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路军将领李特之死的背后 -- 温相

共:💬66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李特和李德的对骂很传神

        李特应该就是这个脾气,而且和德国人一向不合,记得有位老总回忆中提到某次开会,因为涉及对李德的批评,李特带了一支大号手枪就坐在他身边,跃跃欲试 -- 他怕李德动粗,准备先发制人。

        • 家园 黄超也一样,拿着手枪威胁朱德:

          这些人缺乏远见啊,党内斗争哪有那么简单的,张国焘也不是什么真龙天子。

          • 家园 据说在新疆审问李特等人时,是用铁桶罩在头上

            再用棍子用力敲,人受不了,就招了...

            再有个问题,请教方家:赵丹那时跑到新疆去干嘛? 老地下党员?

          • 家园 很多年以前看到过一本回忆录《血战河西走廊》

            虽然文笔朴实无华,却十分真实,还详细描述了西征红军余部协助盛世才完成对哈密警备司令尧尔博斯进行平叛作战的经过。但是当时恐怕还有一些顾忌,李特这个名字根本没有提出来,只是,也提到了在新疆问“去延安还是去苏联”的事情以及作者的后怕,令我这个看书的也心头一寒。

            • 家园 最委屈的是,当时有人因为要继续完成任务才回答去苏联的,

              西路军的任务就是打通国际路线,这些历尽苦海从马家军马刀下活下来的红军精华也被杀掉了,让人不能不叹息!

              西路军的遭遇里还有一个细节,本来主力因为遭遇强敌,已经成功突围脱离敌人北返,但是突然接到莫名其妙的电报,命令西路军继续完成任务,这里陈昌浩和徐帅及其他将领争论上级命令是否合理,最后由陈昌浩拍板转回身再杀向敌人,穷追不舍的马家军大喜过望,跑到沙特的那个马当时还不明白,怎么跑掉的红军又钻回口袋来找死了。

              陈昌浩但是说服徐帅的理由是,我们已经不服从过中央一次了,这次我们就服从吧,这个话是徐帅说的。这个也是1989年以前有借刀杀人说法的最初起源。

            • 家园 现在编的四方面军战史倒是提了李特和黄超:

              西路军这段历史还是一个谜团,以前新华文摘上发过一篇文章认为西路军不是借刀杀人,不过,你想,如果像新华文摘都肯刊登转载这种文章就说明借刀杀人这个观点已经在党史研究界不是一个孤立的观点了。

              李先念生前对西路军事件的原则是三不,不看、不谈、不写。这个原则里面包涵的内容可是够丰富的了。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廖盖隆在徐向前死前的一年采访了徐帅,徐最后和廖说了一些贴心话,被廖后来登在《炎黄春秋》上面,徐的这些话和党史原来的记载大不相同,然而这还只是徐要说的一部分而已,而那些不说的后来就被带进了八宝山了。

              • 家园 我看徐帅在这个问题上不怎么老实

                西路军只要不东返,无论是走是留,都是在马步芳的地盘上,除非给二马以沉重打击,至少使其短时间内不敢碰西路军,否则结局能有什么不同?他晚年在回忆录里设想的计划,一路飞奔到新疆取了军火再往回打,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从肃州到安西1500里沙漠,他们两条腿还能跑的过对方四条腿怎么着?

                一位堂堂的元帅会连这点常识都弄不清楚吗?不能吧。只能说他自己思想从来就通过而已。

                那些不说的话是什么?为什么同意张国焘的西进主张?为什么火速渡河?为什么夸下海口“我们有绝大把握消灭二马”?这些话说的出口么?

                • 家园 我也有同感,但是我没敢这么说,徐帅在好几个关键问题上是可以

                  解谜的人。

                  西路军的问题是涉及党史的重大问题,徐帅留下话没说,怎么对得起那些埋在黄沙下的数以千计的红军英雄,和他们的无辜生命比起来,有什么不能说出来的?顾忌的是什么?

                  电报的问题,既然敢对末帅叫板,索性就一竿子通到底,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徐帅处在唯一历史证人的地位,他不说,神仙也理不清这段公案。

                  • 家园 其实西路军的问题本没有那么复杂

                    一支人比枪多,枪比子弹多的军队,听说有大批武器弹药如果不两眼放光才真正是不合理了,恐怕当时中央和西路军自己在这个问题上都心存侥幸,以为再挺一挺就行了,才最后弄的不可收拾。徐帅晚年还一再说如果得到了那批军火如何如何,可想而知当年盼望之热烈。

                    如果说中央和西路军有分歧的话,恐怕就是中央更在意先收拾二马再取武器,西路军更在意先取武器再收拾二马,事实证明,中央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比西路军高明。

                    • 家园 西路军问题上,枪和子弹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当时中央对于能否在陕北立足还有疑虑,西路军是打通通往河西的必要手段,张国焘在这件事上不也是赞成的吗?所以,以往以借刀杀人理解西路军我以为片面了。但是,西路军在征战过程中,中央军委给部队下达的命令有些看来就是昏招,这点官修本的《徐向前传》中也不讳言。

                      • 家园 我看还是西路军没有真正明白他们的处境

                        中央早就告诉过他们了,“远方坚决反对退入新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徐帅直到晚年还一再说去新疆取军火,这封电报他忘了?),那么西路军西进的终点最远也就是安西,仍然在二马的地盘之内,既然如此,中央要他们是走是留又有什么区别?无非是早一步走到肃州还是晚一步走到肃州的问题,仍然要在这里和二马决战。

                        所以,无论是西进,还是停下来建根据地,给二马以重大打击都是前提。这点中央看的明白,西路军始终没看明白,等他们看明白时已经无力给二马以重大打击了。

                        官修本的《徐向前传》在这个问题上大概是采纳的徐帅的观点。但在我看来,徐帅在这个问题上心底的伤口太深,妨碍了他真正反思。

                        • 家园 是为尊者讳而已.

                          出昏着是因情报不实,这与现在一些情况不也是一样么;为了上级同意自己的建议或思路,故意将部分情况快报告、重复报,一些情况慢报告、顺带报告,甚至滞后报告。

                          那时西路军的作战区域是组织情报的盲区。上级同意了,就有人背书了;况且那边获取接应必须的条件。

                      • 家园 温相的这个观点不错

                        毕竟陕北不是富裕地方,不向外发展不可能养活远道而来的三大主力红军。能不能立足陕北,就凭这个中央也不得不考虑。大概西征同时,林彪徐海东也东征了,等于陕北根据地一时间能打仗的部队都派出去了。可见向外发展之急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