有一千万,你打算怎么花掉?

      甲:我打算……

      乙:我计划……

      丙:我会……

      ……

      但很少有人问:凭什么给我这么多钱?

    • 家园 NO.3 是骗子更可恶,还是被骗的人更可恶?

      如果人人都有能力不被骗,又会如何?

    • 家园 NO.2 兰亭序为什么高级?

      因为王羲之把自己的错误裱起来,而不是用“橡皮”擦掉或者干脆重写。其实我一点都不懂如何欣赏书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