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记那些曾经流连的网站 -- yizhu

共:💬123 🌺894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记那些曾经流连的网站

    自1996年买了电脑之后,我就开始了自己的上网生涯。20年来,我在互联网的大海里遨游,浏览过不计其数的网页,见证过许多互联网大事,也有过许多心爱的网站,曾经流连忘返。而今那些网站有的已经不在,有的沉寂下去,特写文记之,为那些共同度过的日子。

    1. 流金岁月之文学视界后花园

    2. 他朝两忘烟水里之晋江文学城

    3. 十年一觉天涯梦之天涯论坛

    4. 滚滚长江东逝水之西西河

    5. 浪奔浪流之新浪网

    6. 再回首之文学城

    7. 似有故人来之丫丫的港湾

    8. 小城故事之CFC

    通宝推:黑衣夜行,芷蘅,履虎尾,朴石,nettman,易水,
    • 家园 8. 小城故事多之CFC

      CFC是我们渥太华的本地华人论坛,全名是Come From China。

      大概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当地网站吧?大家讨论附近哪一家餐馆味道比较正宗,服务态度好,本周哪家店有好的折扣,大家赶紧去抢购,或者家里水管不通,暖气不转,冰箱漏水,车库不自动,来网上求助。。。

      CFC是2002年创建的,我是2003年搬到渥太华的,而我在2004年就注册了CFC的账号。根据我的慢热性格,我总是在注册之前观察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应该一到渥太华就注意到了CFC。

      有了孩子之后,尤其是有了老二之后,整日里围着孩子打转,生活忙忙碌碌,工作一团乱麻,根本顾不上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局势,生命中更重要的是柴米油盐。这时候,CFC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给孩子们申请托儿所,要在waiting list上排队,CFC上有人提醒你,要隔一段时间打个电话,显示你依然在等候,否则他们更新waiting list,可能会因为你inactive而把你的名字划掉。

      想给孩子们找钢琴老师,绘画兴趣班,或者篮球,足球,羽毛球的俱乐部,上CFC发个帖子吧,总有热心人,让你得到满意的答复。

      大学的同学会,还有同乡会,或者社团,有什么活动的时候,也总是要在CFC上吆喝几声,召集群众,通知集会的时间地点。活动胜利结束了,还要写文章贴照片在CFC上汇报一下。

      社区里有什么新闻,CFC上总有人就在附近,知道内幕,然后发到CFC上告诉大家,记得在CFC上看到过发消息有Moose在街上闲逛,提醒周围的人们出门小心;看到过南部小区里有火鸡出没,街心公园有郊狼踪迹,大家一定要留意;去年六一,有只黑熊跑到住宅区翻垃圾,于是第二天,CFC上就有了帖子“昨天石桥镇的熊孩子”(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446390/)。。。

      当然,也有一些不那么有趣的新闻。那一年,渥太华发生了公车撞火车的严重事故,那天CFC上大家都很紧张,有人亲眼目击了事故的发生,有人坐了前一班车,有人正好误了,车上的人有的是邻居,有的是相识,那天我正好没有上班,接到老公的电话之后,赶紧就上CFC看个究竟。

      渥太华是个小城,华人也不是那么多,大家戏称自己住在渥村,渥村之下又细分了一下,有坎屯,吧屯,还有月亮湾大队,自我调侃。那里都有热心的人,CFC上颇有几个知名ID,既爱灌水聊天,还给大家提供消息,解决问题。最热心的一个被大家尊称为“村长”。如果CFC的村长准备竞选我们渥村的村长,他会得到我的一票。

      每到4,5月份,就会有家长讨论谁家得孩子收到了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又有几个拿到了奖学金,年年总有几个出色的华人孩子,看着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只能一再告诫安慰自己,“不要攀比”,“癞痢头儿子自己的好”。

      在CFC上,看到过有人自己盖房子(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495815/),有人在后院修水景,挖池塘,养锦鲤(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080142/),更有很多自己装修地下室的,后院种菜的,养花的。小小渥村,也是卧虎藏龙之地。

      我这人平时看得多,不爱发言。这两年开始写点东西,一些人生地小感悟啦,在老年痴呆症到来之前,记录一下不想忘却的记忆啦,有时候也想发到CFC上去,可是大家都是家长里短地聊天,而我一本正经地去悲风悯月,实在太不合时宜了,自己都有点儿别扭。我还是太放不开了。

      去年舞林大会之前,作为一个跳舞积极分子,我在CFC上发了一篇,《在成为大妈的路上狂奔》,写我的跳广场舞体验,得到了不少支持。今年,我又准备了一些文章,打算在舞林大会前一个月,每天发一段,轰炸CFC,为舞林大会造势。你们准备好了吗?我就要来了。

      后记:

      我去过那么多网站,浏览过无数页面,到如今,常去的只剩下这么几个。如果网站可以拟人化,文学视界后花园就是我曾经的最爱,虽然分开,却依然怀念。晋江文学城是纯纯的初恋,可惜后来观念不合,渐行渐远。天涯是腻友,曾经形影不离,通宵达旦,得意尽欢,而今我意兴阑珊,玩不动了。西西河是君子之交,因为平淡,所以久远。新浪是旧友,近来疏于联络,感情日渐稀薄。丫丫的港湾,文学城和CFC,是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后的寻常生活。

      通宝推:旧时月色,盲人摸象,
      • 家园 CFC十多年前上过一段时间,感觉小留比较多

        我05年还在多伦多,因为工作不如意。想换个城市,想多了解一下渥太华,就留意了一下cfc。

        印象最深的就是05年圣诞的枪击事件,遇难的两个学生都在cfc有ID的

    • 家园 7. 似有故人来之丫丫的港湾

      丫丫的港湾(yayabay.net) 是一家立足于北美,以服务全球华人生活娱乐、购物、理财为宗旨的综合型网站。

      我是从文学视界后花园姐妹们那里知道的丫丫的港湾。相信这里一定还有不少当年后花园的姐妹们,那次海阔天空露面时,就有好几个姐妹暴露了。

      我在丫丫的港湾,主要是看小说。晋江文学城开始VIP,看书收费之后,我人在海外,不好充值,于是四处找寻可以看小说的地方,也试过不少网站,很多网站总是不停弹出广告,兜兜转转,最后就在丫丫的港湾固定下来了。

      我喜欢丫丫的港湾页面比较清爽,没有弹出的广告,一页可以有很多章,不像别的网站需要一章一章翻页。看的时候还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评论。

      我喜欢这里禁止灌水,回帖要求发表与小说情节、人物相关的评论。不能发少有10个字,无意义的非评论性回复,比如“支持、顶、沙发、路过、好看、不錯、谢谢更新、等更新、收藏一下、楼主说的对、我喜欢、这就去看、哈哈、记号(mark)、**章节更新了、怎么不更了、等完结再看、什么时候更新、期待更新、文好瘦、养肥再看,等等。”这样子,追文的时候不至于迷失在大水里,找不到想看的部分。

      我还喜欢这里“只看该作者”的设定,这样子追文的时候就可以过滤掉评论,专心看小说。大多时候,我还是挺喜欢看评论的,偶尔,憋不住了,也要开口说上几句。不过,我这人不爱发言。记得在追《福尔摩斯夫人日常》时,我发过言,一次是夏洛克和路德维希调情时,我回了一句,“想替夏洛克对路德维希说一句: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还得了楼主送的花,另一次是路德维希看到了爸爸给她的留言,我也感慨了几句父母之爱,可刚才去查时,都已经被删掉了。

      现在的网文,有的写得特别长,如果热门的话,回复也特别多。丫丫的港湾还有热文重发这一措施,我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想要重温一下喜欢的小说,就不需要翻那么多页了。有时候,我也搜索“热文重发”,看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好文。

      这里的论坛针对回帖的规则比较多,除了禁止灌水之外,还禁止吵架,禁止催文,禁止刷屏,禁止歪楼,禁止广告,如有违反,会给予禁言甚至禁止访问的处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丫丫的港湾给大家打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聚集了一大批人在北美的女读者。我还是很喜欢这里的阅读环境,毕竟,大部分时间,我只想静静地看帖。

      我从2009年注册,到现在都六年多了,几乎每天都要在丫丫的港湾消磨一段时间。上班的时候,工作的间隙,也有抽空瞧瞧有没有更新。这些年,我的绝大部分言情小说都是在丫丫的港湾看到的,有特别喜欢的,我就再从网上下载一个TXT版本保存,陆陆续续收藏了好几个G的言情小说。前一阵,新浪封了我的微盘,我又损失了一批。

      这两年,感觉丫丫的港湾也冷清了许多。原因大概有好几种:比如大家人在北美,那些国内的职场,高干,校园文都有隔阂;比如国内地主流读者是小萝莉,她们的口味影响了小说的走向;比如国内言情小说发展到现在,有了各种流派;比如小说看多了,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了无新意。。。

      言情小说也是有一个发展历程的,最初的琼瑶还是很纯情的,后来的席绢那一代台言就开始加调料了,再后来调料越来越多,口味越来越重,一开始年龄不是问题,然后性别不是问题,最后连物种也不是问题,我终于Hold 不住了。

      有道是,“记录一再被打破,底线一直在降低”,有时候在丫丫的港湾看到妹子的签名,“您好,您的系统已由『女子』升级为『腐女子』,爱好由『男』升级为『男男』。世界观已刷新,下限已调低,节操已删除。恭喜您,战斗力翻倍。”忍不住会心一笑。

      现在常常陷入文荒之中,好像大家也都有同感。有时候跑到讨论推荐区看大家的推荐,可惜我现在的口味比较挑剔,修仙的不看,末世,机甲,网游,空间,人兽,女强,宫斗,宅斗,统统不看,还要求文笔通畅,情节合理,三观正确。。。好吧,我不文荒谁文荒?

      如今看小说也没了耐心,以前看了开头,捏着鼻子也要看到最后,现在只要第一章没有吸引住我,立刻弃文,一拍两散,绝不浪费自己的时间。

      我这只看帖不发言的人,因为在线时间长,也一步一步从童生,秀才,举人,修炼到了同进士。我准备最近在原创区发几篇文章,看能不能再升一级。毕竟,“同进士”与“如夫人”,说起来总不太好听。

    • 家园 6. 再回首之文学城

      顾名思义,文学城最早也是做文学网站起家的。文学城大概是最早的中文BBS吧?当时颇聚集了一些北美的留学生们。也很有一些才子才女们,印象最深的是莲波用“诗经体”翻译的《斯卡布罗集市》,佩服得很啊!一直记到如今,前几年天涯上还有人怀念呢。真可谓,“姐早已不在江湖,江湖上却流传着姐的传说”。

      当时北美的中文网上颇有几个大家,除了莲波之外,记得的还有散宜生,图雅,方舟子。方舟子建的《新语丝》,当初我也常去的。还有一个女性文学网站叫《花招》,我也流连过许久。有一个叫《国风》的网站,古色古香,是侧重中国的古典文学,真的很好。我还发现过一个网站,连载《金瓶梅》,每一章都配了一副极精美的古典春宫,可惜只连载到76章,就太监了,真是让人扼腕,叹息不已!

      这些北美的中文网站大都没做长久,因为很多是几个人志同道合,把网站做起来,没多久就失去了兴致,然后就丢开了。大概2000年左右,北美的中文网站渐渐没落,不过,国内的网站正好崛起了。所以,我很快就投入了国内网站的怀抱。

      我曾混迹过文学城的不少版块。文学城曾有一个版块是成人文学,还有几个人记得?我还进去参观过,我会告诉你么?

      文学城毕竟比较贴近北美生活,所以我也一直在文学城出没。常去的版块有几曾回首,文化走廊,奇闻怪谈等,后来我发现,这些内容,天涯上更多更好玩。后来,我每天查看的就剩下文学城的新闻。

      1996 – 2001年期间,是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机遇,也产生了很多奇迹。那真是一个梦幻般的年代,可能再也不会重来。记得最早是Yahoo,杨致远28岁就成了亿万富翁。周围的也有,四个多伦多大学的毕业生,建立了一个网站,被收购了,于是几个刚离开校园的年轻人就成了百万富翁。还有更接地气的,来陪读的夫人,学了3个月JAVA,拿到了6万年薪的Offer。。。

      最早用的浏览器是Netscape,当时觉得比IE好用多了。可是,微软出招,在Windows 98 里自带IE,于是把Netscape给挤垮了。

      97,98那两年,苹果差点儿破产,股票好像都不到1美元。然后,乔布斯拿着1美元得年薪回到了苹果,先是出了Imac,有各种彩色外壳,而最初的计算机大都是灰色地,接着是Ipod,到Iphone, IPad时,苹果已经成了市值最高的公司了。不到10年,苹果就彻底翻身。有时候想,如果那时候我能买一些苹果的股票。。。好吧,我那时候很穷,身无余财。真有钱也不敢玩股票。

      我们的第一台电脑,花了3千多加元,而那会儿我们的房租也不过400,每月的伙食费不到200.那台电脑现在还在我家地下室呢,大概可以做古董了。

      2001年得911是一个转折点。911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下子戳破了互联网的泡沫。

      老公2001年3月定下工作时,还有签约费和公司股票。到2001年12月份,公司就裁了一多半人,老公也在其中。还有加拿大的北电和美国的朗讯,据说那几年招人时,学历史的都能进去,911后不到一年,就开始上万上万地裁人。2001年春天的时候,北电的股票是130加元一股,几年之后,原来的1万加元的股票就跌倒1元以下,后来北电破产,就一文不值了。

      老公是2002年5月进的北电,在大裁员之后,可是北电年年3月份要开始新一轮裁员,一直折腾到9月份,歇上半年,又开始新的一轮。折腾了几年之后,老公终于主动求去。而我们一个朋友,先在北电,然后去黑莓,十几年,年年经历裁员,她虽然很幸运,一直都没有被裁掉,可是跟我们说,快被折腾出精神病了。

      当年和文学城类似的网站还有几个。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就这个了。文学城应该是北美最大的中文网站了吧?

      前不久,我又在文学城申请了一个博客账号,准备在这里安营扎寨。上网20年,已经没了当年在网上到处探险的精神劲儿,我现在只上固定的几个网站。希望能与文学城相伴到老。

      通宝推:领班军机,桥上,浣花岛主,关中农民,易水,
      • 家园 想起了北电

        大学是非211的,地方也相对闭塞观念保守,传说中有师姐进了北电、有师兄去了宏基写底层驱动,都是传说中的神话,以至于他们同时被南海舰队“批发”要走的显得不值一提。

        也正是世纪之交的那两年,部队“批发”毕业生,不过听辅导员说又有“退货”,甚至当逃兵的,“批发”的神话也只有一次

        后来大四有电话交换实验,就是用北电的芯片,还是DIP的,不知道现在实验箱还在不。敷衍潦草的做了两个小时实验,我带了个口琴,把看似很标准的正弦传到了别的桌子的示波器上

        • 家园 北电值得写一篇长文

          可惜我没有在北电做过,常听老公在家里抱怨。911之后,北电很有几个决策错误,否则,即便有华为排挤生存空间,也应该是慢慢枯萎,而不是轰然倒下。

          在渥太华,很难找到与北电毫无关系的人,即便本人没有在北电待过,也总有亲朋相识在那里干过。

          北电中国区的负责人姓毛,是毛人凤的儿子,就是那个保密局长毛人凤。

      • 家园 果然老网民

        最早用的浏览器是Netscape,当时觉得比IE好用多了。可是,微软出招,在Windows 98 里自带IE,于是把Netscape给挤垮了。

        Netscape也算是自己作死自己的。 想一个浏览器一统天下,把自己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慢,也越来越不稳定。被抛弃不仅仅是因为微软在操作系统里自带IE,还是走错路的缘故。 开源后的Mozilla Suite也走过弯路。现在的firefox就是想明白了及时瘦身才受欢迎。

        当时北美的中文网上颇有几个大家,除了莲波之外,记得的还有散宜生,图雅,方舟子。

        图雅和方舟子在usenet牛屎铺 (newsgroup)时代就成名。那时还没啥网站和BBS。

        我曾混迹过文学城的不少版块。文学城曾有一个版块是成人文学,还有几个人记得?我还进去参观过,我会告诉你么?

        和“ 关中农民 ” 有共同语言了,没准他宝推这贴子就因为那个版块。不过他喜欢的好像是[**]的板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