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中国开发出替代CAS9的新型基因编程技术,诺奖级 -- 尖石

共:💬74 🌺596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中国开发出替代CAS9的新型基因编程技术,诺奖级

    5月2日,Nature系列顶级刊物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韩春雨副教授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这项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对CAS9技术提出重要的挑战,它几乎规避了CAS9天然的弱点---脱靶效应。也提示这项技术未来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研究作者韩春雨副教授在国内是籍籍无名的一位学者,在艰苦的实验室条件下开展本项工作。

    该研究成果找到了对基因组位点编辑范围更广的基因编辑工具。该工具完全不同于以RNA为向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从古细菌来源的Argonaute(简称NgAgo),利用短链DNA作向导,真正实现了对基因组的任意位置进行切割,将基因编辑的可能性推入了更广泛的境地。该项技术具有以下明确优势:

    1. 向导设计制作简便:可以像合成PCR引物一样合成短链单链DNA向导;向导可直接转染细胞和组织而无需构建向导表达载体。2. 可编辑基因组内任何位置:Cas9基因组的靶点选择受到PAM区和富含GC区的限制。而NgAgo对靶点选择没有限制,对基因组任何位置都能有效引入双链断裂。3,由于向导核酸是DNA而非RNA,因此避免了RNA易于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而带来的失效或者脱靶效应。4,对游离于细胞核的DNA具有更高的切割效率。

    与Cas9技术相比,Cas9需要19个配对的碱基,并且要求在需要编辑的基因组上这19个碱基后面必须紧邻一个符合一定特征的三碱基序列(PAM序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gRNA的设计,而NgAgo–gDNA系统不需要PAM序列,拓宽了其设计范围。因此,从理论上讲,Cas9技术存在极限。

    但是,NgAgo结合24个碱基的gDNA,这比Cas9的gRNA(19个碱基)要长5个碱基,理论上其精确性要提高1024(4的5次方)倍。DNA编辑相当于在一本书中的某个位置找到一个短单词将它替换成另一个长单词,这样就不容易出现误替换现象。举个例子,如果替换一篇文章中的the这样的简单单词,很容易把含有the三个字母的单词误替换了,如they,但是如果找一个更长的单词,如pneumonoultramicroscopy,就不容易出现误替换现象。

    不仅如此,NgAgo–gDNA系统对向导序列-靶序列错配容忍度很低。gDNA上任何一个碱基的变换都会降低NgAgo的切割效率,如有三个错配则使其完全失活。这在另外一个机制上提高了NgAgo使用的精确性,特别是一些富含GC序列的地方,NgAgo系统比Cas9系统效率更高。NgAgo的gDNA需要5’端磷酸化的单链DNA (5p-ssDNA),这种形式的D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几乎不存在,这保证了NgAgo不会被内源的DNA序列错误带到不该去的地方。该系统的另外一个优点是5p-ssDNA是外源转化进细胞的,其时间和浓度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而Cas9系统的gRNA是内源表达的质粒,难以精确地控制。

    该成果是我国首个“中国创造”的尖端生物技术,打破了外国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垄断,研究水平可比肩国际一流大学同领域,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A. Doudn和麻省理工的ZhangFeng教授的工作。该技术可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者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在人类血液、器官的编辑和再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医药,农业,畜牧等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由上述报道可知,该项技术相较于CAS9技术,的确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规避了令人头痛的脱靶效应,其应用前景是不言而喻的。

    该项技术特征

    RNA 导向的核酸内切酶Cas9使得基因编辑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然而,尽管科学家们已尝试多种方式对Cas9系统进行优化以提高它的效率和特异性,但该系统的实用性依然受到了一些因素的限制,包括其对导向-靶向(guide–target)错配的耐受性以及导向RNA相对容易形成二级结构等。

    类似于Cas9,来自Argonaute蛋白家族的内切酶也可以利用寡核苷酸作为引导,降解侵入性的基因组。Argonautes在基因表达抑制以及抵御外来核酸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4月12日,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研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Argonaute非典型的导向RNA特异性,论文的通讯作者是CRISPR先驱之一的Jennifer A. Doudna。

    5月2日,最新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中,河北科技大学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NgAgo)是一种DNA导向的可用于人类细胞基因编辑的核酸内切酶。NgAgo可结合约24个核苷酸大小的5′磷酸化单链导向 DNA(guide DNA ,gDNA),有效形成位点特异的DNA双链缺口。

    据悉,CRISPR/Cas9的靶向特异性 是由两部分决定的,一部分是RNA嵌合体和靶DNA之间的碱基配对,另一部分是Cas9蛋白和一个短DNA基序(DNA motif)的结合,这个短DNA基序通常在靶DNA的3'末端发现,被称为前间区序列邻近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文献]。

    与Cas9不同,NgAgo–gDNA系统不需要PAM,初步鉴定表明,该系统对导向-靶向(guide–target)错配耐受低,且对编辑富含G+C的基因组更加有效。据介绍,Cas9只存在于原核生物中,而Argonautes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有机体中。

    此外,要想与Cas9正确绑定,导向RNA必须有3′RNA-RNA杂化结构,而与Argonaute绑定不需要导向分子有任何特定的二级结构。另一方面,Cas9只能切割PAM上游的序列,而Argonaute不需要靶标有特定的序列。作者们表示,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有望成为编辑哺乳动物基因组的精准有效的工具。

    该技术的优势:

      1. DNA 比RNA更稳定,更易操作。操做过RNA的都知道。

      2. 削减了gRNA并非用于matching的冗余部分,精简了Primer,取消了PAM的限制,以及5' hairpin stemloop,而且直接用单链DNA。这些特质都完胜Crispr/Cas9

    可惜的是本文中出现的: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s. 应该是韩教授忙着发文章,没有先申请专利,或专利申请滞后了。基因组改造领域看来又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研究发表后,中外专家对这项技术极为有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评论:

    1、这个牛大发了,取消了PAM的限制,以及5'hairpin stemloop,而且直接用单链DNA。这些特质都完败crispr/cas9,效率看数据它们俩差不多。如果能够得到crispr/cas9在美帝相应的资源投入,对这个自然系统进行工程优化,有希望把crispr/cas9比下去。后发优势啊!doudna(甜圈),church(教堂),zhang看到这个工作估计特妈脸都绿了。忙活了半天被无名之辈超越了,脸往哪搁哦。

    2、14年这篇文章说TtAgo只能在 >65度的时候起作用,韩的文章是15年6月提交的,而且韩的文章的好多assay都是参考14年的nature的,这速度够快了啊!估计其他实验室也有人在做,但是没这么快?这片文章发现的蛋白质只针对ssDNA和超螺旋的质粒DNA,所以不可与河北这个组发现的蛋白同日而语。但是有可能前者给后者启发了灵感。读到14年的文章之后,大家玩命的去试那个蛋白的同源蛋白,运气好的人就试出来了。而CRISPR/Cas9的那帮大佬们太自信,看不上这些野路子,一如既往的在cas9系统上砸资源进行优化,最后傻X了:无名之辈竟然找到了天生丽质、不加雕琢就把Cas9比下去的系统。基因编辑白菜价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生物#基因通宝推:黄河清,小戎,indy,joomla,梓童,决不倒戈,盲人摸象,唵啊吽,关中农民,普鲁托,易水,尚儒,桥上,脊梁硬,石狼,
    • 家园 一个韩春雨倒下了,又有后来人

      我国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 或将为防治老年痴呆提供思路

      共同点 小学校,低职称,长时间不出成果,长时间坚持。

      我们这些不搞科研的,要对搞科研的宽容,只要花钱不多,长时间做大量实验的,我们都要支持。

    • 家园 韩春雨当选河北科协副主席 所在学校获两亿投资

      新华社伦敦11月23日电(记者张家伟)中国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发表的有关一种新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几个月来在国内外引起巨大争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3日刊载的一篇新闻报道援引韩春雨的话说,他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

      韩春雨团队今年5月在全球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报告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根据论文,与当前基因编辑领域内的主流技术CRISPR-Cas9相比,NgAgo-gDNA技术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但随后中国以及国外都有学者公开表示,无法重复论文中描述的实验。这项研究成果遭到多方质疑。

      《自然》的这篇新闻报道引述韩春雨的话说,他现在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他目前正在进行实验来进一步确认,有了结果后他会把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公布出来。他告诉《自然》,自己还需要一点时间。

      这篇报道还提到,此前有一些科学家接受该杂志采访时曾表示能够利用韩春雨团队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方法获得初步结果,但其中一位科学家的最新说法是,相关数据让人困惑,现在无法得出结论。《自然》说,这些科学家都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以免被卷入争议中。

      韩春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他自己曾多次重复实验,但质疑声仍不断出现。不过,相关讨论近来已从舆论关注走入正规的学术轨道。

      11月11日,中国南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子刊《细胞研究》上发表论文报告说,在斑马鱼模型上发现NgAgo技术可以做到“敲低”基因,但没有发现这项技术有“编辑”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说,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这项研究“并不能支持或者反驳此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

      11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NgAgo的疑问》的文章,由国内外多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联合署名,文章对韩春雨团队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结果提出质疑,表示无法重复其实验。同时,作者们也呼吁韩春雨团队尽快澄清其中的疑点,提供更详细的实验资料。

      《自然》杂志网站的报道提到,《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现在仍在调查这一事件。《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8月初曾发布声明称,鉴于韩春雨论文引发的巨大争议,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这篇新闻报道中也说,《自然》的新闻团队与《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是相互独立运作的两个团队。

    • 家园 没有人再跟进这个研究了吗?现在网上很多讨论的,

      用了韩老师的质粒,和他们提供的 protocol, 但是无法重复出来,质疑声很高。

      我真心希望是韩他们留了一手没有公布,所以大家重复不出来。不过即使这样也很伤人品的。别人信任你用你发表的方法,结果你在里面做了手脚使别人不能有效应用这个方法,这就失去了发表的意义了,在科研界还是伤人品的事情。因为别人的时间和试剂都是很大的花费啊。

      可千万别是假阳性导致的结果,然后作者误判认为是正结果,那失误就大了,这样的话也太伤国内生物的名望了。国内媒体炒作那么高,怎么收场。当时我就反对他们打鸡血一样乱报道。一个应用技术必须能被别的组证实了无误才敢说明他的有效性,结果国内就炒作得一浪高过一浪。

      通宝推:jhjdylj,
      • 家园 国外60多家做了,20多重复了

        在生物中重复率很高了。现在是国内做点东西,一堆质疑出来了;要么是学霸型的争风、打压;要么是见不得好贬低,比如颜宁的“跟风型”。

        殊不知在CRISPR一统天下的情况下,能发现一个新型的可实用的新方法是多么重要和难,更别说这种方法一出现在某些方面就比CRISPR有明显优势,尤其是理论方面。看农民兄好像也是做生物的,不会是学霸们的马前卒吧。

        • 家园 学霸跟我有屁关系,我是真心希望这是个好技术,能跟

          CAS9竞争的东西。你这个60多家重复了,20多重复出来的信息来源是那里?你能提供一下吗?

          能被大家讨论是好事,说明这个技术引起注意。

          • 家园 韩本人在北大演讲透露,有20多家能重复

            他还进一步说,原来的版本是初级版,实验手法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实验技巧,他又特别研发了升级版2.0版,以及smart版,据说很快会对社会公开。

            今天我在知乎还看到一个印度实验室声称能够重复了。

            Debojyoti Chakraborty

            1:17 PM (3 hours ago)

            Hello everyone,

            we have successfully used NgAgo in HeLa cells following a protocol where we used 700ng NgAgo plasmid and 500 ng gDNA (non purified, heat inactivated PNK). We confirmed knockout of GFP from a plasmid and could see the effect even after 96h. About 40% reduction in Western blot could be seen although there is scope for more optimization.

            cheers

            debo

            作者:John Ha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68937/answer/108492103

            Hi,

            No way to know yet actually since we have done this once just to check if there is a reduction in gfp which we observed both by facs and western. We are currently sequencing the products to rule out Rnai if any. Will let you know if that's confirmed

            Best

            Debo

            Dr. Debojyoti Chakraborty

            Room 129, CSIR-Institute of Genomics and Integrative Biology

            Mathura Road,

            New Delhi - 110025

            • 家园 现在关键就在这个测序,所有号称能重复的目前

              还没有看见谁说测序能确定基因改变。western and facs 结果很多时候遭人诟病,因为可靠性不是很高,重复性差。不同的暴光时间会导致western结果差异很大。

              希望看见那个组能测序证明确实没问题。这个技术的可靠性说小了关系到韩的研究前途,说大了关系到整个世界科研界对中国生物研究的态度,大意不得。

              既然已经申请了专利,韩完全可以把最仔细全面的 protocol放到自己实验室主页上,或者学校主页上。既让大家易于重复,也能增加学校知名度,双赢。

              他这个需要高超的技术是站不住脚的,而且是大家诟病比较多的地方啊。

              • 家园 应该是DNA链的拓扑的问题

                根据文章中的图1和图S3,NgAgo在体外只能切超螺旋DNA,不能切线性DNA。TtAgo的文章里面也提到同样的问题。似乎这一家族对DNA链的拓扑有要求,估计与load到DNA链上的机制有关。所以没修改之前在基因组的大多数区域会遇到困难。韩也说了在做基因组编辑之前先试共转染的质粒,大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个印度人做的也是质粒。

    • 家园 我感觉这里有偷换概念,体外操作基因技术才是诺奖级

      而这项技术仅仅是体外操作基因技术的一种,既不是最早,也不是最好,甚至能不能推广都是问题,凭什么值诺奖了。

      要值诺奖,他至少是要能成功推广,而假如这项技术能够改良成为体外操作基因技术的主流技术,并且能引导新技术的发展,那才是妥妥的诺奖级别,现在看起来还远得很。

      但即使是诺奖级别,也未必一定能得到诺奖,也有一些妥妥诺奖级别的,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比如克隆羊的那个研究者,因为死得早,而诺奖不给死人,就没有了。所以他还得活得久,才有机会拿,像屠呦呦能得奖,除了政治考量外,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她活的足够久,许多研究者都比她死得早。

      当然,这东西肯定值一篇SCI的,但值不值其他的奖项,还要接着看,不过我觉得国内的奖项应该会拿一些,毕竟国内的水平太低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