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所经历的---- 中国大学 vs 美国大学 (1) -- bnugirl

共:💬159 🌺659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北大一直以叫“Peking University”为荣

          北大应该以叫“Beijing University”为耻

          至少不以叫“Beijing University”为荣

          因为,北大叫“Peking University”,不叫“Beijing University”

        • 家园 有关学校的5.7指示

          我现在还能背诵一段: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本主义。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统治我们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看看当初的学校教育改革和现在对西方所谓素质教育、或者减负有多少差别?不就是学习要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吗。

        • 家园 这就是文科的无奈了

          哪怕比较接近理科的经济金融类,要发文章文笔占了至少一半的因素,英语不练好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发不出来东西。

          理工科无所谓的多,反正文章写法本来就比较反人类,掌握基本八股是很快的。我们行当里的顶级刊物,印度一年投五十几篇中0篇,文字花团锦簇也是然并卵,数字经不起推敲。

        • 家园 关于国际化

          前面也说过,对国际化项目,学校资金相当充足,甚至会烦恼花不出去。

          对于有志于搞科研的学生,给他们开设一两门英文的专业选修课,是有帮助的。毕竟专业期刊还是英文为主导。必修没有必要。

          美国小学理念,我觉得在中国不适用。除非将来不参加高考,不在国内上大学。

          两边的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照搬不可取。

          • 家园 美国的小学教育理念就是错误的

            跟高考有啥关系

            所谓的减负,快乐教育,主要是愚弄人民,保持阶级固化。

            国内其实现在已经在学了,因为先富者们希望能将自己的优势永远保持下去。

            比如学区这个东西就极端恶心,完全就是拼爹,基本上断绝了一个平民的孩子获得最优教育的机会。

            • 家园 获得最优教育的机会应该给谁?

              或者说获得稀缺资源的机会应该给谁?

              是不需要任何代价,大家抽签决定。还是应该给愿意付出代价的人?

              • 家园 至少那些天资聪明并且勤奋的孩子应该有机会获得最好的机会

                因为一个人的出身没法选择,但是后天的努力应该有相应的收获。

                以前的小孩,只要学习好,不管家里是干什么的都能报考市重点省重点。现在就只能靠拼爹了。

                以后平民出身的人才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可以预见把持国家政治经济的基本都是富n代官n代了。

                • 家园 智商高勤奋就能获得教育机会?

                  一个人后天的努力能获得机会,那么他父母的努力为什么不能为他获得机会?

                  你赚了万贯家财,能不能不留给你孩子,让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个起跑线上,你肯吗?

                  教育是不是一个花钱的行当?如果答案是不是的话,那么不用钱衡量还有点道理。

                  美国的富人区为什么教育好?因为富人交的房产税高。

                  难道说富人花钱供养穷人小孩上学才是应该的?

                  通宝推:刹那芳华,
                  • 家园 这个问题问的好

                    这是一个真正的体现智慧的问题。

                    富人当然希望一直保持领先优势。比如美国就是1%的人拥有40%财富,而最穷的70%的人拥有7%的财富。外链出处 这显然是逐步形成的。

                    但是从国家角度来说这样真的好么?如果这个也成立的话,那九品中正制就应该是天下最好的制度,扎克伯格的99%捐献就应该被认为是SB。

                    小扎到底是真捐假捐我们也搞不清楚,不过貌似一片点赞。而从九品中正制的历史看,当年的门阀里面,虽然其实也出了不少才俊,但是然并卵,最后还是很快完蛋。这充分说明,如果社会阶层不能充分的流动,原来的上层中不好的东西就会逐渐积累,整个体系就会崩溃。

                    所以我能理解富人喜欢拼爹的制度,但是如果身为穷人却有一颗富人的心,那可就比较奇怪了。

            • 家园 学区的概念我觉得问题不大

              关键是跟房地产相结合就结出了鬼胎/怪胎。

              想当年我小时候就已经实施的小学初中就近入学,跟现在学区的概念貌似差不多。(不过当时好像每个就近入学的区域都有多所学校可选,不至于一棵树吊死)重要的是当时大家混居,没有现在这么贫富悬殊并且通过房价把贫富人群割裂开来。

              社会按照资本主义规则运行,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 家园 学区的概念必然导致跟房地产结合

                或者说本身就是从房地产的概念而来。

                其实搞这个学区制度之前,大家基本上也都是就近入学。区别就是以前优秀的孩子可以通过努力,上更好的学校。而一旦搞成学区,而且是强制的,那就彻底封死了这条路。

                再加上商品房制度,学区制就彻底沦为了阶层固化的工具。

                然后下一步,就是推行普通学校给学生减负,快乐教育,进一步降低平民孩子优秀的几率,减少对现有秩序的挑战。与此同时,好学校里面的孩子则是受到更好的教育,十几年下来,差距一步步扩大。

                对于美国来讲,他们真正的人才策略是本土精英+移民精英,本土的人才少点没关系。中国也学这个,在我看来基本就是自己找死

      • 家园 想起我当年上的唯一一门全英文专业课,高等有机化学。

        老师是个国外很多年后落根回来的,有真水平,远高于当年我们学院的大多数同行。他要求学生也必须用英语回答问题,当然考试啊,作业啊全英语。那时侯大家口语都不灵,我记得我的师兄在黑板前急的抓头,然后指着反应机理说:”this is a 氢,-----“。 把大家给乐得一塌糊涂。

    • 家园 我所经历的---- 中国大学 vs 美国大学 (完)

      看到过很多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想法和提案。我觉得教育改革首先要从大学改起,因为小学中学教育全是围绕高考展开的,大学教育不改,减负素质教育都只能是空话。

      关于大学的改革也看到过一些想法,引进终身教授制度啊,改变考核方式啊,等等,归根结底还是在针对对教授的管理。前面有河友说有大学做到了教授治校,从我自己和在其他大学任教的同学们的经历来看,目前还没有体会到。

      我体会到的,是对教授各方面工作的种种限制。我在美国,95%的精力是放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上的。评之前,每年要写工作总结,评上之后,就不需要再写了。

      在中国,科研上,只是个人之间的合作,我没有深的体会。只能说从硬件上来说,不如美国。我去的大学,正教授可以有自己的办公室,其他人,包括副教授,只能两个人共用办公室,这点让我比较吃惊。

      教学上,有各种各样的规定,来约束老师。例如,考试不允许让别的老师监考;监考时必须瞪大眼睛,满屋溜达,不可以一直坐着;教室里有监控,不知道录像有没有保存有没有人看;不允许代课;考试答案和评分标准要交到教务处,还有格式要求;不可以提前下课,1分钟都不行,迟到早退都算教学事故;要有跟学生的谈话记录,并由学生签字。。。以上的要求,美国大学都没有。

      通宝推:刹那芳华,
      • 家园 您拿的sabbatical leave是半年还是一年?

        明年如何继续国内合作?我这里公立教职的好像是每5年或10年拿一次sabbatical leave。6个月到1年。

        另外象最近西南财大的那个兼职教授,西财说解聘就解聘,合同约定里校方有这个权利吗?

        好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