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戚本禹回忆录》 -- bshu

共:💬598 🌺6191 🌵1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啥失望?

            他毕竟还是体制内的人,应该还是体制派

            • 家园 失望?

              你的意思是 右而左看了李捷的访谈视频为何会失望吗?

              那你要去看右而左那篇文章了,我的理解是右而左认为决议的核心部分是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是立场的原因,而李捷可以看到最多最广的档案资料,迫于体制内压力说出应景的话那还情有可原,但右而左分析李捷是内心深处接受了决议的内容,所以他又对李很失望。

              但匪夷所思的是,李又说出~有些资料不便公开,因为对其他高层领导人不利~之类的话,这是矛盾的啊。李的立场到底在哪?他是调和的吧?这不像戚和关,真的汉子,由始至终忠于毛思想。

      • 家园 李锐这王八蛋就算了吧

        这厮便血吐血都不算啥,明明就是个吸得过饱的blood sucker。。。。

    • 家园 【疑问】庐山会议究竟发生了什么?

      十几年前到西西河,是西西河极大影响了我的三观。西西河的讨论让我逐渐理解了文革和之前的政治运动。

      迷雾逐渐散去,但有个问题一直不得其解:庐山会议究竟发生了什么。

      彭总反对修养,按说对纠正修养和矮子的乱搞瞎整有帮助,但为啥会被老毛反对?回忆录作者没有去庐山会议。

      反对修养怎么会导致分裂呢?

      是怕彭总枪指挥党?

      • 家园 庐山会议搞掉彭

        大背景是彭德怀这个人亲苏

        通宝推:东方青木,
      • 家园 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因为作者在四川种实验田的原因,没有上庐山,所以回忆录里没有明确写出庐山上事件发生原委,只有一些转述,觉得挺遗憾的,这件事情一直都是个谜团,没有太清楚的说法。

        楼下铸剑兄的说法,有部分我是有些不太认同的,铸剑兄用了一些当事人的言语来推断,那我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铸剑兄分析说彭总反对的顺序是毛周刘,这个好像有点不太对,要说彭总这个人,谁也看不上,他对总理也是敢骂狗婆的,但要说彭总反对主席,除非彭总膨胀到极点了才这么蠢,早不反晚不反,就在这个关口反主席?凭什么?就因为主席在大跃进也负有一定责任,不是一贯正确,还是觉得主席老了,不行了,就动心思了?彭总不会这么简单粗暴吧?最明显的就是所谓的万言书,无论怎么说,万言书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万言书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可以猜测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构思。主席是本来准备散会下山了的,如果说万言书针对的是主席,那他把万言书印发给所有与会人员,这算怎么回事?同时彭总在万言书印发以后不是还埋怨主席不该印发么?这怎么解释?如果万言书冲着主席来的,这么事情都解释不通吧,既然对领导又意见,写了一封针对领导的信,又给了领导了,那就两种情况,第一,是私下跟领导说话,好心指出领导的错误,领导不领情,不认错,发出来让单位的同志们讨论;第二,就是信的内容就是跟领导杠上了,然后领导发出来讨论,彭总总不会天真到认为都已经直接给了主席一封信,跟主席杠上了,然后还能私底下搞小动作吧?主席能安稳的容得下他的布置?反正无论怎么说,如果是真的冲着主席来的,他的万言书一上去,他就得做好和主席摊牌的准备,而不是天真的埋怨说主席不该公开什麽的,这个太不合常理。

        我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万言书的内容,其实就是向主席告某些人的状的,是跟密折同样性质的东西,针对的是某些人,彭总埋怨的是,”特么我私下向老毛你告状,要把某人撸下去,你特么怎么把这东西给公开了,你要我怎么混“,但既然万言书已经公开,讨论的东西就有点变味了,反正都已经刚上了,彭总的蛮性上来了,矛盾也已经公开了,有些话就能解释的通了。比如刘说的,与其你篡党不如我篡党。意思不是很明显?比如貌似是朱老总说“主席还在你就这样,主席不在了谁还管的了你”这话,不也是这样?至于说跟张闻天还有几个秀才开会密议之类的,这个也能解释的了了,说毛主席是晚年钢叔,甚至连晚年钢叔都不如,意思不就是说老糊涂了,忠奸不分,良莠不辨。内结张闻天,外结苏援,任谁都会觉得彭总到万一主席去世,他就要有内外联动以防不测的举动吧?真到那时候,你看他们这组队,不活脱脱党政军都有人了吗?被扣上结党的帽子,还真是不冤。另外,隔壁毛熊的教训不远,看看赫鲁晓夫怎么翻盘的,怎么把钢叔指定的继承人搞下去的,关键词,朱可夫!至于为什么会开成了反右,有可能是万言书里指责的当时主事的人太左,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而自己给的解决方案是搞分田分地。也就是给出的解决路线是右倾私有化。所以后来会议开成了一个是批彭,另一个是批右。

        这个事情资料太少,很多都只能推测,但也可以仔细想想不对头的地方,假如说万言书针对的是主席,主席又印发给了与会人员,按说在当时就不是什么特别保密的事情,那么在前些年非毛化那么厉害的时刻,怎么没有流传出万言书的内容?也就是说直到今天,咱们这些人,都没人直到万言书到底写了什么,这简直不可思议,难道说是给主席保密?为尊者讳?另外caoban河友写过一篇帖子,说了一句话,大意是,现在官方描绘的庐山事件,就像是一个昏君,带着一帮被昏君愚弄的傻瓜,打倒了一个忠臣。问题是这事件真有这么简单吗?这真要是这样,把万言书亮出来看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至于为什么拿下彭总,我觉得是,既然社团的重要实权派人物彭总和社团的接班明刀明枪的杠上了,主席对某人还没有失望,还是信任其作为接班人的,为了维护社团团结,也为了维护接班人的地位,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中国的朱可夫,才把彭总撸下去的,但其实也没对他怎么样,不过就是去职。

        还有一些只言片语,比如文革前期主席对彭总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这个真理总不可能是说“老彭啊,你的包产到户是对的,真理可能在你那边”吧?合理的解释,我认为是“老彭啊,你当年说的那个人小资产阶级狂热性,靠不住,看来你当年的万言书说的是对的啊!”

        通宝推:威武,acton,光头佬,阴霾信仰,侧翼,老老狐狸,
        • 家园 我也来凑个热闹

          1、庐山会议彭总的意见书是7.13号晚上14号凌晨写的,7.14号上午让王参谋抄写后交给了主席。信里有“……其目的是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反之,是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事业的。”这里“不去追究个人责任”与另一个词“小资产阶级狂热性”有点相矛盾。戚老回忆录说“了解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这实际上在发出进行路线斗争的信号”。彭总后来自己解释目标指向是刘sq的。这是由充分依据的,因为彭总万言书里引用了很多刘sq在大跃进期间的一些具体讲话。如果彭总矛头所指为毛主席,他必定不会写这封私信。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对红卫兵说‘刘少奇是极左的。你们现在才反刘少奇,我在庐山会议上就反了’。彭总是元帅,光明磊落的人,足以证明他当时就是针对刘少奇的。这里我不认同铸剑“彭反毛的路线和领导才是庐山会议的主要矛盾”,彭总心底里觉得刘少奇搞的浮夸风是严重的路线问题,他用‘小资产阶级狂热’这个党内人人都懂的说法,实际是希望毛换掉刘,让他自己或者其他什么人上去来纠正刘少奇的错误。

          2、矛盾激化点。7月15日,周惠在中南小组会议上发言,激动处,脱口冒出了一句:“依我看,去年各省第一书记应当各打50大板。”这一炮挫到别人痛处了,第一书记们虽然硬着头皮听下去,心里却在骂他是翘尾巴,得理不饶人。而且,他的话很快就在各组传开了,成了后来激化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3、毛23日长篇发言的来由应该是张闻天21日的发言所引出的。7月21日下午,张闻天在华东组会议上,作了长达3个小时的长篇发言,揭露和批判“大跃进”、“公社化”存在的问题,完全支持彭德怀的意见。张闻天在8000字的发言中,讲成绩的只有270余字,用了39个“但”字,13个“比例失调”,12个“生产紧张”,108个“很大损失”或“损失”,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太高”、“太急”、“太快”、“太多”。对于彭德怀信中所说的“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张闻天说:“这个问题不说可能更好一点,说了也可以,究竟怎样,可以考虑。但是,刮‘共产风’,恐怕也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

          3、超级大本营网站东岭秀寒松看法(http://lt.cjdby.net/thread-2247808-2-2.html)如下:

          意见书没有问题,毛在意见书之前就想下山了。本来会议要纠左,但善于避重就轻、推卸责任的神仙们认为三面红旗有问题,是方向问题,不是车的问题。面对多年同生共死的老战友们,毛很郁闷,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不了了之。彭的万言书重点讲的是下面浮夸风、弄虚做假的恶劣影响,这是合毛胃口的,毛把它印成意见书发下去讨论,有让管经济的大员们看看到底是哪里问题的意思,这由彭整理来自基层的材料对于不管经济的毛来说是继续纠左的重要炮弹。

          结果讨论其间,纠左纠到毛头上去了,这回不是三面红旗对不对,而是浮夸风是因为“上有所好”。毛彻底被激怒了,有了23日的临时讲话,有责任的都说说,别说多了,也别往少了说。

          会上毛说了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是无后了。”结合后面的话可以看出毛当时的意思是:你们弄虚作假的就不怕断子绝孙吗?我算是没有后人了,你们就把屎盆子往我头上扣吧!这话本来不是冲彭去的,但朝鲜没保护好岸英的情节再加上讨论期间一些人的上纲上线,让彭误会了毛的真实意图,以为是冲他发火,问心无愧的彭用言语和行动顶撞了本来就觉得权威受损的毛,替其他人挡了枪。至此,庐山上风向变了,到27日,绝不妥协的毛点名指责了彭,绝不低头的彭以骂娘的方式猛烈地回击了毛。为了维护领袖的尊严,全党对彭的批判开始了。

          庐山会议的影响并未就此结束,毛对车哪里出了问题开始深入思考,他认为是封建文化作怪,他的战友们思想上出了问题,不想继续革命了。反右之后接下来的三年灾害,终于促使毛开始发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4、彭骂娘给毛极大难堪,但毛仍然是息事宁人的态度。据李银桥回忆说:23日散会后,毛泽东出门朝坡下走,身边跟着陶铸、彭真、柯庆施、罗瑞卿,还有第4小组副组长舒同。罗瑞卿朝路边的树林转过身去小便。彭德怀这时候返身走了回来,他对着毛泽东说:“我的信是写给你个人参考的,你怎么在会上印发了?”

          毛泽东愣了一下,说:“你也没有讲不要印发嘛。”彭德怀扭头就走。毛泽东叫着他,招了招手说:“哎,彭老总,我们谈谈吧?”彭德怀虎着脸,胳膊一抡,说:

          “有什么好谈的?没什么好谈的!在延安你操了我40天娘,我操你20天娘不行?”

          他的声音很大,罗瑞卿正在小便,吓得一激凌,连忙赶过来了。毛泽东脸色非常严肃,停了停说:“没关系嘛,我们有不同意见可以坐下来谈谈心嘛。”彭德怀气得脸色涨红,又抡了一下胳膊,说:“谈什么谈?你不是谈过了嘛!有什么好谈的!”

          彭德怀又骂了一句走了。陶铸等人都怔住了。毛泽东被晾在那里,脸色很不好,吮了吮下嘴唇就走了,一路上再没有说话。毛泽东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准备明天下山。几位政治局常委在一起议论说:

          5、矛盾不可调和了:是日,几位常委讨论:“彭德怀脾气大,怕主席死后没人能领导得了。”几位老帅也在一起议论说:“彭德怀桀骜不驯,主席健在就这样,将来党内谁还管得了他?” 毛必须战队了。权衡利弊,结合国际上21号苏联和波兰通过新闻媒介,公开批判中国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台湾中央社和美国各报迅速的转载并评论了苏联的文章。以及戚老回忆录上所述陈毅汇报苏联策反的报告,弃彭保刘。组织了对彭的批判。

          通宝推:gschen,阴霾信仰,surfxu,繁华事散,老老狐狸,桥上,
        • 家园 彭总的信全文不到四千字,官史中的“万言书”一般是指彭62

          年写给主席的八万言长信。

          当然,来源不同,说法各异,网上把59年庐山会议期间写的信叫万言书的也很多。

          主席:

            这次庐山会议是重要的。我在西北小组有几次插言,在小组会还没有讲完的一些意见,特写给你作参考。但我这个简单人类似张飞,确有其粗,而无其细。因此,是否有参考价值请斟酌。不妥之处,烦请指示。

            甲、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成绩是肯定无疑的。

            根据国家计委几个核实后的指标来看,一九五八年较一九五七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八点四,其中工业增长了百分之六十六点一,农副业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五(粮棉增产百分之三十是肯定的),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三点五。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各国从未有过的,突破了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成规。特别是像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设备落后,通过大跃进,基本上证实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是正确的。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成就,在社会主义阵营也将长期地起积极作用。

            一九五八年的基本建设,现在看来有些项目是过急过多了一些,分散了一部分资金,推迟了一部分必成项目,这是一个缺点。基本原因是缺乏经验,对这点体会不深,认识过迟。因此,一九五九年就不仅没有把步伐放慢一点,加以适当控制,而且继续大跃进,这就使不平衡现象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增加了新的暂时困难。但这些建设,终究是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在今后一两年内或者稍许长一点时间,就会逐步收到效益的。现在还有一些缺门和薄弱环节,致使生产不能成套,有些物资缺乏十分必要的储备,使发生了失调现象和出现新的不平衡就难以及时调整,这就是当前困难的所在。因此,在安排明年度(一九六零年)计划时,更应当放在实事求是和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加以认真考虑。对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上半年有些基本建设项目实在无法完成的,也必须下最大决心暂时停止,在这方面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取,否则严重失调现象将要延长,某些方面的被动局面难以摆脱,将妨碍今后四年赶英和超英的跃进速度。国家计委虽有安排,但因各种原因难予决断。

            一九五八年农村公社化,是具有伟大意义的,这不仅使我国农民将彻底摆脱穷困,而且是加速建成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正确途径。虽然在所有制问题上,曾有一段混乱,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缺点错误,这当然是严重的现象。但是经过武昌、郑州、上海等一系列会议,基本已经得到纠正,混乱情况基本上已经过去,已经逐步地走上按劳分配的正常轨道。

            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解决了失业问题,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经济落后的国度里,能够迅速得到解决,不是小事,而是大事。

            在全民炼钢铁中,多办了一些小土高炉,浪费了一些资源(物力、财力)和人力,当然是一笔较大损失。但是得到对全国地质作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初步普查,培养了不少技术人员,广大干部在这一运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虽然付出了一笔学费(贴补二十余亿)。即在这一方面也是有失有得的。

            仅从上述几点来看,成绩确是伟大的。但也有不少深刻的经验教训,认真地加以分析,是必要的有益的。

            乙、如何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这次会议,到会同志都正在探讨去年以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且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通过这次讨论,将会使我们党的工作得到极大好处,变某些方面的被动为主动,进一步体会社会主义经济法则,使经常存在着的不平衡现象,得到及时调整,正确地认识“积极平衡”的意义。

            据我看,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所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有一些是难以避免的。如同我们党三十多年来领导历次革命运动一样,在伟大成绩中总是有缺点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现时我们在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是一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就其性质看,这种情况的发展已影响到工农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和农民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是具有政治性的。是关系到我们今后动员广大群众继续实现跃进的关键所在。

            过去一个时期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客观因素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不熟悉,没有完整的经验。对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体会不深,对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没有贯彻到各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在处理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时,总还没有像处理炮击金门、平定西藏叛乱等政治问题那样得心应手。另方面,客观形势是我国一穷(还有一部分人吃不饱饭,去年棉布平均每人还只十八尺,可缝一套单衣和两条裤衩)二白的落后状态,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其次是国际形势的有利趋势。这些也是促使我们大跃进的重要因素。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适应广大人民要求,加速我们的建设工作,尽快改变我们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局面,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

            过去一个时期,在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也暴露出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主要是:

            1.浮夸风气较普遍地滋长起来。去年北戴河会议时,对粮食产量估计过大,造成了一种假象。大家都感到粮食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因此就可以腾出手来大搞工业了。在对发展钢铁的认识上,有严重的片面性,没有认真地研究炼钢、轧钢和碎石设备,煤炭、矿石、炼焦设备,坑木来源,运输能力,劳动力增加,购买力扩大,市场商品如何安排等等。总之,是没有必要的平衡计划。这些也同样是犯了不够实事求是的毛病。这恐怕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起因。浮夸风气,吹遍各地区各部门,一些不可置信的奇迹也见之于报刊,确使党的威信蒙受重大损失。当时从各方面的报告材料看,共产主义大有很快到来之势,使不少同志的脑子发起热来。在粮棉高产。钢铁加番的浪潮中,铺张浪费就随着发展起来,秋收粗糙,不计成本,把穷日子当富日子过。严重的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容易得到真实情况,直到武昌会议和今年一月省市委书记会议时,仍然没有全部弄清形势真象。产生这种浮夸风气,是有其社会原因的,值得很好的研究。这也与我们有些工作只有任务指标,而缺乏具体措施是有关系的。虽然主席在去年就已经提示全党要把冲天干劲和科学分析结合起来,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看来是没有为多数领导同志所领会,我也是不例外的。

            2.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使我们容易犯左的错误。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中,我和其他不少同志一样,为大跃进的成绩和群众运动的热情所迷惑,一些左的倾向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总想一步跨进共产主义,抢先思想一度占了上风,把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置诸脑后了。在思想方法上,往往把战略性的布局和具体措施、长远性的方针和当前步骤、全体与局部、大集体与小集体等关系混淆起来。如主席提出的“少种、高产、多收”、“十五年赶上英国”等号召,都是属于战略件、长远性的方针,我们则缺乏研究,不注意研究当前具体情况,把工作安排在积极而又是稳妥可靠的基础上。有些指标逐级提高,层层加码,把本来需要几年或者十几年才能达到的要求,变成一年或者几个月就要做到的指标。因此就脱离了实际,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诸如过早否定等价交换法则,过早提出吃饭不要钱,某些地区认为粮食丰产了,一度取消统销政策,提倡放开肚皮吃饭,以及某些技术不经鉴定就贸然推广,有些经济法则和科学规律轻易被否定等,都是一种左的倾向。在这些同志看来,只要提出政治挂帅,就可以代替一切,忘记了政治挂帅是提高劳动自觉、保证产品数量质量的提高,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加速我们的经济建设。政治挂帅不可能代替经济法则,更不能代替经济工作中的具体措施。政治挂帅与经济工作中的确切有效措施,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重偏废。纠正这些左的现象,一般要比反掉右倾保守思想还要困难些,这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去年下半年,似乎出现了一种空气,注意了反右倾保守思想,而忽略了主观主义左的方面,经过去年冬郑州会议以后一系列措施,一些左的现象基本上纠正过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个胜利既教育了全党同志,又没有损伤同志们的积极性。

            现在对国内形势已基本上弄清楚了,特别是经过最近几次会议,党内大多数同志的认识已基本一致。目前的任务,就是全党团结一致,继续努力工作。我觉得,系统地总结一下我们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作中的成绩和教训,进一步教育全党同志,甚有益处。其目的是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反之,是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事业的。属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等问题的不熟悉方面,经过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实践和探讨,有些问题是可以弄清楚的。有些问题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也是可以学会的。属于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已经有了这次深刻教训,使我们较易觉醒和体会了。但要彻底克服,还是要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的。正如主席在这次会议中所指示的:“成绩伟大,问题很多,经验丰富,前途光明。”主动在我,全党团结起来艰苦奋斗,继续跃进的条件是存在的。今年明年和今后四年计划必将胜利完成,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奋斗目标,在今后四年内可以基本实现,某些重要产品也肯定可以超过英国。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成绩和光明的前途。

            顺致

          敬礼!

            彭德怀

            一九五九年七月十四日

            根据庐山会议文件刊印

          注释

            〔1〕 这是彭德怀在庐山会议期间写给毛泽东的信。毛泽东七月十六日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并加标题《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当日,作为“庐山会议文件”在会上印发。

          这信是一名政治局委员写给党中央主席的工作信件,里面也没有不能公开的秘密,印发大会,于情于理,都是合乎程序、合乎规则的。

          彭总本人,对印发大会,也是有所期待的。

          彭德怀的信送到毛泽东那里,七月十六日,毛泽东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加了一个标题“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对信没有做任何评论。

          毛泽东的这种做法,彭德怀事先也不是没有估计到。信送出去以后,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估计有几种可能:主席可能找我去谈一谈;也许会找常委同志先研究一下;也可能要印发大会,如果印发,就会伤一些人,印发也好,会刺激各地都作点检讨。他还说,信中有些问题讲得过火一点,如小资产阶级狂热性就可以不写,不过讲得重一点,刺一下主席有好处。②(②庐山会议档案。)

          • 家园 彭总的这封信,严厉了一些

            但还是正常范围,属于可大可小的吧。这封信的问题在哪儿呢?

            • 家园 个人认为,彭信本身是没多大问题的,和主席纠左的初衷也同调

              主席印发大会的信很多,有黄克诚的,也有中办人员去山东调查写的。

              纠结主席为啥把彭信印发大会,甚至以此猜测主席当时就对彭不满,我倒觉得是事后诸葛亮倒推。前面已经说过,主席印发此信,是合符原则和程序的做法,彭本人对印发大会也是有点小期待的:印发也好,会刺激各地都作点检讨。

              问题在于,彭信印发大会,由于彭的地位和影响力,彭信一些提法:“……矛盾……也是具有政治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系统地总结一下我们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作中的成绩和教训,进一步教育全党同志……;……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等等,让左边的大员们紧张,是难免的,尤其是那句“一般的不去追究个人责任”,情况严重的呢?周小舟就公开表示过,要打那些浮夸大员的屁股。

              左边和右边的分歧明朗化了,主席原定的上山任务:读书、讨论,打通思想,求得团结,已经不可能了。

              把彭信往动机上扯、往历史恩怨上扯,抓彭的失言,把目标转移到主席身上去,这是左边大员面对压力的自然反应。一旦扯过去,争执的性质和方向就变了。

              • 家园 彭总掺和政治和搞军事一个路数

                胆大勇猛,但不细腻,细节把握能力差,不会因势利导起承转合。

                读书时候看军史,从共军万胜中惊醒的开始,一个是朝鲜第五次战役,一次是西府战役。

              • 家园 说说我对彭毛这点事儿的理解,供讨论。

                先说彭和彭信。

                1,彭一直给大跃进泼冷水,唱衰大跃进是一贯的。

                2,彭对庐山会议的“神仙会”结果不满意,这个信肯定不是临时起意,是深思熟虑的。

                3,彭信肯定不是他表面说的那么轻松,只是私下给毛主席提意见,表达一个党员的看法和责任感。彭作为军方头号人物,不是老百姓,“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更何况是在“纠左”的庐山会议的关口。

                4,由此,彭信其实是在放炮(甚至只是给毛主席装枪,等毛放炮),准确说,彭在试探毛主席“纠左”的态度和决心。所以彭说既不希望公开此信,又期待此信公开(期待说明彭有装枪等人放炮的打算),以刺激一些人。“说刺激一下毛”,可能更多是政治语言,以淡化此信特意针对的“真正的责任人”。

                5,如果大会对此信作出正面评价,以TG的风格,肯定有大规模的组织调整和人事变化,不亚于再一次的高饶事件。而被调整的责任人就不是一揽子地把屎盆子扣一个人头上,将是一个个具体的姓名。搞不好, 会弄一个新的“反党集团”。

                6,此信真正的指向,应该是当时大跃进的实际执行层,这个实际执行层应包括,当时执行毛大跃进决策的执行层,更包含恶意极端化、推波助澜大跃进的那波看“毛出丑”的执行层。恐怕后者才是毛所忌惮,彭欲除之的目标。

                7,彭作为武将,干预政事,历朝历代都是大忌。不光是文官系统防彭有异心,毛主席也会有一根弦绷着。

                并且,建国后的权力安排,军方一直不满意,认为军队党流血流汗,便宜都让白区党占了。这个军方,主要就是彭。高饶事件时,高与彭有过联系,彭在高饶中的没给出到立场鲜明的反对。

                再来说毛主席。

                1,毛主席决策大跃进,从毛传看,差不多六月(?)就开始在做降温的动作,后面大半年的工作和会议,也主要是降温,却降不下来温。

                毛决策大跃进,大家很听话,毛要降温,大家反而不听话?问题到处出在哪里?

                2,毛主席在49年后的权力并没有非常稳固,一言九鼎。到56年八大时,甚至要委屈求全接受八大决议,甚至还分出了一线二线。官方说法是毛主席高风亮节(好熟悉的一个成语),自愿退居二线。按照历代的政治斗争实践,被迫的可能性更大。

                3,58年的大跃进决策是毛试图重新掌权的一次努力。忙总曾说,毛主席对反右有保留意见,也不同意全部消灭民主党派,试图让民主党派发挥真正的监督功能。

                4,阻止毛主席重新掌权的会是谁?

                答案很简单:当时谁在台上,(八大)谁分得最大蛋糕,阻止的力量就是谁。建国初,毛的权力被架空的极为厉害,否则不会有高饶反党集团。后来,合作化,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八大,到最后毛主席退居二线。显然,通过前面6年的较量,到八大分蛋糕时,毛失去了主导权,失败了,这才能合理解释“退居二线”的问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庐山会议相关当事人都语焉不详,因为真正的“纠左”阻力正是后来宣传的伟光正,甚至后来还坐在主席台上。

                5,毛和彭应该心知肚明大跃进搞成最后的烂摊子,问题出在哪里,责任人是谁?

                如果我是毛的政敌,如何阻止毛通过大跃进的政绩试图重新掌权的企图?一,(名义上)国家富强是大家的共识,如果大跃进真能实现,也是皆大欢喜的喜事儿,所以不能明着反对大跃进决策。二,毛虽然在八大的分蛋糕上遭遇滑铁卢,但在中层和高层中,威望仍在。毛找的这个时机,应该有利毛出山。

                因此,对于大跃进中出现的各种匪夷所思的卫星上天的荒唐,我认为台上的都知道是假的,演戏而已,应该是政敌的阻击手段和政治权谋。简单点就是,通过把一个政策执行的极端化,极端到荒唐的地步,甚至搅的天怒人怨,搞成一个烂摊子,毛就自然失去了掌权的政绩合理性。

                这一点,忙总在评论现在的懒政怠政时有这么一说。下面的执行层的工作原则是,上面要求节约,他们就把老百姓的福利统统砍掉,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倒逼上面让步,其实和地维稳也是如此,演变成讨价还价的工具了。

                以TG当时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上面只要放一寸,到下面就成一丈了。因此,对于政敌而言,操作这个方法最便宜。并且,中层干部(执行层)还主要是掌握政敌手中,更是方便行事。

                6,对庐山会议弄成“神仙会”,毛主席和彭一样:不满意。

                毛为什么想纠左而不能?阻止的力量是谁?毛不是一言九鼎吗?毛收到彭信,见猎心喜,终于有人装枪等着毛来放炮。因此,毛把信印发大会,公开讨论。意图是用这封信试探风向,并且这封信的特殊性在于,代表的是军方的意思(毛曾讲过以武将文的话),如果成功就趁胜追击,成功纠左,清算一批人(弄个反党集团不为怪),照样实现“再分蛋糕”的目的。如果失败,责任人是现成的——彭!

                毛的这招,对于毛而言,进可攻,退可守,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彭而言,恐怕他自己未必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清楚他此时在这场赌局中的角色与定位。如果纠左成功,彭肯定会更进一步,不可能还坐在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这个位子不动。这是彭的小算盘。

                如果失败了?彭其实也留有余地,即,这封信是私下的,并且只给了毛主席,他认为,即使他得罪了“执行层”,也可以推说是私信,我只是提点意见,不是要针对某人搞清算,搞政治斗争。并且,毛将信公开,也总是不厚道吧,“老毛”你总要保我吧。

                但彭低估了对手的实力,更低估了对手反扑的力度,更错估了毛,因此,彭只能被毛作为丢车保帅的“弃子”。其实,毛如果强硬保彭,一是会坏了文武的规矩,二是毛本身就权位不稳,对手强大,强行保彭,只会引起党内大分裂(行政、党务系统与军方闹掰),三是作为“船长”(管理者),毛也要顾全大局。即使纠左不成,重新掌权的希望落空,但总不能因此将这艘船上的人搞的士气低落,甚至把船搞沉。因此,肯定要牺牲这个一贯泼冷水的悲观主义者,以保持整个团队乐观向上的士气。用毛的话说,四亿的人气不能泄,泄了不好办。而对手那种纠左不成左更左的疯狂和有恃无恐,恐怕毛也始料未及,WG的种子恐[/B]怕就在这时种在毛的心里了,之后的七千人大会,据忙总说,是解开所有迷团的关键。现在市面上有两点是确定的:一,刘万岁出笼(故宫改主席官邸是这个时候吗?);二,毛自我批评。

                (BTW,这个七千人大会,我的理解是,[B]这七千人,是这个政权的“赵家人”,他们是这个政权的主人,所以,这个会议的性质就不同于一般的常委会、政治局会、中央委员会、党代会。这等于是一次全体股东一个不缺席的表决站队的权力重新洗牌与站队。所以,七千人大会召开的背景、起源、过程、结果,以及大会的性质,需要提到最高级别的高度对待。

                这样,就能理解彭对毛的怨恨,也是彭将当初“华北会议”的事儿联系起来的原因(当初批彭的那批人,正是“庐山会议”的先锋)。

                顺道说说对手的反扑。我认为对手所图更大,利用彭的武将身份干预国事的大不敬,不仅要阻击毛重新掌权,还要进一步趁机剪除毛在军方的羽翼,把手伸进军队。

                而毛承担了大跃进的全部责任,但成功地保住了毛在军队的利益——急调林彪上庐山,最后是林彪代替彭。红三军团被斗地主下台,红一军团上台坐庄,军队还在井冈山系统的将领手中,这个格局一直持续到1971年9.13事件。之后的八大军区司令对调,红四方面军将领走上前台,其他几个实力派山头仍然无缘插手军队的机会。机会要等到80年代才轮得上2野坐庄,到3野坐庄时,才会有《纪念粟裕同志》。

                这就好理解多了。

                不过,贺龙的角色倒是面目模糊。

                后来贺龙的结局非常悲惨,贺家人似乎对毛一直怀恨在心,觉得毛“见死不救”。

                如果允许开一下脑洞,我认为贺是被毛的政敌(“纠左”的阻力和大跃进的实际责任人)推出来接替彭的人。贺有几个优势:一,他是原红二山头的,但势力非常小。曾经的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之一,到解放战争时,却被分拆到1、2野和华北兵团三个山头。所以,他的实力不足以反噬这股支持他的力量;二,贺本身的资历足够,替彭的位置正合适;三,他一直就不属于井冈山系统,与毛也没什么瓜葛,并且,建国后,贺就被一脚踢出军队,赶到政府负责最清水衙门的体育,不受待见,心里肯定一肚子火。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毛主席主政27载,军方一直掌握在井冈山系统手中,未曾旁落。这充分说明了毛主席与彭、林二帅的关系绝对是“合作大于分歧”,应该是自己人,利益共同体。

                毛主席对应的妥协就是允许贺龙进入军队实际管事(开始管军队的事,一度主管军委日常工作),但用林彪实际掌军以分其权,架空贺龙染指军队的企图,这应该是后来贺龙下场惨烈的原因——他之前的作为,以及他后来所处的位置,阻挡了毛、林两人对军队的掌控,当然会被毛、林合力绞杀。

                总结,毛主席有夺权的私心,但毛主席在关键时刻,还是顾全大局,丢车保帅,避免了恶斗和可能的分裂。其实,牺牲彭对毛主席应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看着好像彭毛之间有多大的分歧,甚至”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但终毛主席主政27年,军队不是红三军团坐庄,就是红一军团坐庄(后期是红四这个无爹无妈的孤儿),足以说明毛彭关系。看远一点,后来是2野,3野……轮流坐庄,这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哪个主政,哪个山头就可以坐庄,分享军队的主要利益。即使在今天,衡量X86是否掌控局面,坐稳大位,首先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军队掌握在谁手里,军队的力量构成是首先被检验的一个标准。所以,所有企图将毛彭对立化的解读,都是别有用心,意图混淆视听。如果毛主席主政,军队却不掌握在井冈山系统手里,用今天衡量X86的标准来看,只能是一个荒唐的结论:毛主席没能掌握军权,因此,是傀儡,儿皇帝、汉献帝……

                通宝推:高粱,盲人摸象,迷途笨狼,hullo,
                • 家园 谁主政,都需要支持者保驾护航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这是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的,与毛的决策和领导是密切相关的。毛的威望与这些胜利也是密切相关的。低估毛泽东在50年代影响,显然是不合适的。 公开资料是有参考价值的,不应随意解读。

                • 家园 花一个.赞成.

                  "建国后的权力安排,军方一直不满意,认为军队党流血流汗,便宜都让白区党占了。这个军方,主要就是彭".

                  --个人认为林总应该也有此想法.

                  通宝推:透明蜻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