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此去黄泉见英烈,昂首挺身说缘由。 -- 迷惑不解

共:💬40 🌺255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难受
    • 家园 让p民们情何以堪

      从p民的眼界看,他们即使没有与时俱进,经济上已经是人上人的状况了。

      05年那时,老人退休工资4000多+2000多,医疗享受老干部离休待遇全报,如果p民的话简直就是掉蜜罐里了。

      “晓丹”自己还有一千六七百元,不是p民不要交养老医疗保险。

      两个老人已经给找了两个保姆了(难道连李老革命的保姆也是要家里自己付钱?),“晓丹”就可以买买菜烧烧饭了,不需要再“总得请一个做饭的人”了。p民家这是肯定的。还可以专职买买烧烧照拿工资?谢天谢地谢党谢政府都来不及。

      好像儿子相互攀比,名牌服装,名牌烟酒,时尚消费是理所当然的,“我能责备他?整个院子里哪家子弟都比他潇洒啊”。p民怎么敢这么想?

      领导们“高标准严要求”惯了,大概孩子们从小就习惯“高标准”了。从文章的角度看的话,“晓丹”的悲剧会更激励红后们,一定要与时俱进。

      通宝推:骨头龙,
      • 家园 很替李老悲哀,老革命遇上新问题,没教育好自己的后代。

        不由想起河友在某贴下面回贴里提到的的那篇江青某次会上的讲话《为人民立新功》这篇文章,

        1967年4月12日,江青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有一场著名讲话《为人民立新功》,用“触龙说赵太后”故事委婉地劝说老干部集团。赵国被秦国攻击,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依照惯例,要赵太后送幼子长安君当人质。赵太后疼爱幼子,竟不肯送去。群臣拿国家利益百般游说,太后不依,还发了脾气:谁敢再说这事就要啐他脸上。老臣触龙委婉地对太后说:从前那些将相公侯,可有一家尚在?为何都没了?因为他们的后人继承权位,却无功绩服人。太后宠爱长安君,让他从小受国人奉养、使唤众人、封地众多,却不让他去为国家立功劳,太后百年后长安君何以立足?太后幡然醒悟,立刻送出了长安君。“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产阶级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在座的同志,大概权是很多的……但是这个权就不能轻易用。既然人民给了咱们这么高的职位,俸禄也很厚,权又很大,如果我们不立新功,对得起人民吗?久了人民能要我们吗?这个故事,主席讲了很多次,对我们自己的孩子也曾讲了很多次。但他们是不怎么理解的。”

        李老自身是没问题的,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伤感的,但是不是就裁在了子女的教育上了?

        俺手里有半套《新战争与和平》,前六部。之所以是半套,是因为买得比较早,九一年省图书馆卖一些旧书,折价买的。当时只出版了六本,全书还没有出齐。而且此书各部独立成篇,不全也不影响阅读。此书还有李先念的题跋,当时应该是刚从国家主席位上下来,算是很给面子的事了。

        通宝推:让领导先走,
        • 家园 你悲哀错对象了

          李老不应该是你悲哀的,主席台上那些大佬以及各级官僚资本家才应该是你悲哀的对象。你这些批判也许用在他们身上更合适。

        • 家园 这套书你看了觉得怎么样?能不能说一下啊?

          • 家园 这套书写得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是小说,但有大量史实穿插其中,时间跨度从九一八到八一五,虽然通过虚构了一些角色来表现具体的抗日游击战争的细节,但有大量篇幅是直接描写真实的历史人物,从东北义勇军、抗联到敌后游击战,当然国军正面战场的描写也一点没少,同时对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的也有详细的描写,譬如专门有一篇讲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二二六事件”等,基本上涵盖了期间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总的来说文采虽有欠缺,人物形象不够清晰,描写过于简单,但故事性很强,对一些战斗细节的描写说明作者即使不是亲身经历者,至少也是知情者,或至少有所了解。作者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专职作家,但作为亲身经历抗的老战士,往往是这样的人写出来的作品更具有可读性。

            俺以前看过一本小说,书名好象是叫《山东沉浮》还是《渤海沉浮》的,记得不是很准确了,讲是是在日本全面侵华后山东地下党发动起义,组织起抗日武装,却遭到残留山东当地的国民党顽军和日本侵略军两方面的压迫,危难之时,八路军一个团来到山东,在团长(书里没提名字,一直就称团长)的率领下,长途奔袭,连续夜战,横扫敌伪顽,解救几近被消灭的起义武装,打开抗日游击战的局面,将起义武装编成新的团,加以正规训练,并在顽军联合围攻根据地的战斗中彻底将其打垮。整个篇幅虽没《新战争与和平》长,但当时觉得写得非常好,尤其战斗情况叙述的非常精到,只是不记得是谁写的了。前几年看电视,好像提到也是一位老同志所作。

            这些亲身经历过战争又有一定文化的老人们,出于客观原因往往是以小说而不是回忆录的形式来把自己的战争经历再现出来。

      • 家园 P民也要理智地心平气和地看待这种问题

        自古以来,P民总归是羊,统治阶级呢,不是虎,就是狼。虎狼总归要比羊吃的好的,肯定不会跟羊吃一样的东西。这是公理,不会因为任何羊的想法,甚至是个别虎狼的不同想法而改变。也无关虎狼的来源,选出来的也好,打出来的也好,继承下来的也罢,虎狼总归是要吃羊的。作为P民来说,能祈求的无非是虎狼的吃相不要太过难看,多少给留点儿活路。

        群羊们也不是没努力过,上个世纪做了最大的尝试,可惜屁用也没有。就算干死了所有的虎狼,羊群中的头羊也会自动变成虎狼。 一片草原上有群羊,必定有虎狼。想通了这个,群羊们也就没啥可抱怨的了。要么你有本事变虎狼,变不了你就忍着去。“满斟美酒千家血,细切肥羊万姓膏。”这种事情叫了上千年,叫多了也没啥意思。

        说回到老李他们家那档子事儿,他要是“不改初心”,还信仰他当初的那些东西,求仁得仁,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他要是羡慕圈子里别人日子过得好,也只能说他没有与时俱进变虎狼,要怨也只能怨他自己,点儿背不要怨社会嘛。

        不过说到底,这种事情,跟我们P民又有屁个关系?

        通宝推:让领导先走,
      • 家园 悲剧的缘由当然不是贫穷而是社会风气

        所以她爸爸说“被恶风邪气抢走了”....穷不穷是相对的,如果和“p民家”相比,那确实不算穷。但一般人是难以跳出自己的圈子的。你说的“一定要与时俱进”,确实,权力要和资本勾结在一起就是了。所以她爸爸说:“整整一代人都被资本的浪潮所淹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