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渡过欲望的河流 -- 米高扬

共:💬91 🌺514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2.2 是希望还是贪婪

      第二节是希望还是贪婪

      翻看圣经,关于流着奶与蜜之地的记载,有如下的记录:

      出埃及3:7 耶和华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我也听见了。我原知道他们的痛苦。

      出埃及3:8 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民数记13:25 过了四十天,他们窥探那地才回来。

      民数记13:26 到了巴兰旷野的加低斯,见摩西、亚伦并以色列的全会众,回报摩西、亚伦并全会众,又把那地的果子给他们看。

      民数记13:27 又告诉摩西说:“我们到了你所打发我们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这就是那地的果子。

      回到现实中,中东这块应许之地满眼的黄沙,无休止的战乱。

      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说道:“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

      曾经某个读过几天尼采自命不凡的卢瑟,混的人不爱狗都嫌之际。仰天长啸你们都看不理解,因为你们都是俗人。某一天会有一个长发飘飘,有学识有见解的知识女神,会垂青与我,与我探讨理想和人生,随后向自己认为的女神靠近。得到是:“他这个人好怪,他好像一条狗呀”。

      最后,明白了一个道理:超出合理的期望值,我们渴望的事情,不可能发生,或者发生,也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总之,永远不会令我们感到幸福。

      对于一般人来说,希望是自己能渡过眼下苦难的一剂良好的安慰剂。当然不排除有些人能进化出强大的信仰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伟大的列宁同志教导我们:“同志们,请现实一点、请再现实一点”。天上不会馅饼、天上掉下来都是石头、地上不会流淌着蜜与牛奶,大地上长满是荆棘,整日留着汗水也只能换来填饱肚子的食物,长发飘飘的白衣女神常常是坐着豪车留给自己一个无比苦逼的车尾灯,正如奶茶妹妹嫁刘强东。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希望,那是是对现实的不满和不安,对自己所得不满意,于是奢求一些东西或者荣誉。归根结底想获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能客观理性的分析自己的环境和自己的能力,奢求一些不劳而获的东西和荣誉。或者付出少而得到的多。我们不能排除人类社会的阶级属性和一些随机的事件使有一些愚钝的人登上高位获得厚利。晋惠帝那种白痴由于血统和阶级都能当上皇帝。使殚精竭虑勤劳付出的人,反而得到傻瓜一样的评价,死的时候卑微的如尘土一般。

      以此为信条开始自己的人生,充满幻想和希望的生活,坚信傻、白、甜就有真爱。会几句酸文就有贵家小姐的垂青。结果往往是碰的满头是包。万一走的通就上了经典的传奇故事。继续哄骗那些幼稚的青年追寻这条不归路。

      由于人性的关系,我们都喜欢不当得利,譬如买彩票是赚钱的行业,只需告诉大家有几个人获得大奖赢了几百万,大部分人趋之若鹜,踊跃投钱。或者开一个大赌场,告诉赌博可以赚钱会有大批赌徒进入赌场的。

      赚了一点小钱认为自己技术高超,尝到一点甜头,从此频繁出入赌场,直到有一天突然被套,死不认输继续加大投入希望翻本,越陷越深,倾家荡产。殊不知从概率上你早已输给了赌场。

      但是将希望从心中的拿去是很艰难的事情,我们只求能将限制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希望自己能分清什么不切实际的希望,什么是自己分析后得到的结果。

      关键词(Tags): #渡过欲望的河流 是希望还是贪婪通宝推:删ID走人,胡一刀,
    • 家园 2.1第二章 什么是人,欲望满身。 第一节 我是谁?

      第二章 什么是人,欲望满身。

      认识你自己这是一个离苦得乐唯一渠道。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认识你自己

      什么是最容易之事。

      给别人提建议

      第一节 我是谁?

      首先我是人,人类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人的自然本质是动物的进化产物,人超越自然的创造是人本身。人性就此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中人是属于人科,人亚科,人族,人属,人亚属,智人种(模式种)。现在进化了500万年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我们能爬上这个食物链的顶端,不是我们强壮的身体,锋利的爪牙,而是我们逐步进化的大脑,以及产生的意识。

      社会属性中人是通过劳动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系统的外在矛盾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论是自然还是社会人其总体的都是通过人的内、外矛盾关系形成自我解放的主体矛盾关系。

      当圣经上有个故事,上帝创造了人类,将其安放在伊甸园无忧无虑的生活,那里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还可以作为食物。园子当中还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树。还有河水在园中淙淙流淌,滋润大地。河水分成四道环绕伊甸:第一条河叫比逊,环绕哈胖拉全地;第二条河叫基训,环绕古实全地;第三条河叫希底结,从亚述旁边流过;第四条河就是伯拉河。作为上帝的恩赐,天不下雨而五谷丰登。

      但是告诫不容许吃智慧树上的果子,但是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果,马上知道赤裸身体去见上帝害羞。当上帝知道人类产生意识之后,马上明白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果,产生了意识,将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

      即使我们吃了智慧果没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在意识领域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物外繁花似锦,自己胸中却狂风暴雨。

      待在伊甸园里面说不定也会认为是禁闭所,想想现代化的养殖场,是个人都会疯掉。

      反面的例子,二战德国总共只有4万名潜艇兵704艘潜艇在战争中沉没。伴随沉没的潜艇,有26971名艇员丧生。连同其他战斗中的损失,约有28000名德国潜艇水兵死亡,另有数千人被俘,大约75%的死亡率。 潜艇里面,狭小、闷热、两个人床位、五十个人一个厕所,远远比监狱住宿环境要差的多。

      如果是一般人不要提这么高的战损率产生的恐惧,在里面光抑郁症都能疯掉一大批,但是这些士兵坚持下来,没有暴动也没自杀,而且以此自豪。只能说二战德国的信仰确实坚定。他们认为他们是从事一项高尚的事业。故他们可以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精神上的痛苦。

      我之所是我,因为我们有自我意识。

      1.假设我们克隆出一个自我,但是他没有我们的经历,他还是我吗?

      2.假设有时间机器,昨天我和今天的我在一起,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同一个我吗?

      故我们只能活在当下,不断汲取以前的经验教训,谨小慎微的面对不确定的将来。这里只探讨了自我的常态是活在无明,更不提那些可能顿悟的情况。

      佛经上记载阿难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教经典被成藏,一共有三藏,玄奘法师被被称为三藏法师,是因为学通佛经中的三藏,而这三藏都是阿难诵出的,佛经上最常出现的“如是我闻”中的我指的就是阿难。

      佛陀圆寂后由大迦叶承继衣钵。在佛陀入寂后大迦叶召集第一次佛典结集时,这么精通佛法的阿难,大迦叶却拒绝阿难参加。他对阿难说,此次来参加结集的比丘(俗称:和尚),都是悟了道的罗汉,你要想参加,除非你能从大门的锁孔中进到洞窑里来。大迦叶的话让阿难惭愧不已,阿难回到住处后彻夜痛哭流涕,一生的追求,一生荣耀都打碎,其中心痛只有自己明白,一直到天亮时他还没有办法。他刚躺下就在身体刚刚沾到床铺的时候,如火灼背,蓦然猛醒——于是他迎着早上初升的太阳,大步走到结集圣会的洞窑门前,伸出双手,推门而入。大迦叶看到阿难如此气象地走了进来,便知他已经悟道了。

      可能此时的阿难已经不会执着我是谁这个问题,只是迎着出升的朝阳静静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 家园 是啊,意识与欲望是不可分的

        试图把欲望从意识中去除,那就是执着了。

        我对执着的理解其实就是人不可能没有目标与动机,这是生命之本,一切逻辑都离不开欲望,这其实很可笑却很真实。比如言必称理性的其实不容易意识到自己在用理性为自己的欲望打幌子,这就是人的特点。

        执着其实就是个格局眼界的问题,而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人有时钻了牛角尖,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向深一层挖还是换个坑跳的问题,有点像阿尔法狗那个价值策略的算法。从资源角度讲,人不可能穷尽搜索,同时也首先个体的知识面与经验,所以这个价值策略往往因人而异,这也是年轮与历练的优势,经验多了这个方面就知道什么时候该钻牛角尖,什么时候需要跳出三界外。

        所以说史前的许多的所谓“悟道”,其实都是朴素的凭本能在无意识的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但却不知如何系统化,量化,从理论高度定义这个问题,于是只能通过最不靠谱的人类文学语言记录这个过程,最后沦为地摊文学的一种。

        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欲望与意识的关系,还是很重要的。不是为了开拓知识,就是对个人生活都很有益处。如果是研究AI,那就更有益处了。

    • 家园 【原创】1.8 幡动还是心动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鄙人认为风动为因,幡动为果,心动方知幡在动。在股票市场上那些波动是怎么产生的?那些上上下下K线图,会产生盈利或者亏损,波动就如同幡。究竟是风动,还是心动。

      根据前文提到的财富的价值属性,由于企业一直在欣欣向荣发展,会不断产生价值,所以股价会上涨。企业经营不善,产生亏损,股价会下跌。欲望属性,由于大家乐观所以股票上涨,由于大家悲观所以股票下跌,有一个基金专门调查市场上大家的情绪,大家情绪好,买入,大家情绪悲观卖出,居然也有不菲的收益。

      由上面的理论,产生了股票市场中的两大流派,一价值派, 买入有增长潜力企业股票,慢慢等着风来,等着幡动。一派趋势派,感知到幡动,心动后开展投资,获取幡动继续的利益。

      具体到价值派,操作思路一个是成长趋势,一个是由于人们的傲慢和偏见被低估的股票,傲慢和偏见反应了我们认识的误差,我们的认识常常产生严重的误差,例如:一个高谈阔论之徒,往往会得到大家认可,女人的钦慕。因为语言是最廉价和最容易被编造的。具体到一个企业,只需要扔下几个臭钱,就会有记者发文吹捧,造成愚者跟随。

      怎么选靠谱的人和老实的企业。曾国藩在自己的家书中,讲了自己选兵之道,力戒油嘴滑舌之徒。凡是报纸网络大吹特吹的企业一概避免。

      此派修炼颇有内家功夫的道理,苦修内功,追本溯源,厚薄发。特别适合大资金操作。

      另一派则是趋势派,认为动必然有他动的道理。抓住趋势跟随即可,思路是哲学“存在即合理的观点。”这派人可以成称为时代的弄潮儿。

      操作思路是追寻市场的热点,那里热就往哪里走。这派纯粹靠欲望和虚名的生活。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纵情生死。高频交易、涨停敢死队都是此中高手。

      此派修炼颇有剑宗的感觉,剑走轻灵,刀刀见血的路数一招使罢,漫天的剑雨,适合小资金交易。

      如果说两派谁能赚钱,只能说能在这个市场经久不衰的流派,必定有人通过他赚钱了,所以可以认为两派都能赚钱。

      如果问那派更厉害,只能说两派的高手都是不世出人物,价值派的本杰明,格拉汉姆,巴菲特。趋势派的杰西礼佛摩尔,江恩。

      那种交易模式适合你?那你只能慢慢去体会和实践了,世间修道法门四万八千种,是否成功全看你自己。

      至于你说两派谁对谁错?谁是正派谁是邪派。慧能辩经时说:仁者心动。”不是无人能对,只是各派高手各领风骚数百年。慧能没有碰上王阳明、老子等高手。今人完全可对,:“幡不动,心何已动?”

      用一个科学事实了总结这个争论。科学界争论几百年的光究竟是波性还是粒子性,衍射反应光学的波性,反射折射反应了光的粒子性。结果是光是波粒二相性。

      这个问题再延伸的话,就是哲学历史上唯物和唯心之争了,历史打了几百年的嘴仗,产生了著名的辩证法、以及矛盾论。

      对股价波动的原因,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原因不是一个单一线性的原因,而是一个矛盾统一的整体,内部有价值原因和欲望原因,两者对立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转化。内在的矛盾性,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推动事物发展。这种矛盾推动了波澜壮阔的股市风云。

    • 家园 【原创】1.7资本的修罗道 人性的修炼场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对资本的描述有一个著名的公式:。资本变成商品、商品再变成资本。在中间完成资本的增值。其中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商品无法变成资本的话,不会摔死商品,但一定会摔死资本家,换一句话说就是滞销。同时还存在交易时间的问题,交易时间长,资本会产生利息。

      有没有一个完美的资本交易场所,不存在滞销、交易可以瞬间完成的场所。当然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事物,但是有一个比较完美的场所,那就是金融市场,它有充足的流动性,不存在滞销、美国最新的高频交易,已经可以将交易的时间压缩到毫秒级的。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场所,金融市场有债券、期货、期权等,但是大众参与度最高的是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的前身起源于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而正规的股票市场最早出现在美国。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一直发展到现在,参与度最高。

      股票市场里面产生的价值,只有股票的分红,作为一个基本不分红的市场,那么基本不产生价值、但是可以产生利润。从制度上在股票市场万无一失的赚钱的是交易所和上市公司,一个赚取印花税,手续费。一个利用上市的时机用股份换钱。剩下的进入股票市场的交易者和机构都要做好赔钱的准备。 因为它几乎不产生价值,有人赚钱,必需有人赔钱。没有人赚钱,由于印花税、手续费等也必需有人赔钱。

      按照公式,

      盈利或者亏损

      所以有波动就有盈利或者亏损,波动是怎么产生的,波动的产生与供求关系。决定供求关系的是每一个交易者,大家觉得它应该涨,它就涨,大家觉得它因该跌,他就跌。聪明的资本,屠杀不那么聪明的资本,在一涨一跌之间完成资本之间的屠杀与掠夺。资本的得失演化出人生中的一幕幕悲欢离合。

      既然这么残酷,为什么还要产生这个市场,为什么那么多的散户还要入市?源于我们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

      在工业大分工过后,货币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现代必须大量积累货币才能生活。而当政府掌握了货币发行权后,都在温和的贬值货币。自己手里的钱每天都在贬值,大资本也一样,其实所有的储蓄、债券都是低于通货膨胀的。

      所以我们在货币贬值恐惧的驱使下,在想获取超额利润的诱惑下,争先恐后的进入这个猎杀场,准备赚钱,准备去拿去不应该得的利润,其实绝大多数是来送死,赔掉自己的血汗钱。这里是屌丝最容易实现逆袭的地方,也是最容易送死的地方没有之一。

      在其它行业中还存在着技能、知识、人脉、名望、相貌等其它方面的竞争,但股市完全是赤裸裸的人性竞争,也就是人的全面内在素质的竞争,一个人的发财致富就要建立在他人人性的弱点上面,所以坑蒙拐骗、巧取豪夺,种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你在其它地方见过这么多随时随地玩出种种花样想算计你钱的骗子和强盗吗?你看到的欺骗与谎言在哪里有股市这样多呢?最简单的低买高卖为啥你就是作不到呢?靠聪明靠运气只能帮你赢得一时,想这么一直赢下去你说要靠什么?

      要在里面盈利、长期盈利,肯定要对人性有深刻的认识,但仅仅是认识还是不足,“知易行难”要利用人类的贪婪和恐惧赚钱,可是交易者也是人类,时时刻刻也在贪婪和恐惧。所以最重要克服自己人性中弱点。克服几万年来流淌在体内的弱点。

      每一次的改正都如同刮骨疗毒,都如同死过一次一样。通往盈利之路将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蜕变之路,孤独是你唯一的伙伴,失败是你最好的老师!百忍成钢。期间各种心理问题都会浮出水面,随着时间的延伸,每个时期出现一个主导的心理阻隔,就是这样不断的克服、不断的完善,当各种阻碍的人性弱点不停上演,仿佛将你的灵魂放置在锻造机下面,一次一次的打击,锻造永无止境,直到你灵魂实现升华,逐渐静下心来,开始感受这些根源的存在!

      关键词(Tags): #渡过欲望的河流 风起于青萍之末 资本的通宝推:和平共处,
    • 家园 【原创】1.6资本的本性

      人类由于欲望产生剩余价值、由剩余价值发展到了货币、多余的货币在这里进一步进化产生资本。

      马克思认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是的资本要想壮大,不剥削别人的剩余价值是不可能的。可以巧取也可以豪夺,通过权力通过战争,日本的崛起始于马关条约赔偿的2亿两白银。

      但是百尺之台起于垒土,资本可以长成苍天大树,最初的那一粒种子在哪里,一个伟大投资家,最初一百块钱来自哪里?可能来自工作一天后,看着橱窗内精美商品默默走开,看着别人的灯红酒绿,自己动手给自己做顿晚餐。也就是自我对本我的压制。

      从国家层面也可以解释,苏联、中国在没有多外掠夺的情况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是消灭剥削阶级后高积累底福利积累下庞大的资本。中国建国后、广大人民一辈子吃三辈子苦,勤劳、节俭建立起我们这个国家,当时我们的父辈们吃了多少苦、留了多少汗。后人应当铭记而不应该自作聪明的嘲笑,因为吃好穿好谁学不会,享受谁不会!

      ? ???具体到个人在这个商业社会中,当你没有被提前消费诱惑,没有被商家的种种销售策略所攻陷、没有被不切实际虚荣心所俘虏。终于攒下一定的货币后,你会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名车、名表、名表、包二奶,那你一定存不下钱,会回归初始状态。像古代人一样,将货币埋在地下,有这样的人货币不是腐烂就是被老鼠吃了,更有可能是现代社会货币温和的贬值,会让你的钱包缩水,几十年下来损失大半。

      ? ?? ?大多数时候你会吃不下去饭,睡不着觉、想着你的为财富增值保值,因小见大,大多数人这样想,就是多余的货币、即使资本这样想,多余的货币就是资本。所以资本的本性逐利,资本的本性就是摒弃了消费、摒弃了享受的人性。一心一意追求增值的人性。

      我们的市场经济就是利用资本的逐利性这样运作的,这样调配各种资源。试想银行存款没了利息,存钱的人会大大减少,一个项目没有收益,能否有人做这个项目。即使政府的项目不产生收益,也要用货币来调动人来干活。在现在的社会中由于政府拥有铸币权,它可以不在乎自己能拥有多少货币,它在乎的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财政只要赤字不是太大即可。

      ? ???所以当你观察社会现象,会发现华尔街宣称:“资本永无眠,”永远想着增值。一旦有利润的项目资本会蜂拥而至,投入、投入、再投入、扩大生产、再扩大生产直到经济崩盘。这就是马克思对资本的经典阐述和对经济危机的预见根源。

      ? ???当没有盈利的渠道,资本就会自相残杀,典型如旁氏骗局、俄罗斯的3M、中国的民间借贷,先入的资本对后入的资本的猎杀。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在经济危机后爆发的,也可以看做资本之间的屠杀。

      ? ???以上是资本的本性,不会以人意志为转移,马克思曾说,“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列宁更说过“资本家为了赚钱会把绞死自己的绳子卖给我们”太深刻了。

      ? ? 曾经,有人参加政协会议,听到一群资本家大谈实业难做。回来一看股票市场刚刚崩盘由五千点自由落体、房地产低迷,古玩收藏市场哀鸿一片。果断买入黄金,一年小赚20%。

      推论如下:

      起因;资本一直要追求利润,

      发展:产生利润的渠道。

      1.实体经济生存困难,没有利润资本在想着撤退。

      2.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屋的增值潜力已经没有,资本不会进入。

      3.股票市场低迷,接住下跌飞刀,那是接盘侠可不是资本喜欢干的事情。

      4.收藏行业惨淡,靠文玩装点门面装装高雅可以,收藏品没有增值空间,大量资金在这上面沉淀不是资本该干的事情。

      结论:当所有的路都堵死,资本只能避险,涌向贵金属,贵金属中首推黄金。

      操作:提前买入黄金,当后续资本涌入推动价格上涨,完成获利,猎杀后入场的资本。

    • 家园 一提黄金肯定就是西方的货币史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严重缺贵金属,适合古代技术开采的金矿银矿不多,铜矿也少。黄金不够没法当作广泛使用的货币,明以前白银也不够,只能靠铜钱。而且中国已经走过一轮贵金属到纸币再到贵金属的过程,如今已经是第二轮。

      唐代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个严重的问题开始出现,铜不够,铸不出来这么多钱,导致严重的通货紧缩。经济越发展,对铜钱需求越大,铜越不够,这样下来铜就越来越值钱,大家都尽量留在手里不交易,结果市场上流通铜钱就越来越少,整个一个恶性循环。唐代中期还实行了两税法,农民不用交公粮直接交货币税,看上去很美,但这导致通货紧缩更加严重,唐晚期货币升值好几倍。那个唐武宗灭佛,一个原因就是毁佛像造铜钱。

      顺便说一句,比特币就设计成天然通货紧缩,设计者要么严重缺乏经济常识要么别有用心。。。

      唐末到五代军阀割据,军阀们都得自己想赚钱的招数,最自然的招数就是铸造掺铁的劣质铜钱,终于有军阀做到极致,直接铸造铁钱。

      宋代有一变化就是银矿开采技术提高,甚至火药炸石头开山这种高科技都用上了,导致白银产量大增,中国历史上的银矿绝大部分是宋代开采出的。宋代每年给辽国十万两白银的岁币小意思。但宋代白银的增加并不足以当作货币广泛流通,还得靠铜钱。

      宋代统一以后,本打算全面恢复铜钱的使用,但铜不够这一现实问题,加上铜币容易流失到少数民族地区,最终导致宋代采取了铁铜并存的政策,边境地区用铁钱,内地用铜钱。西北华北四川都大量使用铁钱。

      再次跑题,有文章说,大宋用岁币换和平搞贸易,大宋“工业品”水平高,不但把岁币赚回来还多赚了不少,最后经济战拖垮了辽国云云。其实忽略了一点,宋代跟前代一样大搞食盐专卖赚钱,控制食盐生产得到垄断利润,问题是人家辽国在海边也产盐,辽盐大量向宋走私,弥补了逆差。宋辽贸易其实基本是平衡的。

      四川不幸被列为铁钱地区,四川铁多铜少,宋灭后蜀以后又把府库里积累的大量铜钱运出,而蜀道太难导致走私铜钱入蜀不易,总之铜钱很难在这里大量流通。而铁钱成本低,可以大量发行,所以容易引起通胀,导致大家买东西要花更多的钱,于是一个非常非常实际的问题产生了,这么多铁钱带着太TMD的重了!!!据说当时已经到了买一匹蜀锦需要几百斤铁钱的地步。四川商品经济发达,对商品交易的要求十分迫切,聪明的四川人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发行纸币交子。简单的说,就是铁钱先放到钱庄里,换了轻便的纸币交子去做商品交易。

      交子一开始是民间货币,由富商发行,但哪家富商要是经营不善或者超额发行,就会引起挤兑,群众们集体上街散步。古往今来中国的官最怕这个发生,于是没多久就改成官方发行。起初还有准备金,但官家很快就发现印钱可比铸钱容易多了,想印多少印多少,北宋末期已经流传到其他的铁币地区。到了南宋缺军费,纸币推广到全国,通胀也跟着到了全国,最后大宋完蛋。

      元代忽必烈也采用了纸币,打南宋时还有准备金制度,币值稳定,统一后又慢慢走到玩命印钞票的老路上来了,印钱这招实在是太诱人,跟毒品一样。到了元末黄河改道,治理费用全靠印钞票,引起恶性通胀,最后黄河工地上挖出个一只眼的石人。。。

      明代朱元璋上台,一开始还想铸铜钱,很快发现没那么多铜,于是还是老办法印钞票。而且老朱对纸币的认识不如忽必烈,倒是跟那个元顺帝差不多,认为就是一个“蔡伦之法”,根本就没有准备金的概念,认为推行纸币全靠强令。于是乎全面禁止金银流通,大额用钞票,小额用铜钱。钞票印多了引起通胀,老百姓不爱用,还是喜欢铜钱,这在老朱那里都是奸民的行为,最后干脆下令,全面禁止铜钱流通。考古收藏界有个名词是洪武窖藏,可不是老酒,而是老钱,就是老朱禁止铜金银流通时富户埋在地下的小钱钱。

      老朱死后,这禁令慢慢松开,毕竟连官员薪水发的都是严重贬值的钞票,官员自己就受不了。正好这时南美和日本发现了大量银矿,通过贸易输入中国,到了明代后期,纸币早已作废,中国又回到贵金属当通货的时代,只不过从铜变成了银。

      通宝推:epimetheus,stamilo,夜如何其,jhjdylj,卢比扬卡,海中山,浣花岛主,天白,盲人摸象,三笑,金口玉言,然后203,hullo,方恨少,故乡在喀什,侧翼,决不倒戈,红茶冰,年青是福,
      • 匿名 宋朝时,四川发行交子的背景是:扬一益二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

        宋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益州(成都)为两个中心。扬州、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因为益州的商业经济非常发达, 使用铁钱的确非常不方便。所以使用交子是自然的选择。

      • 家园 宋代是白银冶炼技术提升,不是挖矿

        吹出来的铅白抹到有钱女人脸上,直接导致权贵之家的后代脑残比例大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